时间:2024-06-19
苏禾
2013年7月18日晚,线上拍卖及购物网站eBay上出现了一份不寻常的拍品——二战期间曾挽救了上千名犹太人的“辛德勒名单”原件一份,起拍价300万美元,拍卖时间持续10日。7月28日,由于无人应价,这件拍品流拍。
虽然“辛德勒名单”原件没有拍卖成功,但引起不少媒体和读者的关注。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于1993年拍摄的《辛德勒名单》成为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上的大赢家,让世人都记住了奥斯卡·辛德勒和他的壮举。如今辛德勒已经逝世近40年,他的传奇人生并未随着最年轻的“辛德勒犹太人”的去世而褪色,他的故事仍在流传。
谁在讲他的故事
1982年,澳大利亚作家汤姆士·肯尼利出版了一部小说《辛德勒的方舟》,故事原型是二战期间的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他并没有见过辛德勒,只是13年前在洛杉矶遇到了被辛德勒救出的犹太人中的一员,从那位幸存者的故事中,他找到了一种用小说手法来重构真实故事的叙述方式。这部小说后来被好莱坞导演斯皮尔伯格看到,于是萌生了拍电影的念头。
在肯尼利之前,加拿大一位新闻记者赫伯特·斯坦霍斯在更早之前就报道过辛德勒的事迹。斯坦霍斯是路透社驻巴黎记者,在德国慕尼黑,他被辛德勒营救的一些犹太人幸存者——即“辛德勒犹太人”讲述的故事迷住了。不过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对于这个“德国好人”的故事他有所质疑,于是开始独自寻求真相。通过两位波兰犹太人的引荐,他见到了辛德勒。
斯坦霍斯回忆说:“我被辛德勒迷住了,就和其他人一样。我们的妻子也一拍即合。我们一起吃饭,一起喝酒。他一边说,我一边记录。”斯坦霍斯被这个看似不着边际的故事迷住了,他从幸存者的回忆以及未公开的文件中,找到了越来越多的佐证。他与辛德勒的秘书、也是信息主要提供者斯泰恩会面6次,4次采访辛德勒,并从辛德勒的密友阿尔·泰勒那里获得图片,很快就撰写了一篇独家报道。
不过他的报道被拒绝刊载。后来72岁的斯坦霍斯回忆说,杂志社对这个“德国好人”的故事有着和他当初一样的顾虑,读者对大屠杀越来越厌倦,而且杂志要宣传正面乐观的50年代,不能回过头去关注那悲惨的40年代。最终,斯坦霍斯的奥斯卡·辛德勒的故事被淹没在了他的文件资料堆中将近半个世纪,直到1994年才在《星期六晚报》上删减篇幅刊登。
斯坦霍斯的报道非常有史料价值,他是在二战结束4年后获取到的第一手资料,并且采访到了辛德勒本人,他所掌握的细节和逸事比肯尼利和斯皮尔伯格等人要更为丰富和详细,比如斯泰恩与辛德勒的交往,辛德勒为保护犹太工人所做的努力,辛德勒与纳粹党卫军如何周旋等。
战后的落魄生活
电影《辛德勒名单》可以看作是辛德勒前半生的传记,但战争结束,他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转折?电影没有告诉我们。
当苏联占领德国柏林的消息传来,得知犹太人的性命无忧后,辛德勒和妻子埃米莉以及几个关系亲密的犹太人朋友,悄悄离开了工厂,几个月后出现在奥地利的美国占领区。
为了贿赂纳粹高官以及在黑市购买食物供应犹太工人,辛德勒在战争期间聚敛起来的巨额财富早已散尽。同时,当地残留的纳粹分子认为他是叛徒,一直叫嚣要干掉他。虽然辛德勒有收到来自美国的犹太人给他寄来的生活物品,但自尊心使他不愿接受更多的帮助。后来在一个波兰犹太人福利组织的关注下,辛德勒得到了美国犹太人联合分配委员会给予的一笔资助,于1949年和妻子埃米莉前往阿根廷。
在阿根廷,辛德勒夫妇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夫妇俩经营一家农场,不久破产。据说辛德勒依旧风流成性,与情人来往频繁,令埃米莉极为失望,两人感情破裂。1957年,辛德勒抛下妻子独自回国,再也没有回过阿根廷。1961年,生活潦倒的辛德勒接到了一份意外的邀请,前往以色列访问。在那里,他受到了如英雄般的欢迎和招待,之后每年他都会接到邀请前往以色列。1962年,辛德勒被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评选为拯救犹太人的正义人士,并在纪念馆的正义之路上种下了一棵纪念树,这是辛德勒获得的最高荣誉。
虽然辛德勒在以色列得到了非常隆重的款待,但在德国他的生活一贫如洗,且酗酒成瘾。1968年他从联邦德国政府那里领取到养老金,1971年住进了朋友位于希德斯海姆的公寓内,1974年10月9日因心脏病去世,结束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摘自《看世界》2013年16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