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立足产业融合,培育新兴动能

时间:2024-04-24

施庆利

[摘 要]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的跨界融合是推动山东省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之一,也是山东省交通运输与旅游业跨界融合发展所面临的新的形势与任务。应重点在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和管理服务三个方面提质增效,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关键词]交通运输;旅游业;融合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6.031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大举措,交通运输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其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需求愈加迫切,现已成为推动山东省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之一。2017年3月,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并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服務优良的旅游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目标。[1]山东省交通运输与旅游业跨界融合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与任务。

1 现实基础

1.1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目前,山东省交通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全国领先,现已初步构建了连接主要旅游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间的公路网络。截至2016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26.6万公里,公路网密度169.6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通达全省(除长岛外)99.3%的县(市、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通达87%的乡镇,油(水泥)路通达99.9%的建制村。等级客运站覆盖100%的乡镇,客运班车通达95%有条件的建制村。济南、青岛等8市建有综合客运枢纽。全省拥有青岛港邮轮母港和青岛港、烟台港、威海港、东营港4个港口客运站,旅客进出港人数达1404万人,内河通航里程达1150公里。

1.2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山东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各地市间差异性强,极具地域文化特征。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有四处世界级遗产、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千余处A级以上旅游景区,其中3A级景区487个,4A级景区206个,5A级景区11个。旅游产业规模增长迅速,旅游经济总量占GDP比例持续增长,至2016年,全省旅游消费总额达8030.7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12%,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也是促进山东省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之一。

2 发展形势

2.1 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交通运输业提供有力支撑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应完善旅游交通服务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的要求,国家旅游局印发的《“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也指出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旅游运输服务质量等具体任务。山东省旅游局印发《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完善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构建全省“两核三带八区”的旅游空间布局的发展思路。因此,交通运输业要从规划层面科学谋划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不断适应旅游行业的新需求,不断扩大交通运输有效供给,为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2 人民群众对旅游需求的升级要求交通运输提升服务品质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旅游消费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之一,需求与层次也不断升级。2016年山东省旅游总人数高达7.12亿人次,预测2020年达到9亿人次,2025年将突破12亿人次。随着旅游人次的不断攀升,未来将以全域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以旅游目的地为依托,通过丰富旅游元素,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域内旅游产业结构。因此,需要结合区域旅游产业特色和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交通旅游项目,提升游客旅游体验,达到“快进漫游、全域旅游”的目标。

2.3 “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为交旅智慧融合创造条件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互联网+”、大数据等不断广泛应用、深度融合,智慧化成为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各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应更加注重运用“大数据”“云技术”等信息技术最新成果,重点建设交通运输与旅游智慧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全面提高交通运输与旅游智慧融合水平。

3 发展思路

应重点在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和管理服务三个方面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3.1 基础设施融合

(1)构建高效率“快进”网络。应加快构建以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为主骨架的干线公路网络,形成连接景区、景点的“快进”便捷网络,充分发挥对沿线重点景区的串联与连通作用,更大范围连接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旅游资源;实施国省干线公路等级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干线公路以及干线公路与景区连接线的技术等级和路况水平;完善以景区景点为中心的农村公路网络,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网密度和通达深度。注重公路水路客运站点与高铁、城铁、民航等其他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以及与旅游目的地城市交通、轨道交通站点的有序衔接,最大限度提高接驳和换乘效率。

(2)配合构建高品质“慢游”系统。根据沿线自然景观与旅游资源,打造具有通达、游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主题线路,并根据需求,配合增设自行车道、步道等慢行设施;注重沿海、沿河、沿湖、环山等公路建设,结合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国省干线、农村公路网络,重点构建古村观光、田园度假等系列乡村旅游线路。

3.2 运输服务融合

(1)鼓励推进运游结合创新发展。根据旅游业发展实际需求,优化配置旅游城市、旅游目的地客运班次,加强服务景区客流的公共交通运输组织。根据实际开发旅游城市班车、旅游包车以及景点流水班车、乡村旅游班车等业务,鼓励开通至景区景点的旅游专线、旅游直通车,鼓励在黄金周、小长假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开通定制旅游线路,增强城乡客运线路的旅游服务能力;支持传统运输企业拓展旅游运输服务,支持运力闲置的客运班车向旅游包车转型。

(2)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根据各市公交服务现状,以公交需求为基础,依托连接主城区和郊区旅游景点的城市主干道,结合场站布局,围绕客流集散中心,规划以重点公交枢纽为核心,布设具有“点式运输”特征的快线,提供长距离的快速服务;布设“大站快车”干线,实现对集散客流的中快速服务;同时构造短距离、广覆盖的支线网络,从而构建出分层次的公交服务网络。通过优化和开通公交线路,实现与周边景区景点的公共交通联系。

3.3 管理服务融合

(1)提升交旅融合智慧化水平。加快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交通运输与旅游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应用,建立交通、旅游等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引导各类互联网平台和市场主体参与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产品及增值服务开发,运用网站、微博、微信、应用程序(App)等媒介,为社会公众提供实时交通运行状态查询、出行路线规划、网上购票等多样化综合信息服务;采用信息化等手段引导节假日旅游高峰客流,建立景区基础数据收集系统和智能指挥中心,同时将景区的情况通过外放设备或移动终端适时传递给游客,供游客合理选择制定旅游线路。

(2)着力加强路域环境和运输组织综合治理。做好节假日游客运输保障,充分发挥道路客运、城市公共交通作用,围绕铁路车站、机场、港口等客运枢纽做好接驳换乘,提升节假日游客出行的方便性。积极实施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确保旅客顺畅出行;在高速公路、客运站及时发布节假日道路交通状况、动态客流信息,以及应对重点拥堵路段信息,引导游客理性出游。

4 结 论

交旅融合发展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内容,应不断完善促进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多部门间的协调机制,统筹交通旅游融合规划中的遇到的问题并科学决策。同时,拓展交通旅游融合投融资渠道,进一步创新模式,形成多元化旅游交通发展投融资格局。此外,还应加强市场监管及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环境,加强标准规范及相关政策研究,为交旅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空间与发展环境。

參考文献:

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国家铁路局,等.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cnta.gov.cn/zwgk/201703/t20170301_816112.shtml.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