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曹 静
她叫常秀峰,河南方城县拐河镇江家村人,农民,文盲。
她的一生可以这样描述:1949年以前是年轻女孩,1949年之后是辛苦操劳、日渐老去的妇人。她生了6个孩子。把他们拉扯大,送他们进城读书、打工。几年前。她的老伴去世后,她一下子变得更老了。儿子说,跟我们过吧。于是,2003年。70岁的老太太生平第一遭战战兢兢坐上了飞机,飞了1000多公里,来到了大城市广州。
于是,现代版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上演了。一下飞机,她以为广州街道上的花和树是假的,因为“冬天咋会有花?”坐地铁,她一直嘀咕:“火车恁长,咋弄进去的?”至于网络和博客,无论解释多少遍,她也弄不明白是什么玩意儿。
更匪夷所思的是,皮蛋,她以为是“坏蛋”,扔了;乌鸡,她以为是发霉的鸡,也扔了。儿子在门口和邻居寒暄,她操着不管别人听不听得懂的河南话,盛情邀请人家进屋坐。直到小孙女也细声细气地教育起奶奶:“不能让别人知道家里的事。”
在这个城市中,她说的话、做的事,总是让周围的人惊讶。然后啼笑皆非。渐渐地,她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合时宜和隐隐约约的被嫌弃。她越来越沉默了,尽管她依然为家庭忙碌着。
她每天的生活如原子钟一样精准。早上5点30分起床,做早饭,搓洗昨天的衣服。用废弃的洗脸毛巾把地板擦得光可鉴人,看电视,把报纸、废纸收拢得整整齐齐,定期卖掉。隔段时间。她便拿出一张记录家乡亲人联络方式的小纸片,请儿子媳妇替她拨电话。在电话里唠叨几分钟。解解乡愁,她便心满意足。她每半个月到20天才出门一次。广州的大街小巷对她而言都是一样的,走在高楼大厦间,她害怕迷失方向。
她是中国大城市无数个平常的寂寞老人之一。只有在小孙女面前。她才觉得是快乐的。她给她讲述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兴致勃勃地打开70多年的记忆匣子。回忆起老屋门前的那棵树,山谷溪潭边的野百合,冬天白茫茫大地上跳跃觅食的鸟雀和狐狸以及那些在金色的秋日里劳作的人们。
但是,对于从小就生长在城里的孙女来说,这一切太陌生了。被形形色色的动漫形象充斥的小心灵,无法想象红果树、高梁、芝麻花和山蚕。可是,她没上过学。写又写不下来,说又说不明白。于是。孩子说:“奶奶,你能给我画下来吗?”
这句话改变了她的生活。
她拿起了孙女的蜡笔,在纸上涂抹起来。她画的是一棵山楂树,果子是红的,叶子是绿的,还被虫子咬了一口。这是她记忆中家门前的那棵山楂树。图纸摆在面前时,孙女恍然,她也欣然。就这样,她爱上了画画,爱上了用画笔为孙女描绘故乡的风景。
从此,阳台的那个小桌子成了她的乐园。每天,她搜索着记忆中的风景。戴上老花眼镜。将它们一一记载到画布上。她用手边所有可以用的材料,蜡笔、颜料加铅笔,一边画,一边唠叨着:这棵树,是山后面亲戚家门前河边的杨树,那边那片花,过去曾是很大一片,那个人。是她的邻居……她用画笔画着记忆、往事和乡村,画着她的花草、她的动物、她的老房子、她的土地。虽然身在异乡,她却用这种方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她的画作慢慢多了。一天,儿子儿媳看到她的画。震惊了。儿子在博客上贴出母亲的作品,写下了这些画背后的故事。之后发生的事情既令人惊讶又在情理之中:这些从她心底流淌出来的乡愁,受到了无数人的喜爱和追捧。他们把这个画画很有梵高的神韵,却从未受过美术训练、大宇不识的农村老太太,尊称为“梵高奶奶”。
“梵高奶奶”的画,称不上多么精美,也没有任何绘画技巧可言。但它热烈而奔放,质朴而纯真。因为,它的色彩就是感情,辉煌的金色是收获的喜悦,浓重的黑色是心里的苦;它的线条勾勒的则是记忆,一个乡村妇人的私人生活史,承载着没有人知道的历历往事,沉甸甸的,金灿灿的。
人们对最淳朴的乡土情感和乡土风景的回忆与留恋,被“梵高奶奶”勾起了。当他们发出情不自禁的感慨时,当他们发现自己可能忽略了身边的“梵高奶奶”时。在城市钢筋水泥的角落里,有一些温暖的东西在悄悄地复苏。
(舒晴摘自《解放日报》郭德鑫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