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韩 冰
(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2021年5月22日,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不幸在湖南长沙逝世,举国哀痛。随着袁老的离去,2009年由导演史凤和执导的人物传记电影《袁隆平》,再次被人们翻了出来,豆瓣评分从以前的6.9分一天之内上升到8.7分。电影《袁隆平》在立足袁老现实生活和“大跃进”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通过诗意浪漫的艺术表现手法,深度还原了袁老的质朴人物特质和高尚的理想主义情怀,以小见大地赋予袁老内在的不凡灵魂和梦想激情,堪称国产传记电影的一大创新和突破。《袁隆平》这部电影,既做到了尊重历史,通过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他以个人努力冲破时代困境的过程,又以浪漫诗意的人物刻画方式,演绎了袁隆平具有传奇色彩的理想人生。虚实结合的艺术创作,将袁隆平这个看似平凡的英雄人物塑造得更加立体、生动、鲜活,从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电影中扮演袁隆平的演员是果靖霖,因为他和年轻时的袁老长得非常像。果靖霖为了能够演好“袁隆平”这个人物,表达自己对袁老的敬重,他在表演上不仅追求形似,还力求神似。在形似方面,果靖霖为能有和袁隆平同样的肤色,故意在阳光下暴晒,同时还专门花时间去模仿袁老的微笑和鞠躬;在神似方面,果靖霖敏锐地抓住了袁隆平风趣浪漫和意志坚强的性格特征,从而在银幕上为观众演绎了一个温润、智慧、浪漫迷人的袁隆平。正如果靖霖所说,当时接到袁隆平这个人物角色的时候,心理上是很有压力的。为了能够演好这个角色,他除了认真研究袁老的相貌特征、一言一行,还想着围绕袁老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点进行二度艺术创作。因为果靖霖深知:分毫不差的模仿式表演并不高明,对于演员而言,既要注重现实生活的真实,也要注重艺术真实的演绎创造,正所谓如果演员所演的角色不像某个人物,那就不是在演戏;而如果过于像生活中的那个人物,则就不是艺术。
总之,无论在故事情节的构造上,还是在演员的表演方面,电影《袁隆平》都做到了现实性、浪漫性、艺术性的高度融合。
《袁隆平》很好地遵循了人物传记电影依托现实、尊重历史的艺术要求,通过展现袁隆平在现实困境中的科研奋斗历程,讴歌了他敢于走出历史困境、冲破时代桎梏的巨大勇气和决心,塑造了他坚定执着的科学家精神,真实还原了他质朴低调、高尚博大的人格品质。影片中的袁隆平身着布衣,平凡而朴实,留着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给人以踏实干练的印象;一脸黝黑的肤色,体现了一位农业科学家的本色。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绿色梦想,长期在烈日中穿梭,在泥水里跋涉,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开展杂交水稻研究,辛勤地劳作,种植农作物。让百姓能吃饱饭,是他悬在心头的重要使命。他求真务实、严谨认真,以科学审慎的态度对待他的科研事业,然而对自己的吃穿却不甚讲究,讲课时黑板擦坏了,他就用自己的袖子来擦黑板。他虽然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校中专教师,却胸怀天下,有着至高的人生追求和远大理想。他有一种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科学精神,面对同事刘老师弄虚作假的“邀功”行为,他毫不留情地给予了批判,尽管为自己树了敌,但他依然坚持真理,不忘初心。当刘老师因为掌握“万亩斤经验”,受到很多同事和学生追捧时,他的课堂却孤零零地只剩下一个学生。他因为坚持自我,初恋女友离他远去,连父亲去世他也没能见最后一面。无论多么困难,多么清贫寂寞,他心中梦想的火种始终不灭,这给了袁隆平战胜一切的巨大力量。从“三系法”培育到“两系法”培育,从一般杂交水稻研究到超级水稻研究,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辛,但为了更好地传播科学,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产粮填饱人们的肚子,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他矢志不渝,九死不悔。最后,他终于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成功攀登上科学的高峰,实现了水稻种植亩产800多公斤的目标,摘取了水稻科技领域的“皇冠”,让世界为之震惊。
影片成功塑造了袁隆平不屈从、不刻板的优秀品格,尽管遭到人们的误解,面临上级领导的压力,他既没有因不公,和别人去争论,也没有丝毫的抱怨和记恨,而是依然朝着自己的理想,延续着自己的信念勇敢前行。因为他明白: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在那样的逆流环境中,任何的反抗和争辩都是一种无谓的牺牲。电影的开头,为了能够让自己种植的水稻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袁隆平拿出自己所用的被单、被面,涂黑以后为水稻遮挡太阳光的暴晒,却被崔主任说成是“为社会主义抹黑”,面对崔主任的责备,袁隆平幽默巧妙地做了应对。当袁隆平被红卫兵拉出去要进行批斗时,他也显得非常配合,并自己举起拳头高喊着要打倒自己——“打倒袁隆平”,看到这一幕让人忍不住发笑。袁隆平的不屈从,显示了他刚直不阿的一面,为了理想不退缩,为了真理不放弃;袁隆平的不刻板,显示了他智慧幽默的一面,他以自己自由率性的精神特质、圆融豁达的处世方式,扫除了杂交水稻研究道路上的各种障碍。
影片还展现了袁隆平坚韧不拔,对科研探索孜孜以求、永不放弃的信念。当他苦心经营10年时间还没有任何成果的时候,上级领导提出要取消他的科研项目、砍掉他的科研经费时,他却坚定地回答道:“无论怎样,我都不会放弃!”或许他的努力深深打动了上苍,在成洪涛书记以及助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他意外发现了一株野生雄性不育水稻,正是靠这株特殊的水稻,袁隆平找到了成功的钥匙,叩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大门。因此他说: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电影《袁隆平》在描绘农业科学家个人生活、勾画时代历史背景的叙事过程中,特别注重细节的展现。例如:为了表现袁隆平和妻子董婕真挚朴实的爱情生活,基本没有什么山盟海誓、甜言蜜语的浮夸式影视镜头,而是通过一系列微妙的眼神、不起眼的动作来凸显他们同甘共苦、相互信任的夫妻情感。再如电影在展现“文革”时代充满各种灾难的历史社会背景时,也没有大张旗鼓、浓墨重彩地去渲染,而是通过漫画、红卫兵、被人砸破的盆罐来展现当时环境下的世态人心。通过这种以小见大的现实主义叙事方式,不仅简洁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快速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生活方式,还摆脱了国产传记主旋律电影公式化的创作桎梏,为观众塑造了一个生动化、立体化、形象化的袁隆平艺术形象,让这个农业科学家和民族英雄显得更加富有人情味。
传记电影除了要真实反映人物的人生经历,还要通过艺术化的叙事手段展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和气质,否则就是人物生活片段的简单组合,如白开水一样寡淡无味。在这一点上,电影《袁隆平》就处理得非常到位,既保留了人物故事的真实性和现实色彩,又体现了一种浪漫的艺术气息,让袁隆平这个形象不至于显得呆板。影片赋予了袁隆平灵动性和鲜活性,将其内在的激情和梦想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片中的袁隆平对理想的追求,总是激情满满、坚定执着,洋溢着汹涌澎湃的力量。在海南试验田工作期间,方砚平教授提出了和袁隆平不同的意见,“自交不退化、杂交无优势”。对此,袁隆平丝毫没有表现出气馁,而是坚定地认为:尽管人类已经有上万年的水稻种植历史,而且外国专家经过多次杂交水稻试验都失败了,但并不能就证明这条道路走不通。哪怕上级领导要撤销他的杂交稻研究项目,取消他的科研经费,他依然表示不会放弃。因为他在三年自然灾害中目睹了老百姓饥饿的惨状,他心中升腾着一股不灭的火焰,一定要把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战胜饥饿这个人类最大的敌人。
杂交水稻对袁隆平而言,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这个精神动力是托起袁隆平这个艺术形象的重要骨架,抓住这一点,才能完美反映出他的性格本质,突出他的气质特征。袁隆平把自己的杂交稻梦想比喻为在悬崖边上的攀登,这是一项既刺激又惊险的挑战,没有过人的胆量,没有坚持不懈的决心和勇气,不可能登上成功的巅峰,但是袁隆平做到了。在袁隆平的身上,除了涌动着一股关于梦想的激情,还怀着一份浪漫的诗意情怀,这些都在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他在海南岛实验基地工作时,因为太过专注不慎掉进沼泽地,幸好一位农民将他救了出来。就在观众虚惊一场时,袁隆平却依然表现得很镇定,并且风趣地说“阎王爷还不想收我”,于是他又继续他的水稻研究工作。袁隆平除了杂交水稻研究,还有两大爱好:游泳和拉小提琴。杂交水稻是袁隆平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一种工作方式,而游泳则是袁隆平在工作之余缓解压力、释放疲劳,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休闲方式。在电影中,不仅展现了袁隆平对于游泳的喜好,还通过游泳这一行为体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绪。第一次是成洪涛书记来学校看他的时候,他因为受到崔主任的批判而心生郁闷,于是来到江边游泳以宣泄不快。第二次是袁隆平和助手在海南游泳,镜头和画面充满诗意和美感,金色的夕阳和宽阔的大海交相辉映,有着黄昏浓浓的暖意,如梦如幻,尽显愉悦和畅快的情绪,这是袁隆平追梦人生的内心世界写意。袁隆平的另一个爱好是拉小提琴,是抒发自我心中惆怅和郁闷的心理调节手段,失恋时拉小提琴可以帮他缓解内心的伤痛,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拉小提琴则可以让袁隆平以儿子的身份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袁隆平身上这种诗意浪漫的情怀,不仅点燃了他心中理想的光芒,还帮他度过了在现实世界中遇到的无数寒冬和困境,并激励着助手和他一起共对患难,在坎坷和荆棘中始终奋勇向前。
影片塑造的袁隆平艺术形象,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通过讲述袁隆平的故事,向观众传达了袁隆平伟大的梦想。影片的最后一部分,是袁隆平自己的本色出演,之所以这样处理,是源于导演史凤和的一个大胆想法。但是当史凤和最初向袁隆平提出这个请求时,袁隆平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明确给出是否出演的答复。电影通过倒叙的叙事手法,以求索、坚韧、追梦三个篇章讲述了袁隆平传奇的人生经历,按照史凤和原本的想法,中青年袁隆平由演员果靖霖进行演绎,而老年袁隆平则全部让袁老本人演绎,然而由于袁老工作实在太忙,这个愿望终究没能全部实现。所以在电影开头,本来是想让袁隆平自己出演,但最后不得不也让演员果靖霖来代替。但是最后一场重头戏,史导一再坚持,表示无论如何都要等袁老有空时,让其亲自完成这个戏份。于是,我们才看到这个意义深远,让人一看难忘的经典画面。当外国记者采访袁隆平时,袁隆平以一口流利的英语阐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我这一生有两个梦想:第一是禾下乘凉梦,第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曾经真实地做过这样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长,稻谷像花生米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儿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正是这个采访片段,向观众诠释了梦想的力量,也将影片的浪漫主义推向极致。
电影《袁隆平》的拍摄过程十分不易,为了这部电影,潇湘电影制片厂整整筹备了八年时间。在这期间,制片厂曾经找过多位导演进行洽谈商议,最后才确定让史凤和来导演这部影片。这是一部人物传记电影,历史真实性和艺术真实性的统一是这部电影创作过程中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史凤和作为一名长于传记电影拍摄的导演,在拍摄《袁隆平》之前,已经有多部电影取得过优异的成绩,如2006年根据全国模范教师张学成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大山深处的保尔》,曾经荣获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对于人物传记电影的拍摄,史凤和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创作理念。在他看来,人物传记电影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要把人物拍得有血有肉,既让人感到人物形象的可爱性,又能让人物故事给人以真实可信的感觉。他反对人物传记电影说教式的传统模式,而提倡要把塑造人物作为人物传记电影的第一目标,通过人物形象塑造顺势展现人物所在的时代背景和特定背景下的历史事件,从而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更具生命力。
为了拍好电影《袁隆平》,2008年史凤和在接到潇影集团总经理周丕学的邀请后,马不停蹄地赶赴湖南,经过三个多月的独自闭关创作,无数次的剧本修改,终于敲定了最后的影视拍摄方案。根据史凤和自己的叙述,为了拍好电影《袁隆平》,他顶住了巨大的创作压力,因为考虑到袁老的巨大声望,所以他一开始就拿出“要么不拍,要拍就拍精品”的态度,“不能把电影拍砸,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袁隆平”是史凤和对电影《袁隆平》的终极要求。史凤和当时是怀着对袁隆平的无限敬仰之情,来完成这部电影的创作的,他接下了别人不敢啃的硬骨头,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创新策略,通过平民化的视角将袁隆平拗口的农业科学术语,通俗易懂地呈现给了观众,不沿袭前人对于传记人物电影概念化、公式化的刻板做法,而是很好地平衡了故事的真实性和艺术的浪漫性,生动展现出袁隆平的人格之美,成功塑造了一个可敬可亲的科学英雄人物形象。
电影《袁隆平》以抒情为主,叙事为辅,让简洁的叙事语言成为电影的基本骨架,而浓郁的抒情色彩则成为构造电影人物灵魂的重要手段。整部电影既不偏离历史事实和人物的现实生活,又在这个基础上赋予电影一种理想主义的激情,增添了一股脉脉温情,让袁隆平这个人物形象闪现出耀眼的人性光辉。电影中,没有任何哗众取宠的形式主义,也没有标语式的口号,不简单地通过人物的豪言壮语来体现袁隆平的高尚理念和坚定信念,而是通过质朴的生活化镜头来表达袁隆平的伟大担当和情怀。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袁隆平和他的学生董婕,在稻田中意外发现了一株野生杂交稻,董婕小心翼翼地用一条红丝带系在稻株上作为记号,而这条红丝带是董婕用来绑头发的,它既是袁隆平成功起点的象征,也是二人浪漫爱情的见证。通过这样一根普通的红丝带,放大了袁隆平的理想主义情怀,也为他和董婕的平凡爱情抹上了一层浪漫色彩。另外影片在色彩的处理上也十分到位。整部影片以金色为主,它象征着秋天,象征着收获和成功的喜悦,代表着伟大和坚韧,和稻谷的颜色相呼应,让影片有一种勃勃的生机。除了金色,影片还穿插了和大自然气息相吻合的色彩,绿色的稻田和金色的稻谷相映成趣,有机融合,更加衬托出金色的饱满,形成了影片自然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和协调。影片还通过红色——血红的标语、红旗,反映了在“大跃进”时期的特殊环境,通过灰色——阴暗的实验室、简陋的单身宿舍,反映袁隆平艰难的科研历程,但是只要涉及校园的场景,颜色总是给人以活泼、明亮、积极之感,展现出一种青春的朝气、跳跃的活力、昂扬的斗志和激情。除了色彩的运用,影片为了烘托出不同的情绪,以交响音乐穿插其中,让理想主义的情怀荡漾其中,对升华影片主旨,深化人物精神起到了推动作用。
总之,电影《袁隆平》是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它通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以平民化的叙事视角以小见大地弘扬时代主旋律,通过细微的艺术表现手段,将袁隆平的凡人小事上升到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展现了英雄传奇人物的普通情感和高尚品格,为观众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拉近了伟大人物和普通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让人备感亲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