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杨月梅 王 玉
(1.新疆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2.新疆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非常浓厚的树木情缘。神话传说中伐而不死的桂树;《山海经》中神奇灵异的扶桑、建木、若木、迷毂、不死树;《庄子》中“絜之百围”、荫蔽千牛、令人膜拜的栎社树,“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树等,均反映了中华民族早期与树木的亲缘关系,更反映了在“万物有灵”时期,人们将树木视为宇宙生命本质的象征,进而加以神秘化并敬仰、崇拜的普遍现象。从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的《诗经》开始,树木广泛进入文人、画家的艺术创作中,成为起兴比附、传情达意、言志载道的重要媒介符号。历代文人墨客赋予不同树木以不同的品质内涵,每一种树木如杨柳、松柏、竹、桃树、槐树等均有着相对固定又多重丰富的表征意义,从而形成中国文学艺术源远流长、独具风采的树木意象美学传统。
胡杨,在古代汉语典籍中被称为“胡桐”“梧桐”,维吾尔语为“托克拉克”、蒙古语为“陶来”,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地区。胡杨,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古代中原文人笔下的胡杨意象多悲壮苍凉,常常用以抒发贬谪文人远赴边疆的悲凉落寞之感;西部各民族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中,胡杨意象则充满了神话色彩和英雄色彩,是民间普罗大众借以表达对宇宙万物生命本体的敬畏与崇拜的重要媒介载体。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新时期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全面推进,中西部文化交流空前繁盛,胡杨意象大量出现在当代文艺作品中,并被赋予极富时代性的多重文化内涵:如生生不息、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意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西部精神;淡泊隐忍、孤独守望的人生态度等。
在电影领域,自2000年反映塔里木石油勘探事业的电影《胡杨》开始,胡杨意象逐渐受到电影人的关注,虽然数量不多,但大多数影片中的胡杨意象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景观或故事发生的背景点缀,当代西部电影中的胡杨意象大多是特定文化价值内涵的表征,是影片主题表达和情节叙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部文学的异军突起,西部精神成为文化界言说讨论的一个新概念,虽然其内涵与外延,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但面对广袤强悍、雄浑苍凉的地域环境油然而生的生命意志,屯垦戍边、开发西部所形成的苦难意志和开拓进取精神,是西部精神诸多要义中尤为重要的一端。缺乏生命气息的瀚海戈壁容易触发人面对粗粝自然的渺小无奈之感,在沙漠中依然能够盎然成林的胡杨则会令人对自然生命肃然起敬,而那些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枯枝独木更宜表征攻坚克难、战胜自然的英雄气概和悲壮情怀。
屯垦戍边、西部建设的拓荒者在胡杨艰难的生存境遇中“发现”了人与草木面对粗粝自然时的生命同构关系,胡杨坚韧的生命意志便成为西部拓荒者和建设者面对苦难境遇时精神建构的重要载体。戈日泰导演、黄世英编剧,曾获首届夏衍电影文学奖鼓励奖的电影《胡杨》是一部反映塔里木油田勘探事业的影片,其中的胡杨意象便是西部石油人在沙漠戈壁进行油气勘探与开发过程中,所表现的扎根边疆、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影片中作为自然景观的胡杨林位于沙漠腹地,为表现胡杨生存境遇之艰,影片多次以广角镜头展示无边无际的茫茫沙海,着力渲染令人恐怖的沙漠黑风暴灾害,以暗色调呈现枝繁叶茂的胡杨林自然景观。原本绿意丛生的胡杨林并未给人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愉悦感,而是带给人以悲壮苍凉、古朴厚重的神秘之感。胡杨林生长地附近必定有水,但整部影片并未将镜头聚焦于滋养胡杨必不可少的水源,唯一出现的一次水的镜头,还是令主人公中毒昏迷的毒水。这样的镜头调度与筛选,是为了强调胡杨生存境遇的恶劣,以此凸显胡杨扎根大漠、于苦难中顽强求生的英雄气概,从而隐喻进驻大漠腹地扎根沙漠进行油气勘探的地质工作者的苦难与悲壮。这片胡杨林又被称为大漠墓地,20多年前主人公胡杨的亲生父母与队友们在勘探过程中遭遇沙漠“黑风暴”,所有队员不幸全部遇难,救援的同事将遇难者们埋葬在沙漠胡杨林中,并取名为大漠墓地。大漠墓地的胡杨并非只是传统墓葬中的普通树木,能够深深扎根于沙漠并顽强生存的胡杨,与需要扎根于沙漠、战胜沙漠的石油勘探者形成异质同构的关系。在西部垦殖拓荒初期,自然环境艰苦卓绝,石油勘探事业的开拓与发展,需要建构艰苦奋斗、扎根边疆、不畏牺牲、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而沙漠中最为醒目、最令人震撼的胡杨树,便成为人们从自然景物中撷取的最好精神坐标。主人公胡杨的名字是其生母在生前为其起的名,意在纪念他们曾经工作的地方。寻找到那片隐藏自己身世的胡杨林后,主人公胡杨被父母那一辈石油开拓者曾经的奉献与牺牲精神打动,对祖国石油事业的使命与责任感如薪火相传般油然而生。与石油勘探队员们的朝夕相处以及与勘探队长关山的爱情更坚定了主人公胡杨驻守大漠的决心,影片最后胡杨与勘探队员们经过艰苦卓绝的勘探之后一同见证了塔克拉玛干油田出油的壮举,这正是现实西部开发与开拓者们在艰难境遇中历经苦难后的辉煌写照,亦表征着西部精神将代代相传、绵绵不尽地延续下去。
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出访英国,在剑桥大学做了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其中在总结祖国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的苦难与辉煌时,将胡杨提升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的高度。2014年1月,***主席在视察内蒙古边防部队时,提出要大力弘扬以“胡杨意志”为要义之一的北疆卫士精神。作为西部精神象征的胡杨意象,寄寓了更高境界的文化意义。在艰难境遇中顽强生存的胡杨、在荒凉旷野中垦殖拓荒的西部建设者、在粗粝苍凉大地默默驻守的北疆戍边者、在百年沧桑中砥砺奋进的中华民族,四者异质同构、触类相通,在“草木比德君子”的思维传承下,胡杨意象被赋予极富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文化意义。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这样阐释“家园”:“‘家园’意指这样一个空间,它赋予人一个处所,人唯有在其中才能有‘在家’之感,因而才能在其命运的本己要素中存在。这一空间乃由完好无损的大地所赠予。”所谓“完好无损的大地”意即未被破坏的、能够供生命栖息的空间。胡杨树主要生长在西部荒漠内陆河流沿岸的冲积平原上,胡杨存活的地段大都临近水源,所以胡杨所在的空间亦是沙漠中可供人栖息的绿洲空间。自古以来,胡杨就与西部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胡杨是沙漠戈壁最好的防风防沙树种;胡杨树叶是优质的畜牧饲料;胡杨木可以做棺木、家具、房屋;胡杨碱可以用来发面;胡杨泪可以医治牙痛,还可以焊接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对胡杨的长期利用使得人们对胡杨的依赖从生活层面扩展到心理和精神层面,胡杨在当地人的意识中,不仅仅是为我所用的外在之物,更是可以提供给人以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心灵家园。
2009年苏磊导演的电影《胡杨人》和2011年王智导演的《胡杨深处是我家》都体现了居住在塔里木河流域的维吾尔族人民对胡杨的情感。《胡杨人》通过父亲木沙江和儿子艾尔肯两代人对待胡杨的不同态度及其转变,表现了保护胡杨林、保护家园的生态主题。20世纪60年代,木沙江老人担任铁干里克村党支书时,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带领村民砍树开荒,实现了粮食大丰收,彻底改变了当地粮食依靠国家调拨的困境,木沙江老人因此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但若干年后,沙漠黑风暴屡次袭击铁干里克村,使得村民不得不集体搬迁,曾经的家园一片荒芜,成为老人内心深处永远的伤痛。所以当复员回乡的儿子艾尔肯再次做出砍伐胡杨林种植棉花以脱贫致富的决定时,木沙江老人极力反对无果后,便忍痛举报儿子,将儿子送进监狱。出狱后的艾尔肯看到父亲的遗物,了解了父亲的心结,幡然悔悟,抛弃对物欲的追逐,回归到荒芜的老铁干里克村植树造林,重建失去的家园。影片中木沙江老人规劝儿子:“我们在沙漠边上生活的人,胡杨就是我们的家,没有了胡杨,就没有了地,就没有了家。”“砍了这些树,你们会毁了自己的家园。”这是老人亲历了毁林开荒、沙漠风暴后痛定思痛的感悟,而影片中两代人伐树开荒的不同结局(父亲当年被评为劳动模范,儿子被判入狱)则体现了国家话语对忽略生态环境保护的60年代经济建设政策的纠偏补正。《胡杨深处是我家》讲述了一个叛逆少年离家出走迷失在胡杨林中,与林中牧民兼护林员老人相遇相知的故事。沉溺网络的城市少年高泽拥有优渥的物质生活,但因缺少父母陪伴而深感孤独、空虚,因父母忘记了自己的生日,高泽怨愤之下离家出走,只身前往新疆阿克苏去寻找胡杨林,迷失在胡杨林中,被林中护林老人救起。在与老人相处的几天中,高泽由嫌弃、鄙夷到渐渐被老人的宽容、善良感动,胡杨林中老人和牧民们简单朴素、静谧和谐的生活彻底洗涤了高泽孤寂浮躁的心灵。影片中生命奄奄一息的老人宁愿忍受身体的病痛,也不愿去县城医院就医,在老人的意识中,疾病的煎熬固然痛楚,但离开胡杨林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无所依归感,是更加不能接受的,生命临终之时,把身体和灵魂安放在胡杨林家园中,是更为重要的。
段义孚在《地方感:人的意义何在?》中指出:不同于居住在沙漠中的游牧民,“对于游客来讲……沙漠并非如家一般,也几乎没有居所和养育的明显标志”。对远离荒漠的他者来讲,沙漠被视为生命禁地。但对于居住在荒漠中的居民来讲,荒漠也并不是那么可怕。荒漠中树与水的存在为荒漠中人提供了生存栖息的条件,使人能够安居于此。胡杨并非荒漠中唯一的自然生命,但却是最为醒目的生命标识,是唯一能够在沙漠中存活、成林的大型乔木。故而,胡杨对生活于西部荒漠地域的当地人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胡杨林是可以筑居其间、安居乐业的现实场域,胡杨更是家园中重要的一分子,影片《胡杨深处是我家》中护林老人在林中对一棵老树说话,似乎是在对着一个老友、兄弟进行亲切问候;目睹被偷伐者砍倒的树木后,老人悲伤抚树,犹如痛失亲人般含泪悲叹的场景令人动容。
以树木象喻爱情在中华文化中有着悠久的传统,《诗经》“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中,以葛藟缠附樛木起兴,比喻新娘对新郎的爱慕依恋;《孔雀东南飞》中,“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以墓地苍翠茂盛的松柏、梧桐象征焦仲卿和刘兰芝至死不渝的爱情;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以枝干相连的连理松柏表达杨李二人永不分离的海誓山盟;孟郊《烈女操》中,“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以雌雄异株的梧桐树象征白首相偕、同生共死的爱情。树木之所以能成为爱情的象征,主要是因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枝繁叶茂、欣欣向荣的样态符合人们对爱情亘古不变、历久弥新的期许。胡杨是杨属最古老的树种,据1935年在新疆库车千佛洞、甘肃敦煌铁匠沟发现的胡杨树化石推断,距今大约有300万~600万年的历史,在民间胡杨更是有“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传说。所以,在西部民间,胡杨亦被视为爱情的象征。
电影《胡杨人》中的胡杨意象除了寄寓铁干里克人对家园的情思外,还象征着男女主人公艾尔肯和阿瓦古丽的爱情。影片一开始艾尔肯复员回乡,目睹昔日的恋人嫁给城里有钱人,虽然艾尔肯的父亲向他解释阿瓦古丽是因为母亲病重不得已才嫁与他人,但艾尔肯依然难以释怀,于是落寞地来到他们曾经约会的那片胡杨林。林中一棵双生老胡杨树格外醒目,影片镜头交错使用俯视、仰视、近景、远景多角度聚焦这棵树,从主干上分化出两个醒目的枝干,一粗一细比肩而长,似一男一女相互依偎,比翼而生。枝干之上,鹅黄色的胡杨树叶茂密丛生、充满生机。这棵古老的胡杨树是男女主人公恋情的见证者。现实是如此残酷,艾尔肯唯有在这里回忆往日约会时的柔情蜜语:“我骑着马儿唱起歌,穿过了胡杨林,来找我心爱的阿瓦古丽。”曾经约会前的等待是那样令人心神荡漾,幸福的相思化成优美的歌声飘荡在美丽的胡杨林。到来后两人的对话更是令艾尔肯永远难以忘怀:
阿瓦古丽:我是谁?
艾尔肯:一百岁的胡杨。
阿瓦古丽:你说我有一百岁,说我是老太婆。
艾尔肯:不,我是说我们俩的爱情就像这棵胡杨,一百年都在一起。
阿瓦古丽:一百年也不够,这棵树有多久,我们就有多久,永不变心,让胡杨作证。
① 电影《胡杨人》中男女主人公艾尔肯和阿瓦古丽热恋时在胡杨林中约会时演唱的歌词。
② 电影《胡杨人》中男女主人公艾尔肯和阿瓦古丽热恋时在胡杨林中约会时演唱的歌词。
双生胡杨依然挺拔遒劲、枝繁叶茂,但曾经二人的海誓山盟只能徒留于伤感的回忆中。《胡杨人》又名《对胡杨的爱情》,作为爱情表征的胡杨意象,亦指美丽善良的女主人公阿瓦古丽,在不幸的生活遭际中,阿瓦古丽始终葆有质朴善良的本质和乐观积极的态度,这与自然质朴、坚韧顽强的胡杨树的品格相合,所以“对胡杨的爱情”亦即对阿瓦古丽的爱情。影片中艾尔肯和阿瓦古丽的感情发展与他对胡杨树的态度、行为的亲疏远近是同向演进的:热恋时,艾尔肯和阿瓦古丽一样,将胡杨视为珍贵的家园之树,胡杨林中充满二人的甜蜜与柔情。分离后,艾尔肯带领村民大量砍伐胡杨林、被父亲举报后入狱、出狱后开始对物质财富疯狂追逐。艾尔肯以为可以凭借雄厚的资本唤起心上人对他的关注,但事实却是完全“误读”了单纯善良的阿瓦古丽。阿瓦古丽对陷入物欲泥潭的艾尔肯日渐失望。影片最后,当艾尔肯从父亲的遗物中领悟到父亲的心结与良苦用心,真正意识到胡杨对铁干里克村的重要性时,重拾初心,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独自在荒野沙漠耕种胡杨树。此时,阿瓦古丽也摆脱了不幸的婚姻重新回到艾尔肯的怀抱与之共同植树,重建家园。
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中,如月与飞雪在胡杨林中的生死绝杀场景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震撼,如诗如画的胡杨林景观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该片中的胡杨意象主要还是作为空间背景构成叙事的诗意氛围,胡杨意象本身尚不蕴含具体的文化意义。而《胡杨》《对胡杨的爱情》《胡杨深处有人家》等西部影片中的胡杨意象不再是影片可有可无的空间背景,也不是电影与旅游“共谋”下的风光大赏,胡杨意象本身就是影片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胡杨与影片主人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象喻关联中,蕴含着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伦理价值标准。西部电影中胡杨意象所蕴含的西部精神、家国情怀、生态意识正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在文艺中的具体反映;以胡杨寄寓家园之思、托喻亘古不变的爱情是对中华各民族浓厚的草木情结“集体无意识”的延续和发展;胡杨意象所呈现的豪迈旷远、悲壮粗犷的审美境界则是“时运交移,质文代变”的审美规律在当代的显影。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