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张宪席/Zhang Xian Xi
2020年1月突然暴发的新冠病毒疫情,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以此为题材创作者们创作了《中国抗疫志》《钟南山》《逆行者——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战疫纪实》《重托》《为了人民——人民军队支援地方疫情防控纪实》等抗疫题材纪录片。这些抗疫题材纪录片不仅真实地记录了我国医疗工作者在抗疫的人民战争中发生的可歌可泣的战疫故事,而且彰显了中国人民在抗疫中生成的新时代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我们可以界定为新时代的抗疫精神,包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大医精神;源于千年历史行于万里海疆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人民至上是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这一基因的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在新时代再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力排黑格尔的“群盲”观和勒庞“乌合之众”等唯心主义前人民观,确立了人民群众能动主体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是历史的主体。
中国共产党的建党之宗则鲜明地标识了其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即:“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近百年来党始终秉承这一价值理念,并在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与不同的历史语境相对接,使这一理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中表现出不同的核心内容和时代价值。中国共产党初建时期就确立其人民立场,即为中国人民谋自由和解放,把一切工作的目的定位为为人民谋幸福。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依靠这种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成功击退日本侵略者,推翻腐朽的国民政府,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向经济和政治领域拓展,并提出“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一系列以人民至上的崭新理念。
2020年初,史无前例的新冠病毒疫情暴发,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时间明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经过全民近五个月艰苦卓绝的奋战,抗疫人民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这场空前的人民抗疫战争中,中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同时也展现出了中国人民团结起来的蓬勃伟力。抗疫题材纪录片忠实地记录了这场战争中涌现出的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汇聚了中国人民的蓬勃伟力,展现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其中,《为了人民——人民军队支援地方疫情防控纪实》《重托》等就是典型的代表作品。这两部纪录片不仅从一个侧面留下了军民共同抗击疫情的珍贵记忆,而且也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抗疫理念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生动实践。可以说,纪录片的每一帧每一个画面无不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党和国家的抗疫理念。
纪录片《为了人民——人民军队支援地方疫情防控纪实》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和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联合出品,经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该片制胜的法宝在于聚焦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创作理念,全景式呈现了人民军队争分夺秒地与病毒作战的真实场景。该片通过讲述诸多人民军医与重症患者真实而又感人的共同抗击新冠病毒的故事,集中揭示了人民军队在抗疫战斗中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闻令而动、不畏牺牲、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奉献精神。从创作的手法看,该片采用“散点透视”式的散文式结构,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理念为中心,把党和国家领导人抗击新冠病毒的顶层设计、人民军队的快速响应、重症病区医生和病人同病毒的殊死抗争以及全国人民的支援等碎片化瞬间串联成片。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条线的设置上,该片以献给“在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全体人员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作为提示,片中多次插入***总书记的指示与关怀、充满人情的访谈和感情浓浓的军歌等将军民情感勾连成线。以此线为中心将***总书记会见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北京、湖北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人民军队的迅速集结,火神山医院的建设、接管,病号的转接,一个个白衣天使的身影,一个个与病魔赛跑的瞬间,一次次成功从死神手中抢救患者的历练,一次次5G远程会诊,科研工作者争分夺秒的科技攻关,以沂蒙新红嫂为代表的八方支援等画面融为一体,立体呈现,共同阐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
从创作的视点来看,《为了人民——人民军队支援地方疫情防控纪实》立足于人民军队的视点,而纪录片《重托》第三集《生命至上》则是从人民的视角,阐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创作理念。该片选择了不足月婴儿的安全降生,百岁老人的成功治愈,老战斗英雄的二次重生,中年女士的生命的艰难绵延等典型案例,采用平行交叉蒙太奇结构方式结构该片,并将***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施策的防控总要求,贯穿到每一个案例之中,做到了一人一策,体现了党和国家在疫情面前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生命,对每一个生命,哪怕是还没有出生或风烛残年的生命都不放弃,而是投入更多更好的医疗资源去精细地诊疗。如李女士特殊的剖宫手术;百岁老人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夏奶奶临终的温馨陪伴;章女士生与死的拉锯等案例,无不是抗击新冠病毒战场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
在抗击新冠病毒的主战场上医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期间,中国广大医护人员诠释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至今的大医精神。大医精神虽为现代用语,但细思其内涵,早在我们的祖先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里就开始萌芽且生发了。神农氏作为中国中医的创始人,其医术相对现代的医学来说虽谈不上高超,但在人们对医学知识一无所知的时代背景下,神农氏所总结的每一个治病之方在当时都应该说是效果显著的,我们用医术精湛形容也不为过。而且通过神农氏尝尽百草的故事,我们也能体味出其一心为民治病,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高尚医德。
从东汉始人们往往把医术精湛且德高望重者的行医称为“悬壶济世”。此后“悬壶”则成为名医即医术精湛的名片,“济世”为医德的标签。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大医精诚》(《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更是把大医精神概括为“精”和“诚”两个部分。“精”是从中医医术方面概括即医术精湛,“诚”则是从医德层面概括为医者需具备的职业道德。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中医始祖神农氏,还是唐代名医孙思邈都是非常看重中医的医术和医德。流传两千多年的“悬壶济世”亦可以理解为古代版的大医精神的概括。2020年新冠病毒凶猛来袭,我国广大医疗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中所表现出来的大医精神,不仅传承了中国中医的“悬壶济世”“大医精诚”精神,而且在新时代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抗疫题材纪录片则是诠释这种大医精神的重要载体。纪录片《钟南山》《逆行者——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战疫纪实》《为了人民——人民军队支援地方疫情防控纪实》等无一不在诠释这种精神。由广东卫视摄制的纪录片《钟南山》并没有仅仅停留在钟南山在两次抗疫(2003年抗击非典和2020年抗击新冠病毒)战斗中所做出的贡献的浅层层面,而是透过这两次抗疫的贡献挖掘其贡献背后的深层原因:钟南山何以具备这样的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纪录片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采用了复现叙事的手法,在叙事的同时巧妙地插入了钟南山成长历程,这种历程很好地诠释了其精湛医术的进步和高尚医德形成的原因。
该片通过钟南山的讲述、学生的访谈、亲人的采访以及钟南山参加的各类活动、父母身世的挖掘和家风的提炼等碎片化的影像,全方位地呈现了一位立体丰满的国士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彰显出了钟院士对医术的极致追求和为病人鞠躬尽瘁,为祖国医学事业奉献一生的高尚医德。他在慢阻肺治疗的研究中提出的治疗前移理论以及在两次抗疫中提出的诸多推断都很好地证明了其医术的精湛。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人民战争中他第一个做出新冠病毒肯定有人传人的判断,事实已经证明了其判断的正确性,并很好地指导了我们的抗疫斗争。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钟院士说“把危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掷地有声的语言不但体现出了钟院士对自己高超医术的自信,更体现了他作为一个传染病学专家的责任和担当,这种责任和担当就是他骨子里的高尚医德。纪录片中钟南山院士忙碌奔走的身影,一次次给病人耐心诊断的画面,一幅幅年代感极强的照片,一幕幕富有激情的歌唱和演讲,都浓缩了钟南山院士奋斗不息的一生,散发着其大医精神的无限光辉。
相对于纪录片《钟南山》聚焦钟南山院士个人形象的塑造和揭示钟南山院士身上的大医精神,纪录片《逆行者——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战疫纪实》则着力于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群像的塑造以及他们身上的精益求精、敬业奉献、不畏牺牲精神的挖掘。
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联合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共同出品的纪录片《逆行者——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战疫纪实》多视点、全方位记录了江苏援鄂医疗队真实感人的事迹,全景式展现了江苏医疗队在湖北主战场抗击新冠病毒的真实场景,全面塑造了一群白衣战士的英雄群像,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大医精神。第三集《医者仁心》记录了贾凌、胡星星、张倩等医者坚守职责,尽心尽力抢救重症患者的珍贵影像。贾凌30秒为重症患者实施气管插管的医术,胡星星跨越八层的抢救技术,张倩贴心的交流技术等都是他们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追求在具体工作中的体现。片中贾凌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重症病人插管,胡星星给病人一个个温暖的拥抱,张倩隔空对病重住院父亲的叮嘱等无一不彰显出他们在存在高风险传染环境下的敬业奉献、不畏牺牲精神。
如果说《钟南山》《逆行者——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战疫纪实》这两部纪录片从地方医疗工作者的角度诠释了抗疫战场上医者的大医精神,那么《重托》则是从人民军队的视角探讨军医身上的大医精神。在这部作品中大医精神是和军人精神融为一体的。这正如《重托》第二集《无畏冲锋》中毛青所说:“医生是第一职责,第二肩上扛着我们军装,然后就是作为一个老党员,任何一个身份都是义不容辞往前冲。”片中记录了身患高血压、糖尿病、重度睡眠呼吸障碍的呼吸与危重症专家李琦;近距离接触病人精准采集核酸且视病人为战友的董宇超;发现病人的恐惧并以自己的故事鼓励病人战胜恐惧的石蕊等无数军队逆行者用他们作为医者的职业精神和作为军人的军人精神共同形成了具有军人特色的大医精神。值得注意的是片中还揭示了这些最可爱的人身上这种抗疫精神的传承。宋彩萍曾带队抗击过埃博拉并把抗埃精神带到了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战斗中;石蕊曾参加过抗击非典疫情却不幸感染,并凭借坚强的意志最终战胜非典,她把自己抗击非典的故事讲给确诊患者听,极大地鼓舞了患者战胜病毒的信心;90后护士刘佳见证了汶川大地震中人民子弟兵的奉献精神后,毅然选择了读军校,并在此次抗疫中实现了自己无奉献不青春的职业理想。可以说她们的血液中不仅流淌着作为医者的大医精神,而且显现出比这种精神更为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语源学的角度讲,“爱国主义(patriotism)”作为一个完整的词语最早出现于16世纪的欧洲。其直接来源于拉丁语“祖国(patria)”,间接来源于拉丁语“父亲(pater)。而拉丁语“父亲(pater)”一词,又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语。可见西方爱国主义从朴素的萌芽到逐渐形成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孕育。相较于西方而言,我们中华民族虽没有明确其具体概念,其具体内涵同样孕育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之中。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源于农耕文明时期我们先民的故土情结,其内涵在中华民族同自然和外敌的长期斗争中不断积累、丰富和深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表现也不尽相同。春秋时期孔子的“仁政爱民”;战国时期屈原的“为国投江”;宋代范仲淹的“忧乐观”;清初顾炎武的“天下责”,清末林则徐“为国献身志”;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可以视为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而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的奋斗中则赋予爱国主义以更加丰富、立体、深邃的内涵。这些爱国主义精神在纪录片中均得到充分的展现。
《中华文明》系列纪录片以厚重的中华文明史为创作素材,在为观众展现“活态”中国历史的同时,也使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感产生了共鸣;《国庆纪事》以国庆节为时间聚焦点,回顾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过的新中国成立史和建设史,让观众见证了新中国的生成与成长。以2020年抗疫人民战争为创作素材,一批彰显爱国主义精神的纪录片诞生。在这些纪录片中,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全面激发,并形成且具体化为此时代独特的抗疫精神。抗疫题材纪录片聚焦中国人民的战疫实践,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了新时期中华儿女勇于担当的精神、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
中华民族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一路走来,其间战胜了无数次大灾大难,在灾难中孕育了中华民族为国请命、为民请战的担当精神。这种担当精神在大多数抗疫题材纪录片中都有呈现。纪录片《防疫先驱伍连德》中为了战胜鼠疫冒着生命危险勇挑防疫医学指挥官重担的伍连德博士;纪录片《钟南山》中为国担责、逆行武汉的钟南山;纪录片《逆行者——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战役纪实》中以邱海波、晁亚丽、尹滇等为代表的为国请愿的援鄂医疗工作者;纪录片《为了人民——人民军队支援地方疫情防控纪实》中闻令而动的人民军队等无数抗疫英雄身上彰显出了他们为国请命、勇于担当的精神。
抗疫题材纪录片中生成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正是这种团结精神使中华民族凝聚成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纪录片《中国战役录》则从全面战疫,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医生的大爱和海外华侨的支援等维度,全方面展现了中华儿女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中国战疫录》第二集全民战疫聚焦武汉主战场,真实记录了从***总书记到普通的社区网格员,从驰援湖北的医护工作者到自愿接送医护人员的志愿者,从武汉战地医院的建设者到居家隔离者,14亿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共同战疫的历史瞬间,使浓郁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此片中凝聚。
抗疫题材纪录片中更充满了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逆行者——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战役纪实》第八集《家国大爱》虽然仅有31分钟,但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却浓缩了众多医务工作者无限的家国大爱。晁亚丽就是其中的一位,她虽刚结束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却两次请战驰援湖北,在她身上不仅体现了舍小家顾大家的大局意识,而且更洋溢着浓浓的对国家的爱,正如其在请战书中所言“如果国家需要,我可以随时奔赴前线”。《中国战疫录》第五集《四海同心》中南非、西班牙、俄罗斯、日本、美国等国的海外侨胞纷纷为祖国捐款捐物,他们虽身居国外,仍在祖国危难之时,心系祖国,献出爱心,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展示了在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中国医疗工作者又开赴韩国、日本、意大利等疫情严重的国家进行驰援,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人民高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国际主义精神,使爱国主义精神升华为更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
由此可见,抗疫题材纪录片生成的抗疫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大医精神;源于千年历史行于万里海疆的爱国主义精神等三个层面。此三个层面建构了丰富、立体、多元的抗疫精神。这些精神不但在今年的抗疫战斗中支撑着中国广大医生取得了抗疫战争的决定性胜利,而且还融入了医生们的骨髓,必将在新时代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医生继续前行。这些精神已经成为继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等诸种精神之后中国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支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