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棒!少年》看当下纪录电影的创作嬗变

时间:2024-06-19

姜贵欣/Jiang Gui Xin

自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摄影机之始,纪录电影就作为世界最早的电影类型诞生,随着电视纪录片和新媒体纪录片的发展,纪录电影依然以其经典的创作形态而转型存在。

我国早期的纪录片发展虽然以新闻纪录片和文献纪录片为主,但是纪录电影的创作一直在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上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和意义。

一、当下中国纪录电影的新语境

近些年来,随着《我们诞生在中国》(2016)、《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厉害了,我的国》(2018)、《四个春天》(2019)等一系列颇具文化价值的纪录电影在院线上带来的票房和影响力的双丰收,特别是随着跨文化传播和媒介变化的影响,国际上更多的纪录片创作模式和创作形态开始影响到我国的纪录片创作。

纪录电影,作为我国纪录片创作中一种类型,不仅通过各类影展,更是通过商业合作或平台资助以及各类推动纪录片发展的计划得以生存发展。

随着媒介的介入,电视纪录片、纪录电影、新媒体纪录片等多种形态的纪录片表达成为当下我国纪录片发展的新语境。而不论是有着国家影响力的主流文化纪录片,还是以独立纪录片为主要载体的精英文化纪录片,抑或是带有明显功能性指向的商业文化纪录片,都在媒介传播的国际化态势下,从各个层面彰显着新世纪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新态势。

像《棒!少年》《生活万岁》这类的精英文化纪录片,以独特的视角坚守着对文化和社会现象的精英知识分子的独到解读,更多地关注着文化价值的表达以及社会传播影响力。

二、纪录电影《棒!少年》创作技巧

导演许慧晶有着十余年的独立纪录片创作经验,更关注社会群像中的个体表达,在作品《棒!少年》中他更是实验性地探索着纪录电影的创作技巧。

(一)叙事结构的故事性

伯纳德在他的《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一书中指出:“由于戏剧性叙事通常更多地特指由角色驱动故事,因此我们很需要研究一下那些使故事发挥作用的基本元素。”

纪录电影《棒!少年》讲述了一群来自贫困地区的少年在北京爱心棒球基地接受职业棒球训练的故事。从题材内容上来划分,也可以算是一部体育题材的纪录片。但其作品从叙事本体上来看,不仅是一部关于体育竞技的纪录作品。

其创作上的亮点在于其叙事结构选取了剧情片作品结构方式。将在剧情电影叙事中惯用的A、B故事线叙事放置在纪录电影里,大大提升了影片的可视性和故事性。显而易见的A故事:表面看来支撑影片进展的是以爱心棒球基地和“强棒天使队”的存在和发展为线索的:在北京城郊的一个即将拆迁的区域,基地随时面临着拆迁搬家的危机,基地发起人孙岭峰教练一方面东奔西走地寻找新的场地,另外一方面安排着“师爷”张锦新带领球队的孩子们去南方冬训的相关事宜,看似渐入佳境赢得了生机的“强棒天使队”去上海参加新闻发布活动,并受到邀请,去美国比赛,这也是中国棒球史上球队首次代表亚太区参加国际青年棒球赛事,对战战绩显赫的芝加哥少年队,“强棒天使队”以1∶11的比分惨败归来;发人省思的B故事:以马虎和梁小双为典型的双人物故事线分立和交叉,影片前半部分展开了对顽劣少年马虎的叙事,而随着A故事中球队去美国参加比赛的叙事高潮之后回归,少年梁小双以及其家庭原生环境所给他性格和命运带来的影响也渐渐沉重地敲击着观众的内心。

这部影片不是简单地以球队发展的进程为线索,在展开双人物线索的同时,还辅助以人物群像之间相互关系的交代,队员大宝和马虎之间的矛盾,郭教练在处理马虎和梁小双之间的矛盾的表现,郭教练陪同马虎回老家,孙教练去小双的老家试图将小双带回基地……这些叙事细节的表达,构建了整部影片A、B两条故事线既看上去各自独立,又相互交叉,使得作品本身向剧情片靠近,人物的命运,球队的命运,不断通过起伏的故事进展向前推进。

(二)拍摄技巧的艺术化

1.短镜头使用与多机位拍摄

影片开始与结束,使用相互呼应的仰拍视角的远景镜头,主体人物都是少年小双孤单地站在山顶的一棵巨树之下。远景的使用,在语义表达上,强化了小双内向忧郁的人物形象。本片大多时候,在拍摄技巧上,使用短镜头:在交代爱心棒球基地的成员的时候,没有选择常规的长镜头或者跟摇镜头等,而是逐一用特写镜头展开,这一系列镜头的使用,在强化人物形象的时候,可以说是强行进入观众的内心。从开篇两个人物——小双和马虎的先后出场,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图像表达上,直接锚定观众的心理诉求——接下来两个孩子身上究竟会发生些什么?

剧情片的创作正进入一个快节奏不断提升剪辑率的时代,甚至是当下的电视剧,综艺节目,镜头的使用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棒!少年》里,导演没有过度使用纪录片创作中惯用的跟踪式记录长镜头,也没有选择通过镜头内部的方式完成内在的多元化调度。必要之处选择了当下比较容易令观众接受的拍摄模式,多视点多机位的展开,通过变换视角让观众时而深入到爱心棒球基地的生活当中,时而又跳脱出剧情,站在一个客观的社会视角去审视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审视与参与,深思与跳脱,这是导演通过变换的视点与长短镜头的衔接带给观众的观影心理体验。

多机拍摄近些年来已经很大程度上进入纪录片拍摄的技术范畴,对于纪录片这类以记录真实为主要表达诉求的类型片来说,及时的捕捉要比真实的“搬演”更重要。在2020年FIRST影展首映交流环节里,《棒!少年》主创人员表示,影片前期拍摄时,与以往导演一个人持摄影机做出多机位的效果不同,导演直接选择了多位摄影师同步拍摄,在现场可有三个机位同时拍摄(拍摄运动和比赛场景时可能会达到四机位或五机位)。针对棒球运动这一内容主题来说,多机位的拍摄能够及时捕捉运动的态势与连贯性,同时更能强化视觉的表现力,从而在镜头语言表达和修辞上提升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也是纪录电影在拍摄技巧上的一种探索和全新表达。

2.交叉剪辑强化冲突与故事性

为突出两条故事线的交替进展,强化马虎和小双两个典型人物,作品中多次使用了交叉剪辑。“强棒少年队”的部分成员受邀到上海参加发布会,都市的繁华让孩子们新奇,发布会现场孩子们的《少年中国说》展示着他们的力量和士气;与此同时,北京基地里留守的马虎茫然无措,黯然孤单。群体与个体,暗示着马虎看上去乐观的性格背后的成长命运。另外一处使用交叉剪辑的地方,一方面是“师爷”带着孩子们在广东冬训模拟真实的比赛现场,另一方面是郭教练送马虎回老家。交叉剪辑对影片故事性叙述的精准推进,令观众更能认同影片中的典型人物。影片接近结尾的时候,又再次使用了交叉剪辑,这一次是小双和马虎两个典型人物生活状态的交叉:与伯父相依为命孤独成长的小双,基地里日渐成熟的马虎。视觉表达上对比性修辞,让观众对两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和个人命运产生了省思。

剪辑技巧的使用让观众对故事主体人物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理解,有效地延展了画外空间观众的观影感受,让观众对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又了深入性的理解和层进的心理认同。

3.综艺性剪辑提升观影节奏

影片几处使用了比较流行的剪辑方式,第一处是马虎在基地训练之余为队友们展示网上流行的“社会摇”,退格的剪辑有效地压缩了画内时间,更给马虎在基地的成长变化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球队的孩子们来到美国参加比赛的段落,也使用了综艺性的剪辑,夸张的构图和快节奏的闪接,将孩子们内心的惊喜与好奇都通过电影的视角表现出来了。让观众在观影上也对下一步叙事有更高的期待。

对于《棒!少年》这部纪录电影来说,拍摄制作技术的革新与大胆尝试,是导演十几年纪录片创作生涯的一个新探索,纪录片既要记录,又要讲故事,讲人,更是要有计划提升影视作品类型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让观众摒弃掉对固有的纪录片创作模式的刻板印象。

三、从《棒!少年》看纪录电影的文化价值

钟大年在《纪录电影创作导论》中指出:“从历史的追溯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技术装备的进步不断改变着纪录片表意的语言系统,也不断使人们改变着对纪录片特性的认识。”

纪录片从诞生开始,似乎就被赋予了与其他类型影片不同的意义。“纪录电影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北方的那努克》《亚兰岛人》等作品更是将人类学纪录片作为一种至今仍被关注的影像类型本体延展到新世纪。直到今天,人类学纪录片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和社会学价值。特别是纪录电影作为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一种跨越文化和民族的影像类型,其所传递出社会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其涵盖的各个地域的社会现象、人物群像,或是历史人文价值,都是其他类型的影像所不能比拟的。在深受媒介传播多元化影响的当下,如何使用全新的制作技巧和运营模式创作出更多的属于中国本土的纪录片是很多独立纪录片创作者和一些影视运营机构所探究的,在国家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以及不断在世界领域中塑造我国的国际形象重要时机,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代表着中华民族走出国门。这些纪录片所覆盖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用影像的符号本体向世界展示着发展中的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棒球运动兴起于西方,但是对于中国这个体育大国来说,棒球运动的建立和推广也是带有社会意义的,特别是影片《棒!少年》的被摄主体爱心棒球基地就是一个符合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进程的典型,一群生活在偏远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来到首都北京,接受职业化的棒球训练,并能够凭借自己的运动实力进入职业球队,这些通过纪录片所表达出的社会内涵,不仅是一项源于西方的体育运动在中国的推广这么简单,更反映出即使在偏远地区、贫困家庭成长的孩子,也可能有机会跨越当下,拥有一个属于自己全新的成长轨迹。

近些年来中国的纪录电影用不同视角,记录着中国的历史、文化的变化,从本土意识向全球视野和国际化传播一步步迈进。纪录电影所传递出的文化信号,不是单一的影像语言的变化,更是在当下文化价值的深层次探寻。

在当下,纵观全球领域的纪录片创作,一部优秀的纪录电影所涵盖的不仅是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其商业价值的体现也在逐步提升。爱奇艺与大象点映的联手助推,使得《棒!少年》作为电影的“仪式感”得以提升,在2020年疫情影响下的中国电影市场,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虽然最终票房并不理想,但其带来的观影效果和传播影响力确实是2020年中国电影的一剂清新剂。

《棒!少年》作为一部非典型的体育纪录片,从多个角度为观众展现出了一部不一样的作品:摒弃常规的纪录片中记录式长镜头摄影,用短镜头和特写大特写等近景系列景别强化典型人物塑造,用双故事线的进展来讲故事,将剧情片甚至综艺类节目的剪辑手法融入到纪录电影的剪辑之中。此外,在跨文化传播和商业模式的催化之下,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是精英纪录片创作者一直努力追寻的创作内核。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