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朱益桐 谢 蕾/Zhu Yi Tong Xie Lei
70年以来,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故事片、纪录片层出不穷(部分见列表)。1951年,由徐肖冰摄制的第一部抗美援朝纪录片《抗美援朝》诞生,一经上映,引发轰动。紧接着,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了第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故事片《上甘岭》(1956),成功塑造了一大批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英雄”。一炮打响,长春电影制片厂趁热打铁拍摄了《英雄儿女》(1964)、《奇袭白虎团》(1972)。一时间长影厂成了拍摄抗美援朝故事片的“专业户”,成了塑造抗美援朝英雄模范的重要平台。相比于故事片的蓬勃发展,抗美援朝题材的纪录片却受时间、素材、经费等因素的限制,继《抗美援朝》之后一直未有很大起色,直到1996年纪录片《较量》的问世。《较量》不但打破了故事片的垄断地位,片中披露了大量英雄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也印证了纪录片同样可以塑造英雄人物。时至今日,恰逢抗美援朝70周年之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通过其优良的摄制团队、充分的素材收集以及精湛的编辑制作放大了纪录片这一特性,呈现了区别于故事片的英雄人物塑造的新方式。
1951—2020年抗美援朝主要故事片、纪录片
(续表)
抗美援朝战争中,民族英雄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毛泽东主席、彭德怀元帅为代表的“舍小家为大家”的领袖人物;另一类是以黄继光为代表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平民英雄,草根英雄。
以往的故事片中领袖人物的塑造非常单一化,展现的永远是领袖人物的运筹帷幄、叱咤风云的场景,而他生活中的一面鲜有涉及。直到1991年拍摄的《毛泽东和他的儿子》,才第一次将目光聚焦于伟人的平常生活。现如今,随着纪录片的快速发展,领袖人物的塑造不需要完全依赖故事片,纪录片同样可以。而且,由于纪录片“纪实性”的特点,镜头下的领袖人物更真实,更贴近生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无论是毛泽东主席,还是彭德怀司令员等,展现的都是时代伟人留存下来的珍贵的历史镜头。同时,为了确保史实的严谨,还对伟人身边的亲历者进行了抢救式采访。印象最深的场景就是毛岸英牺牲以后,通过对亲历者的采访,观众深切体会到毛主席失去儿子时内心巨大的悲痛。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伟人依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继续工作,舍小家为大家,这就是领袖人物。
伟人的爱国方式是统领全局,决胜千里之外;平民英雄则完全不同,他们是伟人思想的践行者,是冲锋陷阵在第一线的战士。中国的平民英雄与其他国家的英雄区别开来的基本特质就是“以天下为己任”。据统计:志愿军共有英雄、模范410余人,特等功臣231人,其中获得“特级英雄”称号的是两位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黄继光和杨根思。他们英勇事迹早已被拍摄成电影,但美中不足的是故事片中英雄人物是演员扮演的,观众并不知道他们的真实模样以及背后的故事。纪录片则“写实”地展示他们的另一面。黄继光,牺牲于上甘岭战役的特级英雄,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舍身堵枪眼。当慢镜头缓缓地重现黄继光牺牲处的真实的爆破筒残体,当画面定格在黄继光的照片上时,画面低沉的音乐,给予观众的视觉冲击力是完全超越故事片的,一个真实的英雄形象浮现在观众脑海中,极具感染力。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塑造英雄人物的创新之处是并没有采取传统纪录片经常使用的情景再现,而是利用挖掘而来的大量历史珍贵素材(影像、文物、档案等)在镜头前进行展示,保证了纪录片的真实性和厚重感。例如在第一集中拍摄了百余件文物,有揭秘毛主席与斯大林联系的电报,还有毛主席亲自手写的书信。战争前毛主席对于是否开战的犹豫,更是通过历史遗物以小见大窥见了党中央对于战争的慎重和艰难决策。值得一提的是,该纪录片对一位特殊的英雄进行解密——毛岸英,既是彭德怀司令员的译员,也是开国伟人毛泽东的儿子。在此之前,他的形象存在于不少影视剧中,包括《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外交风云》(2019)等。但是这些都是演员留在观众脑海中的角色,并不是他客观真实的形象。出于保密的需要,他的影像资料一直未被公开,直到纪录片公映到第二十集《历史铭记》中,首次公开了彭德怀发给中央军委的绝密电报,里面记载了毛岸英牺牲的细节。镜头首先定格在电报上,通过推镜头让观众了解了毛岸英牺牲的经过,画面接着揭秘了毛岸英在国内留下的最后影像、照片、生前使用过的皮箱等。导演通过纪录片“嫁接”重现了一个更真实、更立体的英雄——毛岸英。
领袖人物的丰功伟绩广为人知,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无数的平民英雄、小人物的英勇事迹却因为缺乏影像资料,绝大多数纪录片只能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然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把“纪实性”放在第一位,并没有采用这种技巧。
一是采用高科技的复原。《上甘岭》等年代久远的电影都采用了4K修复技术进行了重播。战争年代,许多平民英雄,由于技术条件限制,照片即使有,也往往是模糊不清或残缺不全的。现如今,在拥有强大的复原技术后,修复图片代替影像的方式在纪录片中有所运用,很多英雄相对真实的照片也逐渐地公之于众。例如,在《坚守上甘岭》这集中,第135团7连2排排长孙占元的图片就是用高科技进行了复原,镜头缓缓地将英雄形象铺开在银幕面前,观众宛如以第一视角面对面地欣赏到了英雄的本来面貌。
二是保留最原始的声音。中国自古就有“如闻其声,如见其容”的说法,强调了声音对于人物塑造的重要。该纪录片保留了毛主席、彭德怀等伟人的原声,第一次让观众领略到伟人的魅力。另外,该片最成功的地方,对一些没有留下影像资料的英雄人物,则以他的亲人的声音,以及他事迹的见证者的声音来客观地表现该英雄,使他的个人形象更完整,画面同样更具感染力。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围绕“标题”采取故事化的叙事手法,将抗美援朝战争的脉络编排、整理得非常清晰、一目了然。当然纪录片的本质决定了其戏剧性的表达受制于真实性的要求,不能编造任何情节,所谓故事化叙述手法都是在真实性要求的范围内。该片共20集,从《首战告捷》至《冰湖血战》每一集都围绕具体的主题讲解。比如,第三集《首战告捷》,题目便巧设悬念,留下很多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是如何打赢的呢?战争中间经历了哪些困境?从介绍当时中美博弈的国际大背景和环境,到以时间为轴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首次较量,最终狭路相逢勇者取胜的艰辛。
纪录片中后期都是集中描述经典的战役(“绞杀战”“细菌战”、上甘岭战役等),最具代表性的是上甘岭战役,它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转折点,中美双方都投入了巨大的兵力。中方武器装备落后、后勤保障不足,美军武器先进、物资充沛。鲜明的对比通过两个经典镜头推向观众,特写镜头:志愿军战士迈着坚定的步伐,一口炒面、一口雪;另一个镜头:美军战士开心地吃着鸡腿、喝着饮料。这些场景的聚合能让观众感受到志愿军英雄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恶劣环境。然而,志愿军战士凭借强大的精神力量、顽强的意志最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军。
抗美援朝精神是什么?纪录片采访了一位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兵,她道出抗美援朝的精神就是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以及国际主义精神。其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纪录片通过不同的形式分别突出表现了这三种精神,这三种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该片既承载了国家、民族的珍贵记忆,也是中国大国形象对外输出的一次重要路径,更是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和发扬的“传声筒”。这种精神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未来也为我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家国情怀是中国民族长久的文化基因。从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到孔子的“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现如今***主席强调:“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最核心的是“家”和“国”,每一位抗美援美援朝英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其保家卫国?史料记载,抗美援朝特等功臣邱少云原本是一位国民党士兵,1949年成都战役后,他选择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让他第一次知道“吃粮当兵”为了什么。邱少云入朝作战时曾经写下家信:“……到朝鲜以后一定要拼命打战,不怕死。为了让所有的受苦人都像我们一家一样过上好日子,我死了又算了个啥子么。”纪录片记录了不少像邱少云一样的英雄蜕变成长的过程,是一部现实版的家国情怀“教科书”。
时代的主题变了,从当时的“冷战”到如今的“和平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时代主旋律。但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奠基石。纪录片拍摄了大量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协同作战的场景,充分体现休戚与共,唇齿相依的血肉情谊。纪录片最后,“停战协议”签订,最难忘的镜头:志愿军战士、美军战士举杯欢庆、握手言和,庆祝战争的结束,祈愿人类和平永存。
新时代赋予历史文献纪录片以新的使命和担当,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代表的新型纪录片,把准时代脉搏,重塑英雄群像,增强受众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值得推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