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电影发展的伦理审视

时间:2024-06-19

唐海燕(广西艺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伦理是行业发展及人际交往应遵循的道德尺度和价值标准,它聚焦于约制主体行为并使之理性正当,含括了明辨善恶、保持良知、自律节制、理性适度等道德诉求,正如萨瓦特尔所言“为人们提供‘知道如何生活’的智慧,是伦理学的核心。”[1]中国电影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文化承载器也是精神传播体,肩负着引领文明、提升文化的重要职责,要实现健康发展,应遵循行业特有的伦理原则,符合向善、生态、人民主体性的道德诉求。

一、向善性的伦理取向

“善”是伦理学的道德范畴和终极目标,它以抽象形式表达了客观社会对主体合理愿望、合规律性运动的肯定。“善”的道德思想体系由来已久,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就已提出了“善”是万物的动因、趋向的理想主义目的论。到了近代,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思想家也提出世界之原“绝对精神”的实现,是从抽象到具体“善”的过程。由此可见,“善”至少蕴含着自身值得颂扬或者对于某个目的来说有益的属性。2014年,***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作品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2]因此,向善向上性或趋善性,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伦理追求和创作的根本,弃恶求善、教化社会、激发人性美德是电影发展的主旨。

引导人们弃恶求善。优秀的影视作品,善于针砭时弊,引领人们批判恶行、弘扬正义。现代电影批判的“恶”应涵盖所有的社会病象,如腐化堕落、浮华奢靡等,应囊括各种不良行径,如赌博偷拐等犯罪行为等。而对于“恶”的对立面“善”,电影行业则要大力颂扬,诸如美德良行、优秀文化以及高贵品质、高尚情操等。运用光影、图像、声音的特有效果和精湛演绎,通过正负面价值的碰撞、筛择,引发观众内心的同感共鸣,达到受众对“恶”鄙弃、对“善”趋同的效果。

教化社会向善。教化是社会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方式,它能于无形之中将社会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则内化为主体稳定的行为标准和人格实质。对个体心智成熟和行为选择等,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史记·秦始皇本纪》称,教化是为了“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即教民而后使其知理、守法。现代电影也应充分发挥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有影响力和教化作用,运用制作方式、内容凝练、传播渠道,将社会正确价值观、科学理念灌注于影片之中,实现对观众的教育感化,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推助良善社会风尚的形成。

推进激发人性之善。优秀的影片共同点在于以人为本,深度挖掘探索人性之善、深刻反思批判人性之恶,努力激发人类天然情感中的向善内在良知。研判一部影片的优劣基本标准,就是其蕴含的人文情怀、人文关怀:一方面,在于其内含的伦理关切和价值导向是否能不断提升和完善人性,使人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否能不断促进使人们追求实现“善”的美好生活愿景。另一方面,在于其是否能摒弃和消除把人作为手段淹没于其他目标(比如票房、收入等经济目标)之中的“人学悖论”。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诉求

“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人本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内涵和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肩负起为人民创作工艺精湛、品质优良的影片的时代使命,不断推进电影事业的繁荣兴盛,是现代电影发展的思想引领和伦理主导。为此,三个坚持必不可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是电影创作的营养基,电影发展应始终贯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创作理念。电影工作者的艺术生命源自人民,人民才是电影事业的主角和推动者,只有站在人民的角度和立场,紧紧围绕人民的现实需求,才能生产出“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佳片。譬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等影片,均为以赞美人民、讴歌党、歌颂祖国、缅怀英雄为核心的历史大作,备受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因此,中国现代电影发展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道德信念和伦理高度,坚持创作为了人民、精品奉献人民,涵养对时代进步、对艺术发展高度负责的职业道德,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尊重、服务、理解”为导向,丰盈人们的精神世界、为人们提供文化食粮,是电影发展的伦理方向。“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2]首先,影片素材要来自人民的现实生活。电影工作者必须实地深入去做采访、搞调研,真正走进目标对象,翔实记录了解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感受他们的欢乐与苦恼、理想与追求,积累第一手材料;然后再通过跌宕紧凑的情节安排、形神兼具的人物形象塑造、自然灵动的镜头语言描述,向大家传递生动的故事,使观众获得审美体验、情感洗礼、思想启迪。影片《焦裕禄》用写实主义手法,选取“带领全县人民治理灾害”“顶着病痛坚持工作”等场景,使观众深受感染,影片的成功生动印证了人民才是优秀作品创作之源的事实。其次,电影创作要以人民为本位。电影创作应契合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客观看待历史、面对当下、展望未来,杜绝“悬浮电影”、摒弃文艺病象。电影创作从来都不是浮夸虚华、臆想编造,一切获得观众认可、能被市场接纳的影片,都根植于现实,表达人民心声。近年来在票房和口碑上双丰收的《战狼Ⅱ》《红海行动》等影片,其主题都紧紧围绕人民生活,反映人民诉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评判标准。“‘以人民为中心’既是文艺创作的首要价值原则,同时也是文艺评论的终极评价标准。”[2]“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历史的、美学的”评价标准的接续和创新,把人民作为电影的鉴赏家、评判者:第一,以人民是否喜欢、是否认可为电影的优劣的评价依据;以是否能深入人们精神世界、触及心灵、引起思想共鸣为评判标准。第二,电影的借鉴、传承、弘扬都要立足于人民所需,保持人民主体本色。一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要保持定向、守正清源;另一方面对外来影视文化要甄别筛择、学人所长,“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3]更好地实现电影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生态发展的伦理趋向

生态发展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时代趋势,探索如何实现内在的绿色发展和强化外在生态展示,是电影良性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加快内在绿色发展

1.构筑理性道德场域

近年来,中国电影业讴歌时代、讴歌人民的健康作品层出不穷。但不可否认,目前电影业仍然存在道德场域缺失、无道德操守、弃“德”拥“利”等问题。另外,存在一些非道德思潮:一是抽象人性论。主张“欲望化”“去思想化”,宣扬绝对人性自由和行为放任模式,渲染赤裸感官刺激并乐此不疲。二是历史虚无主义。主张“去历史化”“去主流化”,其作品无视史实、奚落时代、揶揄英雄,任意篡改贬损原著经典。三是价值相对主义。消融真理与谬误的科学边界,否定主流价值观,“去价值化”“去中心论”,混淆黑白、颠倒是非。这些错误思潮,有的是顽疾,有的是新变体,它们模糊了人们的认知、损毁人们的判断力、扭曲人们的价值观,给电影发展带来重重阻碍。这些思潮的出现,源于当前影业中伦理道德的削弱和缺席。对此,我们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文艺理论加以甄别、筛择及重构,制定电影行业道德准则,完善伦理监管体系,使“道德”出场、“伦理”再现,并成为随时进行正义审判和惩戒的“达摩克利斯利剑”,除瘴去疾、洁源清流,确保中国电影的生态、绿色、健康发展。

2.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

辩证看待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坚持义在利先、以义取利,但也要追求“义”“利”共赢。一是坚持社会效益置于首位。电影以艺术视听形式表达世界、反映生活,首要注重的是提升人生价值、宣扬公德伦理、锤炼高尚情操,不能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迷失自我、唯利是图,“主流题材的创作要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靠拢,不能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2]同时,坚持“拍大片、立精品”,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发挥美育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功能。国产电影《捉妖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夏洛特烦恼》等,注重影片的格调品位和艺术质量,不以低俗搞笑来迎合市场,而是以风趣幽默的表达方式,向观众传播健康向上的价值观,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等,弘扬爱国主义、彰显信念力量,上映期间票房收入和评价口碑均独占鳌头。二是在实现社会效益基础之上,合理合法追求经济效益。电影业是自负盈亏的产业,要注重采用商业化运作模式来推动观影人次、院线上线量等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长,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二)强化外在生态展示

1.传递和谐生态理念

创作蕴含中华传统生态文明旨趣以及全球生态视野的优秀影片,是电影发展的方向。一是汲取中华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精华。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养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生命同体”等生态智慧理论,倡导对自然共同体、生命存在物的尊重的思想,都堪称中国影片的“能源库”。电影发展要注重吸收传统生态文化的整体和谐、平衡共存的思想融入影片中,将中国电影推向新高度。二是融合现代生态文明。当今“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伦理原则——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优先,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是国产电影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追求。同时,生态整体主义、环境美学、生态价值论秉持的自然物具有内在价值、人对自然负有道德义务等有益观点,呼吁人类以共生共存的状态与所有生物共同拥有地球,这些思想也可借鉴转化为国产电影的生态“营养基”,拓展电影发展思路和价值指向。

2.消解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环保理念,展现了中国生态精神,突破了人类中心论的桎梏。工业革命后,人类长期奉行人是宇宙主宰的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为自然立法”,将人高置于自然界之上的思想一度盛行,并向大自然无度开发索取,导致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匮乏独缺、自然灾害灾难频发。生存危机使人们开始重新考量确定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现代西方生态伦理学奠基人阿尔伯特·史怀哲第一次明确提出自然界中每个生命体与人类一样,都具有不可侵犯的神圣固有权利和内在价值。[4]至今,承认所有生态共同体的“非消费性价值”“应然权利”,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已成为人们共识和中国电影的制作理念。同时,新时代中国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践,也为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哲学依据,譬如《可可西里》就是国产电影生态展示的成功之作。因此,中国电影要紧紧围绕“共同主体、平等权利、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主题,加快推出契合时代要求的生态影片,推动自身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