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十七年时期(1949—1966)东北电影中的工业文化元素及其精神内涵

时间:2024-06-19

贺庆玲(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白山黑水围绕下的东北,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基础雄厚,曾是“共和国长子”。历史上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和地域优势使东北曾是新中国的重工业基地,是工业文化的先行传播者。新中国成立初,东北电影生产制作单位的典型代表——东北电影制片厂(1)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为东北电影制片厂,1946年10月成立,1955年2月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生产了新中国第一部工业题材电影——《桥》。之后的十七年时期(2)为陈述方便,十七年时期(1949—1966)在文中统称为:十七年时期或十七年。更是紧追国家“一五”“二五”战略规划的工业建设步伐,出品了大量工业题材电影,服务于新中国工业建设和工业文化传播。

“工业文化是工业化进程中所创造和提炼的文化价值观念的集合,往往与特殊的时代、特定的人物和特色的行业活动密切相关,有着比较丰富的内涵,体现着地域性和时代性。”[1]工业文化中的精神内涵是其核心和灵魂,具有超地域性和时代传承性。工业文化在弘扬中国特色工业精神、开拓工业发展新思路、提高人民文化修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推进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培育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文化精神典范,如大庆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这些精神传承至今。电影作为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表现形式,具备媒介传播的特点和文化推广的功能,与社会发展、文化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伴随着地域特点,东北电影凸显出地域特色和区域文化特征。在东北这一重工业地域,电影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成为宣传工业文化的重要力量和渠道。

十七年时期东北工业题材电影中体现的工匠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及工人的乐观精神正是新时代东北工业复兴急需的“强心针”。“一方面,十七年时期东北工业题材电影形象生动地记录了东北工业、中国制造的萌芽与发展,体现了工业文化逐渐积淀的过程;另一方面,电影具体可感地展现了工业文化在工业生产中的推动与引导作用,在当下仍富有深刻的教育与启迪意义。”[2]本文以十七年时期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创作的工业题材电影(24部)作为研究样本,采集工业文化元素符号,挖掘其中的工业精神内涵及其价值意义。纵览新中国成立后70周年的东北电影中的工业文化,贯穿始终的工业内涵精神没有变化,创新、奉献、匠心依旧是闪亮的精神需要。十七年时期,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也是工业激情建设和突破技术壁垒的时期。十七年的工业精神与新时代所需要的工业精神相呼应,研究十七年的工业题材电影中的工业文化精神实质,为新时代东北工业复兴注入长足动力。

一、电影文艺创作记录社会主义工业建设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各行业也亟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共中央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年)。“一五”计划以“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基本任务和目标。“到1957年底,初步铺开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煤产量达到1.31亿吨;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3]“‘一五’期间,国家在东北地区倾力投资,围绕着苏联在此地区援建的56项重点工程项目和限额以上项目,东北地方政府也投资兴建了一批工业项目。到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东北基本上建成了完备的重化工业体系,成为支援全国工业建设的重要基地。”[4]

十七年时期,文艺服务于国家意识和人民美学,文艺方针是: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电影创作同样受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影响深刻。东北电影创作紧紧抓住工人阶级这一人民大众的“主力军”,深入工厂、矿区、水库、铁路挖掘剧本故事,出品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通过发生在工人周围的故事,来鼓舞工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心和斗志,传播时代呼声。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多采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艺术家真实地、历史地具体描写现实,按照党性、人民性的原则,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肯定社会主义现实,塑造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典型人物形象,弘扬无私奉献的工作品格和精神。

十七年时期,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大量优秀的工业题材电影。“从1949年第一部工业题材电影《桥》开始,东北工业题材电影始终站在东北工业生产的一线,聚焦于东北这一重工业基地在党的领导下所经历的复杂而广阔的社会历史变迁。”[2]从新中国成立到“一五”计划到“大跃进”,再到“文革”前夕工业建设的风雨飘摇,电影成为时代工业文化的记录者。《桥》“讲述了东北某铁路工厂的工人们克服一系列困难完成抢修松花江铁桥的任务,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的故事。第一次在银幕上正面描写了中国工人阶级为缔造新中国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塑造了新中国主人公的崭新形象。剧中人物梁日升和老侯头的大公无私、勇于创造,具有新时代工人阶级的特点”。[5]1958年出品的《白手起家》,更是用记录性的艺术手法讲述了“本溪合金厂白手起家,群策群力,克服困难成功冶炼出各种合金的故事,歌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工人们发扬主人翁的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6]1960年出品的《我们是一代人》讲述的是扩大工人阶级队伍,对青年工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故事。研究这些工业题材电影中满满的正能量和工业文化精神,有利于纠偏当下工业发展中创新不足、专业不精、诚信不够、实业精神弱化等问题,为工业建设注入长足的精神动力。

二、车间厂矿中乌托邦式的生产

可以看出十七年时期东北工业题材电影的故事往往集中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工业化”空间范围内,这一空间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借助工业元素符号营造出的想象空间,它们都带有浓厚的工业文化气息。工业题材电影多采用空间叙事法,车间厂矿是展开情节叙事的基本空间元素,也是表现工业文化元素符号的基本单元。在车间厂矿中,一切工业生产被赋予神圣的光环,工人们身上承担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工业强国”的责任,在想象的空间与空间的想象中进行激情的乌托邦式的工业生产劳动,在影像设置的“车间厂矿”中进行着工业文化意象符号的传播。

爱德华·W.苏贾指出:“空间是一种语境假定物,而以社会为基础的空间性,是社会组织和生产人造的空间。空间在其本身也许是原始赐予的,但空间的组织和意义却是社会变化、社会转型和社会经验的产物。”[7]电影作品中的车间厂矿空间作为直接呈现工业生产的自然地理场所,成为有意义的艺术表征地理景观,在艺术和地理的融合中呈现对工业文化的艺术解读和想象。车间厂矿中,工人生产、生活,攻坚克难,嬉笑怒骂。车间厂矿是工人生产的场所,也是精神升华的“仪式场”,它与想象中的“空间”不同,它实际存在,但却融合着自然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使得颇具匠心的工人对生产劳动产生浓厚热情,摸到机器就无法懒惰,这是一种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忠诚。在十七年的工业题材电影中,这种表现尤为强烈。

“从现代性的价值尺度返回历史现场,可以看到,十七年时期工业题材电影中的工厂、车间、火车、钢铁、技术革新、新工人改造、火热的生活等,这些曾经在银幕上被反复塑造、播放和传播,这里的颂歌、乌托邦、技术革新、受难仪式、戏剧化日常生活等模式中,盘结着深度的历史纤维,渗透一个时代对民族国家建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以及城市生活现代性的追求、想象与阵痛,呈现出斑驳陆离的社会主义现代性色彩。”[8]这些电影多是描写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工人们攻关技术难题,实现生产突破,是一部部奋斗史,每一部影片都洋溢着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激情。这些不怕困难、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情怀和精神恰恰是新时代工业建设所需要的。

十七年间东北工业题材影片,电影语言虽带有明显的年代特征,电影风格具有主旋律套路,但体现出的工业文化精神却是每一个时代都需要的。例如,1950年出品的《高歌猛进》中,松江机器厂老年工人李广才与青年工人孟奎元在思想认识上的对比,影射了旧社会对个体发展的束缚。老年工人受时代记忆的惯性使然畏缩不前,思想僵化,青年工人意气风发,思想开放,最终老工人在青年工人的带动和影响下,响应上级号召,克服落后保守思想,改良工具,一再缩短车丝杠的定时间,创造新纪录。而纵观这些工业精神可以发现,除了不怕苦的奉献精神,更需要的是刻苦钻研、改良创新才能完成任务,虽然中间存在“大跃进”的影响,但是给工人们传递的是一种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无论哪个时代都需要。

十七年的东北工业题材电影更多的是承担着国家使命和政治任务,为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鼓足干劲、增砖加瓦。1958年生产的影片,几乎全是大炼钢铁的取材,从农村到城市,从矿山到车间都是一片钢铁生产的景象。全民大炼钢,为了新中国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化基础,农民、工人、大学生纷纷开办工厂,群策群力,发明新技术,这是一项政治使命和任务,工业题材电影在全面地反映国家的经济建设状况和意识形态需求。

三、工业文化元素符号彰显工业精神内涵

工业文化是一种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的强有力手段,“工业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载体非常重要,大体来说有物化的载体和人化的载体。典籍、媒介、器物等是物化载体形式;思想、语言、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等是人化载体形式”。[9]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传播载体,是传播工业文化的重要渠道。同时,电影也带来了媒介文化的产物,利用多样的宣传造势手段营造工业文化的氛围,借助工业符号传播文化意象,这是一种议程设置。

工业题材的电影多反映工业生产的场景及工人们的精神生活风貌,具有典型性和时代性。东北电影中的工业题材电影紧密联系时代命运和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步伐。本文采集了十七年时期东北制作出品的工业题材电影24部,其取材行业广泛,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气息,与东北的重工业基地生产密切相关,涉及轧钢厂、纺织厂、码头、铁路、水库、服务业、化肥厂、采煤、水利、林业、石油等方方面面。其中关于钢铁的主题最多,尤其是“大跃进”时期,1958年出品的工业题材电影基本全是关于钢铁或者合金生产的,积极响应了国家“工业以钢为纲”的重要号召,体现了东北作为“共和国长子”和重要的钢材生产基地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影片多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工人们突破技术难题和壁垒,顺利甚至超额完成任务。在影片的展映中,我们看到的是工人们无私奉献、不怕困难、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永远保持着建设者的激情。

表1 十七年时期东北工业题材电影中的工业文化元素及其精神内涵

(续表)

通过统计(表1),可以看到十七年时期,东北工业题材影片中工业文化元素符号多种多样,有工业实物物件:炼钢炉、油井、矿山、电站、轮船、大烟囱、纺织机、轴瓦、重卡车等;有时代工人典型: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女工形象等;还有工业仪式:海轮“民主十五号”试制成功的场景、炼钢厂产钢达标的庆祝场面等,这些元素符号共同形成电影中的工业文化景象,营造一种工业文化的“场”,增强工业文化和工业精神的传播效果。它向人民展示和传递的工业精神风貌是:奉献、守纪、担当、团结、创新、乐观等富有正能量的品质,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团结奋斗、共同协作、工匠精神、改革创新、不惧困难、迎难而上、主人翁精神等工业化建设过程中所急需的精神动力。其中,纪录片性质的反映自力更生的典范影片《白手起家》中的电影台词“苦干、实干”,与当今东北的“大梨树干字精神”不谋而合,工业文化精神与时代呼应,也顺时代传承。

四、结 语

东北电影中的工业题材电影记载着东北工业历史的发展变迁,工业文化伴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但工业精神内涵一直未变,工人阶级的精神风貌虽在变化,但奉献和隐忍的内在品质始终未变。东北工业题材电影既是工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文化精神的传播者。十七年时期东北工业题材电影创作是对工人阶级主力军的尊重,是对车间厂矿中的实干精神的热爱,是对更高工业精神境界的向往,是对逆境生命力保存的渴望,更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深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诸如此类,皆是东北工业题材电影的重要主题,也是拥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的东北所拥有的工业文化的深层内涵。当下,重启工业文化自觉、工业文化自信,是时代责任和使命。追述过往,是为了更好地砥砺前行,新时期除了夯实实业精神、工匠精神之外,更需要自力更生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将工业文化传播和电影艺术发展相融合提升,不断增强我国工业文化软实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