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洪 容
江西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如果把社会政治的前进看作是不断进化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在之前历史上被忽视、被边缘化的少数群体,就是在这个不断前进过程中被发现、被重视起来的。在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社会的发展历史过程中,黑人的身份问题一直是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在步入当代社会之后,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真正得到解决,或者说,黑人的社会身份没有完全得到其所存在的社会群体的完全接受。
当代社会当中,黑人首要的是缺少政治层面的权利支持。其次在社会发展中,黑人的族裔身份一直是遭受歧视的对象,黑人族裔在社会当中无法正常地参与社会生活。最后,虽然黑人一直遭受当代西方社会的歧视,但必须要强调的是,黑人所具有的发展的历史要远远超过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社会的历史传统,黑人所具有的文化之根实际上也在当代社会中一直延续,而这种文化精神的延续,却因为社会的偏见和留存在社会观念当中的偏见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因此,围绕这些主题刻画当代社会中黑人的生存状态和不断努力生活的精神,是文学艺术反映时代发展的最重要目的。
《假如比尔街能说话》这部电影所重点关注的就是黑人的生活状态,在这部电影中,男主角所面临的是黑人歧视话语之下的政治压迫,但是从电影叙事所达成的结果来看,电影最主要试图表达出来的,并不是这个案件本身,而是黑人族裔在面对这种政治压迫所展现出来的积极的生活状态,在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背后,实际上是受到族裔歧视的个人生活的苦心奋斗,也是家族生活当中对于整个族裔所传承的内在精神文化的坚守。[1]
少数族裔的生存,在社会生活当中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在政治生活当中受到不公正对待。黑人的政治权利虽然在进入当代以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法律层面的尊重并没有完全改变社会个体的观念,保护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的法律条文,在真正执行的过程中,针对黑人族裔的专门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并不能完全实现这些法律所设置的目的。这种社会现象并不是偶然发生在社会当中,而是成为隐藏在社会表面之下的一种无法言说的困境。这种困境是在迫害的浪潮过去之后,出现的更加隐秘的恶意,同时也无须承担责任,甚至对于歧视者而言也无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种现象在进入当代之后,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异化发展,也上升为与当代社会关系同质的社会形态。也就是说,当时社会的其他群体对于黑人族裔的歧视是逐渐渗透到生活当中的。[2]在电影《假如比尔街能说话》文本当中,这种关系被具象化地表达在影像当中。比如指控男主角有罪,但是事实却与指控所描述的过程完全相反,这种指控事实上几乎完全是出于对黑人的不信任,甚至在指控的过程中,执法者也因为个人的族裔立场违背了执法者的原则,辩护律师也遭遇了种种责难。这些情况表面上看是某一些群体对于黑人种族的歧视,实际上更多的是由于社会其他成员的漠视共同造成的。也就是说电影文本为社会揭露了这样一个本质,那就是真正造成种族歧视长久存在的原因或许与某些个人的认识有关,但根本上来说是社会中每一位成员对这些歧视现象长期纵容和默认的结果。不论是男主角因为错误的指控遭受逮捕,还是执法者在审判过程中的冷漠与忽视,这都存在着没有理解和体会受歧视者个人生活的社会意识。
从本质上看,造成男女主人公人生悲剧的不是一起错误逮捕造成的案件,而是普遍存在于社会当中的非难和隔阂。正如同题材电影《绿皮书》当中所表达的观点一样,表面上看很多社会成员对黑人的艺术身份表现出尊敬,但是实际上对待这些少数族裔时,依旧流露出敏感和疏离,从未将这一群体接受为与自己同等地位的社会参与者,而是通过隐形的歧视,将这一群体排除在社会之外。这种排斥不仅存在于少数族裔的社会生活当中,同时也存在于所有对于政治生活而言处于少数边缘地位的群体,只有在社会成员的认识当中真正将这些边缘群体看作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时,对于少数人群的歧视问题或许才能真正得到解决。这是《假如比尔街能说话》这部电影所尝试讨论的终极问题。
面对来自社会整体的歧视,首先遭受刺激的对象是每一个参与到社会当中的个体,个体在面临这种社会歧视时,实际上逐渐受到社会整体意识形态的影响,包括受歧视对象在内的社会参与者,实际上都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改变了自我对于社会的认识。[3]在社会当中所有的参与个体,实际上都面临着社会问题的塑造,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即使是面临着相似的问题,也会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法和应对策略。这种差异化的个人选择,其生成动机只有一种,那就是如何应对社会生活对于自我的影响,唯一的目的就是令自我在生活中远离社会意识所带来的困境。在电影《假如比尔街能说话》中,不同的个人选择差异在文本的叙事过程中表达得虽然相对精练但是非常突出。首先是面对儿子的入狱、女主角怀孕的事实,男主角的母亲表现得十分愤怒,她受到宗教的影响,对自己儿子的受陷害入狱表现出了依赖宗教的思维习惯,她拒绝承认男女主角之间恋爱的正当性,并且反对孩子的诞生与抚养。实际上这个角色的选择,是因为她试图通过宗教的方式实现自我个体与一般的主流意识观念的平等,但是她忽视了来自黑人历史传统当中的族裔观念,这也是她与丈夫之间矛盾的来源。这个人物试图适应白人社会的话语体系,实现自我在社会整体当中的融合。另一种不同的选择则是女主人公作为代表的生活方式,虽然在面对社会不公正歧视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个人生活的选择势必会迎来更多的责难,但是从个人生活的自我发现的结果来看,这种生活的选择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文本中女主人公坚持通过法律的手段对抗男主人公的不公正对待,她坚持生下孩子,并且为自我生活不断努力。在文本叙事中,作为主要的叙事者,她从来没有以个人族裔身份为控诉的主要立场,在相对客观的叙事过程中,她对不同种族之间矛盾的认识处于相对独立的立场,或者说她不认为自我的族裔身份在社会中处于特殊地位,她的个人生活是以自我的独立观念为范畴,而不是将自我放置在特殊社会地位上。
对于个人选择而言,不论是电影文本内部还是外部的社会思想,都应是这种自由选择的权利,不同的个人选择都是个人在面对社会观念影响所产生的相应的生活方式,而这些生活方式不论是迎合社会整体意识还是独立于社会整体而确定个人自我的属性,都是应当被尊重的生活选择。不过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追求自身的边缘群体的自由确实应该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
在社会政治的少数群体的描绘中,矛盾大多数处在个人与社会之间。但是正面描写这种矛盾冲突的激烈,实际上容易走向简单的控诉与情感的发泄。不论是女性群体、同性恋群体还是少数族裔群体的书写,一旦叙事走向单纯的情感宣泄,就会使文本沦为某种主观认识的工具,从而掩盖了文本的艺术审美特性。在这种情况下,当代反映社会边缘群体的文本非常重视通过其他路径反映社会问题,以书写少数群体作为主题的艺术文本,表达的则是少数群体真实生活的状态,通过这种真实的生活状态构建少数群体人物的生活本质,从而真正获得文本受众的情感共鸣。
在以《假如比尔街能说话》为代表的电影创作中,文本创作者试图建立的不是一个矛盾激化的社会样态,而是通过对家庭关系的描写,叙述以家庭为单位的少数群体面临的情感矛盾。这种描写家庭情感的方式与电影《1985年》属于同一种尝试。在西方社会中,由于政治历史的发展,个人属性常常被强调出来,作为整个社会普遍接受的观念。但是在个人属性背后,家庭生活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关系,血缘和常年生活所建立的情感关系,使个人对家庭的情感内涵与其他的情感内涵有所区别。在个人属性被社会孤立、不能得到认可的时候,家庭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个人回归的重要空间。也就是说,家庭虽然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个人情感得到救赎的重要场域。不过与描绘少数性取向群体回归家庭、最终与家庭和自我之间达成和解的叙事有所区别的是,《假如比尔街能说话》这部描写黑人生活的电影的特殊性在于其所构建的家庭生活虽然是个人遭受歧视的舐伤之地,但同时家庭本身也是社会边缘群体的一部分。社会对个人的接受往往是具体为某一个社会参与者对个人的接受,但是自我生活之外的社会参与者对自我的影响是暂时的,家庭对于自我的影响是持久的,因此家庭对少数群体的自我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假如比尔街能说话》电影文本在这个层面上的表现方式掩盖了家庭其他成员面对社会生活族裔歧视的现象,主要突出男女主人公所面临的边缘化问题。当然,这种意义不仅是对于女主人公族裔身份的支持,而且包括对超出族裔身份的情感的支撑。家庭生活在这个意义上就是族裔身份歧视的缓冲之地。
《假如比尔街能说话》这部电影的开始就提到了一个关于比尔街这一称谓的来源问题。电影将比尔街比喻为黑人族裔的文化之根,实际上这种文化之根也是一种黑人族裔的生活观念与处世哲学。这种生活观念既是对于家族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同时也是在社会生活当中对于自我族裔身份的认识。[4]
黑人文化传统是一个比较广泛的社会概念,它的范围有着很强的延展性,指称其中的具体内容很难在有限的篇幅中做充分的讨论,不过电影文本为观众寻找到了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现象作为“比尔街”的精神内核。比如在文本中,当得知女儿未婚有子时,女主人公的父母表现出了对主人公生活上的关心,同时也尊重她所做出的选择,这种尊重不是观念上的赞成,更是源自情感层面的认同。父亲为了女儿的生活不得已和男主人公的父亲一起开始盗窃、倒卖货物,文本在插叙这个情节时,目的基本可以被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为了表达出这种无奈的违法选择,实际上并不应该被冠以肤色的成见,而仅仅是父亲对家人的情感表达,即使需要强调族裔身份的问题,也必须意识到,这种结果实际上恰恰是因为白人对其他族裔的排斥所导致的。其二是在所谓的比尔街传统当中,家族情感之间弥足珍贵的重要性,家庭关系往往意味着血缘关系,但是女主人公的父亲与男主人公的父亲之间所达成的关系,在文本中早已经超越了血缘缔造的关系,而是成为家族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恰恰就是比尔街所象征的黑人族裔文化内涵。
又比如电影中一个非常少有的、直接对族裔之间的矛盾进行讨论的部分所表现出来的黑人族裔传统。这个文本情节是女主人公怀孕之后,自食其力地到当地一个百货商场做香水的导购,在许多来往的顾客中,就有白人与黑人的差异。对于他们而言,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实现了满足生活的需求,但他们还是认识到歧视的存在。这种认识虽然使关切变成了需要掩饰的行为,但是依然可以发现,黑人族裔之间的互相关照不仅存在于亲朋之间,而同样存在于相同族裔之间,甚至成为一种彼此关心的默契。这或许也是黑人文化传统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黑人文化不断积累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