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郑 亚
(广东白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80)
视觉美感是一部影片最先能够吸引观众的地方。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影能够为观众呈现出许多极为真实,却并非客观存在的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震撼,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影片的审美效果。这也是奇观电影在今天占据院线重要位置的原因。而作为传统类型电影的警匪片,无论东西方,始终是最受欢迎的电影类型之一。现代科技也使得这类影片更好看,更具视觉冲击力。
首先,在消费时代,电影生产必须迎合观众的心理,而视觉冲击是赢得票房的不二法门。观众主动走进影院,很大程度上是要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的,震撼的视觉效果则可以第一时间就使观众沉浸在影片营造的氛围中。在《湄公河行动》中,火爆激烈的场面很多,这无疑满足了观众的消费需求。在公路上,两辆车展开了追逐。此后,爆炸、飞车场面和警匪火并场面使影片达到了紧张氛围的顶峰,虽然最终营救部队赶到,高刚和郭冰都没事,但岩多帕死于爆炸事故中,警方获取信息的来源被掐断。类似的,片中还有童子军炸指挥部大楼以及警犬啸天排雷等众多爆炸场景,使影片的视觉效果更加火爆。
其次,因为影片以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作为原型,所以尊重事实、力求还原事件真相也就成了影片视觉表现的重要任务之一。影片除了用火爆的大场面吸引观众外,还采用了手持摄影的方式,使影片更贴近现实。影片在表现丛林追逐时,没有一味采用手持摄影,而是采取手持与固定机位的推拉摇移相结合,从而使影片在呈现出真实感的同时,不至于在画面上过于跳跃而使观众头晕目眩。例如,进入河道追逐桥段后,手持摄影与俯拍机位相结合,从全景和微观的角度,同时展现了高刚的危险境况以及高刚、方新武的勇猛顽强。
可见,在《湄公河行动》中,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往往通过富有张力的视觉策略给予表现,带给观众以震撼的审美体验。
电影通过画面进行叙事。电影创作者通过场景的选择与调度,建立人物与空间的关系,进行叙事。因此,除了视觉审美,叙事也是电影视觉表现策略需要承担的重要审美职能之一。
影片的视觉表现为叙事服务。在影片中,涉及大量暴力镜头,这些镜头展现了金三角地区毒贩的嚣张,同时也将高刚团队的危险性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例如,糯卡在手下办事不力后,直接掏出手枪将其击毙;被捆绑的中国船员被糯卡手下开枪屠杀;追击糯卡的部队被地雷炸得血肉横飞。这些暴力的展示,充分表明了糯卡的冷血和凶残。影片中还有大量糯卡利用毒品控制的童子军的镜头,这些镜头也是充满暴力的。例如,小孩子们口中叼着烟吞云吐雾,他们手中晃动的是真实的枪支而非这个年龄应该拿的玩具,他们脸上涂着油彩,手中拿着酒瓶,完全没有小孩子该有的模样;本该嬉戏追逐的孩子,却玩起了赌命的手枪轮盘赌,几轮对赌之后,终于有一个孩子被一枪“爆头”;在商场抓捕糯卡儿子拿突的过程中,郭旭面对倒地的拿突,而此时迎面而来的小男孩从书包中掏出枪就向郭旭扫射,郭旭身中多枪应声倒地;在抓捕糯卡行动的指挥部,两个小男孩发动了自杀式袭击,使整栋大楼变成了一片废墟。影片中对这些暴力镜头的展示冷静而客观,没有丝毫的炫技嫌疑。这些镜头,对身处公平正义的法律环境以及治安稳定的社会环境的观众而言,无疑是一种情景式教育。毒贩越发凶残,观众也就越加担心高刚等缉毒刑警的安危。这就使影片的代入感更强,叙事更为紧凑。
相对于毒贩的暴力,我方缉毒刑警同样存在暴力,但相对而言却要“柔和”一些。例如,在营救岩多帕的过程中,面对毒贩、匪徒,我方配枪发射的是低速橡胶子弹,尽量保证在这一过程中不出现人员的伤亡;面对童子军已经将郭旭扫射倒地的情况,高刚用枪打中了童子军的肩膀,这一枪使他无法再开枪却不足以致命。我方刑警只是在必须使用暴力的情况下,才会酌情使用,这有利于树立我方缉毒刑警的正义形象。
无论东西方,警匪电影都是一种相对成熟的类型电影。中西方警匪片的审美主题既有共同性,也各有其独特性。西方警匪片在强调英雄主义叙事的基础上,更善于融合科技元素,富有传奇色彩。而香港警匪片中的警察塑造有着鲜明的底层视角,注重对人物精神层面的塑造,影片更富江湖感和侠义情怀。内地警匪类型电影的发展相对较晚,内地警匪影片在展现正邪激烈斗争的同时,通过弘扬正义精神,展现人性的复杂性,赋予影片独特和更积极的审美内涵。《湄公河行动》便是如此。影片通过独特的视觉表现策略,对影片的核心主题给予阐释和补充。
《湄公河行动》的主题是主旋律的,可以用“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概括。在众多艺术门类之中,电影是最接近现实生活的。电影在传播影响力上的广泛性,就决定了它有可能,也有必要成为国家宣传机器的一员。在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宣传既是堡垒,也是武器,文艺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不可切割的联系。1979年,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了文代会,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指出文艺创作要起到教育人民、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作用,电影工作者们应该努力创造情感积极的、富有活力的作品。该指导思想后来被总结为当前电影创作的“主旋律”。《湄公河行动》所宣传的,正是我国刑警远赴千里之外将糯卡缉拿归案的故事。到泰国、老挝、缅甸之间的金三角缉拿毒枭,并不是容易做到的。糯卡已经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十多年,他具有良好的反侦察意识,而且藏身金三角的深山老林中,机械化部队无法进入。并且糯卡已经与当地人融为一体,他的手下还有成规模的武装火力,要捉拿他简直难上加难。更为重要的是,要还我13位船员一个公道,必须活捉糯卡进行审讯,这使任务更加艰巨。影片以紧凑的节奏感,将缉拿糯卡的过程剥茧抽丝般娓娓道来,其中既有充满火药味的大场面,也有高刚与女儿视频的温情片段。我国刑警既展现出了在牺牲面前的大无畏精神,也表现出了面对棘手问题的智勇双全。从国外抓捕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脑糯卡回国,彰显了我国的大国风范,对于华人而言无疑是值得自豪的。《湄公河行动》的主题虽然是主旋律的,但其视觉策略却脱离了以往主旋律电影的沉闷和乏味,同时也很少有说教气息,这也是影片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电影作为主要诉诸视觉的语言艺术,其画面既是观众解读内容的纽带,也是观众理解影片深层主题的主要渠道。因此,影片的视觉表现策略不仅在感性的视觉审美方面,也在情感和认知方面肩负着多重审美职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