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阎 菲(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昆汀·塔伦蒂诺是美国著名导演、编剧和制片人,他的多线索影视作品有很多,但是要说最著名的、最让人难忘的,还是《低俗小说》。1994年上映的《低俗小说》分为五个部分,围绕着“文森特和马沙的妻子”“金表”“邦妮的处境”三个故事加上序幕和尾声组成。整个情节环环相扣,看似独立,却通过一个共性的社会主题将内容演绎成一个整体,充满了对整个社会现实的迷茫感和怀旧气息,展现出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思想性。很多人说,昆汀·塔伦蒂诺影视作品的关键在于情节安排,在于演员的精彩表现,而如果大家稍稍注意一些,就会发现,实际上贯彻整个作品情节和表现力的地方,恰恰就在于影视作品中的语言,那些听起来“絮絮叨叨”的“碎碎念”,真正把整个电影内容表现得丰满,活化了人物形象。如果在研究昆汀·塔伦蒂诺的多线索影视作品的同时,却不去研究作品中的语言,那么显然是一种极大的缺失。可以说,通过前期调取研究数据和资料显示,对于昆汀·塔伦蒂诺电影语言艺术的研究尚处于一种空白,即便是有研究的,也多从昆汀的语言幽默角度展开。但是,仅从幽默性的角度来研究语言艺术,并没有真正将昆汀电影中的语言艺术的魅力都淋漓尽致地总结和展现出来,也没有依靠理论基础来有针对性地从学术的角度展开深入探讨,这也是我们围绕语言艺术研究昆汀·塔伦蒂诺电影的初衷。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现代主义,是针对现代主义的思潮逆动,后现代主义的中心思想与现代主义的功能化和理性化直接相对,后现代主义思潮最早产生于神学和社会学家的语言体系,所以,从语言表达的特征看,后现代主义直指现代语言体系下的虚伪和伪善,信仰缺失导致真实和真理难以呈现在人们的交流之中,纯粹的理性导致的是非理性,后现代语言艺术成为与理性斗争的审美核心。从尼采的“上帝死了”这样看似大不敬且叛逆的语言出发,在震惊人们的同时,也让人们从内心中直至自由的最深处,到底何为语言表达、何为语言自由、围绕这样的问题,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福柯、德里达等人均在后现代主义论述中对语言有过充分的阐释和解读。特别是以福柯为代表的解构主义的产生,直接指出“语言是真理表达的自由领域,因此,它是显示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权力规律的主要方式”①。
电影语言是直接展现影视作品内涵的基础要素,一部有风格和有情怀的影视作品往往是包含生动的语言环境和语言特点的,以昆汀·塔伦蒂诺的影视作品《低俗小说》为例,在这部片长154分钟的影片里,以语言对话形式出现的场景竟然高达121分钟,占据整个时间段的78.6%,其他的大部分内容主要还是音乐。所以,我们可以说,整部电影基本上是由语言构成的,由大量的对话场面构成的,贯穿了整个电影的过程。当然,电影虽然是由三个大的部分组成,采取了多线索的方式,但是人物之间的联系在不同的场景中有所展示,而语言则成为主导多条线索的途径。基于上述实事,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语言在昆汀·塔伦蒂诺影视作品中起到的是决定性作用,而这种风格可以说从《低俗小说》开始,一直延续到昆汀之后的所有作品当中,包括《无耻混蛋》和《被解救的姜戈》等。
语言艺术是特点鲜明的,是与整个影视剧作所要展现的主体相契合的,而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语言艺术,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电影语言艺术。从昆汀·塔伦蒂诺本人的身体力行来看,其人其事其言,也充分地彰显着自己作为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身份特征。昆汀被称为鬼才,平日里其人病病怏怏,是一个典型的宅男,不善于社会交往,或者说不愿意接受社会世俗的交往习惯,其个人的语言尤其具有代表性,比如昆汀·塔伦蒂诺曾经说过,“我必将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电影人之一,尤其是在我不再干这一行之后”。其语言风格非常符合后现代主义者的身份,甚至有些人说,在电影届,他是最接近尼采主义者的人。认识和了解他的人都说,昆汀其人让人想起著名电影《猜火车》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他一定是生命中有重大缺陷。”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不断地用“猥琐的”“下流的”“变态的”方式在展现一个真实的世界,让人在观影后能够拥有直击灵魂的表现。尼采说“上帝死了”,其实上帝却始终在他心中,而真正死了的是整个社会的信仰和良知、伦理和道德,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阐释了话语和权力的关系:“在任何社会中,话语的生产是被一些程序所控制、筛选、组织和分配的,它们的作用是转移其权力和风险,应付偶然实践,避开其臃肿麻烦的物质症。”②理解后现代主义、理解昆汀·塔伦蒂诺,才能够真正看到其影视作品的语言艺术,才能够真正体会其影视作品中包含的丰富的社会主题和价值。
“电影语言是获取观众视听感受的最为直接方式,它直观、鲜明、具体而又形象生动,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③昆汀·塔伦蒂诺影视作品中的语言充分地展现出这种直观的感染力,可以说,在昆汀·塔伦蒂诺的影视作品中,语言艺术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尽管昆汀的影视作品并没有刻意地去创造“金句”或者妙句,但是实际上,那种自然的、真实的甚至是非常朴实的语言风格大量地穿插应用,成为影视作品的骨架。昆汀·塔伦蒂诺的影视作品语言艺术的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语言的自然性,在昆汀的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让人认为毫无意义的语言对话,比如在《低俗小说》中,“你说什么”之后,对方的反复重复,看似很没有必要,但是极为深刻地突出了自然感,通过语言艺术的运用,把当时的场景艺术表现得非常真实。其次是昆汀语言艺术中最突出的特点——荒诞、无厘头,比如在《低俗小说》中,布奇和菲比关于叫“傻瓜”的无聊对话,比如文森特和朱思关于“足底按摩”的无厘头对话,还有“朱思”围绕着某一个话题的“磨磨唧唧”。最后是语言的冗长性,实际上国内观众大多会看字幕版的电影,如果英语较好,能够不看字幕的话,你会发现,电影中的语言、用词、句子和用法等,在某些时候都是采取了大量冗长的句子,冗长的句子配上长镜头,将整个画面的主题都凸显了出来,在这些句子中得到了升华。这些特点体现在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中,成为其独特的标签。我们可以从这样大篇幅和大量的语言表达运用中感受到整部电影的独特魅力,更能够随着研究的深入理解到语言的决定性作用的表现。首先,通过语言的艺术表达,凸显出昆汀影视作品的风格和取向,语言中大量的黑色幽默和暴力词组,④一方面在构筑情节,同时也在展现对社会某一方面事物的理解和观点。比如准备抢餐厅的“小南瓜”和“小兔子”突发奇想地谈论到抢劫餐厅的过程,比如朱思和文森特两个人在杀人前谈论荷兰的相关政策和欧洲对汉堡包的称呼,看上去与整个剧情似乎毫无关联,但是在言谈间展示了很多涉及社会的思潮和内容。其次,通过语言的艺术表达构筑篇章联系,比如文森特和布奇在马沙处初次见面时候的对话,比如马沙和布奇在谈论比赛时候的长镜头等。最后,通过语言的艺术表达,客观地展现了电影的主题,即黑色的、暴力的,凸显出后现代主义思潮在电影中的典型运用。
昆汀·塔伦蒂诺影视作品中的语言是服务于剧情,服务于人物塑造的,正是通过语言艺术的表现手法,让他的影视作品充满了想象力和张力,留下了一幕幕不朽的经典。在昆汀·塔伦蒂诺的影视作品中,语言是具有巨大能量的。如果说,在奥斯卡的角逐中,最佳画面、摄影可能不会被昆汀得到,但是论编剧和导演,昆汀的作品始终非常具有竞争力。在昆汀的影视作品中,我们通过语言艺术的解构,可以真正看清楚作品的主题,看明白人物的关系,读懂人物的性格。昆汀·塔伦蒂诺影视作品的语言艺术魅力体现在服务剧情上,看似无厘头的对话,实际上衬托出人物的内心和性格,这也为人物和剧情的发展创造了诸多条件,让人反复回味那些“无聊”的对话。同时,语言艺术的魅力还体现在服务人物塑造上,比如朱思对神迹的理解,暗示真正的信仰能够救赎人,而文森特不相信神迹,代表着当前的普通大众,他们已经丧失了真正的信仰,最终文森特的结局是被布奇打死。类似的语言中,那段关于金表的对话,也最终导致了布奇对金表的重视,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而最终布奇救了马沙的行为就变得理所应当,人物的性格和剧情的发展,使得整个影视作品的结构安排也就变得顺理成章,种种语言艺术的巧妙运用,在体现出语言魅力的同时,也做到了服务影视作品的最终目的,这也真正地应和了关于电影语言的定义:“与一般语言不同,电影语言是一种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以直观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传达含义的艺术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⑤昆汀用真实的语言对话场景,一方面把人们的思维带入整个电影情节当中,一方面利用语言的对话引导情节的发展和逐步解剖人物的性格,从而把语言强烈的艺术感受以及明确的思想内涵传导给受众。有的时候,你会完全无法在一个场景和一个情节中领会这段无厘头的对话的作用和意义,然而,当整部影片结束,你却不知道从何处能够感受到这部影片影响了你,引导了你,让你突然感同身受,这就是语言的艺术魅力,尤其是昆汀通过影片传达出的想要对这个世界说的话。
总之,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解构昆汀·塔伦蒂诺的影视作品,最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真实世界,也正是因为这种真实世界的构筑,并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让人们更加欣赏这部作品的内涵,更加直观地感受作品的存在,尤其是能够有针对性地透析影视作品中各种艺术表达和人文情怀。通过分析其影视语言在作品中的作用、特点和艺术魅力,使我们真正能够下一个结论,即昆汀·塔伦蒂诺的影视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已经自成为一个独特的系统,“只不过以自身不同的方式来呈现其社会价值”⑥。这符合昆汀作品的价值观,语言艺术也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果说语言艺术的美展现在语言体现出的社会价值体系,那么昆汀的“并没有太多力量的影视语言”,却每每让人有反复品评的想法,与那些煽情的、幽默的、刻意设计的语言内容相比,昆汀影视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凸显出一种朴实无华,更是一种返璞归真,在没有刻意的设计下,营造出一个真实的语言氛围,构化出一个真正的语言世界,让人们真正意识到了影视作品并非只有精美的画面和引人入胜的情节,那些看似唠叨的语言却成为一部影视作品的核心,真正地释放出语言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回味和品评。
注释:
① 徐军义:《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分析》,《文教资料》,2010年第35期。
②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42页。
③ 黄小平、谢智香:《电影语言的修辞艺术》,《电影文学》,2012年第8期。
④ 方庆华、姜佳蓓:《美国导演昆汀电影的幽默元素分析》,《电影文学》,2016年第9期。
⑤ 贾永霞:《对比性电影语言的运用——再论美国影片〈阿甘正传〉的视听艺术》,《电影文学》,2017年第21期。
⑥ [英]洛伊·博伊恩:《福柯与德里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4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