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析大卫·里恩影片中的英雄主义

时间:2024-06-19

常荷丽(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一、大卫·里恩的电影世界

大卫·里恩出生于20世纪初伦敦郊区的一个传统英国家庭之中,棱角分明的外表与良好的教育背景使大卫·里恩拥有了典型的英伦绅士气质,幼年时期对狄更斯等文学巨匠的代表作品的阅读对大卫·里恩日后选择电影创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为其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1938年,由大卫·里恩剪辑的影片《皮格马里翁》大获成功,同时也使大卫·里恩获得了“英国第一剪辑师”的美誉。[1]在20世纪40年代大卫·里恩执导拍摄了《快活的幽灵》《相见恨晚》等反映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影片,其中凭借《快活的幽灵》,大卫·里恩拿到了第一个奥斯卡金像奖,这部影片不仅打开了大卫·里恩通向好莱坞的大门,还为其日后的电影创作汇集了许多美国资本。[2]

1984年,大卫·里恩在十年沉寂后再次推出影片《印度之行》,这部影片改编自福斯特的同名小说,荣获第57界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等十余个奖项及提名,而大卫·里恩也凭借这部“终声”之作名垂世界影坛。事实上,在20世纪90年代初,大卫·里恩还改编了英国作家康拉德的《现代启示录》,但这部影片并没完成拍摄,1991年4月,大卫·里恩病逝。

从《与祖国同在》到《印度之行》,大卫·里恩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电影创作道路,与许多英国知名导演一样,大卫·里恩并不是一位高产的导演,但他凭借这十多部影片获得了众多世界电影奖项和延续至今的影响力。[3]对于大卫·里恩这位世界级的导演,国内的研究并不丰富,尤其是在其影片的人物形象塑造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层面还留白较多,本文将重点探析大卫·里恩影片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二、战争影片中的英雄之力

20世纪60年代,表现爱国情怀的主旋律影片随着二战的落幕而不再风靡,大卫·里恩将战争影片的选材目光投到了英国之外,成功地执导了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这部影片以土耳其在阿拉伯半岛上燃起战火为叙事背景,讲述了英国陆军情报官劳伦斯在阿拉伯半岛上的故事。这部影片曾被评为“50部最伟大史诗电影”之一。在《阿拉伯的劳伦斯》中,劳伦斯奉命进入战火四起的阿拉伯半岛会见当地部族首领费萨尔王子,希望通过对阿拉伯的适当资助以达到英国牵制土耳其军队的目的。在阿拉伯半岛,劳伦斯亲眼目睹了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亲身感受到了阿拉伯地区生灵涂炭的惨烈情状,正义感和拯救欲油然而生的劳伦斯加入对土耳其的战斗中并凭借自己的作战智慧带领阿拉伯军队屡屡获胜,而影片题名中的“阿拉伯的劳伦斯”正是当地居民对劳伦斯尊崇与爱戴的表现。在劳伦斯的领导下,阿拉伯军队不仅多次战胜土耳其军队,还在士气高涨的情况下长驱直入取得了大马士革战役的胜利,使同样进军大马士革的英军失去了控制阿拉伯的主动权,甚至成为英国和阿拉伯同盟破裂的导火索。最终,这位英国的骄傲、阿拉伯的英雄在英阿两方势力的政治斗争中无奈退役、抑郁而终。虽然《阿拉伯的劳伦斯》以主人公的悲剧结局收场,但劳伦斯在阿拉伯战争中所爆发出的拯救之力和领导才能不可否认。对于阿拉伯民众而言,劳伦斯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英雄。正如上文所述,大卫·里恩的影片始终带有鲜明的批判现实主义之风,而这部英雄赞歌般的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也不例外,影片通过英雄之力的集中呈现和英雄末路的结局设置批判了英国对殖民地所推行的强权政治,同时也隐含着关于白人和有色人种、西方和东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及现实冲突的沉思。总的来说,在大卫·里恩的战争影片中,英雄之力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战火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也承载着导演本人的民族自豪感。

三、历史影片中的英雄之美

19世纪,英国文豪狄更斯先后创作了著名小说《孤星血泪》和《雾都孤儿》,一个世纪后,大卫·里恩将这两部文学名著搬上银幕,编导了同名影片,在英国引发了巨大反响,在社会黑暗与纯良人性的对比中彰显了别样的英雄之美。影片《孤星血泪》又译《远大前程》,主人公皮普自幼生活在偏僻的英国农村,善良的皮普曾救助过一个频死之人,而正是这个频死之人改变了皮普的命运。为了感激皮普的救命之恩,出狱后的马格维奇匿名资助皮普,使贫穷的皮普一夜之间进入上流社会,开始接受高等教育并学习上流社会的社交礼仪和处事方式。就在皮普即将拥有“远大前程”之际,马格维奇再次入狱,而皮普的上流社会生活也落下帷幕,带着心爱的埃斯特拉重新回到了原来的生活中。与狄更斯的原著相比,大卫·里恩影片中的主人公性格塑造虽然缺少了回环曲折,却凸显了皮普在黑暗世界中不被同化的纯善和坚定。

与《孤星血泪》中的皮普一样是孤儿的还有影片《雾都孤儿》中的奥利弗,但与皮普不同的是,奥利弗真正获得了“远大前程”。在影片《雾都孤儿》中,奥利弗在贫民区的教会救助站长大,少年时期的奥利佛就开始打零工来赚取微薄的收入,由于经常遭遇老板的虐待,奥利弗离开贫民区来到了伦敦。但到达伦敦的奥利弗在一位神秘人的安排下成为偷盗团伙的一员,这位神秘人就是奥利弗祖父的财产继承人孟肯斯,而勾连盗窃集团陷害奥利弗就是为了阻止他与祖父相认并继承巨额财产。最终,祖父找到了奥利弗,奥利弗也结束了“雾都孤儿”的生活。影片《孤星血泪》和《雾都孤儿》中的主人公不同于大卫·里恩战争影片中的民族英雄,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没有拯救民族的英雄之力,却在黑暗社会中保持本性,成为大卫·里恩影片中平凡而可贵的善美英雄,通过皮普和奥利弗,大卫·里恩也表达了对上流社会阴暗面的批判以及对美好人性的赞美之情。

四、纪实影片中的英雄之悲

荣获八项奥斯卡金像奖主要奖项及提名的影片《桂河大桥》上映于1957年,这部影片根据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及皮埃尔·博勒的小说改编而成。二战期间,日军在亚洲修建泰缅铁路,其间大量的平民及泰缅两国的战俘参与修建铁路的要害之处桂河大桥。据不完全统计,在修建过程中有超过十万的平民和战俘死于过大的劳动强度和日军的迫害之下,而影片《桂河大桥》正是以这个真实的历史背景为基础进行的创作。影片《桂河大桥》虽然讲述了战争时期的故事,却不同于大卫·里恩以往的战争影片,而是从英军上校尼科尔森被俘后修建大桥这一微观角度着手,放弃了宏大叙事,在将纪实风格贯穿始终的同时呈现了一曲战斗英雄的悲歌,对英国民族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进行了反思。

与许多展现英雄主义的影片不同,大卫·里恩影片中的英雄主义融入了更多的批判与思考,在歌颂英雄之力、赞美英雄之美的同时也上演了英雄之悲,在肯定民族精神的同时也毫不隐晦地批判了其糟粕之处,而这就是大卫·里恩在其影片中贯穿始末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