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许兴阳
(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1)
“以中国的武术功夫、独有的打斗形式、体现中国独有的侠义精神的侠客形象,所构成的类型基础的电影”,[1]就是中国武侠电影。香港第一部武侠电影《火烧阿房宫》[2]于1935年出现,因取材于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便成了第一部源于侠文艺的香港武侠电影。自此,中国的侠文艺便和电影有了不解之缘。
对于电影研究,如果没有相关片目资料或影像信息,那么研究就是空中楼阁。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发现内地对香港武侠电影片目加以整理的专论(著),更不要说进行深入研究了,令人殊为痛心。笔者经过多方搜罗,参考多种文献资料,反复校对,梳理了1950年代源于侠文艺的香港武侠影片,现一一罗列于下:
1950年,①《黄飞鸿传第三集:血战流花桥》,《黄飞鸿传第四集:梁宽归天》,两片同源于黄飞鸿之子黄汉熙口述事,朱愚斋原著,粤语。②
1955年,《川岛芳子》,源于民国口头故事。
1956年,《白鹤英雄传》,根据白鹤派弟子口述其前辈朱子尧生平事迹改编。
1950年,《细路祥》,据袁步云漫画故事。
1950年,《玉面霸王大战野女郎》,据《成报》余寄萍连载图说。
1950年,《楚云雪夜盗檀郎》,取自李少芸首本名剧。
1951年,《渔夫恨》,又名《梅龙镇》,改自京剧《打渔杀家》《游龙戏凤》,国语。
1955年,《薛平贵与王宝钏》,取于民间戏曲与传说。
1956年,《梁红玉击鼓退金兵》,改自苏翁编撰丽声剧团同名粤剧。
1957年,《剑底情鸳》,改自粤剧《斩经堂》。
1958年,《贼王子》,改自马师曾同名粤剧戏宝;《贼王子》(续集),改自马师曾同名粤剧戏宝。
1959年,《妹仔王挂帅平西》,改自李少芸同名粤剧。
1951年,《宝剑明珠》,取材于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
1954年,《人隔万重山》,改编自越南阮朝诗人阮攸的长篇叙事诗《金云翘传》。
1951年的《花木兰》和1957年的《木兰从军》,同改自乐府诗《木兰辞》。
1954年,《济公传》,国语;1955年,《真假济公》,国语;1957年,《济公活佛》,厦语。
1955年,《红拂女私奔》,整合民间传说与隋唐野史。
1956年,《黄飞鸿花艇风云》,整合民间传说和广东省清远县属龙潭的花艇民俗。
1958年,《薛刚打烂太庙》,整合评书、戏曲及小说《反唐演义全传》。
1950年,《大破铜网阵》,改自《七侠五义》;《豹子头林冲》,改自《水浒传》;《武潘安大闹三门街》,改自《三门街》;《荒江女侠》(一集),改编自顾明道同名小说,国语、粤语;《白眉毛三战白菊花》,改自《小五义》;《桃花侠大战贞淫岛》,改自《中英晚报》惜玉生连载小说;《广东十虎屠龙记》,改自念佛山人小说;《荒江女侠》(二集),改自顾明道同名小说;《乱世英雄》,改自《成报》鲁骥连图小说;《五鼠闹东京》(三集),改自《七侠五义》;《火烧红莲寺》,改自《江湖奇侠传》;《少林七侠五探峨嵋山》,改自我是山人小说《洪熙官大闹峨嵋山》;《花和尚大闹五台山》,改自《水浒传》;《神侠金罗汉》,改自《江湖奇侠传》;《济公三气华云龙》,又名《济公三戏华云龙》,改自《济公佛理传》;《宋江怒杀阎婆惜》,改自小说《水浒传》;《荒江女侠血溅飞云塔》,改自小说《荒江女侠》;《江湖奇侠》,又名《神侠金罗汉》续集,改自《江湖奇侠传》;《七剑十三侠》(五集),改自唐芸洲同名小说;《七剑十三侠》(六集),改自唐芸洲同名小说;《六阿采》,改自《工商晚报》朱愚斋连载小说、《丽的呼声》钟伟明天空小说。
1951年,《荒江女侠大破蜈蚣阵》,改自《荒江女侠》;《七虎渡金滩》(上集),改自《北宋杨家将》;《七虎渡金滩》(下集),改自《北宋杨家将》;《黄飞鸿传》(大结局),改自《黄飞鸿别传》;《三打祝家庄》(上集),改自《水浒传》;《小五义》,改自同名小说;《三打祝家庄》(下集),改自《水浒传》;《情困武潘安》,改自《三门街》;《飞天神龙》,改自朱贞木同名小说;《一丈青》,又名《一丈青扈三娘》,改自《水浒传》,国语;《马玉龙·欧阳德大破连环寨》,取于《彭公案》;《真假玉面霸王》,改自《成报》鲁骥、余寄萍连图小说。
1952年,《真假欧阳德》,又名《欧阳德·二集》,改自《彭公案》; 《真假武潘安》, 取于《三门街》; 《神腿大侠》, 又名《神腿莫清骄》, 改自丽的呼声星洲天空小说。
1953年,《五鼠大闹百花楼》,改自《七侠五义》;《荒江奇侠》,取于《荒江女侠》;《苏乞儿》,改自《伶星日报》连载小说,朱愚斋原著;《侠士名花》,改自《伶星日报》连载小说,朱愚斋原著;《荡妇情痴》,改自《水浒传》,国语。
1954年,《白花蛇》,改自《女飞贼黄莺》,环球杂志《蓝皮书》连载小说,国语;《济公新传》,改自《成报》禹伯连图小说;《铁桥三义救穿云燕》,改自我是山人同名小说,粤语、国语;《宝剑金钗》,改自王度庐同名小说;《黄飞鸿与林世荣》,改自朱愚斋小说;《南海拳王》,改自天空小说。
1955年,《传统》,改自徐訏小说《游侠传》,国语;《大闹粉妆楼》,改自《粉妆楼》;《黄飞鸿长堤歼霸》,改自朱愚斋小说;《火烧碧云宫》,改自《七侠五义》,国语。
1956年,改自朱愚斋小说的武侠影片有《黄飞鸿大闹佛山》《黄飞鸿火烧大沙头》《黄飞鸿大战双门底》《黄飞鸿大闹花灯》《黄飞鸿七狮会金龙》《黄飞鸿独臂斗五龙》《黄飞鸿三戏女镖师》《黄飞鸿七斗火麒麟》《黄飞鸿怒吞十二狮》《黄飞鸿铁鸡斗蜈蚣》《黄飞鸿沙面伏神犬》《黄飞鸿横扫小北江》《黄飞鸿观音山雪恨》《少林英雄左崧传》《雷振声纵横江湖录》。
1956年度还有《昆仑奴夜盗红绡》,改自《昆仑奴》;《红拂女》,改自《虬髯客传》,厦语;《十三妹》,改自《儿女英雄传》,厦语;《潘巧云情挑石秀》,取于《水浒传》;《勾魂使者》,改自《女飞贼黄莺》;《穆桂英三擒三纵杨宗保》,取材于小说《北宋志传》《杨家府演义》; 《大闹三门街》,改自《三门街》;《江湖奇侠》(上集),改自《江湖奇侠传》,国语;《江湖奇侠》(下集),改自《江湖奇侠传》,国语;《黄飞鸿义救卖鱼灿》,改自《黄飞鸿别传》;《女侠俞金凤》,改自古本小说;《武松血溅狮子楼》,改自《水浒传》;《杨八妹招亲》,取材于小说《北宋志传》《杨家府演义》。
1957年,《穆桂英杨宗保大破天门阵》,取材于小说《北宋志传》《杨家府演义》;《飞仙剑侠大破谋人寺》(上集),改自《江湖奇侠传》;《飞仙剑侠大破谋人寺》(下集),改自《江湖奇侠传》;《火烧红莲寺》(上集),改自小说《江湖奇侠传》,厦语;《火烧红莲寺》(续集),改自《江湖奇侠传》,厦语;《南海拳王夜盗梅花马》,改自天空小说;《水浒传:智取生辰纲》,改自《水浒传》;《十三妹大闹能仁寺》,改自《儿女英雄传》;《罗通扫北》,改自同名小说;《天作之合》,改自《好逑传》(又叫《侠义风月传》),国语。
1958年,《济公火烧琵琶精》,改自《济公传》;《荒江女侠》,改自顾明道同名小说,厦语;《射雕英雄传》,改自金庸同名小说;《碧血剑》(上集),改自金庸同名小说。
1959年,《火烧红莲寺》(三集),改自《江湖奇侠传》,厦语;《四郎探母》,取材于小说《北宋志传》《杨家府演义》;《火烧红莲寺》(四集),改自《江湖奇侠传》,厦语;《三盗九龙杯》,改自《彭公案》;《杨八妹取金刀》,取材于《北宋志传》《杨家府演义》;《山东扎脚穆桂英》(上集)、《山东扎脚穆桂英》(下集),取材于小说《北宋志传》《杨家府演义》;《白发魔女传》(上集),改自梁羽生同名小说;《大破铜网阵》,改自《七侠五义》;《七侠五义夜探冲宵楼》,改自《七侠五义》;《射雕英雄传》(二集),改自金庸同名小说;《碧血剑》(下集),改自金庸同名小说;《七剑下天山》,改自梁羽生同名小说;《武松打虎》,改自《水浒传》;《女侠黄莺夜破三尸案》,改自《女飞贼黄莺》;《女侠黄莺擒兄记》,改自《女飞贼黄莺》;《双枪陆文龙》,改自《说岳全传》;《白发魔女传(大结局)》,改自梁羽生同名小说;《儿女英雄传》,改自文康同名小说,国语;《白发魔女传》(下集),改自梁羽生同名小说。
1950年,《峨嵋飞剑侠》(上集)、《峨嵋飞剑侠》(下集)、《真假方世玉》《大侠柳树春》(又名《八美图》)。
1952年,《歌唱方世玉打擂台》(上集)、《歌唱方世玉打擂台》(下集),改编自广东民间故事。
1953年,《黄飞鸿义救海幢寺》(上集)、《黄飞鸿义救海幢寺》(下集)、《苏乞儿复仇记》《黄飞鸿一棍伏三霸》。
1954年,《黄飞鸿初试无影脚》。
1955年,《黄飞鸿正传》《续黄飞鸿传》《方世玉与胡惠干》《狸猫换太子》《黄飞鸿花地抢炮》《黄飞鸿威震四牌楼》。
1956年,《黄飞鸿擂台比武》《方世玉义救洪熙官》《黄飞鸿义救龙母庙》《黄飞鸿伏二虎》《黄飞鸿醒狮会麒麟》《黄飞鸿龙舟夺锦》《黄飞鸿水底三擒苏鼠廉》《黄飞鸿红船歼霸》《黄飞鸿天后庙进香》《黄飞鸿官山大贺寿》《黄飞鸿古寺救情僧》。
1957年,《黄飞鸿河南浴血战》《胭脂马三斗黄飞鸿》《黄飞鸿夜探黑龙山》《黄飞鸿狮王争霸》《黄飞鸿喋血马鞍山》《黄飞鸿大破飞刀党》《黄飞鸿血溅姑婆屋》《黄飞鸿二龙争珠》。
1958年,《狮王梁宽肉搏猛虎坑》《黄飞鸿五毒斗双龙》《黄飞鸿龙争虎斗》《黄飞鸿大破金钟罩》《黄飞鸿西关抢新娘》《黄飞鸿大闹凤凰岗》《黄飞鸿擂台斗五虎》《方世玉怒打乾隆皇》《方世玉三打乾隆皇》《黄飞鸿大破马家庄》《黄飞鸿夫妻除三害》《黄飞鸿铁鸡斗神鹰》《黄飞鸿虎穴救梁宽》。
1959年,《方世玉血战乾坤罩》《黄飞鸿义贯彩虹桥》《黄飞鸿被困黑地狱》《黄飞鸿戏棚伏虎》。
1950年,《江南八大剑侠》,改自清代稗史;《薛仁贵血战柳家庄》,改自唐代稗史;《火烧少林寺》,改自清代稗史;《方世玉大破白莲教》,改自清代稗史;《方世玉血战阴阳洞》,改自清代稗史;《方世玉擂台招亲》(上集),改自清代稗史;《方世玉擂台招亲》(下集·大结局),改自清代稗史;《胡惠乾打机房》,改自清代稗史;《方世玉父子报血仇》,改自清代稗史;《红娘子》,改自明清稗史;《大刀王五血战小霸王》,改自清代稗史;《甘凤池与吕四娘》,改自清代稗史。
1951年,《方世玉正传》,改自清代稗史;《方世玉千里送艳娘》,改自清代稗史;《珠海三雄》,又名《侠盗张保仔》,改自清代稗史;《关东飞侠大战方世玉》,取材于清代稗史;《方世玉远征巨灵峰》,取材于清代稗史;《大刀王五浴血歼仇记》,取材于清代稗史;《红拂女》,取材于唐代稗史,厦语。
1952年,《方世玉肉搏洪熙官》,取材于清代稗史;《火烧阿房宫》,取材于史传文学。
1953年,《秦良玉》,取材于明清史传文学,国语;《秋瑾》,改编自清末民初稗史,国语。
1955年,《杨娥》,南宫博考据之明稗史,国语;《铁马骝》,取材于清稗史;《关东四侠血战榴花塔》,取材于清稗史;《关东四侠千里报父仇》,改自清稗史;《血洗少林刀》,改自清稗史;《梁宽与林世荣》,改自清稗史;《铁马骝别传》(续集),改自清稗史;《八侠英雄传》,改自明清稗史;《甘凤池与吕四娘》,改自明清稗史;《铁马骝别传》(大结局),改自清稗史。
1956年,《乾隆皇游江南》,取材于清稗史;《荆轲刺秦皇》,取材于《史记》;《永春三娘与洪熙官》,取材于清稗史;《吕四娘大破血滴子》,取材于清稗史,厦语;《高君保私探营房刘金定力斩四门》,取材于宋稗史。
1957年,《狄青三取珍珠旗》,取材于《宋史》;《楚汉争》,改自《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取材于《史记》;《大明忠烈传》,取材于明清稗史;《鱼肠剑》,改编自《史记·刺客列传》;《七剑十三侠》(上集),取材于明稗史;《七剑十三侠》(下集),取材于明稗史。
1958年,《樊梨花金光阵产子》,取材于唐稗史;《吕四娘》,改编自清稗史,国语。
1959年,《战国佳人》,取材于史事《荆轲刺秦王》。
综上,1950年代,香港共拍摄了329部武侠电影,[3][4]改编或者取材于侠文艺的香港武侠电影总共237部。因年代较久及技术原因,早期电影胶片保存不易,又因地域所限,文献资料难以找寻尽净,以上片目信息或有不确或遗漏之处,望后来者能加以补充、完善。同时,也希望本整理和研究能对香港早期的武侠电影研究有一定的补益。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同的政治体制促使香港和内地电影走上异途,在电影机制运营、导(表)演人才使用、政治内容解读、拍摄类型等诸多方面有了巨大差异。而置身其间的1950年代源于侠文艺的香港武侠电影也体现了不同的发展特征。
1950年代,香港总共拍摄了2281部影片,其中武侠电影329部,年平均占14.42%,超过1905—1949年间的12.28%。其中,有四个年份超过平均值,分别是1950年(32.29%)、1951年(26.74%)、1956年(19.85%)、1957年(15.65%)。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竟然冲向了32.29%的历史高位,真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但1954年仅仅为7.69%,为十年间的最低。由此可见,本时期香港武侠电影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均衡的。
本时期总计329部香港武侠电影中,竟有237部源自侠文艺,平均比例高达72.04%,远远超过1905—1949年间的56.92%;甚至最低的年份(1952年)也达36.84%;而1956年、1958年竟飙升至90.38%、95.65%,这种过度依赖侠文艺的现状令人触目惊心。
1950年代,在源于侠文艺的237部香港武侠电影中,粤语片210部,国语片15部,厦语片10部,双语(国语、粤语)片2部,粤语片占88.61%,其他语言影片为11.39%。而1905—1949的44年间,115部源于侠文艺的香港武侠电影之粤语片为111部,而国语片仅4部,粤语片为96.52%,国语片是34.78%,且没有厦语片和双语片。由此可见,本时期的十年间,该类型的电影语言有了较大变化。
本时期,源于侠文艺的电影,其内容改编或取材,涉及戏曲(剧)、小说、诗歌、漫画(图说)故事、外来译著、史传文学、民间文学、连图文学、口述文学、佛教文献等,范围也是颇为广泛的,但和1905—1949年相比,少了改编自电影本身的影片,而多了取材于诗歌《木兰辞》的电影,种类有些变化。
广东佛山市南海县人黄飞鸿(1856—1925年),原名黄锡祥,是清末民初的洪拳大师,岭南武术界一代宗师,因为又是一位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名医,得地理之便,香港电影人以其作为武侠电影的主人公,反映了港人对他的喜爱和怀念。
1950年代的香港电影整体上可划分为左派“中原电影”和右翼“新马电影”。前者主要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从内地转移到香港,以长城、凤凰影业公司为代表,所拍影片具有较强的民族、历史使命感。后者是1950年代初期以“邵氏”“电懋”为主的那些从新加坡、马来西亚转移到香港的电影公司。这些公司立足于商业利润,主要拍摄武侠片、功夫片、家庭伦理片、歌舞片等,随着娱乐片所占市场份额逐渐增大,从而主导了20世纪50—60年代的香港电影格局。而香港1950年代由转口贸易港向加工贸易型的工业城市转化,经济渐趋强盛,更是促进了香港电影工业迅速崛起。在娱乐电影风潮的影响下,香港先后出现了数百家制片公司,很快取代上海成为中国商业电影制作中心。
1950年代初,受政局影响,每年从内地到香港的人数逾10万,导致香港市民居住条件差,公共设施不完备且不能满足基本需求,娱乐项目单一。制片公司抓住有利时机,拍摄了大量包含武侠片的电影:整个1950年代共拍摄了2281部,而1905—1949年仅1059部,从而使得电影成为娱乐圈中的新宠。
1950年,邵氏易南洋制片厂为邵氏制片厂,开始摄制国语片,以供应邵氏在中国香港以及新加坡、马拉西亚等地的戏院上映。但1952年初,香港先后两次将十数名左派影人驱逐出境。同年,内地与香港间的电影流通渠道又完全关闭,对国语片来说是个沉重打击。1957年,邵逸夫从南洋来港,确定了以国语片为主的摄制方针,并广招贤才、改善制作技术,香港的国语片便改颜换貌,更影响了以后半个世纪的本地电影工业。虽然1959年新加坡政府改制,加强对国片的管制;台湾、菲律宾增加香港电影入口关税,印尼、越南对香港电影限额入口,导致香港国语独立制片渐趋沉寂。但即便如此,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包括武侠片的香港电影仍是踏入了国语片发展的旺盛期,为未来发展营造了足够的空间。
而厦语片在1950年首次出现即轰动侨区,为香港电影增添了新品种。从数量上讲,到1950年代末厦语片已经成为香港主要片种之一。武侠电影随历史潮流而动,于1951年便拍摄了取材于唐代稗史的武侠电影《红拂女》。这些厦语片广泛发行于台湾、南洋等地,对1950年代中期台湾崛起的闽南语片具有间接性的影响。
黄飞鸿系列影片对香港武侠片的转型并风靡世界功不可没,而该系列影片则源于1949年《黄飞鸿传》,主演关德兴从本片开始,连续主演了约97部黄飞鸿系列电影,创下了一个新纪录,奠定了武侠片注重真功夫的传统。
因东南亚市场对电影的庞大需求,粗制滥造的行风在1950年代的香港制片厂蔓延开来,拍摄了大量成本低、周期短、资金回笼快的粤剧片,出现了“七日鲜”(七天赶拍一部戏)和“云吞面导演”(在拍片过程中,可以出去吃云吞面的导演)的畸形现象,[5]这对以后的香港武侠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1950年代,70%以上的武侠电影取材于中国侠文艺原有的内容,甚至超过1905—1949年,这是一个十分反常的现象,因为“在世界影片年产量中,改编影片约占40%。我国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也日益增多,大体占全年故事片生产的30%左右”[6]。该数据一方面说明本时期香港武侠电影与侠文艺的密切关系,但来源单一;另一方面也表明香港武侠电影还是个没有长大成人的孩子,创新性严重不足,成了“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其异质性、原创性等因素就十分缺乏。文化上的固守,也决定了表现方法上的守旧和思维的僵化。
这方面主要体现在1950年代中后期,香港的诸多电影(含武侠片)逐渐淡化了教化与政治,从寓教于乐走向较为纯粹的娱乐格局;为了开辟台湾国语片这一最大的海外市场,香港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分带有迎合与讨好意味的侠义片,如《秋瑾》等。
注释:
① 指拍摄年份,下文不再一一注释。
② 指电影配音。下文若为粤语就不再注释并省略,若为其他语言则标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