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性主义意识探究

时间:2024-06-19

王克嘉

[摘要]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人莎士比亚是当时人文主义的先锋,他在剧本里把女性描写成美丽、纯洁、智慧、勇敢、忠诚、奉献的好女人或者阴险毒辣、追求虚荣、残忍无比的恶女人,生动地表现了当时女性的状况以及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对她们生活、思想、情感的影响,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价值观、道德观、爱情观。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女性主义意识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戏剧家,他一生共创作了37部戏剧、2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而其中以他的戏剧最为成功,达到了艺术的顶峰,被一代又一代人传颂下来。莎士比亚通过描写人物形象向我们描述当时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其作品即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同时,他的戏剧也描写了很多人物,这些人物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印符,正如歌德所说,莎士比亚就是一位人性记录的大师。他在其一生创作的37部戏剧中,成功地塑造了128位女性形象,她们中有的被刻画成温柔美丽的尤物,有的则是等待着男人来拯救的被侮辱者和被损害者,还有的则是贪图享乐的荡妇或邪恶嫉妒的女巫。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相比,莎翁尤其擅长刻画女性形象。

一、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莎士比亚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在他的作品中总是生动展示着另女主人公的遭遇,去显示故事矛盾的深度,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深度,给读者一种思想上的深刻感受和灵魂上的巨大震撼力。尤其在女性刻画中,莎士比亚摆脱了封建教会和各种封建思想的影响,开创了描写女性的新境界。他强调了女性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主张女性有追求财富和幸福的权利,反对天主教的禁欲思想,用“博爱”来反对封建压迫,用歌颂爱情、友情、个人品德去反对中世纪的等级制度。莎士比亚是一位在他那个时代真正承认女性地位并平等地描写、歌颂女性的伟大作家。

1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女性形象

《仲夏夜之梦》剧中赫米霞温柔、纯真、专一,在封建专制的淫威面前,毫不畏惧,傲然挺立,坚定执著地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反抗封建压迫,对封建礼教、法律、封建王公的。金口玉言”表示了极大的蔑视和嘲讽。《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采取有效的行动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为寻真爱而违背了父亲“三匣择婚”的遗愿。鲍西娅追求的是爱情自由,她的择偶条件不是门第和财富,而是个人的人品、相貌和才能。在《第十二夜》中,勇敢、热情、纯真的少女薇奥拉,在争取人格独立、幸福的权利及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斗争中,显示出忘我无私、坚贞不渝的品格。这些喜剧作品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文艺复兴时代人们朝气蓬勃、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和人文主义者的理想。

2诚实善良、美丽纯洁、爱情专一,但又软弱可欺的女性形象

在《哈姆雷特》这部悲剧中,奥菲利娅本是位健康、美丽、纯洁的少女,她像明镜一样清澈,像含苞待放的玫瑰一样鲜艳,像出水的荷花一样纯净。可自从所爱的人哈姆雷特发疯后,她遭到了接二连三的灾难性打击,终至精神失常,真正地疯了。即使死前,她还唱着一首首美丽悲惨的歌曲,不得不使读者为她流下伤心同情的眼泪。而在《李尔王》中,考狄利娅是父亲李尔王眼中的珍宝、老年的安慰,最好、最心爱的人儿。可当李尔王要求她对他表忠心,并且要求考狄利娅说一些溢美、阿谀之词时,美丽诚实的考狄利娅并没有阿谀父亲,她的真诚、老实的回答,激怒了李尔王,并断绝了父女关系,并让法兰西王带走了考狄利娅。可当后来无情的现实教训了李尔王,使他认识到唯一热爱他的是忠贞的考狄利娅时已经迟了,考狄利娅最终被恶棍爱德蒙害死。作品不仅歌颂了考狄利娅的美好品德,而且还鞭挞了另外两个女儿的不孝和他们一伙人的阴谋诡计及暴政,特别是提示了整个社会的伪善以及各种罪行,考狄利娅就是封建贵族阶级腐朽的牺牲品。

3阴险毒辣、追求虚荣、残忍无比的恶女人形象

在《麦克白》一剧中可以看出,麦克白夫人对丈夫的犯罪起了促进作用。因为她不像她丈夫那样瞻前顾后,考虑很多,而是心胸险恶、凶狠毒辣,行动时坚决果断,从不动摇。她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帮助丈夫成为国王,可见到丈夫杀人之心动摇时,立即责备他缩头缩脑,不像个男子汉。她还用自己险恶残酷的性格作例子,来说服丈夫。这样,麦克白在他夫人的鼓动下,杀害了明君邓肯,自己做了国王,而麦克白夫人由于杀人后精神负担过重,终于神智失常,患了梦游症,最终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拿她梦游时下意识的暴露的沉重犯罪感和她当初说能把自己吃奶的婴儿脑袋砸碎的凶恶残酷的说法一比,这差别能有多大!麦克白夫人虽是个恶女人的形象,但却是莎士比亚女性观的真实写照,反映了莎士比亚写作中的平等的女性观。

4纯洁善良、忠贞不渝、正直勇敢、温文尔雅的女性形象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月夜阳台上朱丽叶的一段独白生动地表现了她的洁白无瑕、心胸坦荡,像玉石那样晶莹、纯净。朱丽叶是如此善良忠贞,以至于她不顾封建世仇,勇敢地与罗密欧相爱结婚。虽然两个家族的仇恨像毒蛇一样,张开血口,吞噬了这一对情人的幸福和生命,但莎士比亚却用抒情的笔调,通过朱丽叶的美好形象谱写了一首赞美青春和爱情的颂歌。朱丽叶虽然死去了,但她所代表的美好事物和真正的爱情是不朽的,特别是她的勇气和胆量是最值得敬佩的。莎士比亚也正通过朱丽叶这一形象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的爱情理想和封建恶习、封建压迫之间的冲突。正如罗马诗人维吉尔所说“爱征服一切”。莎士比亚歌颂了朱丽叶的忠贞爱情,并宣扬了个性解放、婚姻自由和个人争取幸福的权利。

二、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莎士比亚的创作随着时代格局的变迁与发展写出了不同的女性形象,通过其笔下的这些女子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当时女性的状况,通过戏剧写她们的喜怒哀乐、愿望追求,写她们在家庭和丈夫眼中的地位,写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对她们生活、思想、情感的影响。从描写的女性形象身上,雕塑那个时代的基本特征,表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价值观、道德观、爱情观。莎士比亚在初期的创作中塑造的女性形象都是充满理想信念、积极向上的。他通过戏剧和诗歌形式,讴歌男女青年敢于向封建势力挑战,争取爱情婚姻自由,宣扬了一种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思想,反映了人文主义者对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争取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强烈要求和对新生活的渴望。在当时那种男权社会中,莎士比亚注意到妇女是封建专制下最大的牺牲者,他同情她们,在作品中哀叹她们不幸的同时通过创作新女性去揭露封建主义的罪恶,去抒发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情怀。莎士比亚中期的戏剧更加立足现实,其现实主义戏剧观已经形成,他立意要“反映人生”,要让戏剧成为“时代的缩影”,“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于是,他由早期对人文主义者颂扬的喜剧创作转到对人性丑恶

者谴责的悲剧创作。莎士比亚描写女性对情欲的迷恋,对权势的追求,对人性的践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但也有一部分女性仍保存着善良的本性,她们为了争取爱情的自主和政治的自由,争取道德和人格的尊严,同邪恶斗争,终因涉世不深,经验不足,势单力薄成了邪恶情欲和阴谋诡计的牺牲品。此时期戏剧中女性主义的转变是他密切观察社会的结果。

在莎士比亚后期的戏剧中塑造的女性基本上是两类。一类正像他自己在《哈姆雷特》中对女性的谴责所发的震撼人心的感慨那样:“软弱!你的名字是女人!”另一类就是那些像蛇蝎一样的坏女人,她们不是水性杨花,有悖女德,就是一些野心勃勃毫无人性与仁爱,充满了强烈的权力欲,并且为了权力不惜大开杀戒的女人。从莎士比亚在剧中塑造的这两种女性,我们不难看出莎士比亚在此阶段对女性的看法比在喜剧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加灰暗,更加令人感到不安。他虽然塑造了向奥菲利亚和苔丝德蒙娜那样的女性,可她们都是短命的。她们的命运都要受男性霸权话语的左右,作为被人评论和观赏的社会符号,她们没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与死。而另一类女性,虽然暂时获得了一些可以超越她们本身的话语权,但这只是暂时的,像贡纳莉和吕甘、麦克佩斯夫人,暂时僭越了话语权,暂时操纵了男性的理智,而她们的话语权带来的则是死亡与混乱。而混乱之后,一切还都得重新恢复秩序,无理性和潜意识都得服从理性的压制,重新退居到家庭和“无意识”的领地中去。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女性形象表现了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妇女的生活面貌,她们的喜怒哀乐,她们的奋斗与抗争,她们的弱点与瑕疵。他同情妇女,肯定妇女的人格和尊严,歌颂妇女反封建的战斗精神。他在一系列女性形象上再现了当时生活的矛盾及时代的特征。

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的局限性

莎士比亚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从男人的眼光出发,描写了女性的幸福思想感情和喜怒哀乐,表现她们为争取个性自由、婚姻自主以及独立人格的进步妇女观。不过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莎士比亚的女性观,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男人对女性的一种恩赐,女子个个鲜美靓丽,但男人不必去适应之,而是让女性去适应男人,男子即使有过失,也只能让他们向女性认错,女性给予原谅迁就,绝不恩情断绝。他写爱情,还是走才子佳人的老路,恋爱的对象大多是门当户对的贵族,资产阶级的有为青年,男性出身高贵,受过良好的教育,女子养在闺中,修养品德(外出都假扮男子)或为丈夫保持贞节,等待男人的凯旋。莎士比亚所接受的人文主义思想仍略嫌浅薄,他所认识到的只局限于爱与善,于是便把女性作为爱与善的化身,与男性社会相抗衡,以女性的成功来寄托铲除丑恶、改造社会的善良愿望。

虽然莎士比亚在戏剧中创作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其人文主义意识,包括对爱情观的人文主义诠释,但是由干莎士比亚的创作深深根植于父权思想中,必定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女扮男装更以男性的身份和语言指出男性社会的问题,然后再把权力交还给男性,在此过程中,女性仍然是作为客体被观照,她们只是有机会分享部分男性的权利,这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是完善了男性社会。另外,特别是对于爱情的态度上,暴露出莎士比亚笔下具有觉醒意识的新女性仍然存在着局限性。奥西诺公爵虽然是一位顽强的百折不挠的追求爱情的人物形象,但他对爱情的态度并没有像薇奥拉那样坚定,他承认“不论我们怎样自称自赞,我们的爱情总比女人们流动不定些,富于希求,易于反复,更容易消失和生厌。”这句话基本道出了男性对于爱情的观念,而薇奥拉也认识到“男人也许更多话,更会发誓,他们所表示的,总多于他们所决心实行的,不论男人们怎样山盟海誓,他们的爱情总不过如此”。但是即便认识到这一问题,女性仍然是飞蛾扑火,不惜代价地追求爱情,甚至为所爱的男人牺牲一切。她们跳出了父权的掌控,却又跌入夫权的深渊。但不管怎样,莎士比亚的这种女性主义意识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对于人性解放、地位平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并为人权的进步,妇女地位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纵观莎士比亚的一生,他戏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表现了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妇女的生活面貌——她们的喜怒与哀乐,她们的奋斗与抗争,她们的弱点与瑕疵。他同情妇女,肯定妇女的人格和尊严,歌颂妇女反封建的战斗精神。他在一系列女性形象上再现了当时生活的矛盾及时代的特征,其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但同时我们通过他对一些女性的行为及语言描写,发现他其实并未彻底摆脱中世纪的传统观念,也不可能有男女彻底平等的思想,正是莎士比亚的男权视角赋予了他悲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