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开 寅
都说21世纪是电子音乐的世纪,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音乐手段的丰富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不过我们最终看到的是却是电子乐的“回归”趋势,它与真实乐器,与人声,与旋律,与环境重新融为一体,这其实也符合音乐最本质的特性:即便创造它的是冰冷的机器与电脑,它依然无法摆脱对人类感觉的依赖,永远是人类情感的诉求产物之一。
坂本龙一的魅力究竟在哪儿?在他三十年的音乐生涯里,他所涉猎的音乐形式以及与他合作过的众多著名音乐音乐人物都有着天壤之别:从早期的机械电子乐,到YMO时代的合成器摇滚,到融合了试验、爵士,电音的新浪潮世界音乐,再到为电影和David Sylvian谱写的那些脍炙人口的曲调,他仿若是一条沉默而灵巧的变色龙,近朱而赤,近墨而黑,但内核里却始终保持着自己始终如一而永不变化的特色。
进入21世纪,他忽然变得简约起来,放弃了庞杂的,融合性的交响乐和世界音乐曲式,重新变成了一个只信奉和弦的极简主义者。1999年他在日本出版了纯钢琴独奏专辑《BTTB》(Back To The Basic)做为自己返璞归真的宣言。而2002年,他找到了化名为Alva Noto的德国实验电子音乐家兼VJ Carsten Nicolai合力创作了第一张简约电声版的钢琴冥想曲《Vrioon》,成为那一年度公认的最惊世骇俗的一张实验音乐唱片。
《Vrioon》成功合作显然让两人都感觉到意尤未尽,于是2005年末的这张《Insen》的出版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与《Viroon》温柔悦耳的气氛略有差异,《Insen》是一张更加冷傲而充满沉思默想的意图宏大之作。Alva Noto使出了天马行空的超凡音乐想象力,为整张专辑炮制出令人充满奇思妙想的电音节奏和魔幻“噪音”,而坂本龙一则专注于通过钢琴演奏出最骨感冰冷而又清澈纯净的音符。坂本龙一与Alva Noto应该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音乐家组合之一。在他们的合作里,Alva Noto摆脱了他先前晦涩而过分哲学结构化的实验风格,变得细腻而注重人的情感感受,而坂本龙一则一洗东方人的柔弱和散漫而演变的冷峻而酷感十足。这一“冷”一“幻”的绝佳结合让所有倾听着都沉入于一个似梦似真的临界状态,面对的是一个纯真到了极致的冰雪雕塑而成的音乐世界。而东西方的碰撞最终带来的是一个对强烈与宁静的双重完美体现:它就宛如一次策划严谨的幻境旅行,一路上经历无数美妙绝伦的景色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平衡而永远不会失去理性的最佳控制。
不能不提的是,坂本龙一与Alva Noto的“Insen”现场巡回演出也是不能错过的经典:两人在舞台上个据一隅,坂本龙一闭目沉醉于钢琴悦耳流淌的音符中,而Alva Noto则聚精会神地端坐在两台MacBook前,随着节奏与旋律的变化,不断的用黑白两种颜色在舞台的大银幕上随机绘制出奇幻变化眩目夺彩的Vjing画面。身处演出的现场,我才真正在感性上认识了已经过去六年的21世纪:这将是一个动人柔情与冰冷机械可以完美结合的时代。
《Into The Blue Again》(2006)
The Album Leaf
厂牌:Sub Pop
很多电子乐手都是通过摇滚乐踏入音乐圈的,比如大名鼎鼎的Air两位成员,或者是风靡全球的Moby都曾经有自己的乐队。只不过他们转而投入电子乐的怀抱以后的作品很难让人再回想起他们当初使用真实乐器的年代。
The Album Leaf实际上是Jimmy Lavalle离开传奇性的加州Post-Rock乐队Tresteza以后给自己起的一个绰号,和那些以几种不同风格游刃于摇滚乐与电子乐的明星音乐家们不同的是,Jimmy Lavelle即使在自己的音乐中大量的使用合成器、Sample或者电子节奏,让人想起的依然是那典型的Post-Rock情绪:沉稳,波澜不惊,朴实无华的外表下面充满了超凡脱俗的灵气。
The Album Leaf如此受人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恐怕是在当今的乐坛上你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如此具有画面感的音乐家。他所创造的所有音乐都有一种电影画面延绵变化、时间空间不停流逝的视觉雕塑感。在2002年那张经典的Ep《Seal Beach》中,开头的一首Malmo简直惊为天人,让人不由自主的要在想象中为它配上一幅幅画面。2006年的这一张《Into The Blue Again》也毫不例外的充满了诗情画意般的电影感。以至于专辑九月份尚未推出,其第一首《The Light》就被英国一家著名的保险公司选为专用电视广告曲。当然Jimmy Lavelle并不仅仅停留在《Seal Beach》的轻盈灵动上,他努力在音乐的创作上有更多的变化。这一次他似乎变得更加“传统”,摆脱了电子乐节奏上的条框限制,反而对爵士鼓,小提琴和人声有了更多的依赖,电气化的尝试更像是在对真实声响的修饰和补充而已。这一切都让这张专辑的旋律与相伴而生的环境感受变得更加温暖,更加贴近人听觉对柔软和舒适的接受程度。
美版CD中还附有The Album Leaf在风景如画冰岛做后期混音的时候拍摄的纪录片,大家可以一见Jimmy Lavelle在制作唱片中那个悠然自得,轻松惬意的状态。
《Electrology》(2005)
Wise
厂牌:Naive
Nu-Jazz是九十年代后才逐渐变为主流而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新型Jazz。它在精神上继承了七十年代自由爵士的开放包容精神,把一切可以融入到爵士乐中的音乐素材都信手拈来,电子音乐,Hip-Hop,Trip-Hop,拉丁音乐,甚至是非洲和亚洲民族音乐都是它汲取营养的形式。法国是欧洲大陆最重要的Nu-Jazz重镇之一。最早有Dj Cam和Saint German把Hip-Hop和Jazz打通血脉,而后又有Frederick Galiano将抽象实验元素渗透其中,再后是Eric Trufazz用纯电气化的电子乐手段重新塑造爵士乐的精神实质,而如今,又有Nu-Jazz的新生力量Wise将传统爵士大乐队,电声合成,电子节奏与充满民族性的世界音乐融与一炉,带来的是一种崭新的充满冷峻动感的新型爵士乐。
在《Electrology》中,Wise的两位主脑Julien Birot和Robin Notte邀请了十几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爵士和灵魂乐音乐家各显其能,将整张唱片的音乐元素演变的异常丰富多彩:Panme Panic中我们领略的是爵士大乐队的排山倒海气势,Insights是充满灵骚味道的说唱乐,Trail of Tears深得Miles Davis“酷”派小号演奏的真传,Eleven则是幽暗空灵的Jungle意味,Blue回归根源,让纯自然与挥洒的非洲民族音乐撑起自由爵士的精神动脉。而做为乐队的灵魂人物,Julien Birot和Robin Notte则隐身在幕后,如专辑的名称“Electrology”那样,对多彩而丰富的音乐元素进行“电气化”整理,让它们统一在环境电子乐宽广而充满冥想的世界中。
如果你想领略21世纪爵士乐的最新脉动,Wise和它们的《Electrology》是不能错过的Nu-Jazz“领路人”
《Behaivour》(1990)
Pet Shop Boys
厂牌:EMI
七十年代由德国著名的机械电子乐团Kraftwerk掀起的电子乐浪潮发展到八十年代已经席卷了整个前卫音乐界,合成器的发明及使用以及对电子节奏的改良和全面借鉴几乎改变了整个西方音乐的整体面貌。但是这一切技术与手段的发展始终总停留在音乐家的层面上,电子乐与最普通的流行音乐听众之间似乎总是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时代是这么需要一些音乐家能将最美好的旋律和最具飘逸动感的电子节奏完美结合,而这个任务正是由Pet Shop Boys在八十年代的后半段完成的。
组成Pet Shop Boys的Neil Tennant和Chris Lowe两人八十年代中期在伦敦西区的一家音响器材店里偶然相遇,外貌长相南辕北辙的两人(Neil Tennant一副典型的英国绅士青年模样,而Chris则是晃晃荡荡的街头小混混气质)因为对合成器的强烈兴趣而凑在一块儿,两人相同的音乐志趣和随之而来的至今也未对外正式公开的同性恋情关系把他们牢牢拴在了一块儿而组成了Pet Shop Boys。1986年他们在EMI旗下推出了获得极大商业成功的首张唱片《Please》,真正将百分之百的电子跳舞音乐和人声演唱结合起来,将流行音乐的作曲,编曲和演唱彻底改革更新,并且率先将“Disco”这个跳舞音乐新名词推广给听众。
1990的这张《Behaviour》出版于Pet Shop Boys狂热受到乐迷追捧的的巅峰时期,但是它的风格却令人惊讶的由外向转而内敛,由愉快奔放变为沉稳冷静,规则律动的电音节奏后面甚至能体会出一丝丝的哥特摇滚味道尽管Neil Tennant曾一再声明他“最讨厌的就是摇滚乐。”当然在专辑中一如既往的是这二人对优美旋律的天赋捕捉和创造,在整个九十年代你找不到任何一张其他的流行音乐唱片具有这样的品质:从头到尾十首歌的旋律全部如此扣人心弦,让听的人一旦按下播放键就永远舍不得让唱机停下来。
《Behaviour》对那个年代的流行音乐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专辑中的Being Boring和How Can You Expect to Be Taken Seriously是当年英伦三岛最畅销单曲,To Face the Truth被评为电子音乐史上最动人的旋律之一。甚至连八杆子打不着的著名重金属乐队“枪炮玫瑰”也来凑热闹:其主唱Axl Rose声称他的名曲《November Rain》的创作灵感全部来自《Behaviour》中的一曲My October Symphony。
即使在十七年后的今天,重新聆听《Behaviour》,你依然会觉得它是一张内核极其前卫张扬外表却又魅力十足的经典唱片,配上Neil Tennant那一副无可比拟充满太空温柔美感的嗓音和精心撰写渗透无穷简约主义意味的歌词,我们就像在进行一次横跨时空的宇宙空间飞行,从怀旧优美的过去不知不觉进入无限憧憬的未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