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父母孝,则儿孙孝

时间:2024-06-19

李晓青

我们经常在韩剧中看到,一家三代或四代同堂,老人的礼仪地位非常高。所有人在进门的时候,首先要跟老人打招呼,其次是长辈、平辈,都要一一鞠躬问候。家庭里的琐事,尽管是长媳说了算,可基本上也要请示公婆,哪怕他们给不了任何意见,但礼数不能少。

在公众场合,大家对陌生的老人都很有礼貌,停下来让其先行,很小的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地说一句“奶奶慢走”之类尊敬的话。尤其是他们那句“斯密达”,时常挂在嘴边,敬语处处说,鞠躬随时见。回家时,一句清脆温婉的“我回来了”,是礼仪深入孩子骨髓的最基本体现。

可在中国,这些礼仪基本不复存在。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缇萦救父,沉香救母等等,早已传成千古佳话。“温、良、恭、俭、让”五德,是我们老祖宗沿袭下来不可丢的礼俗,如今却断了层,难以被继承。

博士“魔术师”蔡笑晚老先生曾经出过一本书叫《我的事业是“父亲”》,感动了几代人。他有六个儿女,在物质贫乏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位普通而单薄的父亲,用一己之力,培养出五位世界名校的博士和一位硕士,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但从蔡家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中,又可窥见,这奇迹不足为奇。

蔡老受父亲蔡勋的影响,从小特别崇拜古代先贤。他自取外号“孔老二”,孩子们一个个出生,小名儿全带“子”。大儿子叫孟子,后面全是按孔子的七十二弟子给儿子取名,分别是孙子、荀子、润子、曾子,最后一个是女孩,就叫西子。之所以这样起名,就是想让儿女们以先贤为榜样,做知书达礼之人。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没有礼就不能成功,国家没有礼则不安宁。蔡笑晚告诉孩子们:“礼仪是为人处事、安邦定国的规范和制度,但凡文明的民族,都很注重礼仪。”所以,孩子们都非常懂礼,不但学习好,更是特别尊重这位父亲。

蔡笑晚自己也是个不怨天尤人的孝子贤兄。他家出身不好,父亲曾担任国民党的法医,打成了右派,连累他被学校除名。父亲很内疚,蔡笑晚却毫不在意,他用短短一年时间把高中的课程全部修完,并参加了高考,成绩虽名列前茅,大学仍不收他。父亲更加自责,蔡笑晚不停地安慰父亲,路是人踩出来的,此路不通另寻他路,父母能给是福气,不能给要靠自己的志气。

蔡笑晚进小学当了一名教师,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评上先进青年。在学校推荐下,加上自己成绩出色,终于有机会进入杭州大学物理系。而此刻,父亲却郁郁而终。身为长子,蔡笑晚义不容辞地终止学业,扛起养家的责任。

父母健在的时候,蔡笑晚从来都是晨昏定省,双手奉茶。他也教育儿女们每天早晨起来先问候父母,晚上去睡的时候互道晚安。

有一次,年幼的儿子用小勺在面前的盘子里捡自己爱吃的菜,蔡笑晚一筷子打在他的手背上,很嚴厉地训斥。他告诉孩子们,吃饭的时候,筷子不准伸到盘子里挑来拣去的,别人夹菜时你的筷子不能跨过对方的筷子或胳膊,更不能看见哪个菜特别喜欢吃,就干脆端到自己面前吃个够,那都是没家教,不懂礼的表现。孩子们从小恪守家训,直到长大后,身在大洋彼岸,不同的国家,每隔几天都要轮流写信或打电话向父母报个平安,让老人放心。

“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哲学,就连软件大亨比尔·盖茨都这样认为。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他:“你认为世界上最不能等的是什么?”盖茨的答案让所有吃惊,不是机会,更不是赚钱,而是“孝敬父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