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交融互促策略探究

时间:2024-06-19

林梦泉 张 瑾 郑 刚 高 耀 李永刚

(1.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00081;2.天津大学,天津 300072)

***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2020 年7 月,***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生教育是学科方向专门人才的教育,学科方向研究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我国研究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高阶阶段,具有统领性、系统性、规范性、权威性、闭环性等特征,与学科建设动态耦合、互促共生,支撑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基本功能,这些认识和关系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多视角的研究。然而,忽视二者关联,重学科显性成果轻人才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商业性大学学科排行榜加剧了过度学科化、过于显性定量化,弱化了人才培养的地位和要素,加深了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的“无意识”割裂和分离;高校内外办学理念推动冲突,使评价改革行动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身不由己”状态,也给克服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两张皮”带来风险和挑战。关于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学科及学科建设概念,许多学者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了很有价值的研究,取得多方面成果。但就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的内涵与特征,尤其是专门针对二者的关联分析研究,学界更多关注在“协同认识层面”,将二者关系视为前者推进后者,后者促进前者,[1]二者相互促进、协同推进;[2]而如何在大学治理中充分认识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从“交融认识层面”来研究二者关联的学理与现实问题、分析二者互联结构和融通机理的相关研究则较少。本研究试图从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比较和交融的视角出发,来认识二者中国特色的内涵和规律,并基于此分析二者的结构交互逻辑、内涵交融逻辑和组织关联逻辑,发现结构性互联,研究本质性融通,寻找损害二者交融链条的内外部根源,提出破解交融互促难题的路径,为全面认识二者独立性和交互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推动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更有效支撑研究生教育高效能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应用支持。

一、大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再认识

关于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学科及学科建设概念,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很有价值的研究。这里我们试图从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二者比较和交融的视角出发,来认识学科及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特色的内涵和特征,为分析二者融通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一)大学学科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1.大学学科析义

“学”与“科”组为词根“学科”缘于“经史子集”,用于表达学问的科学门类。[3]词源学认为“学科”译自英文“discipline”,原含“knowledge”和“power”之义,现认为它是以建立体系并开展应用活动为目的,用于表达科学技术分支中的领域,同时有学术领域、课程、训练、惩罚、训导等含义。归纳国内外一些学者关于大学学科概念的表述,大体可用“三视角”来呈述:知识体系视角认为,学科是根据人才培养需要组织起来的专门的知识体系,[4]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知识体系;[5]结构体系视角认为,学科是一个超复杂的概念系统,包括多学科、亚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超学科等,[6]学科发展实际上是学科之间从交叉与融合、整合到分化到综合体系重构的过程;价值体系视角认为,学科知识的价值属性影响大学的类型和定位,[7]学科知识的价值和功能划分是大学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的重要参照系。本研究给出以下大学学科概念建构供讨论:大学场景下的学科是一种兼具知识分类和社会建制功能的知识体系,由知识形态、组织形态、规训制度、学术建制等动态组合形成,具有教育化、学术化和组织化等属性。

2.学科建设的含义及理念

关于学科建设,许多学者给出了若干定义。本研究基于大学学科概念,从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比较和交融的视角,将学科建设含义表述为:学科建设是大学(院校)根据功能要求,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规律,进行学科设置与调控、资源配置与优化、知识生产、成效评价等四个要件的建构,促进学科发展和质量水平提高的一种相对成熟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设置与调控看,知识体系、活动体系和社会建制三个方面的构建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知识积累自发演进,从碎片化集成为系统化进而成为学科;二是顶层设计按照一定需求计划设计构建学科。从资源配置与优化看,主要是进行学科建设人财物的资源要素配置,如平台、设施、经费等,其中,人力资源要素配置为重中之重,资源配置的难题是有限性和高效性,如何布局与实现最好效能是优化配置的根本目标。从知识生产看,知识体系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核心要件,是其他建设要件的服务对象,包括知识简单再生产、知识扩大再生产、知识生产的外延服务过程,[8]承载着高深知识的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授的人才培养等复杂活动。从成效评价看,在有限资源要素配置下检验知识生产成果、成效和质量水平,评价发现知识生产的内在规律,从而提高知识生产效益。[9]

当代学科建设涉及的广度、范畴已不再局限于大学本身,因此我们从更广义的视角审视学科建设概念的内涵,提出“特定的学科建设”和“广义的学科建设”概念。基于学位授予权制度框架,进行学位授权点建设的活动,我们称之为“特定的学科建设”;相应的,不局限于特定的学科建设范畴,对学科进行的整体资源配置、顶层设计、特色设计、结构布局、支撑格局等涉及学科建设的活动,我们称之为“广义的学科建设”。

3.中国特色学科建设的若干特征

我国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推动形成了以人才培养为主线的学科发展方向和范式,更加有计划、有机制地形成了中国特色学科建设体系,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特征。

第一,进行了独特的理念建构。在我国大学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本单元。重规划、为基础、为龙头、为支撑等学科建设理念逐步建构了学科建设及其与其他方面关联的学科制度概念体系。独特理念有利于有计划性、建构性地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为大学人才培养等要素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

第二,形成了特色知识体系框架。体现科学、社会理论实践成果,吸收国际经验,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建立知识内涵和外延分类的学科层级目录。目录规范了学科研究的领域和知识边界,成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从“广义的学科建设”看,我国学科建设是有规划、有布局、顶层设计式的学科建设,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政府主导学科的认定标准,设置统一的学科目录,现有14 个学科门类基本涵盖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目录对学科的内涵和范围作了一定的界定,是“特定的学科建设”的基本依据,通过科学决策、法规制定、合理谋划、行政组态、经费供给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源配置和学科建设的最优化。

第三,建构了特色学科成长逻辑。探索建立了以社会需要为起点的“学科建构—知识创生—学科重构”的学科成长基本逻辑。通过长期积累,我国已形成了从社会需求中凝练社会需要的组织知识原理、开展应用研究、联合产业生产新的物件、投入社会使用、又产生新的社会需要从而形成新学科的学科成长轨迹,学科建设也进入了与社会俱进发展的良性循环,使学科建设在探究科学现象的同时真正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四,强调建构特色的团队组态。聚焦知识生产、服务人才培养,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学术团队组态方式。以学科建设为平台,打造了适恰的知识生产学术团队,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知识生产的效益得到优化,具有以下特色:具备优良的师德师风,能够始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具备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产出原创性、前沿性成果;具有合理的学术结构、年龄及学缘结构,能够不断涌现具有引领力的时代新人。

第五,强调构建良好的学科生态。一方面注重多样化的学科生态布局。基于大学学科发展创建了“高峰学科”“高原学科”“支撑学科”“特色学科”等学科集群,形成了若干“学科山”的学科生态位理念,提倡多样性的学科生态系统,研究它们之间的内涵关系。学科集群的构成反映出大学不同的底色、定位和特色。另一方面强调形成结构合理的各个“学科山”布局。遵循不同生态位学科的知识生产规律,构建布局合理的一级学科领域方向和支撑体系,科学定位相邻生态位学科或领域,如由化学、生物、生物医学工程等组成的“学科山”生态系统,不同学校“学科山”的“高峰”所指不同,引导高峰主干学科辐射带动相关学科发展,[10]实现学科组织之间竞合、共生和互助良性发展。

(二)研究生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1.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概念

研究生教育是现代最高层次教育,位于国民教育序列的顶端。研究生教育是指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包括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教育性、研究性、创新性、专业性等特性构成了研究生教育的内核,它们互为补充、相互渗透,共同规约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从研究生教育的要义来看,它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阵地,是知识生产和创新、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源发地,是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育人高地,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基于学位点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统称学位授权点(以下简称:学位点)。研究生教育突出“研”字,所有基于学科领域的研究基础与学位点建立的一整套符合研究生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管理制度体系,都可称为研究生教育体系。学位点是高校依法开展人才培养的基本组成单元,是研究生教育的载体;学位点对应一级学科界定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规制了学位点人才培养的知识领域和学位授予的基本标准;基于学位点形成完整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再加上吸收各国有益经验,经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标准。

3.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的若干特征

第一,统领性顶层制度建构。在国家层面进行统领性、战略性安排,设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国学位授予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进行顶层制度设计,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进行立法规制,确立战略地位;通过政府对学位授权的行政审批,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开展研究生教育。随着我国学位授权治理体系的日趋成熟,审核工作逐步分类放权,更加开放、更加契合地区和高校特色。

第二,系统性授权过程设计。以学位条例为顶层框架,一是建立了授权资格审批制度。以中国特色学科目录为基础,建立了授权办法规范,形成了授权规划、授权标准、评审组织、评审程序、审批程序等机制完整、科学严谨的研究生教育学位授权制度体系。二是建立了规范的授权过程逻辑。以研究生院示范引领,推进了研究生教育规范的基层组织形成,建立了法定的学位评定委员会进行末端质量控制,形成了学校内部学位授予完整的过程逻辑,包括从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一整套内外协同的研究生教育过程治理体系。

第三,规范性人才培养学科体系。一是授予规范。在国家层面,建立了以研究生教育为基本目的、依据学科知识体系分类不断调整的学科目录来作为学位授权的学科方向依据和规范。二是国家标准。规制了与一级学科内涵基本要求对应的学位授予国家标准。三是方向引领。国家层面上,体现为对科技经济社会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布局和计划性引导。政府通过调整学科目录和设置机制,改进了学科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口径;通过“放管服”改革,逐步在学术和行政程序上下放权限,如按一级学科学位授予、自主设置二级学科进行人才培养等,这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

第四,权威性学术工作组织。在行政架构基本完善的基础上,创设了中国特色的学位授权学术维度的有力保障组织,即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一个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一般入选不超过20 人,作为高水平、代表性专家,负责学位授权审核、学位授予质量检查和评估等活动,研究学位授予标准并提出相关建议,从学术上为行政授权提供支持。

第五,闭环性定期监管体系。建立了基于行政审批功能的定期监督机制,构成了准入标准审核、事后定期监测反馈的质量保障基本闭环。一是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获得学位授权的新申请获批的学位点在获得学位授权满三年后,需要按照要求开展专项检查,之后每六年一轮定期检查评估,检验学位授予的基本规范和质量,决定是否继续授权。二是监测关键质量机制。建立研究生学位论文国家抽检制度,通过一定比例的抽检监测,既减轻负担又能通过后检验机制,强化相关责任,保障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以上特征体现出我国学位点授权制度是以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为主体维度和逻辑的制度体系。基于学位点管理体系,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体系为支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形成了比较完善、科学、可持续改进与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以上分析了以学科目录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内涵和特征,并不是刻意割裂二者,而是为下文分析融通机理提供基础。

二、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的融通机理

从知识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维度看,学科建设具有自身规律,但基于大学的学科建设不宜只进行“单轨道”研究,因其与大学的其他功能存在紧密关联,学科建设是实现大学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五大主要任务的高效组织路径,特别体现在人才培养链条的重要段落。而在五大主要任务中,当我们通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支撑的理念进行大学发展战略谋划时,把握二者的融通交互,更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在大学场景中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双轨道”交融研究,既是客观必然,也是科学规律使然。下面从二者的结构交互逻辑、内涵交融逻辑、组织关联逻辑来分析融通机理。

(一)结构交互逻辑: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支撑平台

一是学科建设提供研究生教育基石。“特定的学科建设”即学位点建设,为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提供基本教育条件;而“广义的学科建设”还包含学科发展的结构布局、系统谋划、交叉融合、营造氛围,以及建立持续创新机制和科学的评价体系等。研究生教育要突出个性化的“研”字,需具备基本的学科科学研究的主题方向、科研团队、实验平台,以及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包括学科的经济社会需求分析、基于学科知识体系的培养方案、质量保障体系等。这既为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建设和实现培养目标提供基本条件和支撑平台,同时也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基石。

二是学科建设水平保证了研究生教育成效。一流高水平学科全方位支撑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确保培养成效,包括但不限于富有创新性的科研能力、立足学科前沿、引领学科领域发展。学科的知识体系建构和研究是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前提,高深的知识支持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优质的软硬件学科公共学术研究平台建设,提供参与和国家发展、经济建设紧密联系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重大横向科研项目机会;高水平的学术队伍,积极培养和引进高质量的学术骨干,助力持续的团队建设,培育出高层次领军人物;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提供广阔的人才成长的交流平台。总之,一流学科建设是培养一流研究生的基本前提,学科建设体系要素支撑研究生教育体系结构,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整体成效。

(二)内涵交融逻辑:研究生教育促进学科建设

一是研究生教育促进形成学科建设的发展框架。基于学位点的研究生教育,在进行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科研选题、研究平台构建和支撑条件培养过程中,促进形成学科基础设施完善,逐步形成以既定学科层级(如一级学科)为核心范畴的,支撑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脉络、组织机制、学术架构等发展框架。

二是研究生教育增强了学科研究的学理属性。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性增强了学科科学研究的理论性、系统性,完善了研究范式的建构,促进了学科的基础研究,从而推动学科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深度和建设的整体水平;教师团队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锻炼了研究能力和研究深度,导师群体成为学科研究的主力军,实际上基本决定了学科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度;通过规范导师师德师风,坚持立德树人,增强了研究的学术素养和职业规范。

三是研究生教育主体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历史重任。除了导师团队的作用外,研究生的特性决定了其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天然成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其中,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所大学的科研水平。学科建设也是学科生产力的建设。[11]研究生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是学科生产力建设中最活跃、最积极的生产要素,为学科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富有创造力的新生群体,为学科生产力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补给。我国学科评估体系中,人才培养居学科整体水平评价四个一级指标中的首位,[12]可见其注重研究生参与科研及其成果的贡献度。

(三)组织关联逻辑: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是学位授权点是学科建设的基本组织单元,与研究生教育割裂开来的学科建设是空中楼阁。学科建设的基本组织单元是担负研究生教育的学位授权点,在学位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本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知识生产通过人才培养研究方向建构、学术团队的研究领域组合,彰显学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高水平、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既可以为学科建设提供大量的智力支持,又可以培养出未来的学科带头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备军。因此,与研究生教育割裂开来的学科建设就是缺乏教育建设组织基础和队伍支持根基的空中楼阁。

二是学科是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平台,脱离学科组织和学术基础的研究生教育是闭门造车。强调学科建设支撑研究生教育是中国特色组织逻辑。从战略发展方向上看,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的根本宗旨和最终目标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反映在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学校学术水平上。具体来说,只有具备一定的学科研究水平和基础才有可能获得学位授权,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学科内涵和方向也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方向;通过明确学科内涵、凝练研究方向等方式对学科建设进行界定,引领人才培养的研究方向,支撑研究生教育。可见,脱离学科建设和社会经济需求的高水平科研、研究基地、学术训练的研究生教育是闭门造车。

三是作为特别组织纽带,学科目录成为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关联起点和各阶段的融通桥梁。依据前面的特征描述可以看到,学科目录是将知识体系进行分类形成相互独立的类别,便于更好地区分专门学问,为科学研究方向、学术活动组织、学科团队建构提供依据。一方面,学科目录及其学科内涵标准是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基本依据和关联起点,发挥着指导作用和规范功能;另一方面,学科目录搭建了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运行机制中学位授权审核与管理、研究生招生、培养和授予学位等各阶段的融通桥梁。[13]

通过科学的学科建设模式促进和支持建成一流的研究生教育、通过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支撑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由此形成良好的学科建设生态,推动建立中国独特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融通的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

三、深化交融互促,促进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高效能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的大学发展创立了学科建设概念及其独特的理念和内涵,虽然没有专门的文件规划,但在重要教育规划文件中都有被强调。在研究生教育发展初期,我国通过“计划”式的学科目录及授权审批制度构建起政府顶层设计的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发展体系,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学科为基础的大学高水平发展之路。这也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创新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新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发展模式打下坚实基础。以学科为龙头的理念促进了学科快速发展,支撑了有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同时,由于学科建设显性成就突出,20 世纪80 年代外部大学排行榜兴起,一直到当前,商业性排行榜对高校误导越发严重,加剧了过度学科化,削弱了人才培养。因此,这里首先分析二者融合面临的诸多内外部挑战,特别是外部商业性排行榜倒逼因素,探索强化二者交融互促的策略。

(一)面临的战略风险和挑战

1.商业性排行榜加剧过度学科化,弱化研究生教育

国际上虽然没有系统的学科建设概念和体系,但有各类统计式的学科目录体系。所谓四大商业性世界大学和学科排行榜、国内民间发布的各类学科排行榜(以下统称“排行榜”)采用不同的学科体系,通过网络面向全世界发布,对大学和学科声誉、人才和学术流动、招生生源和校友认知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大学形成“倒逼强压”,远远超出了排行榜应有的实际功能。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发布排行榜基本为商业机构的商业化行为,排行榜的评价体系只用易获的科研部分指标,许多人才培养和社会贡献指标未得到科学体现。因此当前四大商业性国际排行榜不是反映国内外大学水平的“可信国际标准”,但却被宣传为大学、学科排行榜,隐约为整体水平,负责任行为缺失。二是其他主体解读、研究、宣传缺失,存在评价基本常识、信息的不对称。三是由于前两个原因,社会形成了“国际排行是国际标准,体现着国际水平”的误解,强化了商业性排行榜声誉,各类单项(如ESI)和局部的学科排行形成了“学科评价产业和市场”,过度导向了学科的社会影响,间接弱化了研究生教育概念,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发展起到不利导向,给我国大学发展带来战略风险。

2.商业性排行榜加剧显性定量化,弱化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商业性排行榜体系对大学学科发展的误导是不容轻视的。国际国内商业化的学科排行榜体系“五唯”现象严重,主要采用低成本可获得、易处理的科研显性指标,突出学科科研成果化、过度强化显性定量化指标,如学术论文总数量、被引用率、影响因子、H 指数、ESI、全数量的科研获奖等“学科局部”数量指标,却以“学科排名”(整体水平)名义发布。这种缺乏求实责任感的排行榜,形成了过于聚焦论文等显性数量指标的导向,过度强化了学科建设单纯科研定量化,弱化了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元素,忽视了学生学习质量和人才成长的社会贡献,弱化了研究生教育之教学过程及成效要素,弱化了教材等教学资源质量、教学责任、学生学习获得感和成长度等重要的教学效果要素,特别是削弱了科研支撑教学等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和功能,从而进一步隔离了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应有关系,阻碍了高质量人才培养共同目标的落地。

3.高校内外推动冲突,评价改革行动存在一定程度“身不由己”的状态

具有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是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的载体,承担着以人才培养为重点的五大主要任务。在以学科为龙头、为基础的发展理念下,学科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可喜的发展。但现代高校发展具有外部推动逻辑和内在生成逻辑的“双螺旋逻辑”制约属性,当外部和内部发展理念适恰并具有科学性时,双螺旋交替影响,促进正向倍增发展,不和谐便产生负增长。当前,高校对于坚持立德树人思想是明确的,但对于建设成效存在显性量化思维,外部商业性排行榜又加剧了这种倾向,在双重影响和制约下,高校重要行动决策形成一定程度“身不由己”的状态。虽然新的教育发展理念明确,但实际行动存在偏差。一是重要规划目标设定偏差。偏向于外部显示度指标,如高校、学院及学科点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行动中将商业性国际大学学科排行榜名次及ESI 显性、量化指标作为建设目标重要台账,由于其外显性突出、声誉影响力大,自然也成为目标验收时的重中之重,从而相对忽视了真正的学科内涵式发展要求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内在质量提升。二是重要内部评价偏差。内部评价是内部发展的指挥棒,校内评价考核是内生动力的重要力量,决定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由于以上原因,在重要规划台账的框架下,重要内部评价要素必然“身不由己”地附和台账。职称等人才评价、学院等绩效考核的标准也偏重学科显性量化指标,如“高被引”“SCI 分区数量”等,使得破“五唯”落地困难,学术创新贡献、社会贡献、培养贡献、团队贡献等反映不足。另外,对研究生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相关要素的关注不足,难以对研究生培养提供持久的原生动力和内在活力。因此,如何克服内部重要行动“身不由己”的状态、营造不被排行榜“绑架”的环境、回归立德树人和研究生教育规律理性,我们还面临较多挑战。

(二)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交融互促策略

从不同视角和维度对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大概念大体系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到,对二者的认知、建设、规划、评判人为地突出了二者独立性,这既有积极的一面,也衍生了若干问题。我们研究二者交融互促是一种可行路径,而不是最终目标,其最终目标是提高整体效能。从二者的分离表现及其根源可见,外部评价导向是主要的“因”,内部的现象是主要的“果”,内部现象导致的发展方向问题是更糟糕的发展风险。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外部影响的主要行为,从规制和鼓励外部评价活动两个层面提出五项应对策略。实际上,这些主要策略本身也包含两个方面,即对外部行动者的要求和学校内部对外部行为的态度。我们期望这些策略能克服二者分离,促进二者交融互促。

1.正确认识国内外商业性排行榜,不盲用局限性大学学科排行榜结果

理性认识基于局部性指标的商业性学科排行榜,客观传播解读以破解信息不对称形成的社会误解,不夸大其功能,不盲信、不盲导、不盲用,正确认识商业性国际大学学科排行榜“不是国际标准”。政府部门统筹谋划、出台法规进行全面治理,对国际国内商业性排行榜分类予以规制,特别是不宜采信国际及民间商业性排行榜结果作为学科整体成效考核检验的依据,引导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不宜采用商业性排行榜作为建设标杆“盲导”学科建设,应保持定力聚焦研究生人才培养成效;媒体应理性客观传播,不夸大其词;专业部门和人士应正确解读,引导社会不盲信、不盲用商业性排行榜,不误导学生报考,不给大学学科传导不应有的压力,营造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交融互促的外部环境。

2.支持突出立德树人的学科评价,促进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内在融通

当前国际大学学科排行榜已形成教育评价市场,亟待建立监督机制,但实际上对国际机构难以监管。因此除了以上举措外,更需要推出符合我国教育方针政策的、包含人才培养重要元素的学科评价品牌,为社会各界提供可优选的空间,使高校办学不被商业性排行榜“绑架”。遵循教育规律,倡导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交融互促、互为依存。从战略发展方向上看,二者的根本宗旨和最终成果都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都应反映在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学校学术水平上。因此,以学科目录为边界的学科评价并非不能体现研究生教育成效,如我国学科评估,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学科整体水平评价体系,在第四轮、第五轮评价体系中均建立了“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艺术科创)成果和学科声誉与服务贡献”四大板块的指标体系,首创了“思政教育成效、教学质量、在学质量、职业发展质量”四个维度人才培养评价模块,且权重设置超过科研指标。此体系突出了整体属性、融合特性、学生质量,体现了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交融统一,强调了学科“科研育人成效”“科研素养成长度”等融合成果。[14]学科评估与其他商业性排行榜的最大区别就是很好地将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融通关系嵌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在推动大学学科生产过程优化和生产力水平持续提升中发挥引领作用,具有引导聚焦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学科建设、促进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交融互促、完善大学治理体系的特殊功能。有鉴于此,学科评估得到了主管部门、高校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扬。大力支持类似的评价品牌,倡导正能量,树立正导向,促进强交互,对于克服重“五唯”的国内外商业性排行榜的不利影响、营造良性评价市场环境、把握正向评价指挥棒、推动中国特色学科建设模式支撑研究生教育高效能高质量发展,不仅意义重大且需求紧迫。

3.探索建立专门评价体系,突出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和成效

强化质量和成效是新时代大学新发展阶段评价模式和方法改革的供给需要,探索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成效评价,是检验研究生教育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评价体系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线,以学生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重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研究生教育特点及发展规律的评价模型,对于强化研究生教育在大学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推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交融互促、持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专业学位在研究生教育中的特殊性、教育资源和学术型学位教育存在融合情况,我国建立了独特的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体系。该体系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设置“教学质量、学习质量、职业发展质量”三个维度指标体系,聚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遵循专业学位教育特点,将科研等学位点建设元素融入三个维度,突出考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

4.建立内部PPF 框架,形成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融合交互机制

推动以上外部评价活动的规制和理性应用落地,将有利于大幅度降低大学的外部压力和干扰,回归落实教育方针,按学科发展规律建构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内部管理机制、建设理念是实现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交融发展、克服“两张皮”的最终决定性因素。以评价为主线逻辑的管理模型应遵循“规划、过程、成果反馈”(PPF)的基本框架。一是建设规划理念。在大学学科规划中,尊重规律和价值导向,不将商业排行结果作为目标台账,聚焦质量和贡献,从根本上克服不良指挥棒的误导。二是建设过程。制度设计倡导为研究生教育规制“资源支撑清单”,促进“科”“教”融合落地,特别是坚持“前沿匹配”机制,将研究生主要科研实践与选题匹配,制定研究生科研训练对科研能力和素养提升的举措。如第五轮学科评估专门设立“科研育人成效”指标,搭建科研和培养交互桥梁,将二者融合落地生根。三是建设成效与反馈。在人才评价、绩效考核等校内评价机制中,建立具体的科研对接培养的成效评价举措,如通过学生调查等方法检验学生科研素养的获得感和成长度,通过反馈检验过程的效能、目标的达成度,推动二者实质性融合,实现高效能发展。

5.探索供需兼顾发展模式,促进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发展交互融通

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均以学科目录为基础,因此学科目录建设思路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起到战略引领、规制和互促的作用。学科目录依据发展历程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供给侧改革,如2000 年设置专业学位类别;2006 年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2011 年目录只包含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自主设置;2021 年目录设立交叉学科门类,增设集成电路等交叉一级学科,等等。从我国经济社会和高校发展的成就和趋势看,当前学科目录及其学科发展模式需要探索从“供给侧为主线”转向“供给需求侧结合”。一方面,20 世纪80年代,我国科技经济人才青黄不接,研究生流动性较大,当年全国研究生在校生仅2 1604 人。[15]恢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计划经济制度背景下,从供给侧出发,全面快速地将学科目录按政府计划布局设计、规制发展领域和规模,使学科发展更加高效、更具针对性和可控性,这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需求和计划布局基本完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政策体系基本健全,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有力支撑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从需求侧、重大需求和发展新格局出发,坚持问题导向,主动调整和统计接收新兴学科,形成目录体系。基于需求导向发展思路,亟待在更广泛范围根据经济社会需求、聚焦发展前沿、布局交叉学科、自设二级学科等方式建构新的学科格局。在新学科格局中,研究生教育需要分析新领域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设计学科新选题方向,调整培养方案和出口质量标准。面对需求侧改革,需要探索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过程和目标的新建构,探索二者在新学科领域、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的适恰性,探究师资团队学术结构、研究生教育与学科成效评价指挥棒等方面的新融合,来面对并适应经济社会主战场的高效能高质量发展格局。

“重科研,轻教学”话题是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互不相关、被动适应”等分离的一种表征,多年来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促进二者协同。本研究试图跳出具体事项,从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规律出发,从二者的结构交互逻辑、内涵交融逻辑和组织关联逻辑分析融通机理,发现结构性互联,研究本质性融通,希望对全面认识二者独立性和交互性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场景。通过分析外部商业性大学学科排行榜,认识到此类排行榜加剧了过度学科化、过于显性定量化造成了弱化人才培养质量地位和要素、弱化研究生教育本质目标和本源价值的不利态势。期待通过五个交融互促举措坚定支持中国特色学科评价品牌、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突出科研资源更高效支撑人才培养成效,二者能牢固交融成为“命运共同体”,遵循规律,优化效能,为推动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更有效支撑研究生教育高效能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应用支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