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融美育于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之中

时间:2024-06-19

曹 兰 胜,汪先平

(1.上海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上海200444;2.安徽财经大学 思政部,安徽 蚌埠233030)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有理想的社会存在物,是基于社会实践基础上对于未来的想象和憧憬。职业理想是人生理想中的重要一部分,体现了人的劳动实践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方向。职业理想是人们对于自我未来和发展的方向性想象和规划,受到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合理的职业理想是个体能力和心理满意度及社会需求的有效结合,可以有效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和发展。反之,不合理的职业理想会给个体发展带来很多障碍,不能有效推动其个体存在价值。

免费师范教育是国家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优秀青年终身从教的重大举措。免费师范生在享有“二免一补”等权利的同时,还需要承担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等多方面的义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他们的职业理想具有协议强制性、前景明确性、地域限制性、价值奉献性等特点。而同样作为社会人的免费师范生,他们年轻有活力,理想远大,在这样具有局限性的环境中,让他们坚定未来长期从教、奉献讲台的职业理想是个非常严峻的任务。可是当前的职业理想教育往往穿插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中,枯燥乏味的“政治灌输”已经随着新时期大学生自主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等特点的呈现而变得越来越不适应大学生的身心需要。因为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建立需要在一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才能对他们未来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或教师事业做出想象和设计。当下,对免费师范生进进行职业理想教育,非常有必要融入美育理念和方式,以提升教学效果。

美育和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属于不同的学说范畴,它们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角度有不同,但也有一致性。美育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一切社会人,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对象是免费师范生,二者在教育对象上不同,但存在共同点:免费师范生既是校园人,也是社会人,其社会价值必须得到体现。同时,美育“‘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哲学基础’,‘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1]14;以审美价值论为美学基础,“是一种感性的教育,趣味的教育和人格的教育”[2],是一种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活动。而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也是为了能够为其提供思想指导、精神鼓舞和知识帮助,让其更全面地了解并接受长期从教的职业要求,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结合,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其全面发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最终教育目标也具有一致性,所以融美育于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之中必然会带来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 融美育于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可行性

李岚清同志曾指出:“美育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3]美育是运用人们在实践劳动过程中创造的美,来美化人类自身。在美化的过程中,其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实践性,起到以美启真、以美辅德的作用。让人们在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上有很大的提升,更加有效地改造和美化客观世界。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育,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来使其坚定教师职业理想信念,需要其从思想意识到感情体验,再到行动上体现人民教师的光荣职业感。这与美育之间的教育范畴、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有着一定的相融性,可以互相渗透、互相补充。

(一)教育范畴的相同性

美育与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说都属于教育科学的学科范畴。汪风易认为:“教育科学关注教育对象及其规律,主要通过研究教育对象、目的以及教学任务、过程、方法、途径和教师的组织管理等来解释人类的教育本质,探求教育的普遍规律。”[4]195美育在高校中的对象主要是青年,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对象也是青年,只不过范围上更加细化,但是他们具有共同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他们的思维活跃、敏捷,有活力,有激情,对美的追求有强烈的渴望,具有很强的审美意识。在职业理想方面更是有每个个体的美性思考。但他们的思考具有自发性、模糊性、非理性性等特点。这就需要融美育于其职业理想教育之中,遵循现代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规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二)教学目的的一致性

美育与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目的是多方面的,美育更侧重通过对教育对象审美情趣的提升,塑造其人格发展,实现其全面发展。而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就是帮助免费师范生们坚定教书育人的职业理想,这也是从国家教育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的。同时,免费师范生在正式成为人民教师之前,首先应该是个具有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人。这也是职业理想教育应该成为免费师范生教育的重要内容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二者的教育目的都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目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表述过对于全面发展的的认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发展社会系统中德育是灵魂,智育是核心,体育是基础,美育是情感工程,是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5]融美育于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更加有利于免费师范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促进其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目的。

(三)教学过程的相融性

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以教师职业的思想性、崇高性、发展性为主要教育内容,美育具有寓理于情的情感性、寓教于美的形象性、寓趣于美的趣味性、寓多于一的自由性,美育教学过程形象、直观、和谐、有趣,可以有效达到浸润人心的效果,促进个体情感生命的成长,开发和发展其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这种具有感性、情趣和人格教育的理想方式,对于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在职业理想教育层面,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个性的表达和情感的需求也能得以重视,职业潜能可以得到有效挖掘,并从更大层面影响和延伸到受教育者的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成为其生活发展的动力。

二 融美育于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全过程

对免费师范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有利于他们“掌握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本质特点和基本义务,具备良好的适应、认识和创造的能力”[6]。这样的教育是当前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必修内容,他们只有认清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职业要求,提高道德修养,才能胜任未来的人民教师岗位,同时结合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方向,提升自我发展需求,适应社会生存需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接受并内化是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如果“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活动,使整个教学成为静态和动态和谐统一、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谐统一的整体”[7],这样的职业理想教育就会非常容易被接受。教育者就可以借助美育以情感为教育基本方式,在动之以情的过程中实现晓之以理,让整个职业理想教育过程充满趣味性、艺术性,实现美育价值最大化。

(一)满足职业理想审美需要

优秀青年选择免费师范生的人生发展道路,表示他们怀揣对未来职业美好憧憬才跨进了这个门槛。而“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准备为取得高级的享受而放弃低级的享受”[8]。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为了生存获取资料的需要,人的需要是无限的,可以分层次的,有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层次的需要。优秀青年选择免费师范生发展道路是由多重因素影响决定的,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但是生存需要是最起码的内在需求,毕竟目前的社会就业压力是非常大的,教师职业在社会地位和待遇等方面都是相对不错的。但青年人是有理想的,他们的理想追求绝不仅仅停留在生存。他们对于理想有美的追求,而且这种理想美的追求会从基本的生存需要发展到自我生命的展现,并上升到社会需要层面。

免费师范生职业前景的确定性和自身的不确定性,需要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让其发现并学会审视教育行业美的价值,满足其职业理想中的审美需求,提升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享受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动力。值得肯定的免费师范生对于职业理想有着美的追求和美的渴望,但是这种追求和渴望并不能成为其职业理想的内驱动力。因为对事物的审美“是一个情感把握的过程,即人的内在生命情感对形式、结构、秩序、规律的需要;它不是人实际地去占有对象的形式,即不是为了获得实用价值而去认识对象,而是人为了追求自由愉快的生命满足、审美价值而与对象形式进行情感上的沟通”[1]68。也就是说,对于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教育,我们需要认可他们对于职业理想的审美需要,但是我们也要多多采取更为丰富的职业理想实践活动,才能坚定其理想。因为人的需要来自于生活实践,也终将在具体生活实践中得到体现和满足。免费师范生会在具体的职业教育活动中,享受理想的美好,使自我职业理想得到满足。

(二)发展职业理想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多种心理要素的综合,是人们进行审美活动必备的心理特征。审美能力的发展在美育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可以说一个人的审美能力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其审美活动的深刻性和成功状态。审美能力体现为感知、记忆、想象、情感等方面,这是个复杂的心理能力系统。这个系统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在后天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当然这种形成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直接的就是人们在具体的生产活动中获得,间接的则是人们通过耳闻目染、或者从他人受教等方式获得。罗丹说:“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9]对于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审美能力的发展,我们需要培养其职业理想的认可度和理想度,使其职业理想之美有着充分的审美情趣。

对于这种可以对职业理想充满审美情趣的审美能力发展,需要考虑人的审美感知力从何而来。“人的审美感知力最易于从现实世界最活跃、最具秩序性和多样统一性的生命活动中的观察中获得。”可见,对于职业理想审美能力的发展教育需要从人的生命角度考虑,才能有着实质性的发展。“人的生命在人文维度是一个逐步被文化、被社会化的过程。”[10]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是根据社会需要和他们自身的情况开展的重要教育内容,他们的职业理想教育是不能脱离社会实践的,我们要把他们的生命意义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其审美能力,在教育过程中,让他们有内心情感的回应。因为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引导其情感丰富的过程,只有落实到其情感的提升,职业理想审美能力的才会真正地获得。

(三)塑造职业理想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摆脱了外在世界和单纯物质需要的束缚,进入了自由的理想世界。”[1]80免费师范生进入了大学本科教育的阶段,也就意味着他们进入了身体、智力发育的较高阶段,这个阶段他们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但是并未达到成熟的阶段,只是趋于成熟和稳定,活跃、自主、进取是他们的主要身心特点。他们对于职业理想的审视,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社会、家庭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阶段,这个时期社会的整体氛围是很浮躁的,人们的价值理念是多样的,传统的优良价值受到了很大冲击,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审美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的价值理念。让他们不受不良价值理念的影响,坚守美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追求,是关系到其职业发展的关键步骤。

价值导向直接影响到了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审美意识的方向,甚至是其能否在未来有效担任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的关键因素。“一次审美教育过程,既是对学生审美情感培养的过程,也是对其道德伦理情感培养的过程。”[11]81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就是其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反映其审美意识,审美意识需要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我们对价值观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灌输和说教的方式。“以审美情趣的培养而言,它只能在美的创造和欣赏的具体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1]84我们需要深化教育方式改革和创新,让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让免费师范生学会感恩、学会成长,追求内在职业价值提升和外在职业价值贡献,把个人、集体、国家和社会关系处理好,专著于人的生存价值和生活价值,这样的价值观导向下的职业理想审美意识才是具有实际生活意义的价值意识。

(四)促进职业理想审美创设

“美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人格的全面完善来缔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生世界。”[1]85就大学美育而言,是“让大学生吸摄丰富的人类审美文化,又让大学生塑建起相应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积淀和形成相应的创设生命的幸福和美好人生的种种能力”。[11]228“创设”生命的幸福和美好人生是人们审美理想的行为表现。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需要审美理想的提升,才能进行幸福的创设。这种理想不是空想,而是基于一定的审美认知和生活需要才会形成的。同时这种理想的变化,也会随着其个体发展和社会需要等因素不断发生变化。雨果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12]可见,理想是来自于生活并体现于生活的。

职业理想审美创设需要理想的支持,这种理想来自于职业生活。“职业生活是由一系列的职业活动所构成的生活样式,它不仅表现为一种生活样式,而且也是职业活动的精神寓所。”[13]免费师范生面对的未来职业生活是教书育人,这份工作需要很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这需要他们有爱心、耐心、仁心,只有这样才能创设出比较美好的职业生活,实现职业理想之美。教育者在教育中,需要关注免费师范生的丰富个性和理想诉求,重视其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在培养其创设能力的同时,也要引领其高品位的职业生活情趣。职业生活情趣的引领是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要求所在。总体来说,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审美创设需要教育者关注其理想,重视其生活,采取多种形式提升其审美创设能力和具有高品质和美感的职业生活情趣,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免费师范生自主创设美好的职业理想。

三 结语

融美育于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之中是学科美育的有效尝试,可以有效提升其教育的实效性。教育者要遵循美育规律,关注免费师范生的特殊职业理想现状,把握其对于职业理想的审美需要,发展其职业理想审美能力,塑造其职业理想审美意识,促进其职业理想审美创设,以实现美育丰富其职业理想和创设美好生活的目的,促进免费师范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教育工作培养合格的后备力量。

[1]杜卫.美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岗峰.美育与美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17.

[3]仇春霖.大学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

[4]汪风易.融美育于大学生党课教育之中[J].前沿,2003(4):195-197.

[5]钟仕伦,李天道.高校美育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3.

[6]吕宏利.浅谈师范生的职业理想问题及教育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1):20-21.

[7]赵伶俐.审美化教学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108-114.

[8]恩格斯.致彼得·拉普洛维奇·拉普罗夫(11月12-17日)[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3.

[9]罗丹口述,葛塞尔记录.罗丹艺术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58.

[10]柴志明,何仁富.大学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49.

[11]叶学良,查有梁.大学美育——大学生诗意人生的设计与达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12]郑仁.没有理想的人生是一个黑洞[N].中国教育报,2001-11-29(06).

[13]张成涛.职业美育的价值及其实现初论[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7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