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4-06-19

姜 岚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陕西西安710100)

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问题是知识管理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所谓隐性知识,是指高度个体化的、难以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形式精确表达出来的知识,如个人的经验、直觉、感悟、诀窍等;所谓隐性知识的转移,是指隐性知识从一个主体传播和扩散到另一个主体的过程。纵观近些年来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关于隐性知识转移中影响因素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然而,这方面的研究也还存在着不足,即对隐性知识转移中影响因素的分析还缺乏较严密的系统性。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拟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从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五个组成部分——隐性知识转移主体、隐性知识转移双方间的关系、隐性知识自身、隐性知识转移媒介和转移环境着手依次进行探讨,以期对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影响因素予以较为系统的分析。

一 隐性知识转移主体中的影响因素

隐性知识转移主体(包括隐性知识传授方和接受方)可以是一个个体,也可以是一个组织,他们中都包含有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一)隐性知识转移个体中的影响因素

1.心理因素

这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1)价值观念。按照理性行为理论,一个人的行为是由其价值观念所决定的。一个隐性知识拥有者如果把隐性知识转移看作荣誉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的满足,这样的价值追求会使他克服知识私有的心理,乐于进行隐性知识转移;而如果以个人利益为价值追求,则会囿于自己的私利而对隐性知识转移持消极态度。比如,一个手艺人如果感到把自己的诀窍传授给别人是一种荣耀,他就乐于进行诀窍的传授;而如果他感到把诀窍传授给别人会丢掉自己的饭碗,则他就不会把这种诀窍传授出去。(2)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是个体在雇佣关系背景下以许诺和信任为基础形成的对雇佣双方相互义务的一种理解和信念。”[1]在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当这种心理契约得到强化时,会对隐性知识转移产生正向影响,而当其被弱化时,则会对隐性知识转移造成负向影响。比如,一个人受聘于朋友的公司任职,他心里形成的“为朋友尽义务”的许诺和信念,即是心理契约。这种心理契约会因朋友的理解和信任而强化,也会因朋友的抱怨和猜疑而弱化,前者会激发他为朋友公司贡献隐性知识的积极性,而后者则会减弱他贡献隐性知识的积极性。(3)心理所有权。“心理所有权是指个人感觉目标或者目标的一部分是‘他们的’那种思想状态。隐性知识拥有者如果对隐性知识心理所有权的感知越明显,就越愿意对别人传授他的知识,因为他感到知识传授后所产生的效果,或者其中的一部分归功于他这个知识的‘所有者’。”[2]比如,一位园艺师将自己的专有技能传授给别人并使其获得了果品良种,他会感到这项成果中包含的技能是属于他的,这即是心理所有权。正是对这种心理所有权的感知,才使他产生了传授技能的意愿,而且这种感知越强烈,传授技能的意愿也越强烈。

2.智力资本

所谓智力资本,是指组织成员能为组织带来竞争优势的一切知识与能力的总和。这其中,智力是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教育的结果,它是获取知识的基础,而知识又是智力发展的源泉,两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有研究表明,智力资本作为人的一种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对于隐性知识转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智力资本越雄厚,这种推动作用越明显,反之亦然。

3.思维方式

实践表明,在认知活动中,偏重客体的外部联系、强调感官的直接感受和体悟的经验型思维方式,虽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获取,但不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因为这种思维方式使隐性知识难以显性化。比如,我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即属于这种经验型思维方式,它强调主体在感性经验基础上的体悟,因而易于获得隐性知识,古代众多的科技发明都是这种隐性知识的结晶。但这些依赖感性体悟而不是理性分析所获得的隐性知识,很难用语言、文字等方式予以表达也即难以显性化,因而也就难于进行转移。

4.情绪

知识转移个体的情绪状态对隐性知识的转移有很大的影响。研究发现,对隐性知识传授者来说,“在积极情绪下,更容易出现利他行为,更愿意与他人合作和分享成果,从而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而在消极情绪下,则不愿意自我披露,从而不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3-4]对隐性知识接受者来说,“在积极情绪下,会对外来知识产生敏感性和好奇心,从而提高隐性知识吸收的效率;而在消极情绪下,则会对外来知识产生‘知识倦怠’和‘知识麻痹’,从而降低隐性知识吸收的效率。”[5]关于这种情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在精神亢奋状态下,人的情绪饱满,乐于交际,从而也就易于显露自己内心的秘密;而在精神萎靡状态下,则情绪低落,懒于交际,从而就会陷于自我封闭和倦怠状态。

(二)隐性知识转移组织中的影响因素

1.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不同,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不同。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限制了组织成员间的互动式交流,因而不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而扁平式的组织结构,便于平等沟通,因而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比如,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企业,一般都是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层次繁多,等级森严,对企业员工间的交流造成了种种障碍,因而不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而改革开放后的许多企业,则是一种扁平式的组织结构,这种企业结构层次较少,等级关系淡化,为企业员工间的交流创造了条件,因而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

2.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不同,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也不同。基于制度的集权化管理模式,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难以调动隐性知识拥有者的积极性,因而不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而基于信任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易于调动隐性知识拥有者的积极性,因而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比如,传统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单纯强调方法和形式的“强制”作用,使管理变成了支配人的强势力量,从而伤害了人的积极性,自然不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而现代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从而调动了人的积极性,也就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

3.成员组成

有研究发现,“组织成员的异质性(组织成员在年龄、性别、种族、教育背景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别)对成员间的情感反应有消极影响。异质性越高,成员间的交流障碍就越高,彼此之间就越不易合作”,[6],[7]从而也就越不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关于这种情况,“代沟”现象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个组织中不同代也即不同年龄段的成员,社会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没有共同语言,很难进行交流,因而也就自然不利于彼此间隐性知识的转移。

二 隐性知识转移双方关系中的影响因素

(一)关系强度

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中,有强关系和弱关系之分。“强关系指个体间情感依赖较高、联系紧密、互动频繁的关系,弱关系指个体间情感依赖较低、联系松散、互动较少的关系。”[8]这其中,强关系易于进行隐性知识转移,弱关系则难于进行隐性知识转移。比如,“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关系’是直接关系,属于强关系范畴,‘中介通路’(即通过联盟伙伴方可接触到的潜在的交易伙伴)是间接关系,属于弱关系范畴,因而前者比后者更易于进行隐性知识转移”。[9]

(二)信任程度

信任对于隐性知识转移具有重要作用,这已是人们的广泛共识,诸如:“信任是知识转移得以高效进行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隐性知识的扩散过程中”;[10]“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是实现知识共享的一个前提,而知识拥有者和知识接受者相互信任程度是影响双方知识共享意愿的主要因素”;[11]等等。与此同时,实证研究也反复表明,信任程度与隐性知识转移效果正相关,信任程度越高,知识转移效果越好;反之,效果越差。

(三)各种距离

1.物理距离

物理距离是指隐性知识转移双方所处地理位置的远近。研究表明,物理距离与隐性知识转移呈负相关关系,物理距离越大,知识转移的难度越高,物理距离越小,知识转移的难度越低。因为隐性知识的转移需要彼此间频繁地接触,授受双方间的物理距离越大,越不利于彼此间的接触,自然会增加知识转移的难度。

2.知识距离

知识距离是指隐性知识转移双方在知识存量、知识质量和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的差距。按照知识相似性理论,知识转移双方的知识差距过大,会给知识转移造成困难,因为这使转移双方难以建立共同语言,缺乏知识转移的基础,只有双方拥有的知识具有相似性,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转移。Reaganst和McEvily研究发现,“共同知识(即相似性知识)与知识转移容易性之间呈正相关”,[12]知识相似度越高,越易于进行知识转移。作为知识重要组成部分的隐性知识,自然也遵从这一规律,即隐性知识转移双方知识相似度越高,越易于进行知识转移;反之则反。

3.文化距离

文化距离是指隐性知识转移双方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组织惯例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研究表明,转移双方的文化差异越大,隐性知识转移的难度就越大。因为一方面,文化的异质性会带来双方价值观念的分歧,从而会影响双方隐性知识转移的态度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文化的差异会导致双方认知视角的差异,从而形成对特定情境下知识应用和逻辑关系的不同理解;而所有这些,都会对隐性知识的转移造成障碍。有资料显示,美国企业同国内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效果,优于同国外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效果,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即是不同的文化距离所致。

三 隐性知识自身中的影响因素

(一)隐性知识特性

1.隐含性

隐性知识的隐含性是指隐性知识存在于人们的直觉中,难以编码从而难以用形式化的语言予以精确表达的性质。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限定于特殊情境之中,根植于人们的行动和相互联系,很难与另一个情境的人进行交流。”[13]野中郁次郎也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隐性知识的隐含性使其难以传授与吸收,这就给其转移造成了困难。据说有几名学生向一位歌唱家学唱歌,歌唱家说,我在这里唱,你们仔细听。但学生听了好几遍都听不出名堂,便请歌唱家具体指教。而歌唱家也不知该怎么讲,就说“我再来唱,你们再听”。这个事例生动地说明了隐性知识传授与学习的困难。

2.嵌入性

隐性知识的嵌入性是指其与自身赖以产生的载体和情境的不可剥离性。隐性知识的这种特性,使它的转移变得异常困难。比如,一些演员的某种演出技巧往往与特定的演出环境相联系,只有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其特有的演出技巧才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而一旦环境改变,这种演出技巧则难以发挥出来,这即是隐性知识嵌入性的很好例证。隐性知识嵌入性给其转移所造成的困难,知识嵌入性概念的提出者Lam曾通过案例研究予以指出;Cummings和Teng也通过研究得出结论:“隐性知识的嵌入性会影响其转移的难度,嵌入度越深,转移难度越大,反之亦然。”[14]

3.复杂性

隐性知识的复杂性是指其组成元素的多少和组成结构的复杂程度。隐性知识由最小粒度的知识个体——知识元组成,知识元的不同组合又形成不同层级的知识单元。这其中,简单的知识元可由一句话、一段文字、一个图表等描述,而复杂的知识单元则需要通过文章、专著、专利等形式来描述,就是说,隐性知识组成元素越多和组成结构越复杂,其复杂程度就越高。研究表明,隐性知识的复杂程度与其转移的难度正相关,复杂程度越高,转移难度越大,因为隐性知识的复杂程度越高,越难于理解和描述,从而也就越难以转移。

(二)隐性知识感知价值

隐性知识感知价值指隐性知识拥有者对自己隐性知识的价值所作的判断与评价。当一个人拥有了某种有独特价值的隐性知识时,他就获得了一种资本,从而也就可以在组织中享有排他性的权力与利益,而且隐性知识的价值越大,排他性的权力与利益也就越多;而当这种隐性知识一旦丧失了独占性,排他性的权力与利益也就会随之失去。因此,当人们决定是否进行隐性知识转移时,就会把隐性知识的感知价值作为权衡的依据。有研究表明,“隐性知识拥有者对自己隐性知识的感知价值与其知识转移的意愿负相关,感知价值越大,转移意愿越弱,反之则反。”[15]有关这种情况,很多单位都有体会。当某个人具有了某种独占的专项技能时,他就会身价倍增,而他自己关于这种专项技能对自己身价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即是对该专项技能的感知价值。很显然,对专项技能的感知价值越大,就越不愿意将其转移出去,因为独占具有更大感知价值的专项技能对于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有着更大的作用。

(三)隐性知识冗余

所谓冗余,是指“一种过量的、能随意使用,以缓冲组织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资源”。[16]据此,隐性知识冗余也就指的是一种过量的、能随意使用,以缓冲组织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隐性知识。有研究表明,隐性知识冗余会对隐性知识转移中接受方的吸收能力产生影响。一般而言,隐性知识冗余的数量和程度与隐性知识的吸收能力呈倒U型关系。这是因为适度的隐性知识冗余作为一种“预备力量”的参与,无疑会增强知识的吸收能力,而过度的隐性知识冗余,则会增大知识判断和搜索的难度,反而会削弱知识的吸收能力。

四 隐性知识转移媒介中的影响因素

(一)转移方式

隐性知识转移有多种方式,诸如面对面交流、电话交流、书面交流、文件交流、电子邮件交流、视频交流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转移方式,由于其各自的媒介丰度不同,因而会对隐性知识的转移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也就会使隐性知识的转移呈现出不同的难易程度和转移效果。一般而言,转移方式的媒介丰度越高,隐性知识转移越易于进行,转移效果也越好;反之则反。比如,面对面交流作为媒介丰度最高的知识转移方式,可以使用语言、演示、操作、手势、表情、询问、讨论等多种手段进行交流,具有很强的反馈能力、多重暗示能力和语言多变性与个体针对性,因而隐性知识转移就易于进行并能取得良好的转移效果;而相比之下,电话交流由于交流手段相对较少,媒介丰度较低,因而隐性知识转移就相对困难,转移效果也相对较差。

(二)转移途径

隐性知识转移途径指隐性知识转移的路径和通道。这其中主要包括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种途径。正式组织是指以完成组织任务为基础形成的组织。在这种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主要建立在组织目标的基础上,彼此间的沟通交流是基于工作关系而发生的,缺乏进一步的密切接触和深层交流,因而适于传递显性知识,而进行隐性知识的转移则比较困难。非正式组织是以情感为基础形成的组织。在这种组织中,成员之间能自觉地相互帮助和沟通交流,彼此间的接触比较密切,因而易于进行隐性知识的交流与转移。这里,不同的转移途径会对隐性知识的转移造成不同的影响,由此表明隐性知识转移途径是隐性知识转移的一种影响因素。

(三)转移手段

1.转移平台

隐性知识转移平台指利用各种技术建立的物理媒介,其中配备有隐性知识转移赖以进行的各种操作设施。主要有:“(1)隐性知识库。这是具有隐性知识存储功能的知识管理工具,它可以运用隐性知识间接存储技术把隐性知识存储起来,以供隐性知识需求者查询使用。(2)隐性知识交流区。这其中主要包括视频会议区、实时交流区、现场作业区等,可以通过远程会议系统转移隐性知识。(3)隐性知识地图。这是具有隐性知识搜索功能的知识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搜索隐性知识源头以获取隐性知识。”[17]实践表明,隐性知识转移平台是有效的隐性知识转移工具,而它的设备是否齐全,性能是否完好,都会对隐性知识转移造成影响。

2.转移技术

近年来隐性知识转移技术的研发有了迅速的发展,在这方面,有关隐性知识转移的社会性软件的开发就是突出的例证。比如,在美国学者开发的“数字布鲁姆”(一种用于学习的信息化工具集合)和我国学者于此基础上研发的“中国版的数字布鲁姆”中,分别列出了24种社会性软件,这其中多数软件都可以很好地用于隐性知识的转移,而它们都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对它们的运用,体现了隐性知识转移技术的先进水平,因而将会取得良好的知识转移效果;而如果采用较落后的转移技术,知识转移效果将会受到影响。

五 隐性知识转移环境中的影响因素

(一)文化因素

文化是指一个组织所特有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实践表明,“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如重视知识与学习、提倡奉献精神等,会对人们的行为起规范、凝聚、激励和强化作用,从而可以有力地促进隐性知识的转移;反之,如果被消极颓废的文化氛围所包围,诸如不尊重知识、不重视学习、文化利己主义盛行、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缺乏、人们彼此间缺少信任等,则会对隐性知识转移起阻碍作用”。[18]

(二)社会网络因素

所谓社会网络,“是指社会行动者及他们之间关系的集合”。[19]社会网络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主要表现于网络密度、网络结构和网络绩效三个方面。

1.网络密度

网络密度指的是网络成员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有研究表明,“网络密度与隐性知识的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网络密度过低,不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因为网络密度过低意味着网络成员之间的联系与接触偏少,而隐性知识的转移是以转移双方的密切联系与接触为前提的。网络密度过高,也不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因为网络密度过高意味着网络成员之间的联系与接触偏多,从而导致用于隐性知识转移的时间与精力过量,这会付出超额的机会成本,得不偿失。”[20]实践表明,只有适中的网络密度才最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

2.网络结构

网络结构也会对隐性知识转移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网络中的“结构洞”表现出来。所谓结构洞,“根据Burt的结构洞理论,是指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中相互不直接或间接连接的,拥有互补资源或信息的个体之间存在的空位”;[21]也可以表述为:网络中一个行动者所联结的另外两个行动者之间如果没有直接联系,该行动者所处的位置就是结构洞(见图1)。

图1 网络结构中的结构洞示意图

在该图中,M与A、B、C中任意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就是结构洞,M所处的位置就是结构洞位置。这里,A、B、C三者虽然都与M相联系,但它们中任意两者之间却没有直接联系,这种无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由此也就称之为结构洞。按照结构洞理论,处于结构洞位置的行动者拥有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就是说,占据结构洞位置的行动者有更多的机会从不同渠道获取隐性知识,并可根据自己利益的需要对隐性知识的传递进行控制。而不处于结构洞位置的行动者则不拥有这些优势。这种情况反映出,标志网络位置利益的结构洞会对隐性知识转移产生影响。

3.网络绩效

网络绩效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也就是社会资本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为社会网络的绩效即是社会资本。“所谓社会资本,是指来自或嵌入在个人或社会团体所拥有的关系网络中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22]研究表明,社会资本会随着社会活动的增多和社会关系的扩大而增加。参加的社会团体越多,社会资本越雄厚;社会网络规模越大,社会资本越丰富。作为来自或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总和,社会资本表现为一种从社会网络中摄取社会资源的能力。由于隐性知识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社会资本也就具有从社会关系网络中摄取隐性知识的能力,社会资本越多,摄取隐性知识的能力越强;反之则反。

基于以上对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建立起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

该模型以具体展现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形式,对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影响因素予以了归纳汇集。通过这个模型,既能对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影响因素建立起一个总体概念,又能对这些影响因素在各个组成部分中的分布状况有所了解。这样,即可对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影响因素有一个较为系统而全面的把握。

六 结语

随着隐性知识重要地位的日显突出,隐性知识的转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影响因素问题也就自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本文从隐性知识转移主体、隐性知识转移双方间的关系、隐性知识自身、隐性知识转移媒介和转移环境五个方面着手,对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中,注意了对以往相关文献的梳理,特别是注意对近年来这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归纳和借鉴,力图使分析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鉴于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影响因素内容繁多,为了做到全面性和重点性的统一,因而在分析中遵循了这样两个原则:其一,在内容取舍上,相对次要或相对陈旧以及可有可无的内容予以舍去,尽量选取相对重要或相对较新的内容。其二,在文字表述上,对于已较为熟知的内容从简,对于较新的内容则稍许展开,以利于理解。

[1]卢福财,陈小锋.知识员工心理契约、组织信任与知识共享意愿[J].经济管理,2012(4):77.

[2]Constant D.,Kiesler S.,Sproull L..What’s Mine is Ours,or is It?A Study of Attitudes about Information Sharing[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4,5(4):400-421.

[3]Lazarus R.S..Progress on a Cognitive-motivational-relational Theory of Emo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1(46):819-834.

[4]Forgas,J.P..Feeling and Doing:Affective Influences on Interpersonal Behavior[J].Psychological Inquiry,2002(13):1-28.

[5]肖志雄,秦远建.“知识鲶鱼”在软件外包企业团队知识吸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J].情报杂志,2011(2):127.

[6]Blau JH,Deb R..Socialdecision functions and the Veto[J].Econometrica,1977,45(4):871-880.

[7]O,ReillyC A,CaldwellD F,BarnettW P..Work Group Demography,Social Integration and Turnover[J].Administrative ScienceQuarterly,1989(34):21-37.

[8]梦非,魏建良.员工关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知识属性的调节效应[J].软科学,2012(2):84-85.

[9]李瑶,刘益,杨伟.不同治理机制对联盟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J].情报杂志,2010(11):107-108.

[10]Gulati R..Does Familiarity Breed Trust?The Implications of Repeated Ties for Contractual Choice in Allianc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4,38(1):85-112.

[11]李志宏,朱桃,赖文娣.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4):583.

[12]薛丽莉.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组织内部知识转移障碍[J].经济论坛,2008(2):76.

[13]宋志红,陈澍,范黎波.知识特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4):598.

[14]隋亥华,纪晓平.粘性知识转移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10(2):216.

[15]雷志柱,雷育生.基于理性行为理论视角的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分享实证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6):83.

[16]肖志雄,秦远建.知识冗余对外包服务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J].图书情报工作,2011(10):109.

[17]林向义,罗洪云,曹明阁,刘晶.虚拟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效率的提升策略研究[J].情报杂志,2012(12):149-150.

[18]姜文.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分析[J].情报杂志,2006(4):39.

[19]姜鑫.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组织非正式网络内隐性知识共享及其实证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2):68.

[20]周晓宏,郭文静.基于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12):90.

[21]张旭,张嵩.隐性知识转移中的社会网络因素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9(12):45.

[22]Nahapiet J.,Ghoshal S..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J].Academy of ManagementReview,1998,23(2):242-26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