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陈 池
(丽水学院党委宣传部,浙江丽水323000)
西班牙信息社会学家卡斯特尔曾指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信息技术革命……这场革命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就像工业革命时期的能源一样重要。”[1]当前大学生正置身于一个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以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和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相互融合为基本特征的多、杂、全的融媒体时代。
当下,大学生通过各种网络终端广泛接收社会信息,在消化和思辨后产生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再通过网络表达这些观点和意见,形成大学生网络舆情,它会对整体的社会网络舆情走向产生影响。融媒体时代也带来了一些新的舆情传播问题,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媒介素养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素养培育应看到融媒体所具备的新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内在客观要求,以更好地顺应时代要求的变化,更有效地实现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
媒介素养起初是由F.R.利维斯和丹尼斯·汤普森在其合著的《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的意识》中系统论述的问题。媒介素养教育的最初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教育,使得学生能够防范大众传媒的错误影响和腐蚀,自觉追求符合传统精神的美德和价值观”[2]。融媒体的出现,赋予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新的更加明显的时代特征,即在兼具传统媒介素养的同时,还需要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思辨的反应能力,以及使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3]。概括地讲,这里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强调的是大学生对融媒体的参与、认知和使用的能力,尤其强调对融媒体的媒介信息的选择、判断、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大学生网络舆情反映的是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态度、情绪、意见和看法的集合,而大学生媒介素养影响大学生网络舆情走向。较高的媒介素养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认知媒介信息,有助于实现舆情良性发展;相反,较低的媒介素养则意味着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处理能力不足,容易偏信偏听,会在无形中将自身转化为媒介信息传播中的一个符号工具,成为大学生网络舆情态势恶性发展的助推器。
媒介素养与网络舆情之间的关系实质指向人与媒体的关系。大学生媒介素养影响大学生网络舆情走向的背后依然难以脱离这一实质性关系。换言之,大学生网络舆情走向总是在人与媒体的不断交融中发展的。当人们难以从自身的社会分工中脱离出来进行实地的信息搜集和获取,难以开展经验型的实践时,与社会其他领域的信息隔绝便成为一个现实性的问题。当今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社会结构的日益复杂,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信息的获取方式。当大学生不能够经验性地获取外部社会环境和事物的信息且当这种信息的体验性工作完全超出了自身的能力所及时,借助融媒体平台进行信息的获取便成为大学生认知外部世界的重要方式。那么,大学生所开展的行为实践的对象便不再是一种客观现实,而是李普曼所认为的一种“拟态环境”,这种“拟态环境”强调的是多种融合媒体对客观现实信息的再加工和再处理,借助编码形式进行重新构建的一种新的结构化的环境。然而,媒介的整个前期的处理过程难以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大学生所面对的只是已经加工过了的象征性信息,这就容易造成他们将“拟态环境”看作客观现实。而实质上,拟态环境只是一种假象,大学生在这种假象中显然容易失去基本的现实尊崇。
如今,大学生置身于网络社会之中,浩瀚的网络环境既提供了一个庞大的信息场,又提供了超出可以亲身感受的另一种逼真、多维的生存环境,大学生显然会将这种媒介环境作为自身认知世界和行为践行的重要参照,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也便在他们与媒介的交融中产生。所以,只有强化和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才能够使得大学生在这种拟态化的媒介环境中找寻到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世界,更好地认知、理解和判断媒介信息,从而能够在舆情产生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和分析其中的善与恶、美与丑,而非人云亦云,陷入舆情洪流中难以自拔,失去理性和科学的价值判断。
从大学生网络舆情发展角度看,舆情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一个信息的传播过程,主要表现为舆情的酝酿阶段、起始阶段、扩散阶段和整合阶段。而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都会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者和分享者,因此他们的认知情况在舆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此,现代心理学中的认知结构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是在外界刺激中不断变化的,人的认知结构总是通过打破现有的平衡和自我的内部调适而实现新的平衡。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认知和对各种舆情信息的传播和分享,总是体现为对多元化的媒介信息的选择、判断和评价,并在参与传播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信息的复制和共享。不同的大学生基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会对媒介信息产生不同的反应和不同的态度体验,从而在内心建构关于媒介信息的主观现实,他们的认知结构在受到愈演愈烈的舆情信息的影响和刺激之后,如果没有一个较高的媒介素养,不能够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判断,就极易对媒介信息产生误解,或者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而产生一些难以把控的言论和情绪,从而影响到网络舆情的走向。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从大学生自身角度讲,便是要能够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培育,使大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和重建是建立在对媒介信息良好的判断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能够掌握媒介传播规律、理解媒介运作、认识媒介传播本质的基础之上的。
融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延伸,而网络的发展又将融媒体的功能不断放大,使其逐渐发展为人们的听觉、视觉等感官能力的延伸。融媒体呈现出新的媒介信息传播特征,重新构建了大学生信息获取的方式和途径,从而对大学生的信息判断和选择产生影响。因此,应看到融媒体所具备的新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提出的新要求,以促进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
当今融媒体的运用,一方面体现为各行各业多种媒介平台作用的独立发挥,另一方面体现为大数据技术支撑下的各行各业的媒介平台作用的互补性发挥。无论哪一种作用达成方式,都为信息的传播和舆情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撑和信息条件。而这种跨领域、跨行业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融媒体形式正在构建一种非线性的关系结构。在这种非线性关系结构中,信息的加工和传播并非通过一个媒介平台或者一个领域,也并非通过一个片段来开展的,总是要通过多种媒介形式综合发挥作用。譬如融合形态的报纸在提供传统的报纸所具备的基本信息服务的同时,也能够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视频、图片、音频等相关性信息的共享。这种融合形式的发展演化也带来不确定性的关系碰撞,不同媒介、不同领域从不同角度借助不同技术,展开不同形式的信息加工处理和传播分享,“这些媒介形态以符号的方式相互链接,呈现出非线性的交互关系,每一种媒介形态都是其他媒介的镜像,每一种镜像也作为其他媒介的内容而存在”[4]。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所面对的并不是一个有序的信息整体,而是一个信息庞杂、信息重叠的场域,在超出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范围的地方,他们所获取的媒介信息可能只是整个信息内容的某一狭小片段,这就容易导致大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理解是不全面的,他们的态度和观点也就有可能是狭隘的。鉴于此,正确认识自身所处的信息场域的非线性关系结构和特征,身处媒介拟态环境中的大学生才能够获得较为清晰的信息认知路径。为此,必须提升大学生有效整合不同媒介信息的素养和能力,使他们具备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有效提取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完整全面地认知、获取和理解媒介信息。只有当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事件发展的整体面目时,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全面的判断和评价。
媒介形态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到多元再到泛化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信息得以广泛迅速的传播。融媒体便体现为这样的一个泛化的媒介形态。各类传播媒介并不是在发展中逐渐消亡和被取代的,新旧媒介总是在相互叠加发展中共同存续。如此一来,信息的易得性就变得越来越强,因为泛化的媒介形态和载体平台为大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另一方面信息的易得性使得信息变得似乎不再具有价值,因此“信息剩余”便成为大学生信息选择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信息爆炸的社会,大学生疲于接受形形色色的媒介信息,久而久之便丧失了对待信息的耐心和理性态度,也无暇进行信息的筛选和判断,于是就会造成大学生成为海量无意义信息的附庸,失掉了对信息的好奇与热爱。大卫·申克就曾在《数字迷雾》中提到“信息疲劳”一词,认为信息在成倍增长,而人们的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并没有跟上这一步伐,从而形成对海量信息的永久性的疲劳式应对。在这种信息剩余的境况中,人们所能进行的思考很有限,获取的真正具有价值的信息不多,“信息匮乏”显而易见。如果过多关注毫无意义和价值的信息,那么大学生就会丧失掉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融媒体所传播的媒介信息显然不是一类信息的多次传播,而是各种信息的齐头并进,其中不乏一些不良信息、虚假信息、伪劣信息、空洞信息等。这就要求大学生有效提升信息的筛选和判断能力,寻找到真正契合自己的信息,满足自己的信息期待。也只有当大学生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时,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从而引导舆情的良性发展。
某种程度上讲,融媒体占领了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的各种形态的媒介资源,并介入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之中,成为人们关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要件。而大学生又是活跃于各种新兴媒介中的重要群体,他们总是通过各种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实现与外界社会的关系建构。可以说,离开了媒介,大学生的信息交流和关系建构将变得举步维艰。这样看来,媒介形态的多元和泛化为大学生深入社会交往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撑和条件,而大学生也在这种环境和技术依赖中逐渐丧失掉了亲历性的社会交往和信息获得。美国学者德弗勒就曾提出了一种媒介依赖理论,认为媒介在社会中会与人们形成一种依赖关系,“人们越是指望收到有用信息,只要他们还没有失望,他们的依赖性就越强烈”[5]。当大学生过度依赖这种多元化的融媒体时,就会变得越来越受到媒介的支配,进而出现需求异化——总是在媒介信息的支配中进行信息内容的获取和理解,而忽略了自身的真实需求以及对融媒体的媒介内容的批判性审视。长此以往,难免沦为融媒体内容传播链条上的一个信息符号和工具代码,丧失掉了基本的人格和理性的审视态度,逐渐成为一个异化的人。鉴于此,要引导大学生以自身的合理价值诉求为基本导向,对融媒体的媒介信息进行理性客观的审视和评判,科学重构自我认识,以不断实现自我的觉醒和自我人格的完善。
面对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要求的新变化,加强对大学生的素养培育,以有效实现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科学引导,是当前的一个现实问题。鉴于此,要从多方面做好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工作,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大学生在各类舆情洪流中坚守住理性的自我和客观的真相,用科学的批判思维审慎对待舆情信息,不断推进舆情的良性发展。
从报纸、广播等媒介形态,到自媒体平台等新型媒介形态,媒介形态的泛化要求大学生必须掌握多种媒介资源的基本知识。尤其是融媒体时代的媒介资源呈现出多、杂、全的特征,这要求大学生要具有多元化处理媒介信息的能力和素养,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英国教育部上个世纪上半叶就把媒介素养纳入正式教学体系中,美国20 世纪60 年代末在48 个州设立了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6],我国高校当然也要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完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帮助大学生完善相关知识系统。
其一,开设媒介素养教育通识课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案例揭示了课程中共识性的教学内容远远大于差异性的特点。”[7]媒介素养教育通识课程打破了专业教育只面向相关专业领域的大学生的局限性,是一种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公共性教育课程,这就使得全体大学生都能够在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对媒介的了解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这种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至少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层面,即关于媒介的基础知识、性质、功能等,引导大学生掌握媒介的基本理论;二是思维层面,即引导大学生形成对融媒体媒介信息的批判思维,帮助大学生建立基本的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在分析媒介和社会的关系中引导大学生了解媒介的社会性建构及其内在逻辑;三是技巧层面,即引导大学生了解媒介运作技巧、媒介信息加工处理技巧、媒介修辞话语等方面的技术性实践经验;四是价值层面,即媒介对大学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真正需求选择媒介资源,真正从多元化的媒介形态中解放出来。当然,关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但其根本的原则是能够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完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不断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
其二,将融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夯实大学生认知媒介与社会关系的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系列课程,其所具有的政治性、社会性和高度的意识形态性决定了其能够以厚重的笔触,帮助大学生找到关于社会形形色色问题的答案,具有一定严肃性、权威性和庄严感。将融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随着思政课的相关理论走进学生的内心。不同于一般的媒介素养通识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贯穿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加关注社会、媒介与人之间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媒体关注的具体问题折射出来,既与国际形势相结合,又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相契合,反映大学生对媒体信息的困惑和疑窦。课堂上,老师可以举例分析各类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典型问题,从舆情的产生发展到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行客观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这种分析是站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上的,是其他相关课程难以企及的,因此更加具有科学性、针对性。
其三,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通过“课程思政”渗透在多种学科课程体系中,完善大学生不同学科门类中关于媒介信息的内容认知。丰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还需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与不同学科专业的结合。专业塑造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角度会有差别,而这种差别决定了媒介素养教育只有与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契合大学生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特点。媒介素养教育内容要能够契合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杜绝全盘吸收和一刀切的现象,要看到哪些媒介素养内容适合这类专业课程,哪些媒介素养内容不适合这类专业课程,才能保证两者的高度契合性和较强的说服力。
大学生运用各种媒介资源的时间长、频率高,融媒体中各种各样的小程序、大数据等为大学生群体的生活与学习提供便利。因此,可以通过设立融媒体媒介素养自我教育平台,使得大学生在运用各类融媒体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建构和自我完善。
其一,校园融媒体中心要做大学生媒介素养自我教育的主阵地。传统高校校园媒体如校园网、广播台、电视台等,与新媒体平台的校园站点如校园微信公众号等,亦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积极探索和建设高校校园融媒体中心。校园融媒体中心是高校对外宣传的主战场,其产出的信息也是本校学生最为关注的。同时,融媒体中心一般设立在高校党委宣传部,除了教师采编团队,庞大的学生采编队伍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要充分利用好校园融媒体中心这一“主战场”,一方面通过设立专栏,把课堂上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以新媒体的形式重新包装、发布,另一方面通过创建热点讨论、新闻评论等相关话题加以积极的引导,让大学生参与到媒介素养提升的实践当中。此外,在面向学生采编队伍日常的业务培训中,应加强媒介素养的培训,加强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判断等能力,再通过这支队伍影响、引导其周边的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其二,社会融媒体机构要承担起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职责,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条件支撑。“媒介机构占有媒介资源优势,应对各类媒介担负起媒介素养教育做出规定、提出要求,媒介机构更应自觉地履行媒介素养教育职责。”[8]对公众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社会融媒体机构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生作为社会媒体的重要受众,又是思想最活跃且频繁参与互动的读者群体,是社会融媒体机构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对象。因此,社会融媒体机构应积极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参与、组织各类实践活动,以行业的视角帮助大学生了解融媒体的运转和信息的传播过程,学习如何利用媒介实现自我价值。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丽水分社长期与丽水学院开展合作,通过共同举办红色经典演绎大赛、思政理论课演讲赛、辩论赛,开展“时政进丽院·浙里听时政新闻”活动等,既实现了浙江新闻客户端在学生端的全覆盖,又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线上互动和线下活动,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一些媒体还可以通过创办相关综艺性质节目、发布公益性质广告,或者开辟交流讨论的平台,为大学生群体和专业人士之间的沟通提供条件,帮助大学生在视觉化的体验中理解和认知媒介、舆情相关知识。当多种多样的媒介平台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多元化的媒介素养教育条件支撑时,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自我教育便具有了良好的保证。
其三,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运用融媒体的信息资源开展媒介素养的自我教育。融媒体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自我教育形式,大学生可以在多元化的媒介平台上开展多种多样的自我教育。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投入到各种媒介素养教育平台的使用之中,通过调查问卷、观看视频、网络授课、网络研讨等形式加强自身对媒介素养相关知识的认知和掌握,积极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舆情引导学习活动。要不断进行各种论证方法的学习,不断进行阅读能力、信息搜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具体能力的训练,从而真正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另一方面则要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和钻研媒介的功能及媒介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等方面的具体知识,以及媒介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深层次知识,从而使得大学生能够看清媒介背后的运作机制和深层的社会影响,能够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不断弘扬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