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施 婷,任清褒,夏更寿*
(1.丽水学院生态学院,浙江丽水323000;2.丽水学院 工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2019 年9 月,***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在信中,***表达了对涉农高校的殷切希望,为新农科建设以及新时代农业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进行农业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养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型农业人才,有效助推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已成为涉农高校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和《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的相继出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入新阶段,它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两张皮”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在归纳总结新农科的历史演进和“新农人”内涵特点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深化产教融合对高校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探索基于产教融合的“三位一体”新农人培养模式,以期为高校的农业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我国的农业生产已从传统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业逐步过渡到更高阶段,即从农业1.0 时代迈入到了农业4.0 时代。在这一阶段,农业被认为是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一个高度社会化、精准化,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生态的多系统共同推进的大的系统[1]。在政策层面,新发展理念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相继提出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催生出了一大批新业态新产业,农业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加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此转变要求涉农高校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农业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从而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高等农业教育迎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在人才供给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传统农业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不足、农科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的冲击下,高等农业教育内生性变革势在必行。在2018 年云南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新农科作为与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并列的“四新”建设主要内容之一被首次提出。从“安吉共识”提出的“四个面向”新理念到“北大仓行动”推出的“八大行动”新举措再到“北京指南”实施的“百校千项”新项目,国家已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部署了新农科建设之路,新农科建设已奏响了“三部曲”。涉农高校应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深入研究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探索应对农业农村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农科教育。
相对于新农科,“新农人”概念的提出得更早一些,大致是在2013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原主任汪向东教授曾用“农民新群体”“农业新业态”“农村新细胞”等三个“新”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2],即新农人是相对于传统农业从业者而言的新兴群体,他们将新的生产经营理念注入农村,有效激发了农村的活力,带动了农村产业的新发展。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农人研究报告(2014)》则着重强调了新农人的互联网基因,认为广义的新农人指的是具备互联网思维,服务于三农领域的人,其核心是“三农+互联网”[3]。当然也有学者认为阿里研究院所给出的广义新农人的概念过于宽泛,模糊了新农人的群体特征,他们认为新农人主要指秉持生态农业理念,运用互联网思维,以提供安全农产品、提高农业价值为目标的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4]。
上述定义大多是聚焦新农人群体蓬勃兴起这一现象,归纳总结得出其内涵与特征。本文结合新农科建设,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认为新农人是具有强烈的生态自觉和“三农”情感、扎实的农业专业知识、良好的创新思维及互联网思维的新型农业从业者,包括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实用技能型涉农人才,他们有情怀、懂技术、善经营,是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农学类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最终需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生产力。它的这一属性决定了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要素融合是高校农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第一,产教融合促使高校更新育人理念,以使其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顺利接轨。当前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涉农高校的育人理念也应从培养传统的致力于增产增量的农业从业者转变为培养帮助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共建美丽乡村的新农人。然而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观念过于陈旧,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造成毕业生供给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甚至是严重脱节。相对来说,企业直接受利益驱动,对现实需求的敏感度更高,能快速调整生产经营模式以跟进产业发展的步伐。因此,产教融合有利于帮助高校厘清需求导向,及时更新育人理念,培养出更多“毕业即能上岗”的实用型人才。
第二,产教融合能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为新农人培养提供更为完善的实践平台。目前很多高校面临着校内实训平台经费投入不足、设备老化、资源短缺的困境,这对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农业人才培养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对接合作,将学生实践平台延伸拓展到校外,优化资源配置,共享企业的现代化高新设备,弥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设施落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缺陷,同时也能解决高校学生人均实践学时不足的问题。
第三,产教融合有利于打通人才输出通道,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地方性高校担负着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通过校企合作构建协同育人模式,由原先的盲目输出变为精准育才,能显著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从而培养出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功能与基本使命,培养“新农人”则是时代对涉农高校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也是高等农业教育适应社会需求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以下将围绕招生、培养、就业三大环节,探索基于产教融合的“三位一体”新农人培养模式,来试图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招生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初始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从产教融合的角度来看,高校可在招生时赋予企业一定的招生话语权,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需求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以完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第一步。以浙江省为例,基于“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试点高校可根据本校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的要求确定综合素质测试的内容、标准、形式等,即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故高校可借助“三位一体”招生的框架体系,邀请企业共同制定招生计划、招生方案,共同开展招生宣传,继而对“三位一体”录取学生采取订单定向培养模式,毕业后直接输送到相关企业,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美国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和罗伊特·雷德斯多夫提出的三螺旋理论认为,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同构筑起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5]。在产教融合的视野下,高校和企业联结成为共同体,是协同育人的重要支撑。双方需改变固有思维,在人才培养观念上达成共识,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涉农高校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充分调研行业人才需求,征求用人单位的意见、建议,依托资源共享、技术互鉴、科研互助等形式,培养具备知农爱农为农核心素质、“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人才。企业则需在保持经济理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根据自身发展定位肩负起社会赋予的责任,主动利用资金、技术、设备等资源与高校共同培养人才,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从而获取社会效益,汲取可持续发展的动能以应对近年来产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风险。
此外,传统高等农业教育的工具主义倾向造就了所谓的“专才”,却忽视了对学生个体人文精神的浸润,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不爱农的现象。已有研究显示:受社会观念的影响,填报农业院校和农学专业的优质生源数量相对较少,学生更倾向于理工、政法、财经、语言、综合类高校[6],农业院校招生总体处于弱势。部分学生就读于农学专业或是源于传统农耕思想的影响,或是受限于家庭经济状况,或是在录取时被迫调剂,而并非出于对专业本身的真正热爱,这类学生的“三农”情感从一开始就相对淡薄。因此高校需加强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不断加强对学生的“三农”价值塑造与“三农”情感培育,使学生心系农业、根植农村、心怀农民,逐步成长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
受传统认知的影响,农学专业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再加上人们对农业类工作的固有印象(工资水平偏低、工作环境较差等)较差,很少有学生愿意毕业后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离农化”倾向明显。已有的研究显示,涉农本科毕业生选择升学、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比例高达90%以上,只有少数人选择从事农业推广、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服务工作[7]。基于这一现象,校企双方需通力合作,破除不利于农业人才就业的社会偏见和认知偏差,引导农学专业毕业生“安农”“爱农”。具体来说,高校应通过开设通识类课程对学生进行爱农教育,让学生加深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了解,进一步强化“三农”情感;通过就业咨询与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使他们看到未来农业的发展潜力,愿意并乐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从而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企业可通过与高校合作如派遣本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担任高校的就业导师、开设就业讲座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能力评估、岗位适配等服务,同时帮助学生了解现代农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薪资待遇以及工作环境等,以免除其后顾之忧。当然,良好的农业就业环境离不开国家的顶层设计和地方的舆论引导。国家层面需要不断完善农业类人才就业激励政策,提供充足的社会保障。地方政府则应加大宣传的力度,逐步破除人们对涉农就业的偏见,为“新农人”提供更广泛的社会支撑。
高校和企业作为两个独立主体,其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存在差异。基于此,需成立一个包含校方负责人、专业教师、企业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农林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等在内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平衡好双方的利益基点,共同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师资队伍的培养、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人才培养的联动等,从而将高校的育人使命与企业的利益诉求有机结合。
根据系统论观点,事物整体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其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高等农业教育变革的产物,新农科教育强调学科之间相互交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衔接。唯有上述各要素相互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知识合力,促进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实用技能型等新型农业人才的培养。
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由产教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共同设计、开发课程,一要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大学科”建设理念,打破固有的学科专业壁垒,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二要开设聚焦“三农”的人文通识课,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农业农村农民,厚植“三农”情怀;三要开设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引导学生以强烈的生态自觉投身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四要开设注重专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包括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程,并进一步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以契合农学类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五要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引导学生以互联网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为涉农产品的生产、流通、营销等提供新的思路。同时结合产业实际,编写适用于专业化人才培养的特色教材,建成精品课程。以丽水学院为例,学校的涉农专业围绕新农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求,编制新农人创新创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包括创新创业认知训练、创新创业素质训练、创新创业技能训练三大实训课程群落,涵盖通识课程、核心课程、拓展课程、竞赛课程四大课程板块,开设了农产品管理、创业管理、创业案例等13 门课程,全面构建融创新创业精神培育、创新创业素质拓展、创新创业技能训练、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如何来培养既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又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新农人,师资队伍是关键所在。“双师型”教师有着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在企业用工荒与学生就业难的双重压力下,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有利于破解双方之间的供需矛盾,增强农科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与针对性。
要完善校企共建共培、教师与企业人员双向挂职机制,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一方面要鼓励教师积极到当地企业挂职锻炼,学习企业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教师原有知识框架的更新与重构;另一方面要聘请企业高管、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实践导师,以更接地气、更切合岗位需求的方式教育培养学生,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进一步实现校企职称互认制度,解决企业师资的评聘问题和待遇问题,激发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内动力。目前,丽水学院在新农人培养方面已建有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徐伟忠教授在内的50 人校外导师团队,初步实现了校内外师资力量的联合。
以“校企共同参与,政府扶持,社会关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基本思路,汇聚地方高校、农林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智慧,为学生成长成才创建一个产教一体的综合性大学生实践平台。
把“1.5”课堂落在基地上,变“走马观花”式实践教学为“下地种花式”实践教学,实现开放式教学。当前,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重理论轻实践倾向,该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教学经费、实践场地等硬性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则是受制于教师团队本身的局限性,大多专业教师毕业后即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在行业产业中的历练,理论性强而实战经验有所不足。尽管校方已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以解决上述问题,如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但双方的合作普遍还不够深入。一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还停留在简单的参观实习、举办讲座等层面,该方式有着成本低、辐射面广、简便易行等优势,但对大学生来说无非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形式大于内容,因而其人才培养效果也大打折扣。要改变这一现象,使共建基地充分发挥作用,实现高校和企业的深层次融合,就必须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依托实践基地打造“1.5”课堂,拓展教学空间,以“下地种花式”实践教学取代以往“走马观花”式的实践教学,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在实践基地学生不仅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大致的了解,而且还能亲身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操作、基层管理运行等过程中,自然更容易形成对相关产业的直观感受,完善自身的“新农人”特质。近几年来,丽水学院依托私营企业、地方科研院所、国企等建立大学生校外教学实践基地,逐步形成了融地方农业产业需求与地方性科技型人才培训于一体的格局,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高校和企业的空间边界,推动学生由课堂、实验室走向市场实践。
以科研项目反哺基地建设,鼓励师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研做在田间地头上”,设立“新农人耕耘”奖。高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优势在于拥有大批高素质人才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能为企业技术革新、新产品研发等提供智力支持,进而帮助企业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涉农高校唯有与社会充分对接,打好生态牌,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教师科研项目贴近乡村振兴及农村产业发展方向”“学科专业建设贴近新时代农业发展趋势”,才能为农业快速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经验,走出一条中国式农业强国之路。上述“三个贴近”中的“教师科研项目贴近乡村振兴及农村产业发展方向”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尤为重要的一环。高校中的高层次人才本着“深入地方、研究地方、服务地方”的理念走出校园,致力于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研做在田间地头上,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产教学研用”一体化,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创新价值的实现。同时设立“新农人耕耘”奖,鼓励教师和企业的研发人员把校企共建基地当作科研的“试验田”、人才的“培养皿”、创新创业的“孵化器”,不断增强人才培养效能,实现“基地孵化出的经费跟着人走、人跟着团队走、团队跟着学科走、学科跟着基地走”的良性循环。如丽水学院在农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尤为关注教学与科研的联动,致力于将学习和科研成果进一步提炼和打包成为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实践项目,以期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协同水平,目前已孵化智农科技、青山禾黍、空中耕地等项目,获得20 余项省级及以上奖项。这些成功案例也将反哺基地建设,推动整个行业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构建并健全校企协同育人体系是高等农业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的高等农业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探索基于产教融合的“三位一体”新农人培养模式不仅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农科教育变革的重要一环,更是涉农高校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强农兴农时代使命的路径选择。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如何有效培养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实用技能型“新农人”需要更多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积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