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吕 苏
(丽水学院党委组织部,浙江丽水323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变化,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同志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着眼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又要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自2012 年11 月***总书记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以来,他在与青年学生座谈、到高校调研等不同场合先后提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当代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民族就有未来”“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又是圆梦人”等一系列论述[2,4-5],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大学生寄予的厚望。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六点希望”: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同时明确新时代青年的时代责任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的重要群体,理应自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以实际行动去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勇担时代重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提出,高校注重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学生提供践行的活动载体和平台,并且取得一定成效。
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来,我国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一方面,注重将价值观培养工作与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团学工作相结合,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发挥三全育人作用,拓宽培育途径,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高校教育管理者还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题研究,探索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新路径和新方法。但仍存在着培育方式简单传统、途径简单、实际收效欠佳等状况,影响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质量。
在高校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大学生以实际行动去践行。笔者通过梳理浙江省内部分高校官网信息,分析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发现绝大部分高校都能够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一定的平台和支持:一方面,由学校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等部门组织一系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另一方面,部分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能够结合院系专业特点,组织相关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学生也积极参与到学校和院系组织发起的相关志愿服务活动中;还有部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等优秀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和院系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等活动中。由此可见,从整体上而言高校能够切实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支持和帮助,并结合学校实际,运用形式多样的校内外实践活动载体,服务指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在大部分高校着力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笔者发现部分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存在投入不足、支持不到位等情况。
高校注重全方位、多渠道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大学生学习和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广泛,通过主题教育和实践教学,大多数学生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内容;除此之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宣讲等传统课堂教学,互联网、电视等媒体手段,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较为认可,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十分必要,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过于强调个体意识,不关心集体,不关注社会;还有个别学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使得他们在处理集体与个人、公与私、义与利等重大问题上重心愈来愈转向后者”[6]。
结合***总书记的青年工作论述和党中央对青年工作的要求,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要侧重如下三个方面:
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高校教师在深入推进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积极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模范践行者,为学生做好榜样。同时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使学生从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到理解国家、社会、个人等三个层面的价值内涵,不断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价值发挥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另外,还要将“课程思政”贯穿专业教育见习和实训,强化典型引领,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校,以先进模范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树立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生目标。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对大学生理论教育的同时,还应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教育,以便增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既是为了使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又是为了使他们成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我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进一步拓展教育渠道,通过开展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尊重学生兴趣特点、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实践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党中央梳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并对其继承和发展后提炼而成的,其倡导的“平等、法治、爱国、敬业、诚信”等内容,涵盖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精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充分把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积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实现文化育人,使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家国情怀、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良好的文化素养基石。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我们既要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又要重视文化育人功能的作用发挥。通过培育优质的文化活动平台和品牌,打造精品的文化活动载体,引导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汲取传统优秀文化营养,实现品德修为的提升。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历史使命,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贯穿始终。
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在重视思政课课堂教育的同时,积极引入或自行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宣讲团为学生宣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体系。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和主渠道,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8],高校思政课应该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逻辑关联以及实践意义等内容,切实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效果[9]。其次,积极引入外部优质宣讲资源到校为学生宣讲,如“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事迹”主题宣讲等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再次,通过构建校外专家宣讲团,校内先进教师党员宣讲团、学生党员宣讲团等形式,发挥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的典型引领作用,不断丰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机制。
***总书记强调:“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激发校园文化的认知导向、心理调节、人格塑造功能。”[10]高校应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大学生头脑,注重校园文化载体作用的发挥,强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入,进而完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牢牢把握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将之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以校园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大学生”。二是要建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主环境,积极选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牌,通过环境育人、文化熏陶,增强大学生的认知。三是要努力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结合起来,通过举办戏曲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道德讲堂、诗词诵读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
当前的大学在校生以“95 后”“00 后”青年为主,他们成长于我国互联网飞速发展、智能手机较为普及的时代,他们习惯于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获取各类信息,但对于党的创新理论新思想等信息的关注度不高,兴趣不强。高校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当针对大学生成长特点,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善于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新媒体手段,使他们循序渐进地了解、认可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并加强新媒体渠道的宣教工作,通过新媒体手段以图文、视频、话题研讨、评优投票等形式,向大学生讲解党的新理论新思想,传播正能量。另外,高校在运用新媒体手段时要因势因时而变,充分利用周边红色教育资源,传承校训精神,宣教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信有礼等优秀师生事迹,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养成积极向上、爱国爱党、敬业奉献的优良品格。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2]。构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体系,一是要积极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第二课堂”质量,开展优质高效的校园文体活动,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要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方面教师党员要注重言传身教,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家国情怀,另一方面学生党员要在学习生活实践中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其他青年学生的榜样,做一名合格党员,为党旗添光彩。此外,还要完善学校制度保障,通过修订学生德育量化、“第二课堂”清单、社会实践等相关制度,提高团委、学生处等学生工作职能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投身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必要的平台保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