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郝连科,陈佳玉,潘树坤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Web2.0开启了人类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学习之旅,也拉开了“微”时代的大门,“微”理念、“微”学习、“微”资源异军突起,引领了新一波教学改革的热潮.“微”学习以微型媒体来呈现学习内容,以灵活的移动通信工具来承载学习内容,以实用短小的内容模块来组织学习内容,实现在短时间内学习相对短小的、松散连接的、自包含的知识内容.“微”学习资源是对基于单元或课时为主的“大而全”的资源建设模式的一种反思,是在微型学习理念影响下涌现出的学习资源之一,它采用“情景化”“短小化”“案例化”和“实用化”的微型资源来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关于微型学习的内涵,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国外学者认为微型学习是处理比较小的学习单元并且聚焦于时间较短的学习活动;国内学者认为微型学习是用微型媒体承载微型学习内容的学习[1].当然,国内外还有许多不同的说法,都是从不同角度解读微型学习的内涵.我们认为微型学习是为了实现相对短小的学习目标,利用微型媒体在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支持下开展的相对短小的学习活动,它可以使学习活动变得灵活多样,学习评价科学公正,并且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2].它具有学习时空泛在化、学习内容片段化、学习方式个性化等基本特征,既可以应用于课上也可以应用于课下,既可以应用于混合式学习也可以用于翻转课堂等各种教学模式中.在微型学习中,微型媒体以短小的内容组块来呈现学习内容或组织学习活动,学习相对短小的、系列化的知识单元或重难点,在短时间内集中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发学习动机,直击学习内容的核心部分.
微型学习资源是在“消费文化”“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学习资源.微型学习资源建立在微型学习和学习资源的概念基础上,适合于微型学习,包括微材料、微平台、微环境、微操作等基本要素[3].微型学习资源具有容量小、目标明确、相对独立、内容广泛等优点.表现形式可以是一段视频、一段文字、一段音频、一个课件或是一个平台等等.微型学习资源重视学习情境、学习活动的设计,重视微型学习过程中自主形成的学习资源库,可以有效地实现因材施教.在开展微型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利用各种设备自定步调地进行学习,增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减轻学习者的心理负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方便地利用各种移动设备,指导不同类型的学习者进行学习,引导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和信息化发展.
表1 微型学习资源使用情况调查表
(1)问卷设计.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微型学习资源的使用情况,我们随机抽取了9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利用微型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问卷设计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题目短小简洁,容易作答.如表1所示.
(2)问卷分析.此次问卷调查,实发问卷90份,共收回85份,回收率为94.4%,无效问卷5份.统计结果表明,我校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浏览信息的人数最多,比例高达97.02%,从来不用便携式终端获取信息的人数为零.如图1所示.大学生主要利用我校的WiFi或者包月的移动流量,每月的流量在20G的占85.42%,基本可以无限量地使用无线网络.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39.58%的人在60~120分钟之间,20.83%的人在120~180分钟之间,180分钟以上的人数达到14.58%.所有被调查对象都表示会上网浏览资讯,有接近64%的被调查对象表示会上网获取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有接近50%的同学听说过微型学习,部分同学利用过微型学习资源,但不了解这种学习方式就是微型学习,而且学习时与其他同学交流互动比较少.有接近20%的同学表示微型学习会占用较多的课下时间,对学习效果表示担忧.在微型学习资源的媒体呈现形式方面,微视频是他们最喜欢的内容载体,需求率高达82.55%,其次是音频、图片、信息图、文本.如图2所示.大部分的同学有信心通过移动网络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但是基本上不太愿意使用付费资源.有过利用微视频学习经历的同学,认为效果很好的人数比例为52.26%,认为效果一般的为25.72%,而且他们认为进行相应的测试是必要的.85.05%的同学认为微型学习资源太零散化,不够系统,应该形成系列化的学习资源,目标明确,主题突出.问卷结果还表明,在校大学生对微型学习资源的利用抱有较高的兴趣与愿望,但是微型学习资源的设计仍是重中之重,应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需求,确定具体的行为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学习内容要多媒体化,学习评价要及时充分,可以利用蓝墨云班课、学习通等智能平台辅助学习[4].
图1 在校大学生微型学习设备使用分析图
图2 微型学习资源媒体呈现形式分析图
为了掌握更多的有关在校大学生的微型学习情况,笔者又于2018年10月—12月期间在通化师范学院传媒学院16级、17级中,随机抽取了30名学生进行访谈,旨在了解目前在校学生对微型学习、翻转课堂、微视频等新型学习方式的使用情况,从而对使用微型学习资源的使用进行可行性分析.访谈提纲如表2所示.
表2 在校大学生微型学习情况访谈提纲
从访谈结果来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大部分同学听说过微型学习、混合式学习等新概念,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和动画专业的同学听说的比较少,但是大部分同学表示愿意尝试在今后的学习中使用微型学习、混合式学习等学习方式.大部分同学表示如果能将专业课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做成微型学习资源,并且将其存储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中,自己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浏览学习、交互学习,自己控制学习进度,自己完成测试活动或者头脑风暴等,会对学习有较大的帮助.大部分同学认为目前的学习资源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以演示文稿为主,辅以文字图表,缺乏动画类、视频类的教学资源,如果学习资源能实现微视频、微音频、微动画等多媒体化,将会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被访同学还表示,“课前利用微型学习资源预习,课上讨论答疑或者利用微资源进行部分内容的讲授,课后利用微平台上交作业、测试、反思.”这种学习模式虽然会占用较多的学习时间,但是他们愿意尝试.然而他们也表示微型学习资源所包含的知识点要明确,目标要准确,任务要明晰.
(1)微型学习内容策略.微型学习内容一般来源于较大知识点,把较大的知识点分解为较小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包含一个自主的学习组块,每个组块由较小的组织结构构成.每个知识点实现某个“微目标”,随着“微目标”的实现,学生可以自主构建系列化的知识体系.微知识点既保留了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又可以使学生渐进地掌握系列化的知识结构.如在学习影视作品中的语言时,可以将其分为影视剧中的语言、纪录片以及电视节目中的语言两大部分.在影视剧中的语言学习中又可以分为对白、独白、旁白、内心对白、群白等部分,并分别配以不同的案例资源或视频资源.如图3所示.这样既保证了知识的独立性,又保留了知识的完整性,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结合起来,将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满足教学要求.
图3 影视作品中的语言
(2)微型媒体呈现策略.微型学习主要借助于便捷的微型媒体,屏幕较小,所以要求内容的呈现和设计要选用合适的媒体形式.文本媒体是通过语义传递信息的,比较适合表现陈述性知识.如用来陈述影视声音的概念、基本功能、音乐的节奏、音响的种类等等,用简短的文字表述其基本含义,帮助学生建构起知识体系.图片适合于创设一定的情境或者是对复杂结构图进行形象化的解释,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解释声画同步、声音的蒙太奇种类等内容时,可以利用画面或者图示等媒体形式,把画面和声音内容以及声音的创作手法等直观地表现出来,使声音提前、声音滞后、声音淡入淡出、声音重复等影视声音蒙太奇类型形象地再现出来.音频媒体在影视声音艺术中更是有着独特的作用,在讲授有声音语言、音乐的节奏、音响的类型、背景音乐、原创音乐等内容方面都要用到音频媒体,有时为了使学生更加关注声音部分,还要故意隐去画面,让学生反复观看、反复体会.视频可集图、文、声、像、动画于一体,在影视声音艺术课程中更是有着明显的优势.在介绍影视声音艺术特性的案例、影视音乐的风格发展、影视节目中音乐的录制等等内容时,都要截取或制作相应的微视频,使内容更加清晰准确地呈现出来.
(3)微型学习活动策略.微型学习除具有一般类型的自主学习特点外,还可以看作是通过移动终端传递学习资源的微型学习活动.微型学习活动的开展非常灵活,既可以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一个环节,也可以发生在课下、午睡前、乘坐交通工具等时间内.每个微内容的学习都承载着一个活动主题,微内容系列就会构成微活动序列,系列化的内容体系逐步形成了一个微活动体系.微活动也要包含微目标设计、微活动设计、微情境设计、微评价设计等基本环节.学习时间不宜过长,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操作完成微学习序列,并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互动[5].如在学习录音设备中传声器部分的内容时,介绍了电容式传声器和动圈式传声器这两种主要的传声器类型,接下来就可以开展系列化的微型学习活动.借助网络资源学习电动式传声器、电容式传声器的基本原理、性能指标、立体声录音方式等系列活动.通过布置作业、头脑风暴、在线讨论、分组陈述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使学生掌握传声器这一部分相对完整的知识序列.
我们在联通主义、情境认知等理论的指导下,整合其他教学模型的优势,结合我校教学实践情况,设计了高校微型学习资源的教学模式.如图4所示.该模式由前端分析、过程设计和学习评价三大部分构成.可以充分利用微型学习资源,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知识内化和迁移.该模式既强调课程学习的微型化,也重视学习者的知识内化;既倡导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又把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起来[6].
图4 高校微型学习资源的设计模式
(1)前端分析.前端分析包括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分析等,并由此确定教学起点.学习者分析主要包括对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和个性特质分析.学习者个性特质则包括基本特征、认知特征、学习准备和学习困难等.以“影视声音艺术”课程为例,该课程设置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学生修完了“艺术概论”“广播电视新媒体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对影视声音部分的内容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而且该专业的学生属于艺术类考生,他们大部分在高中是学习文科的,感性思维能力相对较强,理性思维能力弱.因此,在确定学习目标时起点不能太高,要从艺术和审美入手,将知识划分成不同组块,形成不同的任务体系,创建和挖掘每一部分的微型学习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的有效互动,构造有效的知识体系.
(2)过程设计.过程设计可以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选择使用微型学习、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三种形式中的一种,也可以结合使用.适合微型学习的内容可以采取选择或开发微型学习资源、平台发布、布置任务、总结反思等步骤进行.如在学习立体声和单声道的区别时,可以先选择有关立体声和单声道的微视频,或者利用屏幕录像截取部分视频,也可以自己制作单声道和立体声的音频,利用蓝墨云班课或者学习通等平台发布给学生,并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总结反思,从而完成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适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可以借鉴传统课堂的优势,采取激发学习动机、利用微资源演示重点难点、学生讨论总结、进行个别指导等步骤进行.如学习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时,可以针对难点,演示视频《手机》中的插曲《刘三斤》,通过歌词推动叙事;演示完成后学生讨论总结,发表观点,从而深刻理解音乐的叙事功能.对于适合自主学习的内容,可以先具体陈述学习目标和任务、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自主或协作学习、进行个别化指导、总结反思等活动完成.如制作录音采访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先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制作一部十分钟左右的录音采访,要求主题突出、声音清晰、有声语言与背景音乐音响搭配得当等;然后给学生划分小组,每组自己确定采访主题、联系采访对象,自行完成任务;每个小组发现问题或者遇到问题时,可以进行个别化指导;最后进行总结反思,可以线上也可以线下进行,完成该部分内容的学习.
(3)学习评价.学习评价主要是对学习者进行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在使用微型学习资源评价模式中,要将学习与评价结合起来,将评价融入课程,融入知识点,并注意适时反馈.总结性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主要是良构领域的知识;过程性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非良构领域的知识.评价的主体可以包括同学、教师、学习伙伴等,可以借助蓝墨云班课等智能学习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实时分析,并给学生以及时的反馈和指导.还可以针对学生完成的每个教学活动,设计相应的评价量表,力求使评价过程规范化[7].表3是小组成员互评表.
在模式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在学习活动发生前,要注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活动进行过程中,要以学习者为主体,教师作为指导者、启发者、微学习资源的提供者等角色出现,帮助学习者培养创新性思维和探究性思维,注重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8]学习活动结束后,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学习,及时评价反馈.
“互联网+教育”的提出,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微型学习方式逐步被人们接受,微型学习资源的创新应用将成为研究重点.微型学习资源是建立在学习者个人兴趣基础上的,它便于学习者随时随地地开展自主学习、浏览学习、探究学习等,这正契合了人类的认知特点,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时间.但是微型学习资源的构建要经过严密地设计,能够实现相应的学习目标,并配有科学的评价体系.高校微型学习资源设计模式的提出,将大大促进微型学习的教学性、科学性,有力地推动微型学习资源在高校的创新应用.
表3 小组成员互评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