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潘晖君,庄一民,陈远宏
闭环(Close Loop)这一科学术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之中.在心理学中,亚当斯将运动反应与知觉印迹形成的反馈机制定义为一个闭环;管理学的闭环定义源于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即将一项业务分为几个“工作流”,再通过信息机制将工作流联系成一个环路,相对于“开环”,闭环强调系统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封闭性[1].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亦是如此,也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其中的每个阶段的教育也需要有始有终,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环”,一环脱节,整个教育系统都会受到关联和影响.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也提到,“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由此可见,全过程育人有其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着眼于育人的阶段连贯、环节紧扣、不留盲区和死角.
基于闭环理念,本文将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学阶段,划分为主要四大关键环(期),即大一上学期为入学适应期,大一下学期至大二上学期为转折融入期,大二下学期至大三上学期为锤炼成长期,大三下学期至毕业为毕业离校期,四个阶段环环相扣,循序推进.本文着重关注入学适应期,通过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群体表现和个体反应,深度剖析其所反映的阶段性问题,探究解决对策,以期引入闭环理念,抓住高职院校大学生入学适应期的学习适应、课余安排、人际交往、职业规划等此阶段的“关键环节”,提升全过程育人的工作实效.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和不记名的方法,面向泉州市各高职院校大一学生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63份,回收率为92.6%,其中有效问卷400份,问卷有效率为80%.
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真实情况,除了采用问卷调查外,还增加了随机选取10名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进行单独的个案访谈,全面了解其在大一上学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情况,样本情况详见表1.
表1 访谈对象情况分布表
(1)学习适应情况.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图1)显示,20.2%处于入学适应期的学生表示在学习方面没有不适应的地方,但仍有52%的学生表示在课余生活安排方面影响到学习.另外,分别有48.7%,43.5%和42.6%的学生表示相较于以往,进入大学后,学习方法、课程难度和教学模式等三方面的不同使他们在学习方面出现不适应的感觉.可见,对于入学适应期的学生来说,大学相对开放、自由、自主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出现明显的不适应状况.
图1 学习方面适应情况
(2)生活环境适应情况.从问卷情况和个案访谈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平衡学习之余如与工作、休闲、娱乐的关系,但仍有近30%的学生表示要很好地平衡几者之间的关系有点困难.另外,从图2可以看出,有67.5%的学生选择靠上网聊天、玩游戏和看电影的方式来安排课余时间,这个比例高于选择去自习室、图书馆和参加各种社团、学生会活动.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在学习之余,多选择偏娱乐消遣的方式来安排他们的生活,缺乏一定时间管理和自我规划意识.
图2 课余生活安排情况
从调查统计的数据看(见图3),入学适应期的学生比较重视参与各级各类学生社团或学生组织,呈现较为积极的一面,但从另一个数据可以发现,有12.5%的学生仅将其当作个人兴趣,兴趣导向成为他们参与社团学生组织的第一大因素,甚至出现一些较为极端的现象,喜欢时才去做,不喜欢时不去做的情形.个案访谈中也有学生表示对参与学生社团或学生组织了解不多,有时可能完全不清楚情况,多半根据学长学姐推荐或跟随寝室好友一起参加,存在一定跟风情形.
图3 看待参与社团或学生会工作情况
(3)人际关系交往情况.从问卷调查的情况及个案访谈的结果看,大一新生普遍都能适应寝室大集体生活(图4),但在遇到人际关系方面却呈现出感觉缺少知心朋友、与个别人难以交往等个体问题(图5).遇到诸如此类的不和谐人际关系问题上,个体也较为倾向通过向好朋友倾诉、自我消化或寻求家人的帮助等方式来排解.可见,有无知心朋友或好朋友对于入学适应期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这不仅成为出现在他们目前人际交往方面的一个主要问题,同时也是解决其他问题的一个关键.此外,图6所示有高达60.5%的学生选择通过自我消化的方式来解决棘手问题,也反映出当前高职学生处理解决问题的方式单一,可能存在一定隐患,自我排解得当万事大吉,反之则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图4 大学寝室集体生活情况
图5 所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
图6 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非学习方面)倾诉
(4)职业生涯规划情况.结合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的结果可以看出,入学适应期的大学生有超过半数的学生有短期的打算,这与之前调查的结果多数学生选择通过娱乐消遣的方式来安排他们的大学生活所折射出的问题本质相一致.此外,如图7所示,仅有22%的学生有清晰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14%的大学生感到未来目标模糊,没有打算,走一步算一步.个案访谈中多数学生表示对未来规划很迷茫,想多做一些尝试,从不断的尝试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由此可见,正所谓令人困惑的入学适应期的确反映出这阶段群体的心声,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亟待重视.
图7 职业生涯规划情况
基于上文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结果及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的情况来看,当前,高职院校入学适应期的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总体情况呈现较好的趋势,但各个方面仍存在自己特有的一些阶段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学习适应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较为不清晰、仅以兴趣为导向的短期目标明显、处理人际关系方式单一等方面的问题.
以往全过程育人分析往往侧重过程的完整性、全面性,而忽视了每个过程的阶段性、特殊性.入学适应期的大学生除了具备其他阶段学生的共性问题之外,也存在一定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对于处在入学适应期的高职学生来说,该期间最明显的一个阶段性问题即适应性问题.学习上,一方面以往高中高强度的学习或中专散漫的学习氛围都给初入高职的学生带来一定的不适应感,学习动机不足.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也就是说成功的学习体验可以增强学习动机,反之则可能起到削弱作用.部分学生刚刚经历了不如意的高考,带着失落沮丧的心情进入高职院校,原本的本科梦被现实击败,此时往往存在一定的挫败感,对学习也因此失去了信心;另一方面,初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仍然受限于传统学习模式影响,过分依赖老师、依赖课堂,缺乏一定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意识.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每学期的实训课程、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等形式都是有别于高中的教学模式,但仍有部分高职新生片面地认为只要上好课,完成好作业就等同于完成了所有的学习任务,因而往往对课程难度、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应.
结合当前95后甚至00后高职学生的特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独立空间,寻求刺激好玩的事物.网络信息化极大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再加上这部分学生一入学便摆脱了家长的约束,学习生活一下子缺少了高中时代明确的目标,因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更愿意选择通过网络等虚拟空间来度过自己的课余时间.除此之外,当前的高职学生单纯以兴趣为导向、盲目跟风的现象明显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缘于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一进入大学,缺乏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正确认识和有效规划,抱着试一试、玩一玩的心态占据首要;另一方面处在入学适应期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年龄、爱好、特点等方面的接近,他们更倾向选择接触同辈群体这一关系比较密切的群体,它不同于学校、社会组织对人们的思想影响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同辈群体对人们的思想影响多半是通过成员间的互动在无意中进行的,所以往往存在自由性、渗透性和独特性的特点[2].其影响日渐增强也日益重要,因而不能忽视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
追求个性,崇尚自我的年轻一代,非常注重结交知心朋友,在这个问题上,缺少知心朋友、与个别人难以交往以及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更愿意找好朋友倾诉胜过找家人或老师倾诉的情形往往折射出他们害怕孤独且渴望友谊的一面.在这个过程中集中反映为自我意识过强、交往层面狭窄、处理和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方式方法单一等问题.这缘于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大多数专业是在大三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接触社会,因而很多高职院校大学生大部分在学期间过着单纯的“三点一线”式的象牙塔生活,接触的群体多为校园中的人群,并且有许多学生是第一次背井离乡独身一人来到大学这个陌生而全新的环境,孤独中渴望结交新的朋友成为他们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于是在此时,从同辈群体中发展友谊更容易实现;另一方面,入学适应期的高职学生正处在情绪波动比较大,较容易冲动的年纪,考虑或处理问题往往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较少懂得为他人着想.他们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感情用事,可能因为一点点小事处理不当,矛盾激化,进而出现过激行为,导致不良后果.
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概念最初起源于美国,1971年,美国教育总署对生涯教育所下的定义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其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即从幼儿园到成年,按照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准备、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3]美国从幼儿园开始就有生涯辅导,一直贯穿至成年,然而,在中国,有相当比例的大学新生却有生涯规划离自己还很远的想法.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生涯规划就是要按计划安排自己的发展,但人生往往存在诸多变数,不可能按照计划按部就班地完成.片面的认识或误解致使职业生涯规划仅仅停留在表面,或应付所谓的课程期末大作业.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就业蓝皮书的数据显示,2015届、2016届连续两届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高达34%[4].时间之短,离职率之高,这一现象再次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这部分大学生群体通常存在自我认识、自我定位不准确,好高骛远,往往愿意趁着年轻多做一些尝试,在频繁跳槽中找寻自己的职业生涯方向.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主要诱因,它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还可以提高学习意志,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观念,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改善学习效果.因而,针对高职院校入学适应期的学生普遍反映出的学习问题,一是需要增强其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多数高职新生在填报志愿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破罐子破摔,对专业了解不多,因此在填报专业时没有进行慎重考虑,入学后才发现,对所学专业不喜欢,不适合自己,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这就应该从自身着手,转变观念,了解学科专业的发展动态、发展前景和未来就业方向,找寻一个契合点,培养自己浓厚的兴趣.此外,这也要求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在发现学生有现诸如此类情形时应及时介入,从根源上引导帮助他们,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需顺应高职高专人才市场需求进行相应改革,增加实践教学活动的比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与专业学习、技能竞赛、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获得课本以外的经历和体验,收获与成长,重新帮助他们提升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三是善于运用群体感染法,“群体感染也叫交互感染,指在一个群体中,受感染体感染的各个个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况”[5].高职院校需积极培育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使其产生良好的榜样效应,扩大辐射带动作用,使顺向感染去影响个体,从而使个体在积极、健康的氛围影响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活动、相互配合的过程,它一方面包括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也包括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活动.“教育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又不是自发形成和发展的,它是需要教育的引导.”[5]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这就首先要求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除了肩负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任务,在教育过程起主导作用外,还应特别注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从规范性的行为约束到自发地约束自身,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其次,高职院校大学生也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就是从这里开始:让一个人去关心另一个人,力求看到自己身上的好的东西在另一个人的身上表现出来.”[6]有意识、有计划地参加志愿服务,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教育;主动参与集体讨论、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活动,在群体自我教育中对标查找自己的不足,争取更大的进步;或是通过加强自我修养、经常反省反思自己的行为,学会自我调控的方法,增强自我管控能力.最后,学校教育为避免成为一种学究式教育而失去它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积极作用,也离不开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家庭、社会、学校三方要加强联系,连成一个“教育环”,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发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2年将人际交往技能作为21世纪通用技能,将其摆在与技术技能和基础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7].由此可见,人际交往技能作为一项非技术技能已被世界各国广泛重视.但有关研究表明,许多用人单位认为当前高职毕业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外,还缺乏一定的社会技能.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的现状下,高职院校大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需具备一定的“软实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必备的工作技能之一,它加强了高职毕业生了解职业角色定位的能力,强化了公民责任感,同样也增强了其在职场中化解矛盾的能力[8].因此,作为入学适应期的高职大学生来说就应努力培养自己的这一项基本技能,为未来的职场工作做足准备,高职院校也有责任、有义务为打造学生的“软实力”上下功夫.一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培养专业技能,往往有存在忽视一定人文素养培养和美育教育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可以结合本校、专业的实际情况,适时开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程或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有关礼仪或人际交往关系方面的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修养.二是可以通过服务学习的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已通过结合社区服务与学习的教学研究作为以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甚至是一种制度或计划的方式探索创新性的实践教学方法.在这样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中,学校与地方、社区等社会性的教育资源的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了最佳的人际交往环境,不断充实和丰富着他们的朋友圈,同时也在无形中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和内省智能.
美国职业教育学会1972年在推广教育的工作报告中指出:“生涯教育是针对所有国民,从孩提时代至成年的整个教育过程.它能使学生对学习的目的有清楚的认识,并且对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有热忱,这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心与目标.”[3]由此可见,美国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深深根植于孩童时代,并以此贯穿至成人教育的全过程,使得学生对现在的学习有目标、有计划,对未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有期待、有热情.
鉴于此,对于生涯规划起步较晚的中国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在大学初期培养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根据美国职业规划大师Donald E.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大学一年级属于生涯规划的探索期.在这个期间,个人需要通过实践等活动初步探索自己未来感兴趣的职业发展方向.基于此,对于处在入学适应期的高职大学生而言,需要引导并帮助他们做好认真思考及合理规划大学三年应如何度过及对未来如何获得理想工作的准备.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探索,可以帮助这个时期的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并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发掘自己的兴趣、知道自己的需求和愿意从事的方向,避免陷入盲目的选择,帮助他们更合理地组织学习、实践和课余生活.虽然大一的时候还不需要涉及找工作,但依然需要很多信息和获得机会的技巧来开展丰富的生活、获得实践的机会.因此,在入学适应期间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培养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用生涯规划的思维来思考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到大三面临毕业找工作将会更从容地作出选择.
学习适应、课余安排、人际交往及职业规划看似普通的四个环节却交织贯穿着高职院校大学生入学适应期的始终.作为大学伊始阶段,这四个环节能否顺利度过或是其中的问题能否处理得当将密切影响着后期的大学阶段.在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大思政”的格局下,本着学生本位,因材施教的理念,运用闭环理念落实落细到大学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一环扣一环、阶梯推进,将有利于更好地发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形成良性循环的全过程育人模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