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的调研

时间:2024-06-19

蒋秀玲,任姝名

从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教育部先后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这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与挑战,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迫在眉睫.[1-2]

吉林省东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对于一些偏远山区而言,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欠缺,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全面提升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刻不容缓,本文就如何提升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了探讨.

1 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情况,以吉林省通化县、柳河县、辉南县、靖宇县、抚松县、集安地区、白山地区、长白山朝鲜族自治区为调查对象,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59份,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教师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1 认识问题

当问及“您认为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时,5%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非常重要,14%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重要,另有68%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起到的效果一般,13%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毫无作用,统计结果见图1.由此看出教师对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他们应用能力偏低.

图1 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统计图

1.2 态度问题

当问及“你每周上网学习的时间大约是多少”时,选择1个小时之内的教师占23%,1至2个小时的教师占24%,3个小时及3个小时以上的教师占5%,而48%的教师上网学习的时间几乎为零,统计结果见图2.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学习时间较少,态度不认真,导致他们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存在很大欠缺.

图2 教师每周上网时间统计图

当问及“当您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到了所需信息后的做法”时,有50%的教师在收集到信息后会原封不动地搬用,而34%的教师会对其进行一些修改,仅有16%的教师会对信息进行分析,然后重新整理,统计结果见图3.从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没有端正态度,照搬现成的资料,不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长此以往,导致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严重缺失.

图3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信息后的做法统计图

1.3 水平问题

由于教师对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认知不足,态度不认真,导致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严重欠缺.

(1)教师信息呈现能力有限.课件是课堂教学中呈现信息的最好方式,高质量的课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调查中我们统计了多媒体课件制作情况,10%的教师经常制作出新的课件,而5%的教师仅仅是在有公开课的时候才制作课件,更有85%的教师没有制作过课件,统计结果见图4.由此可见,教师信息呈现能力十分有限.

图4 教师信息呈现能力统计图

(2)教师对常用软件使用水平参差不齐.当问及“教师对教学常用软件,如Word、Excel、PPT等的使用水平”时,有20%的教师对教学常用软件的使用水平几乎为0,40%的教师只会一点,18%的教师能够较好地运用教学软件,而22%的教师则能够熟练使用这些办公软件,统计结果见图5.由此发现,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常用软件使用水平参差不齐,这种现象极大地限制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脚步.

图5 教师常用软件使用情况统计图

2 存在问题的原因

前面分析了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校两方面.

2.1 教师方面

(1)认识不够,态度不认真.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是内因,导致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缺失的原因之一是教师自身认识不够,态度不认真.他们当中的一大部分教师安于现状,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自我发展意识,早已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持排斥态度,即便偶尔使用信息技术,往往也是为了应付检查,完成任务而已,最终导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严重欠缺.

(2)学习不足.从教师层面分析,导致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缺失的另一方面原因是教师学习不足.首先,由于偏远地区教师编制不足,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时间紧凑,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其次,由于教师观念落后,对于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的影响没有充分认识,导致他们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好业余时间进行学习与提高,这是导致他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

2.2 学校方面

(1)投入不足,资源欠缺.对于学校的资源配备问题,调查中我们看到,当问及“对于学校配备的投影仪等设备是否满意”时,有41%的回答是满意,59%的回答为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中61%是认为操作不方便,39%是认为控制台遮挡住学生视线等其他因素.绝大部分教师对于学校的设备不满意,而少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也非常有针对性,说明学校在软硬件设施的完善上仍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当问及“学校是否建立了您所教科目的资源网站”时,有69%的教师表示学校没有建立相应的教学资源网站,有27%的教师表示有建立,而4%的教师对于教学资源网站的情况并不清楚,可见大多数学校教学网站并不完善,而导致了一些资源很难共享,这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由此可见,对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区的一些中小学而言,由于学校投入不足,绝大部分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不达标,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录播教室、电子图书阅览室等配置不健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的质量和数量难以满足信息化教学的要求,这就大大地制约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2)重视力度不够,没按标准严格要求.教育部办公厅于2014年下发了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明确规定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的基本内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但对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区而言,学校重视力度不够,没有很好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加之任课教师本身已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对自己没有高的标准和严格要求,致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欠缺,已远远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

(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培训不足.要想快速、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调查中我们看到,当问及“学校是否定期开展关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时,有95%的回答是“否”,5%的回答是“是”.可以看出,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校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力度严重不足,这是导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调查发现,对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区的中小学而言,由于受资金、领导重视力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培训力度不够,影响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培训活动次数过少;有些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内容不能应用于实际,这种培训只重视操作技能的进步,很难直接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相结合,不能让教师学会怎样把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课程教学中,导致培训流于形式.

3 解决对策

在目前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建设发展中,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一些学校已落后于发达地区,迎头赶上势在必行,怎样培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教师要提高认识,加强学习

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是内因,是根本,只有教师认识上去了,并全身心地付诸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提高认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与挑战,尤其对偏远地区的教师而言,由于受地域、经济、理念等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已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要想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首先要提高认识,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真正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只有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有动力积极主动地深入学习与研究,才能够成功地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之中,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4]

(2)加强学习.教师学习不足是导致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继续深造.深造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件裨益无穷的事情,通过深造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拓宽知识面,还可以使他们接受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的理论水平、教学经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以提高.

第二,积极参加培训及各种比赛.参加培训是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最快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培训不仅可以加强认识,找到差距与不足,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及理念,而且通过完成培训期间的各种任务,更可以使教师的应用水平在短期内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

为了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化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各教育职能部门或培训机构应经常举办“课件制作”“微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等比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多参加一些这样的活动,通过参加比赛,教师必然要从理论及实践层面深入研究,自主探索,并努力实施.参赛回来后还可以和同事分享自己的成果及心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可以调动本校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热情,掀起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潮.

第三,网络自学.随着网络的覆盖和普及,网络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自学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很好途径.由于网络在线学习时间灵活,在线课程比较系统,难度不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选择,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习的需求,是非常受教师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可以选择百度搜索引擎来查找学习资源,学校应该要求教师注册百度图书馆,以便上传、下载文件和共享资源.教师主要在互联网上学习和制作课件,如PowerPoint课件制作、微课程制作等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2 学校要加大重视力度,加强投入与培训

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校建设是外因,是条件,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完备的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可为教师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供有力保障.

(1)改善软、硬件条件.改善软、硬件条件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保障,只有软、硬件条件完备,教师才能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与探索,并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软、硬件条件不过硬,信息化教学就是纸上谈兵.因此,学校要提高重视力度,加强投入,不断完善软、硬件教学设施,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严格实行,在保证硬件达标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定期对软件进行更新和优化,为任课教师开展学科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资源方面的支持,激发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支持与保障.

(2)成立信息中心.在软、硬件条件达标的基础上,要想使这些软、硬件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管理、服务、维护工作必不可少.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成立专门的信息中心,中心要立足于学校教学的具体需要,构建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负责学校信息化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以保障教师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实施,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加强培训.要想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培训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①校内培训.校内培训是既经济又有效的培训方式之一,学校可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聘请专家开展培训活动,要求所有教师都要参加.这种培训应侧重于教学中使用的各类软件、课件的制作等,培训在机房进行,学习完成以后,可以直接上机实践操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的培训范围广、针对性强,效果明显.

②校外培训.目前,全国各地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培训比比皆是,学校应鼓励并为教师创造条件参加校外培训,通过培训,教师不但可以学到新理念、新技术,还可结识其他学校的同行,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了解其他学校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等.回校后,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也可以把学到的知识与全校教师分享,为全面提升本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出贡献.

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本文虽然对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但是由于时间、经验、理论知识等方面的限制,调查方法简单、调查范围有限,提出的应对措施可能存在片面和不完整的问题,希望有识之士加以补充和完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