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体能训练实验研究

时间:2024-06-19

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体能训练实验研究

张倩,刘月梅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桐城 231400)

摘要:根据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体能需求特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对安庆地区近两年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标准》测试的数据分析,探讨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体能的途径和方法,该文以某高校为教师教育专业体能训练改革研究试点,对实验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证实针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体能的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能.

关键词:教师教育专业;体能训练;教学改革

DOI:10.13877/j.cnki.cn22-1284.2015.10.040

收稿日期:2015-06-11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14年省级质量工程教改项目“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体能训练教学改革研究”(2014jyxm467)

作者简介:张倩,女,安徽桐城人,讲师.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志码:A

专业体能训练是目前高等院校体育教师一个新的课题,大多数省份都针对各省不同情况,修定了专业体能训练教材,为了不断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教育部已于2014年7月进行了重新修订发布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1].本文在了解教师教育专业各类学校办学特点的基础上,认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能训练不同于其他专业本科院校或是高职院校职业体能训练,教师教育专业体能训练应在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针对学生专业特点,有效培养学生顺利从事教师岗位所需的体能,将体育课教学与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改革体育教学的课程体系内容,全面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身体素质.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阅读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等方面的书籍,收集整理了国内外有体能训练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实验法

对某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大二学生100人(男生19人、女生81人),从2014年9月到2015年6月,运用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职业体能教学模式的结构体系,进行了一个学年的教学实践研究.

1.3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7.0对安庆地区近两年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标准》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对某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大二学生实验前后学生《标准》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职业体能的特点

2.1教师教育专业学生面向的职业岗位及体能特点

教师职业岗位在课堂教学过程时,身体处于强度低,持续时间长,负荷量大的静态站姿;在日常的备课和教学、科学研究时,身体处于时间持续较长的静态坐姿.长期静态坐姿人群的颈部、腰部、眼部及膝关节的患病率高出其他人群.并且有研究显示,长期久坐或者站立及运动缺乏造成教师的身体素质整体呈下降趋势明显.因此,急需加强教师岗位人群身体素质.

2.2教师职业岗位工作姿态对体能的需求特点

教师职业岗位工作姿态主要是静态坐姿与静态站姿,其对体能的需求特点是:静态坐姿练习主要是针对身体的头颈部、腰部、肩部等部位的静力性耐力[2],以及心理调节、坐姿和团队精神;静态站姿类重点练习腰、腿力量,应具备姿态和交际能力素养.教师教育类岗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通常承受较高的心理压力和负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具有一般知识分子的特点,还肩负着用健美的姿态影响人,以规范的行为教育人的重要任务.因此,该岗位的从业人员需要较高的心理抗压能力.同时该岗位从业人员所需的综合素质较高,不仅需要一般体能来完成日常工作,更需要特殊职业体能,比如进行各种形体锻炼,使自己体形匀称、举止端庄、姿态优美、以身示范,做学生的楷模.[3-4]

3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必要性

由表1可见,安庆地区近两年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仅有女子800米成绩有显著性提高(P<0.01),其他数据都显示男女生体质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男生引体向上发生显著性变化(P<0.01),体重、1000米具有显著性差异(0.01

表1 安庆地区近两年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标准》测试数据

4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体能的训练措施

通过对安徽省多所教师教育专业院校调研和座谈,确立以理论知识为依托、符合教师教育专业体能特点的教学内容为框架、突出教师专业体能,通过单项体育俱乐部形式,初步确立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体能训练的措施.

4.1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针对教师职业体能要求,安排相应的体育理论课程,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保健学等,告知学生在今后从事教学岗位过程中,如何预防头颈部、腰部、肩部的损伤,如何更好地锻炼身体,为专业体能训练提供基础.

4.2根据教师职业特点安排教学内容

(1)加强力量训练与其他素质训练的结合.力量是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之一,是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的基础.在许多运动项目中,力量是其他体育活动的基础,当进行跑、跳、投、体操和球类等运动时,身体各部分必须表现出很大的力量.在体能训练课上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力量素质训练方法,加强力量训练与其他素质训练的结合.例如通过负重抗阻力练习、对抗性练习、克服弹性阻力练习和克服自身体重练习加强力量素质的同时,注重与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的结合,注重系统性原则和渐增阻力原则,以免运动损伤的发生[5-6].

(2)加强身体姿态和瑜伽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重视对学生三姿(站、坐、走三种姿态)的训练,以对不良形体的训练,以及对学生表现力和自信心的训练为重点,借助把杆练习(站立、头、眼姿势练习、腿部和躯干练习)、手臂基本部位练习和瑜伽的基本练习,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拥有良好身体姿态的目标.

(3)加强职业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心理健康、情绪稳定、人格健全是人生事业成功的前提,然而由于目前社会的开放、家庭的娇生惯养、学习就业的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心理失衡,易患心理疾病(目前产生心理障碍的青年学生大约占30%),影响学业、阻碍就业.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增加各种拓展训练、潜意识训练、自信心训练、情绪训练等,以达到加强综合素质拓展训练的目的[7-8].

4.3将职业体能训练融入到单项俱乐部活动

如今的大学生,大部分家境优越,吃穿不愁,但运动量很少,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单项俱乐部活动.注意将职业指导教学训练与职业体能相互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指导为导向,除了课程本身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以外,渗透职业指导理念,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

4.4改革考核方法

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体能训练考核应包括:体育理论知识、专项技能和运动参与三个部分,专项技能考核要根据项目特点,制定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多项考试内容.

5教师教育专业体能训练实践效果分析

本次对某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大二学生100人(男生19人、女生81人),从2014年9月到2015年6月,进行了一个学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对实验前后学生《标准》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5.1实验结果

表2 实验前后学生《标准》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由表2可知,男生体重、立定跳远在实验前后有显著性差异(0.01

5.2实验分析

由表2可见,实验前后女生肺活量、男女生立定跳远、男女生坐位体前屈、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男生引体向上和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均有提高,说明该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职业体能教学模式的结构体系,能提高学生的腰、腿部力量、肺活量、爆发力、柔韧性等.实验前后女生身体体重虽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有下降趋势,说明此模式可以降低学生的身体体重.实验前后男、女50米跑没有统计学差异,可能是因为训练时间较短,没办法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综上所述,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职业体能教学模式的结构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体能.

教师职业体能视角下的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体能训练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新体能训练的主导观念、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模式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本研究虽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但由于存在着地区差异,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需要在个体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师教育专业体能训练改革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谷延辉,任冀军.河北省本科师范院校女大学生体质现状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5):693-700.

[2]周务农.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体能的训练[J].当代体育科技,2013(10):40-42.

[3]李艳华.如何进行体育教学才能发展学生的体能[J].学周刊,2011(3):54-55.

[4]曲宗湖.学校体育教育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5]刘金生.运动损伤与康复[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

[6]于可红,金福春.体育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胡振浩.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7):972-973.

[8]吉建秋,徐武,等.试论以校为本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J].体育科研,2006(01):63-67.

(责任编辑:王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