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时间:2024-06-19

郭淑清

(通化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郭淑清

(通化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培养未来师资的摇篮,必须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里综合考量当前地方高师院校在综合性改革和开放性教师教育体制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着力点,即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凸显教师教育特色;构建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注重复合型教师能力培养;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以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基础教育

高师院校承担着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历史重任,是培养基础教育所需师资的摇篮。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涵盖了“培养什么样的未来教师”及“如何培养未来教师”的问题,它关系到未来教师的质量,而未来教师是基础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存在某种对接关系。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高素质师资的新形势下,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作出相应改革。

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诉求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1]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专业化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高师院校必须建立胜任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调整和创新。

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从教能力以外,还应丰富专业知识结构,掌握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传承知识的载体,更是引领学生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创造者,因此教师还必须具有民主、平等的意识,具有多学科知识整合的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和共同理想下团结协作的精神,而这些教师素质的养成不是师范生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具备的,它是在教学实践中长期锻炼而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因此目前各高师院校普遍把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范生能够牢固掌握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并在专业学习阶段反复体验和感悟教师职业环境及工作状态,提升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为尽快适应基础教育教师职业奠定基础。

二、地方高师院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自身定位不合理,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

受世界范围师范院校综合化和国内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的影响,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在向综合化培养方向发展,在自身定位问题上逐渐向“综合性”大学转型。诚然,高师教育综合化已经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如果不能正确认识 “教师教育”在高师院校发展的灵魂地位,用现有“教师教育“资源新建大量非师范专业,力求把高师院校打造成“大而全”的综合性高校,就会严重地挤占教师教育专业的优势资源,非师范专业学生也可以申请获得教师资格,会导致自身师范特色和功能逐渐弱化,高师院校的社会评价和毕业生的就业认可度降低;此外,有些地方高师院校甚至想脱离“教师教育”的束缚,大幅调整专业设置,扩大非师范专业招生数量,争相兴办新兴专业和跨学科专业,且相当一部分都是“白手起家”,出现外聘教师甚至是几位教师支撑一个专业的现象。在地方高师院校向综合大学跨跃式迈进中,原有的教师教育办学优势没有得到巩固和发展,扶持和建设新办专业上倾注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教师教育质量逐步下降,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越来越淡化。

(二)专业课程设置单一封闭,脱离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多样化和综合化的人才,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呼唤具备多元的知识、能力结构等综合素质强的教师,面对新形势下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更高要求,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却表现出日益严重的脱离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不适应性,“没有与实际的教育工作接轨,也忽视了教师职业的特征,显示出一种终结性和封闭性的特征”[2],导致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既无法满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无法适应职业变换的需要,单一封闭的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过于专业化,科目过多,缺乏整合性,难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科学研究不能及时反映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及其变化,专业结构的调整不能及时反映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教育观念陈旧、人文素质缺失,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对多元化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封闭定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导致教师教育专业没有建立起与社会需求对接的人才培养平台和动态发展的自我调适机制,

(三)创新能力培养弱化,实践技能训练不足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新型教师,高师院校作为未来教师的“孵化器”,理应把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重要目标。但是目前地方高师院校过度专业化的课程设置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长期以来受单向接受式的教学及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惯性思维影响,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难以形成主动参与的实践能力,导致高师院校服务基础教育的后劲不足,与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相脱节。

从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来看,高师院校普遍存在教育观念落后,将创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方法指导;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传授轻视创新实践活动;在教育实训过程中,由于缺失职业素质历练的平台和实践培训基地,将教育实习看做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唯一环节,个性化的技能训练指导严重缺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专业能力的提升;注重毕业生从教技能的培训,忽视学生调整职业定位、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教育实习、顶岗实习等或流于形式,或疏于定向指导,造成学生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缺乏了解,未能形成综合能力。

三、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高师院校的转型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师院校要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找准定位,强化教师教育特色,拓宽创业实践平台,调整人才培养规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一)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凸显教师教育特色

区域范围内的高师院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充分发挥着基础性地位。因此,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定位,深入研究分析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型和自身办学条件,确定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正确处理社会需求与现有专业调整的关系,既要适应已有学科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市场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避免“高大全”的倾向。尽管目前我国地方高师院校正处于从 “师范型”向“综合型”的转型时期,但是地方高师院校始终是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者和地方教育事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教育”作为区别于其他类型高校的一个显著标志和特色优势就不能不得到强化和突出。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中关于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地方高师院校应“按照教师专业化的方向,以培养高质量的教师为目的,树立新的教师教育理念,实施新的教师教育培养方案,构建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3]充分认识到全面提升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是发挥自身优良的教师教育传统和特色优势的重中之中,在巩固教师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加大为区域服务的力度,实现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与地方基础教育的互利共赢。

(二)构建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注重复合型教师能力培养

高师院校实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动态对接,就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学术视野宽阔、综合能力强的新型教师。因此,构建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增强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综合素质就成为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中之中。

高师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要改变单一封闭的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以基础教育改革为中心,按照高等教育拓宽专业口径的要求,调整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本科专业和课程体系。首先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建立系统完善的通识课程目标,打破专业局限、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门类,加强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综合渗透性,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宽知识层面;其次要突出地方特色,科学安排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比例,降低学科专业课程比例,为提高教师教育课程比例和课时比重提供空间,突出地方高师院校的“师范性”特色,同时要深化教师教育课程内容,“融入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变化、新要求以与教学环境相呼应。”[4]反映世界教师教育发展潮流,注重体现国内外教育思想观念,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未来师范生走上教师岗位奠定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在课程安排上,增设一些能开阔学生教育视野的课程,如世界教育流派、国外教育哲学思想等,力争实现课程体系的多元化、开放化,重视培养未来教师的复合能力,提高师范院校师资培养的综合化水平。

(三)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创新能力培养

高师院校的发展受到地方基础教育人才供需失衡的制约,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出既具备教师技能,又具备能积极应对变化、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就成为高师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高师院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教师技能训练的重要性,但还须看到高师院校首先要强化创新教育理念,以理念指导带动实践机制创新,全校上下形成创新激励机制,优化创新教育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努力营造以学生发展为本,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实践的良好氛围;其次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建构新知;再次要搭建类型多样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推进顶岗实习和农村支教活动有序开展,密切与地方中小学的联系,延长教育见习和实习的周期,增进学生对基础教育的了解和经验准备,缩短到基础教育岗位就业的适应期,加强校内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指导,使学生尽快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成长春.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阅江学刊,2013(4):89-92.

[2]王奕骄.我国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3]张淑霞.高等师范教育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析[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3):28-32.

[4]吴艺.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9):40-41.

(责任编辑:梁景时)

G658.3

A

1008—7974(2014)04—0116—03

2014-03-28

郭淑清(1978-)女,吉林农安人,讲师,法学硕士。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吉林省经济结构调整视域下地方高校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12422;通化师范学院重点教研项目“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实践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