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朱 辉
(南京邮电 大学通达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物流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初,二战以后在欧美得到广泛的应用.改革开放后物流引入我国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加入WTO后,国内物流业也面临着竞争与机遇.2000年以来,我国的物流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每年在校接受物流教育的学生规模日渐扩大,但是这样的人才供应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过去传统的以知识积累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各行各业都需要大批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的教育特点正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针对物流人才的强烈需求,很多独立学院也针对性的开设了现代物流的相关专业.
但是,独立学院培养的物流人才,如何能更好的为企业所用,值得深入探讨.一方面,很多独立学院的师资配置依托于母体的本科院校,教材的选择及授课的方式效仿本科学生的教学过程.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加之学生本身学习能力的欠缺,独立学院物流专业的学生在就业的时候相对于本一、本二的学生往往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即便一些独立学院针对性的开展了实践为主的教学,他们也很难区分独立学院与大专院校的教学目标的区别,难以满足独立学院学生多层次的教学需求.
物流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学科,该专业课程与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等诸多课程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个现象:
一是,学生本身对物流学科的兴趣较为浓厚.由于电子商务的普及,物流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多数学生对于物流行业和服务体系有着自己的看法.另外,国家对于物流行业的关注和投入、物流业的多样性、物流行业发展中出现一些新的事件都是同学们比较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很想通过课程的学习,对上述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样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二是,学生渴望在物流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增添一些实践性的操作. 教授物流专业相关课程是为了培养具有一定的物流管理能力和经验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如果教师在有关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仅仅给学生介绍实务的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那么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只能形成一个抽象的认识.究竟在具体实务中如何进行操作,需要重点注意什么,只能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才能找到答案.
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目前该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在独立学院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不明确.目前,在物流专业的教学中,基本上是套用其它独立学院常规专业的做法.即:与本科学生采用同一教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各专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与本科学生完全一致,没有考虑到独立学院物流专业的培养对象的特点及培养目标,很难满足培养基础扎实、精通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是,教师缺乏以及教学方法不当.教师是教育目标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独立学院能否培养优质的本科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由于独立学院的教师普遍比较年轻,许多为刚踏上工作岗位,缺乏工作经验.在物流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限制,教师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来活跃学生的思维.目前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在课堂中完成,缺少教学方法的创新.
三是,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选用不当,影响了教学的质量.纵观现有的物流专业教材,有些教材理论性过强,内容过于抽象,不适应独立学院的实用性要求;有些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有些教材内容不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让学生感到理论与实践不符合.
四是,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学生对物流专业的基本知识都能听懂、看懂,但学生普遍反映的困惑在于如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环节,过多的理论学习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爱好.
结合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流行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独立学院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加强学校与相关物流企业的合作,课堂学习与物流实践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独立学院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物流专业建设过程中,笔者认为,应当重视并深入探讨以下问题:
一是,改革和完善具有独立学院物流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和大纲.独立学院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优势及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便利条件,深入企业、市场调研,了解、分析行业发展及相关领域的就业前景,确定教学目标,再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和特色,优化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中,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性,对课程的结构,比例权重、内容的衔接等纵横方向认真推敲,力争做到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
二是,优化师资结构,培养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传统意义上的师资指的是高校的教师,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在物流专业的教学需求下,可以合理的引进企业人才,充实和丰富学科教育.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掌握了物流发展的最新动向,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很好的补充理论知识之外的专业性常识和能力,能让学生透过课堂窥探企业和市场的真实状况.这样的师资搭配一方面能让学生受益,另一方面也是高校了解学生需求、企业需求的一种途径.这一做法可以有效的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
三是,深入了解企业,实施案例教学.企业要求毕业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适应社会,因此仅仅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不够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可大胆的进行实验室模拟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把教学、实践、研究结合在一起,将实践性教学引入到课堂中来,充分培养学生的专业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案例教学是指以某部门或某单位的实际业务项目作为案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对案例做出判断和决策,以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能够创造出生动具体的真实情景,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案例教学可以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能力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时,需要格外加强自己分析案例的能力.教师除了掌握基本理论的来龙去脉、相互关系之外,还需要强化自己的企业实战能力,二者结合才能从整体把握案例脉络,理顺逻辑关系,更好的引导学生.教师的企业实战能力可通过多做横向课题、去企业调研等方式得到锻炼.另外,针对国内物流案例较少且过时的情况,笔者建议相关院校可组织物流专业教师编写新的案例,充实自己的案例库.同时让学生参与案例库的资料调研工作,通过调研让学生接触相关企业,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提高自己的策划和分析能力.
四是,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实践教学是实践理论、验证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关键,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通过实训基地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在行业的优势,根据企业需要对现行的理论教学体系与当前企业实际需求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学院对学生的培养体制紧紧地与市场结合,使培养的人才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与实训基地的合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邀请实训基地经营管理一线岗位的优秀管理者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和进行研讨交流;带领学生参观访问和实地调研;安排学生在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等.
作为世纪之交的新生事物,独立学院创办时间不长,软硬件条件和办学经验的历史沉积较少,自身的办学规律还没有形成,但其特殊的办学环境和独特的办学经历,给教育教学改革留下了极大的空间.因此,如何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构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与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成为许多独立学院共同面临的课题.高校的物流教学应该紧跟市场发展,适时总结经验和调整思路,按企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才能减少脱离市场、盲目培养学生的风险,才能显现高校物流教育的专业性和学科理论的先导性.
参考文献:
[1]张德航.案例教学的特征与应用[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6):78-80.
[2]周德峰.案例教学法与管理类课程改革[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106-109.
[3]陈代芬.物流管理操作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物流技术,2002(5):38.
[4]杨浩军.物流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物流科技,2006(2):79-81.
[5]秦立公.《现代物流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J].物流科技,2006(10):126.
[6]王宇露.国际物流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19):45.
[7]潘文军.差距现状举措--国外物流教育与我国物流人才培养[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7).
[8]汤永杰,赵明宪.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5(1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