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和谐视野下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礼仪教育

时间:2024-06-19

林峻峰

(三明学院 体育系,福建 三明 365004)

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大矛盾的全面和谐的社会.这三对和谐关系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1].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的构建离不开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在校园内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和干群关系等方面,其中教师和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学校内部人际关系的最主要方面.体育专业学生是高校的特殊成员,有着与其他专业大学生不同的个性和特点,如何通过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从而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1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发展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人才则来源于高校的培养.因此,我们需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强大的辐射力和高含量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2].同时,校园文化是在大学校园环境中,每个成员所共有的精神和物质的、理智和情感的有效结合,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也是广大师生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形成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校园文化在社会文化背景下,是具有自身特点的一种亚文化,它经过长期的追求、提炼,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而形成一种核心价值观,成为一种信心和精神,激励校园人文发展,并融入学校每一个层面,熏陶师生,以巨大而无形的教育力量推动学校发展.因此,以“和谐”为核心理念的高校校园文化,既要体现学校的个性,又要具备社会发展的时代性,是和谐社会建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中华民族建设先进文化的伟大工程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大学校园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大学校园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其所形成独具特色的亚文化,即校园文化,在当代的中国社会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有时对中国社会及文化意识的冲击具有深远的影响.因为中国现代的社会变革大多以思想文化为先导,大学校园经常扮演先锋角色.高校在努力提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管理水平的同时,要努力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努力成为研究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地,成为融汇沟通世界优秀文化的桥梁,成为培育创造符合时代进程的先进文化的源泉.

2 礼仪教育对建设和谐校园及树立体育专业大学生和谐性格具有的重要意义

(1)礼仪教育有利于强化体育专业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3].因为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社交礼仪教育,可以让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而且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2)礼仪教育有助于体育专业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礼仪是在一切别种美德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和好感”.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讲究礼仪既是文明的表现,同时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部分学生由于缺乏礼仪修养和交际技巧,而不善于有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果他们能及时受到相关的礼仪教育,就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3)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4].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3 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礼仪缺失现状和原因

3.1 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礼仪缺失的具体表现

一是,公德意识不强.社会公德是礼仪的基础,是形成礼仪的前提.讲究公德既能体现体育专业学生的道德修养,也能帮助他们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但遗憾的是,有些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公共场所不讲礼仪和社会公德.如:在食堂买饭插队、在图书馆大声喧哗、在校园的草坪上随意践踏、晚上外出回来大声谈笑等.

二是,诚信意识淡薄.诚信是指要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礼仪修养的重要内容,缺少信用,就不能立足社会.但有些体育专业学生的行为违背了诚信的基本准则.如:考试作弊、不守时、抄袭毕业论文、毕业简历弄虚作假、欠助学贷款不还等.

三是,文明礼貌意识欠缺.首先,有些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校外甚至在校内遇见老师,总是视而不见或绕道回避,连打招呼、问好这些基本礼仪也很难见到.在理论课堂上,有的学生睡觉、看报纸、看小说、接打手机、发短信、听耳机.这些现象都说明学生对教师的基本礼仪的漠视程度已令人吃惊.其次,同学之间也存在礼仪缺失.如说脏话,偷窃、每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有责任的一方不能主动承认错误,双方缺乏谦让,致使矛盾激化,有的甚至上升为刑事案件.另外,也有少数学生与父母之间缺乏基本的礼仪.学生没有感恩之心,对父母情感淡漠,只知伸手要钱不知节俭.没有正确的荣耻观,一些学生荣耻不分、美丑不分,把一些不文明、粗俗、陈腐的东西当做“新潮”、“潇洒”.例如有些学生把无视校规、校纪,行为不羁,看成是有“个性”,学生中讲脏话,抽烟酗酒,剪奇异发型,染黄发,穿拖鞋进教室,公共场合勾肩搭背等现象在许多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了.

3.2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礼仪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是,传统礼仪的缺失.近年来,传统礼仪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许多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不知“礼”为何物,过分强调个性的发展,在人与人交往中不会也不想约束自己的言行与习惯,不懂礼让,不懂个人对家人、社会、以及所在团体应有的责任,以自我为中心,不懂的关爱,不懂感恩.

二是,价值观的错位.在我国,经济与社会迅速发展,社会环境复杂,青年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单纯,他们中一部分人产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困惑和动摇,思想冲突和斗争激烈.在大学生价值观成形的关键时期,青年大学生只能根据自身的经验,感受社会的价值需求,作出自己的判断,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念形成的自觉性,必然因主体的各异而形成高校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通过调查有近一半的体育专业学生,对于自身存在的价值认识只是满足于物质财富的获取及家庭的安乐.这种价值观在高校不但没有得到有效引导,反而是有扩大化的趋向.价值观的错位还表现为祟尚极端的个人自由.

三是,外来文化的冲击.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对传统“伦理至上”观念产生了冲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定,必将强化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关注,从而使传统的安贫乐道、重义轻利等观念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外来文化的侵入,给我们的大学生带来了观念上的变化.目前多数大学生缺少良好的文化底蕴,根本不知道别人文化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将别人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当作精华和时尚引入自己的生活.这也是大学生礼仪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4 加强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礼仪教育建设的途径.

(1) 实施礼仪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礼仪教育仍是一片空白,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边缘地带:一方面多数德育工作者对礼仪教育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另一方面,在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开设的课程中,只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导致礼仪教育普遍空缺.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把学生教育成“人”.而礼仪教育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学生成“人”手段[5].应该将礼仪教育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在对学生进行礼仪的教育时,不仅要传授礼仪的规范化要求,还要使礼仪的传授与培养学生习礼的风尚结合起来,从而造就其优雅的气质和优美的仪表、风度,使粗俗的行为得到矫正,文明的行为得以发扬,摒弃没有教养的、野蛮和愚昧的言行,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和谐发展的人”.

(2)强化教师礼仪言行的示范作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教师的素质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的个体形象与教师的群体形象,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力、感染力、渗透力极强.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务必先正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日常生活及其他社会活动中注重礼仪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素质,成为礼仪教育的典范.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外,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以礼处世,以礼待人,治学严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着装整洁,举止大方,展现出当代人民教师的精神风貌、人格魅力和良好的礼仪风范,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3)营造明礼修身的良好校园氛围.加强礼仪教育必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不断积累交往经验,展示礼仪的魅力和大学生的风范.例如:开展“明礼诚信”活动,制订修身计划,发挥礼仪的自律作用;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开展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弘扬文明礼貌之风,使礼仪之花遍地开放.

(4)发挥网络信息的资源优势.开展礼仪修养教育实践礼仪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内涵,而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即时性和开放性,使得网络礼仪教育能更好地与时代接轨,使小小教室与大千世界紧密相联.网络环境下的礼仪修养教育有助于贴近学生、贴近社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注重学生仪态教育.体育教学包含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形体美、运动美、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作为体育教师,应科学地指导学生全面锻炼身体,均衡发展身体各部位肌群,强壮体格、改善体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坐、立、行、走等身体姿态,要求学生做到站立挺直、坐姿端正、行走轻盈而沉稳,要展示出美的姿态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胡芳.高等学校内部管理视野下的和谐校园建设[J].山西师大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7,34(6):148-150.

[2]王渊洲.论和谐大学的构建[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5,118(6):80-84.

[3]徐平.加强高校礼仪教育造就高素质人才[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8):120-121.

[4]曹星.传统礼仪与社会和谐浅论[J].大理学院学报,2007,6(5):50-53.

[5]杨娇.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19(6):91-9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