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内“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研究热点与展望:基于热点可视化的探析

时间:2024-06-19

徐 华,潘金玉

(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合肥 230031)

1987年,民政部举行了民政部社会工作发展论坛,邀请各高校专家学者参与,共同促进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恢复和重建,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以及北京大学等院校相继开设“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培养了大批社会工作人才,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也由此起步。随着社会问题日趋多样化,对于高质量、高层次的社会工作者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对于研究者来说,突破前沿问题的首要任务就是对研究发展过程的热点主题、前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总结。

学者刘斌志[1]从教育理念、培训模式、本土教育经验、国际成功经验等角度,对1989—2009年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进行了汇总与剖析;徐迎春[2]对2000—2013年关于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整理,总结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本土化面临着学生对专业缺乏认同感、缺乏专业性的督导、服务对象专业需求的隐形化等困境。可以看出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研究侧重于定性研究,缺乏基于数据的定量研究。本研究使用CiteSpace对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关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通过可视化知识图谱展示国内近二十年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脉络,探讨当前国内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与发展趋势,为国内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数据库,主题检索“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文献发表时间设置为“2002—2022年”,来源类别设定为“全部期刊”,最终检索出750篇期刊论文(检索日期2022年9月15日)。为了保证数据样本的精确性,手动将新闻报道、通知、无署名以及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相关性极低的文献剔除,最终筛选出563篇文献,文件导出格式为Refworks,作为本研究的数据样本。

1.2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利用CiteSapace(5.8.R3)可视化分析软件,对筛选出来的563篇论文进行计量与可视化分析,该软件的设计理念源于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和有关知识基础与研究前沿的概念模型[3]。最终获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领域发文作者、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聚类等可视化分析图谱,图谱数据中N是节点的数量,E是连线的数量,Density是网络密度,研究通过对可视化图谱与数据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并分析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领域的基本概况、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2 发文作者和机构合作分析

2.1 发文作者分析

发文作者合作图谱可以反映出作者在某个领域的贡献和合作情况,将节点种类选择“作者”,初始运行得到共现图谱,N=412,E=136,Density=0.001 6,如图1所示。

图1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图谱中的字号大小与发文量呈正相关,连线粗细与作者间合作强度呈正相关,选取前8大相对较大的合作研究类团。其中以刘芳、刘玉兰、樊金娥、张瑞凯等学者为代表的合作团队,尽管有一定的合作类团的呈现,但由于研究方向不同,不同团队间的合作交流较少,主要以独立研究或者小范围团队为主。发文量前三的作者分别为刘斌志、刘芳、周晓焱。刘斌志重点研究社会工作价值教育,周晓焱主要研究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模式以及课程设置,刘芳主要研究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2.2 发文机构分析

运用Citespace运行出来的机构合作图谱,可以分析研究力量的分布以及各机构之间合作的情况,如图2所示,N=375,E=51,Density=0.000 7,通过连线数量与网络密度值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比较少,大多处于分散研究的状态。

图2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从机构发文量看,排名前五的机构分别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6篇)、南京大学社会学院(6篇)、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会科学学院(5篇)、北京青年政治学院(5篇)、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4篇)。从机构的类型看,研究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机构主要是高校,呈现出普通本科与高职共同发展的态势;从分布的地域看,排名前十的机构中,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湖南等地,这些地区高校聚集,拥有支持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的人才基础,同时政府财力也为其提供物质支持。从合作情况来看,机构之间的合作呈现两种特点,第一,师范类高校间的合作。例如: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处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之间的合作;第二,非师范类高校间的合作。例如:以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社会工作学院为网络图谱中部,北至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南至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形成了较为零散的网络合作图谱,主要研究方向为不同国家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状况。通过Citespace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可以进一步发现,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领域机构间整体较为分散,基本上以点状分布,表明各机构间合作不够紧密。

3 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3.1 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关键词是对文章主题内容的高度凝练和主要观点的提炼,利用Citespace软件可以对关键词的频率以及中介中心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挖掘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如表1所示。

表1 关键词词频TOP20统计

按照关键词共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列,选取前20的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专业”出现的频次位于前三,这与本研究的选题具有一定的关系。除此之外,“实践教学”“本土化”“人才培养”“职业化”“社会工作实习”是前五项热点话题。

中介中心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一般认为中心性>0.1,表明具有显著的中介影响,综合关键词频率与中心性,可以得出“本土化”为该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社会工作保障体系以及教学方式等,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专业“规范性”制约,还包括践行本土化过程中理论与技术的障碍[4],归根到底离不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本土化的发展,因此“本土化”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被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主题。

3.2 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了更有效地了解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分布,通过LLR算法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如图3所示。聚类号与聚类规模成反比,Modularity Q代表网络模块的评价指标,Silhouette S是网络同质性指标,图谱结果显示Q=0.666 5,说明所获得的类团结构显著且适合聚类,S=0.918 3,表明此聚类比较合理且同质性较高。结合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以及阅读各聚类相关文献,可以将研究热点大致分为五类:第一类是研究对象,包括#0社会工作、#1社会工作教育、#2社会工作专业;第二类是研究发展方向,包括#4本土化、#8社会工作专业化;第三类是研究特色教学,包括#5实践教学与#7人才培养模式;第四类是研究应用领域,包括#9医务社会工作;第五类是研究内容与类型,主要包括#3对策和#6和谐社会。

3.3 战略坐标分析

战略坐标图分析法是建立在关键词共现与聚类的基础上,用可视化的方式表现产生的结果,可以用来描述某一领域研究热点的结构与变化趋势[5]。通过对关键词聚类进行筛选,最终得到14个有效聚类。

在此基础上,以新颖度为Y轴,表示各聚类的平均年份与所有关键词的平均年份之差,设共现关键词共有N个,形成I个聚类,每个聚类中有M个关键词,出现的年份用Y表示,NWi表示第i个聚类的新颖度,算式为[6]

(1)

以关注度为X轴,表示各聚类的平均共现频率与所有关键词的平均频率之差,假设条件与式(1)相同,共现的频次用F表示,Ci表示第i个聚类的关注度,算式为[6]

通过式(1)~(2)得出各聚类的新颖度与关注度数值,如表2所示。利用所得数据绘制散点,如图4所示。

图4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战略坐标

3.3.1 研究领域象限分布

从图4可看出,位于第一象限的聚类新颖度和关注度均大于0,为2002—2022年间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领域研究较为成熟的方向,包括“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专业”“和谐社会”。位于第二象限的聚类为潜在研究领域,部分聚类会随着学者关注度的增加,移向第一象限,成为社会工作专业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包括“日常路径”“人才培养”“本土化”。位于第三象限的聚类包括“对策”“社会工作专业化”“医务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学科建设”“互惠小组”,这些主题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但是关注度较少,被归纳为边缘化研究主题。位于第四象限的聚类虽然不是该领域的新兴课题,但是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主题包括“实践教学”“社会工作教育”。由此可见,第一象限与第二象限中的聚类分别为研究热点和潜在热点主题。

3.3.2 研究热点与潜在热点

基于战略坐标图分析,梳理研究热点和潜在热点的现状,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专业”一直以来备受学者的关注,这一聚类主要包括教育新模式、专业认同感、专业素养、毕业生就业理念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公益性等热点主题。“和谐社会”为第一象限的另一个主题,新颖度和关注度略低于“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利于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7],社会工作对和谐社会做出四大贡献包括:对困难群体提供有效服务;通过倡导社会公益,促进社会和谐;预防和解决社会突发事件;促进社会管理[8]。“和谐社会”这一研究方向主要围绕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等主题展开研究。“日常路径”是潜在热点主题中新颖度最高的议题,目前“日常路径”在小组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将专业训练融入到生活中,以日常生活为路径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技巧训练[9],随着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日常路径”将成为未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的热点议题。

3.4 研究前沿与趋势分析

通过突现词探测图可以对前沿领域内某一热点关键词进行分析,突现词具有连续性,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研究方向[10],红色区块的长度代表突现词所持续的时间,如图5所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02—2005年为萌芽探索阶段,2006—2015年为稳步发展阶段,2016—2022年为快速拓展阶段。

图5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突现词探测

3.4.1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1.0时代

1999年受本科专业审批权的下放和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六年间新增六十余所,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但是存在所属学科院系不明确,学科定位较为模糊等问题。在现代化发展、体制改革以及独特的文化价值等因素的影响下,社会工作学科经过4~5年才会有较大突破[11]。2000年香港理工大学与北京大学联合开办全国第一个社会工作硕士课程,构建符合国情的本土化社会理论与实践模式,探索如何解决在中国国情下西方经验所产生的问题,在这一时期“社会工作实习”与“本土化”研究被推向了高潮。

3.4.2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2.0时代

2006年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高速发展的转折点,从原本经济发展转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2006年至2015年,相应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促进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成为这一阶段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在这一时期,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大部分关注香港的发展,台湾地区作为典型的案例却被忽视了[12],部分学者为了能为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开始研究台湾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先前对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研究的空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3.4.3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3.0时代

2016年至今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快速拓展的阶段,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与社会组织的发展,广东省“双百计划”和湖南省“禾计划”的实施,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逐步走向精细化、特色化,构建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13]。随着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持续深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逐渐向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方向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领域的创新之处[14]。2020年《关于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发布推动了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领域从社区扩展到了医务社会工作[15]。由于突现词具有连续性,“培养模式”很可能仍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热点议题,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需求日渐多元化,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模式的不断深入调整尤为重要[16],在课程设计方面,倾向于培养更多实践型专业人才;在教育教学方面,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7],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与互联网技术被广泛运用的背景下,为了满足行业新发展的需要,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社会化合作培养以及多元取向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仍是研究趋势。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通过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563篇有效数据样本进行分析,描述了2002—2022年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领域的基本概况、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研究趋势,得出以下结论:

1)从发文作者和机构合作情况看,大部分发文作者与机构处于独立研究状态,并未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群,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呈现点状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应为不同地区、不同机构间的学者搭建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组建跨学科、跨机构的研究团队,共同推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的发展。

2)从研究热点看,“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职业化”“社会工作实习”是近二十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议题;社会工作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创新培养模式将继续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学者关注度的增加,“日常路径”将从潜在研究热点发展成为未来的热点话题。

3)从发展历程看,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研究趋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仍然存在有待完善和突破的问题。第一,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领域的研究中,将实践教学视为特色教学,大部分学者对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质量效果评估等内容展开研究,但是对现代技术应用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缺乏关注,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需深入研究“融合教育”在该领域中的应用;第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务社会工作专业,随着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和需求的多元化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研究应向其他实务领域延伸。

4.2 研究展望

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领域未来的热点趋势进行了进一步预测,本研究认为“日常路径”和“融合教育”将会是研究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不断发展,知识的生产、运用以及传递需要回归民众的生活世界,以本土实践为基础[18],加强实验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创新,学生的角色既是小组工作者又是小组参与者,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真实的想法和行为表现在小组实验活动中,主要从面向日常生活的、社区公共性的和实践的三个方面展开“日常”生活实践[18],通过进行可控、可观察的“日常”模拟小组实验教学,在不伤害服务对象的过程中反复训练,实现受训者对社会工作者技能和技巧的认知与感悟,进而产出适用于本土民众与社会的实践性知识。

我国“融合教育”最早应用于特殊教育中,经过数十年的实践与变革,改进现有的制度、技术、环境与资源,针对教育对象的需求与特点提供合适的支持与服务[19]。新文科建设重视跨学科融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注重问题导向,强调将跨学科知识、方法和技术融入到传统学科的框架中[20],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融合教育”如何应用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将会得到学者的重视,主要从思想、知识和实践融合等方面展开研究,目前有部分高校将VR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中,但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领域,大多数社工实验室还未应用VR技术来开展教学,但随着技术发展的不断成熟,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推广,VR技术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领域的应用将会进一步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