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的应对性考量

时间:2024-06-19

戴明清

(黑龙江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50)

应用型高校作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一支重要组成力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类新型院校。目前,应用型高校的定位与发展已经基本成熟,但适合于应用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还处在各自探索阶段。如果不解决这一育人的重要“供给侧”问题,仍然照搬固有、沿袭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陷入脱离实际、无的放矢的困境。所以,应用型高校必须明确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取向和渠道取向,既要遵循高等教育育人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也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仔细研究应用型高校的特殊性问题,做出富有针对性、创新性的应对性考量,构建专有体系,强化专有要素,实现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作为[1]。

1 要把握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相区别的四个目标指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理论认为,要以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避免整齐化,即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于整齐单一,不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针对性;同时避免理想化,即避免对所有学生都提出同样的、不切实际的要求,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2]。所以,要明确研究型高校定位于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侧重于政治素质、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教育;同时明确应用型高校则定位于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因此,应用型高校要区别于研究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指向,才能将知识技能目标与思想素养目标、道德情感目标、价值取向目标有机、有效整合起来,这是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应对性明晰的首要问题。

1.1 强化职业道德素养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作为重要方向,突出职业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成为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理想,把立足行业、产业一线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念,形成在区域产业发展中建功立业的职业追求,从而激发刻苦学习专业技能、认同职业道德素质养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身心准备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诚实守信、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实事求是等职业道德内涵,引导学生在行业、产业实践和学习生活中注重职业操守和习得良好职业习惯,教育学生懂得并遵循职业内在的规范、品质、意识和行为。

1.2 培养职业意志品质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依托生产实践的需要,涵养学生具有团队合作、协调沟通、责任心、承受力、自信心和诚信意识等明确的职业态度;引导学生具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体现社会发展要求的工程质量观、职业适应力及素养竞争力;培养学生具备乐于学习、肯于实践,既精于个人技术专长,又能在团队协作中激发集体成就的良好个人品质;锤炼学生形成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开拓进取等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时代精神和意志品质。

1.3 培养“工程文化”素养

新时期的应用型高校,应在思想政治教育指向中注入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元素。把“工程文化”“工程伦理”教育中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手段,有机融入素质养成过程,引领学生接触、融通文化学、历史学、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环境学等多学科知识,形成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认知和生产实践的全环节意识,自觉将科学与人文精神融入其中,树立“工程文化”理念,发扬“工程文化”传统,进而使学生成为既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又能够在生产实践中用“工程文化”正确分析问题、准确判断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1.4 培养大国工匠情怀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为“基层”“行业、产业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突出与专业思想教育相协同的职业导向教育。在专业思想教育中,渗透“大国工匠”蕴含的深厚情怀,注重热爱专业、立足岗位、敬业乐业、甘于奉献的职业观教育,引导学生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坚定学生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岗位实现个人价值的思想和信念;加强对学生的就业观、事业观以及荣誉感、使命感的熏陶,强调职业情怀教育和成长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把岗位作为展现自我和报效国家的舞台,既精深钻研、技术一流,又兼具胸怀家国、心系天下的大国工匠精神。

2 要侧重强化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五个体系要素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所具有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基于此,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更好地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就要在体系构建的路径设计和渠道实施上,建立富有差异性和针对性的育人要素清单[4],尤其侧重强化课程、实践、产业、文化、心理等五个融通并行的育人体系要素。

2.1 打造应用型取向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深化“全课程思政”要素

应用型高校要构建与“应用型”相匹配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全课程育人体系,建立以素养和能力协同提升的全课程教育共同体,将道德养成、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结合,最终促使各门课程共同实现“应用型”育人效应[5]。

在“思政课程”教学上,要把握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与时俱进并且联系实际的改革创新,深化因材施教的育人原则,强化分众施教的对象意识,对各门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匹配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乃至教学管理手段、渠道等方面,进行面向应用型教育对象的针对性改革。注意教学的现实性、亲切感,既要保持理论知识的深厚底蕴,又要提升感知性、趣味性,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贴近应用型高校学生思想和素质实际的内容表达和叙事表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强化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获得感;注意教学的实践性、参与性,加强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学生及其职业未来之间的联系,运用翻转课堂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运用案例教学突出教学的真实性和关联性,运用实践教学加强学生思政课学习的沉浸感,让学生在情景式、体验式、实践式教学环节中进行探究性、互动性、参与式的实践学习,既解决学生心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关切,又强化应用型学生的实践意识,实现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6]。

在“课程思政”教学上,应用型高校要在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业课、基础课教学中,注重学情分析,了解和把握应用型高校学生的特点,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标准为取向,做好“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使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特别是教学素材的选择,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会贯通。把专业技能培养与爱国情怀、理想信念、道德修养、职业素养的熏陶相结合、相呼应,与相关文化传承、价值范式相融通,以此培植或熏陶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培养学生思想与专业、品德与技术、文化与经验全面发展;将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和要素体现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尤其注重对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和职业发展中科学求实、踏实严谨、敬业精业、吃苦耐劳、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素养的塑造,使学生形成对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与自觉意识;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就业观指导,引导学生做好“应用型”人才的自我定位,学会寻求和利用产业发展这个创造价值、发挥优势的最佳平台,鼓励学生扎根基层、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7]。

2.2 建构应用型取向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拓展“实践思政”要素

应用型高校应认真研究自身“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实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放并拓展育人场域,突出实践育人地位,从强化和深化实践主题、内容,到细化和丰富实践载体、形式,建立“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完整运行机制,凸显实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指向性意义。

在“第二课堂”运行上,要以“应用型”学生为本,注意“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校本化和个性化、差异化,针对学生职业素养习得、兴趣爱好培养、身心健康锻炼、意志品质养成等需要和目标,通过教学组织、学生管理、自主选择等方式,搭建校内实践活动平台。既从专业延展角度的学科竞赛、“大创”训练等学习实践活动入手,又从校园文化建设角度的社团活动、素质拓展、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校园实践载体切入,并强化其在学生群体中的感染力、吸引力,不仅拓展学生的生产实践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涵养职业品行、践行职业追求,更提高学生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情绪管理、沟通和表达等可塑性、竞争力,提高自觉自律能力和坚韧不拔的耐力,锤炼品格修养、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等大学生基本素质。

在“第三课堂”运作上,要始终注重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搭建以社会参与、社会观察、社会调研、实习实训为实践要素的校外实践育人平台,基于学生应用型技能与素养在生活中的再现、迁移与应用,利用“第三课堂”所具有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征,组织、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在“三下乡”活动、公益服务等各类社会实践,特别是实习实践、生产实践、劳动实践、就业创业实践实训等与职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所创设的职业道德、意志品质养成情境中,通过亲手做、亲眼看、亲身体验和实践,让学生在看、学、思和环境情境介入中学习提高,感知、体验和理解职业与生活,丰富社会阅历、积累工作经验、拓展工程素质。同时,学生在实践中看到、听到,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技术能够改造世界,能够给自己带来美好的生活、让自己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和地位,会使学生获得职业自尊、自豪和自信,从而对职业未来充满期待[8]。

2.3 搭建应用型取向的“企业思政”+“行业思政”的育人共同体,突出“产业思政”要素

应用型高校与产业是互为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要想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就必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同,实现高校与产业一体化育人模式新生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实施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对传统育人渠道、场域、内容的深化和变革。

实施“企业思政”。应用型高校要精心谋划产学合作、产教融合,各方不仅在专业技术领域,更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实现协同育人。建立企业引入机制,引入企业相关人员,以特聘教授身份进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学环节,把企业的成功发展案例、企业的先进文化内涵、企业的优秀职业精神等,直接或间接渗透进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使教学环节呈现浓郁的产业色彩,激发学生学习的真实感和积极性;利用企业资源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并发掘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学生进入企业参观、考察、调研等实践环节中,组织他们与企业精英或劳模进行交流互动,使他们更多接触企业的先进理念、发展价值以及企业与高校产生职业衔接的实践基础,在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关联企业进行的专业实习中,要与企业携手,改变以往专业实习单一注重或过于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教育被边缘化的传统,把企业管理、操作工序、企业文化中涉及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养成,作为共同的、并行的实习目标,在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熏陶[9]。

实施“行业思政”。应用型高校要着重建设由行业领导干部、企事业优秀管理者、科学家、行业先进模范、技术骨干以及名师大家等组成的“大思政”队伍,将企业、行业、产业、市场等作为思政要素提取的有效载体,深度挖掘并梳理产业行为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行业优秀人才的职业操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深化思想引领;搭建展示平台,宣传行业成就和行业中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成绩,强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引导学生认同并融入行业发展,建立行业从业荣誉感,激发在行业中实现个人发展的使命感;强化人文关怀,与行业协作建立养成机制,贴近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从教育取向上教会他们认知职业、了解行业、把握产业发展形势的能力,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就业亲和力和吸引力,强化他们职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和信心。

2.4 挖掘应用型取向的文化元素+精神元素,强化“文化思政”要素

应用型高校要坚持和强化富有取向性、针对性、创新性的具有应用型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要素,紧密贴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强化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工程文化、区域文化的熏陶。

注重企业文化熏陶。与行业、产业合作,利用应用型高校特有的产教融合机制,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触角,搭建“以文化人”的特色应用型校园文化平台,助推企业文化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既“走出去”,组织学生走进行业、产业进行实习、实践活动,又“请进来”,开展企业精英、模范、成果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尽早感知优秀企业在生产实践中凝练、形成的先进的企业愿景、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等企业文化,使学生增强对优秀企业文化及至企业本身的认同和向往。同时,促使学生根据企业文化需求,明确自己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有意识地打造自身适合企业文化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乃至行为方式、生活方式。

注重工程文化培养。应用型高校要立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取向,积极引入工程应用型高校近年普遍达成共识的“工程文化”教育理念,把生产实践视作工程过程,充分挖掘其中体现和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积极构建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现象研究、基地建设、环境塑造、活动开展、文化传播等“六位一体”的“工程文化”育人体系,使学生明确生产实践活动作为复杂的系统的社会现象,不止于技术维度,还有经济、管理、生态、社会、伦理、历史、哲学等多个维度[10];也不止于技术要素,还包括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知识和文化等诸多非技术要素,懂得从文化的角度完善生产运作,并学会自觉运用关于生产实践的工程思维、决策程序、设计规范、建造标准、管理制度、施工程序、操作守则、劳动纪律,甚至环境和谐、审美取向、习俗习惯等,更好地为未来的生产决策、规划、设计、生产、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服务。以此引导学生聚焦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文明所需的勤劳、勇敢、专注、细致等品质,形成对工程文化、技术理性应有的敬重与追求[11];启示学生在注重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强化一丝不苟和敢于担当的生产态度、固化精益求精和精雕细琢的生产理念,以及对事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并将其在职业化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内化成个人品质,成为应用型人才自身的主观精神状态和人格特质,从而在未来的生产实践中能够自觉地成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12]。

注重区域文化感召。应用型高校要基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向,注重发挥区域文化资源的优势,强化区域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积极开发利用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或特色文化资源,既侧重区域文化的教育与影响,使文化熏陶带上深深的地方烙印,将其与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同频共振,又积极汲取区域文化所蕴含的精髓和特质,以及其传达的正向的理念、价值、方法,将其与学生的个人发展形成紧密关联[13]。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区域文化相关选修课、开展系列区域文化讲座、举行大学生区域文化知识竞赛和地方文化品牌创意大赛,特别是组织丰富多彩的参观考察、社会调查、民意调研、实践采风、文化交流等活动形式和渠道,突出省情、社情、民情中的地方特色,彰显地域魅力,使浓郁优秀的区域文化,包括具有典型地域特质的革命精神、典型人物,以及热情、淳朴、友善的民风,乃至具有独特地域和民族风情的历史、风俗、景观、非遗、音乐、艺术、美食、节庆、传说等,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吸引和影响,从文化感召角度,提高学生对区域经济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立足地方,为区域经济社会积极贡献的愿望[14]。

2.5 塑造应用型取向的发展背景+个体导向,推动“心理思政”要素

应用型高校的学生普遍个性特征鲜明、思维活跃、心理浮躁,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应该因势利导、因势而为,合理科学运用隐性教育特别是心理教育,以优化学生心理发展背景、强化学生个体心理导向为取向,推动有利于应用型培养对象心理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心理教育要素,引导学生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积极推动教育对象主体性和自主意识的发展。

优化心理发展背景。挖掘应用型高校本身在时代背景下的发展优势和育人优势,同时明晰新时期国家越来越重视实体经济,越来越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背景对应用型高校的契机,为学生建立强大的心理发展背景和动力支撑,引导学生正视未来职业身份与研究型高校毕业生的差异,看到应用型人才在社会分工中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建立起自我认同、身份认同和职业认同;大力营造国家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前景光明的环境背景,使学生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有迫切需求、未来职业发展非常清晰明确等角度,在心理上建立应用型人才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形成对职业发展的充分信心和渴望预期,并使之成为他们自我激励、自我强大的价值追求和内在动力[15]。

强化个体心理导向。支持学生直面在学历层次、知识结构、文化素养等方面与研究型高校学生的实质性分野,引导他们主动寻求和培养能力特长和素养特质,建立未来职业发展中的个体专属竞争力;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彷徨、失意等心理导致的目标缺失、自暴自弃、自我放纵等行为,规避消极关注和自我标签化,建立职业发展的合理化目标和个人发展的自信心;教会学生强化自我管理,在自主学习、时间分配、遵章守纪、素质拓展等方面形成明确的自主意识,建立自我成长和发展的规划思维、塑造意识和养成能力;鼓励学生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自己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出发,强化生产实践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培养,建立适应应用型人才标准的社会化心理机制和可塑性发展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