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王 宁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伦理思想作为“第一哲学”或哲学的核心和灵魂,是时代精神之精华的集中展现和人们道德良知及价值观念的汇聚凝结。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伦理思想极为丰富,其中最为鲜明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本伦理观、于人于国的“重义”原则、知行合一的道德建设理念、天下为公的政治伦理观与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呼唤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不断发展,***伦理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与中国具体的道德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的伦理要求同进步、与人民群众的道德生活期待相契合,既立于时代精神又凝聚着人们的道德共识,是科学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本土性与世界性的交融互渗、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相互连通、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融合贯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深入探究***伦理观的生成与发展逻辑,对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道德话语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伦理观的生成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与深厚的理论积淀,既汲取和超越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伦理思想,也传承和创新了中华民族优秀伦理思想,同时又源自新时期人民大众的道德生活实践。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创立在人类伦理思想史上是一场重大的革命性变革,具有十分深刻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也是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批判改造的结果。从物质基础上来看,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是机器大工业的产物,是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从阶级根源上来讲,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建立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代表着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就其直接理论来源而言,法国唯物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在肯定个人利益正当性的基础之上,创立了合理利己主义的理论学说,并提出著名的“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的命题。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法国唯物主义者的伦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与共产主义道德理论有着不容忽视的联系。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所说,“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1]。就德国古典哲学来说,其代表人物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专门就人的本质与人的道德问题进行了探讨,伦理思想则是他们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德国哲学是从意识开始,因此,就不得不以道德哲学告终,于是各色英雄好汉都在道德哲学中为了真正道德而各显神通”[2]42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中富有价值的思想酵素,这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养分。
列宁遵循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思想,进一步揭示了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重大理论问题。在列宁主义的科学体系中,伦理思想是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他第一次提出了共产主义道德的概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共产主义道德是“完全服从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是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利益中引申出来的”[3]289,“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3]292。道德是有阶级性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共产主义道德应是共产主义者所具备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道德品质与遵循的道德规范。基于此,列宁指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使一切利益都服从于这个斗争(指阶级斗争——引者注)。我们也要使我们的共产主义道德服从这个任务”[3]290。列宁的伦理思想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的具体道德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对于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与伦理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仍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与道德教育的价值引领和动力源泉。
任何划时代的理论“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2]544。***伦理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与中华民族闳大精深的优秀传统伦理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也受到国际社会推崇和称赞”,“要理直气壮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没有发生大的文明断裂并保持着“超稳定结构”,并且能不断地衰而复兴、阕而复振,其根本即在于中国丰厚的伦理精神特质。对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能够为解决新时代现实道德问题提供具有鲜明中华特色的道德文化支撑,同时也为***新时代伦理观的生成提供了智慧资源。
首先,民胞物与的仁爱思想。宋儒张载《西铭》有言:“乾称父,坤称母”,“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在新时代背景下,仁爱思想经过现代意义的诠释之后,转化为凝聚崇德向善之理想品格的和谐友爱的价值观念。其次,以民为贵的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在本质上以“民本”为其理论核心。“以民为本”、作为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根基,有着深深的历史根源,并深入人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等等,都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改造而熔铸于一炉。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利益”,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直到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民本思想内化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代代相传历久弥新,融入我们党这样一个百年大党的执政理念之中,更加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再次,和谐大同的和合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内政外交发表的讲话中多次提到了“和合”思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的讲话中,他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作为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旨归的和合大同思想,具有道德规范的制度作用,是和谐社会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言之,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先贤的智慧资源,内嵌着民族特色鲜明且意义深远的价值意蕴,彰显了中华传统伦理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是***新时代伦理观的丰厚理论资源。
***伦理观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资源,同时又源自新时代人民大众的道德生活实践。***伦理观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中,正确、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国道德生活和道德建设规律,是对人类伦理文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客观规律的科学把握。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4]287***伦理观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特别强调社会伦理文明建设与人民群众道德主体性的内在关联。换言之,***伦理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其本质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始终服务人民,即只有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才能确立起新时代伦理道德的建设方向,只有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才能使道德伦理建设取得真正实效。
总之,***伦理思想植根于人民并以人民为道德生活之主体,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时代道德伦理建设的根本任务与价值取向。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5]道德伦理观念是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性影响”,是***伦理观生成的三大历史依据。
“历史性成就”即指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一方面,我国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均发生历史性变革。在新的时代起点上,近代以来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新的历史方位需要新作为,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新理念,新的时代潮流需要新伦理进行指引。
另一方面,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局面使得我们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大变革大调整的国际关系格局中保持战略定力并抓住战略机遇期,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是我们党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
历史性成就推动历史性变革。一方面,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我们党高度评价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并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些目标中蕴藏着尤为丰富的伦理价值,亟须从伦理观念上进行归纳和整理。另一方面,***伦理观的形成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的要求。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之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迫切呼唤从理论上回应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正如马克思在《〈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中所指出的,伦理思想“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6]。而新时代伦理观便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催生出的新的伦理思想的生成与发展。
历史性影响主要体现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而这是***伦理观形成的最根本的历史依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过去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伴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这就需要与之相应的新时代伦理道德思想的出现。因此,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新时代伦理观形成的根本依据。
“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7]社会物质关系的道德是对立的,每个阶级有每个阶级的道德。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伦理观则代表了无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彰显出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作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伦理观为我们党引领人民大众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伦理智慧、价值引领和行动指南。
***伦理观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成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4]520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时起,就面临着如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首要问题,也正是由于其自身的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才不断开拓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伦理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的精神指引,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根基,是党的执政理念、价值追寻和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辩证统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8]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伦理观始终贯穿着党的领导和人民大众创造的统一关系,始终融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不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伦理观既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融会贯通,又是本土性与世界性的交融互渗。一方面,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实际,坚持从我国的道德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伦理思想。他强调道德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而是经济基础的现实反映,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更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既彰显了个体责任和个人价值对于民族的意义,同时又活化了民族责任和国家价值对于个人的意义,即“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民族之梦与个人之梦是相互关联、有机统一的,而这个统一的价值目标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当下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梦不是复兴封建帝国的旧梦,也绝非食洋不化的他国梦。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不是一个追求饥者一饱、渴着一饮,以小私有者为自足的民族,而是一个知天知人,彰大理,循大变,无往不通的民族,是经纶万物,驾驭群品,与造化同功,创造圣德伟业的民族。”[9]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根”和“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大力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现时代中国精神的源头活水。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要用***伦理观引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伦理观的生成既是科学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结合,也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作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人民性,即尊重广大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伦理观源于道德生活又高于道德生活,道德生活实践是其理论源泉同时又需要其给予指导。新时代伦理思想的生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汲取了中华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资源。同时,新时代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即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敏锐把握时代特征,准确反映时代要求,正确引导时代潮流,是时代伦理精神精华的集中体现。新时代伦理观的生成顺应了时代潮流,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注入了新鲜的时代血液,为全面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价值遵循。
***伦理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观,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道德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智慧结晶,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要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必须理清***新时代伦理观的生成根基与发展逻辑。***新时代伦理观具有坚实的理论逻辑、厚实的历史逻辑和硬实的实践逻辑,是三者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要充分发挥***新时代伦理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