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杨运庚
(安康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深入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现代科技被普及应用,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改变、重构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文科专业人才建设提出了新挑战和新需求,迫切需要高校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促进文科专业优化升级,助推文科专业深入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时代场域。教育部高度重视文科专业建设,积极推动其适应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需求。2018年10月,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全方面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等意见,新文科建设呼之欲出。2019年4月,教育部等十三部委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正式提出“四新”建设,指出“新文科建设是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新文科建设正式提出。2020年11月,教育部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会议研究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创新发展的举措,吴岩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新文科建设的抓手是“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会议还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形成了“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的新文科建设共识,新文科建设正式落地实施。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般属于地方本科院校传统优势文科专业,在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如何回答时代命题、如何改变专业建设现状、如何在“守正”中走出“创新”发展之路,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时代命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经过长期建设和积累,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定的专业建设经验和成效,但是还存在专业培养目标认识模糊、师生中文应用能力减弱、专业边缘化、专业建设投入不足、学科专业评价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文科专业建设氛围等制约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外部困境,只有通过多方协力,突破这些现实困境,才能有效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造升级和快速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是由早先的地方高等专科学校升格而来,其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般是原地方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语文教育专业的家底。语文教育专业升格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后,缺乏成熟的地方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经验可资学习借鉴,探索时间短,只能学习重点大学相对成熟的专业建设模式,加之重点大学掌控着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方向和话语权,使得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基本都是照搬重点大学。虽然各个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都确定了“能说会写”等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但针对何为“能说”、何为“会写”、如何培养、如何达成、如何评价等关键性问题缺乏清晰认识和描述,导致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空有口号,缺乏有效保障措施和实施路径。“能说会写”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基本素养,但是各个学校对如何有效结合自身办学传统、地方需求、地方特色文化等进行专业建设、实施人才培养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很难形成各自的竞争优势和办学特色,“千校一面”的局面还是比较明显。同时课程体系没有针对“能说会写”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进行根本性重置,基本都是在重点大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删掉一些研究属性比较明显的课程,增设一些具有一定随意性的应用性课程或者实训课程,课程体系零散不聚焦,有些课程难以落实或难以考核评价,导致人才培养目标难以达成,难以培养出具有个性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人才,因此也很难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地方特色专业。
教师的应用能力与学生的应用能力是紧密关联的,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缺乏教师和学生应用能力养成的有效机制和真实环境。
从教师角度而言,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一般毕业于研究性大学,都是在研究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下培养出来的高学历人才,普遍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以及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但是他们的成长环境基本围绕着学校,缺乏实践经历、社会阅历及深入中文应用场域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关注社会不足,中文学科内部融通也不够。同时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大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数量严重短缺,在这种情况下,新入职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毕业后直接被推上讲台进入教学一线,教师的岗前行业实践锻炼环节也只能取消,教师很难获得足够的行业实践锻炼机会。另外,在行业协同育人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也确定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师资队伍建设方略,但是在教师数量不足、又无有效配套措施的前提下,“走出去”也无法真正实施,这就使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都缺乏应用能力生成的机制和环境,直接导致了教师实践应用能力的减弱。
从中文学生角度而言,首先,教师中文应用能力减弱,是学生应用能力减弱的直接原因。没有高素质应用型师资队伍,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难以实现的。其次,从学生成长的实际经历而言,现今的大学生是通过小学、中学、大学直线性校园学习、考试成长起来的,且在这个过程中考试分数是唯一评价尺度。学生们还缺乏“行万里路”的体验,导致学生对社会缺乏关怀关注,没有形成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又缺乏进入解决真实社会问题场域的机会,要养成中文应用能力的潜质是有困难的。再次,随着互联网、手机的普及,碎片化、娱乐化的学习、阅读已成为主流,原典、经典阅读量普遍不足,缺乏“读万卷书”的经历,学生无法通过原典、经典的阅读启迪智慧,涵养“文气”和“灵气”,激发应用能力和创新灵感,使得中文学生的原创性应用能力减弱,尤其是在社会“写手”难求的环境下,难以切合社会对中文应用人才的期望,社会不断对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产生怀疑。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摆脱国家的贫弱局面,经济建设始终是中心工作,促进发展是硬道理,追求即时效益成为评价一切工作成效的必然。这种宏观背景反映到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中,必然对不同性质的学科专业发展带来不同的结果。对于与社会生产、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理工科技类学科专业而言,它们取得的科技突破、技术进步可能会直接促进社会生产、技术革新,带来直接社会经济效益,这类学科专业必然能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获得更快的发展。但是对汉语言文学这类最传统的文科专业而言,是通过学科专业的发展,文化浸润,以文化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激发民族整体创新灵感,规范科技发展伦理,其作用重大,但效果是“润物无声”式的,很难在短时间内明显显现。同时汉语言文学这类中文传统学科专业积淀时间长、积淀深厚、内容博大精深,要在前人的建设研究基础上取得突破,必须经过长期执着的积累,在追求“短频快”即时效益价值驱动下,汉语言文学这类传统文科专业发展逐渐陷入窘境,在发展资金、发展机会的获取上逐渐被边缘化。随着国家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已开始高度重视文科专业、重视文化、重视立德树人实际效果,汉语言文学这类传统文科专业必须抓住新文科建设的历史机遇,改变被边缘化局面,促进这类传统文科专业的快速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的建设发展资金来源单一且资金不足是普遍现象,加之在文科专业被边缘化的普遍现实下,在校内学科专业建设资金投入分配上,传统文科专业自然也处于劣势。同时在理工科技学科专业占据主要话语权的背景下,文科专业“教师+教室+教材+黑板+粉笔”的建设发展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认为文科专业无须大量实验设备资金投入。在倡导文理、文工、文医等学科专业融合的新文科建设视域下,传统文科专业必须争取充足的建设发展资金投入,改变专业发展困境,促进这类传统文科专业健康发展。
科学的学科专业评价是保障学科专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学科专业的多样性决定了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的多维性,但是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维度简单、数量至上、追求即时效果等,不利于营造有利于文科专业良性发展的建设氛围。从学科专业知识理论创新维度看,汉语言文学这类传统文科专业的基础知识理论的创新速度慢,短期内难以产生明显成效,且有些成效还无法用简单的数量指标进行衡量。但是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还比较单一,往往用“一把尺子”衡量文科及理工农医等所有的学科专业,没有构建面向文科基础理论与实践创新、注重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实际效果的学科专业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从知识生产者的角度而言,目前的学科专业评价还没有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顽瘴痼疾,无法为文科学科专业建设者营造宽松的学科专业建设和学术研究环境,无法通过学科专业评价使文科的学科专业建设者坐住“冷板凳”、放弃片面的“短视”效应而追求学科专业的长期内涵发展。在评价结果应用上,依据单一的评价结果分配学科专业建设资源和建设经费,进一步制约了文科专业的发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经过了长期的建设发展,关注社会,注重原典、经典阅读,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系统讲授,重视中文写作能力培养等,都是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改造提升中应该坚守的优良办学传统。
大学专业都植根于某一区域,为满足某行业领域的人才需求,长期着力于培养某类人才,形成了特定的人才培养服务定位,并探索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有效的人才培养路径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这就是专业的办学传统和赖以继续发展的根基。新文科专业改造提升,不是要对专业的办学历史积淀进行全盘否定,不应该抛弃专业的办学传统和办学根基,要改革与新文科建设理念不相融的旧体制机制,在保留原本优秀的理念的基础上注入新文科建设理念,这是新文科专业建设改革的必然要求。专业办学传统和办学根基是专业办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专业办学的价值所在。如果在新文科专业建设中割断专业办学传统和办学根基,就是断送专业继续发展的基础,毁掉专业存在的价值。如:地方本科院校大都是从过去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升格后新建的地方高校,其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在过去师范专科学校语文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升本后该专业大都仍然保留着师范性,服务区域基础语文教育是其存在的价值,师范教育性是这类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办学传统和办学根基,因此新文科专业建设要培养综合应用性人才,应该以师范应用为中心,拓展学生的综合性应用能力。在国家强调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振兴乡村基础教育的宏观背景下,基础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不是要减少而是要增加,培养力量不是要弱化而是要强化。融入新文科专业建设新理念,进一步优化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振兴乡村基础教育人才是时代之需。
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人文专业,需要关注人以及人赖以生活的社会。关注人与社会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古人讲究“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讲究游学,就是要在饱读诗书后了解关注社会。***总书记指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也是要求中国的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懂得中国社会、深入社会,这样才有思想发现,才能用专业的视角分析、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文领域的第一批大学者,都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历,他们对人及社会都有着自己体悟和理解,结合他们的专业视角,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做出了突出成就。今天的大学生大多只是在自己狭窄的专业领域兜圈子,对专业以外的社会知之甚少,他们缺乏深入社会的经历,缺乏对人及社会的关注、认知和理解。温儒敏先生说:“缺少社会关怀,缺少思想发现,还缺少‘文气’,那就会被边缘化,成为一个摆设。中文系应该有一部分力量关注社会的‘语文生活’和‘文学生活……’”[1]在新文科视阈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要发扬中文传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不能让汉语言文学这样的人文学科专业变成没有“人与社会”的空壳学术。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回归中文学科传统,激发学生关注人与社会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人与社会的专业眼光。其次,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要增加深入社会、深入行业学习的环节,让学生从中增加对社会的体悟。如:对于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而言,要让学生深入中小学,拿课堂所学的语言、文学、语言文学理论课程等专业知识理论去关注中小学基础语文教育,用专业的视角去观察分析中小学语文各个板块的教学。最后,要设置假期社会调查项目,充分利用假期让学生走进社会、深入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调查中,学会用专业的视角分析社会问题,给出专业的解答,发出中文的声音。
原典、经典是早期智者或先贤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元知识”,不断激发着民族的原创思维和原创智慧,塑造着民族的集体意识,原典、经典也是构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智慧源泉。原典、经典阅读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学习者的基本功课,也是中文学科几千年的为学传统。中国古代读书人只有熟读甚至背诵规定的儒家原典、经典,加上写作训练,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博得功名,并有能力从事各项社会事务治理,原典、经典诵读培育了古代读书人的综合实践能力,孕育了他们的人生智慧,涵养了他们的“文气”。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互联网、手机的普及,移动式、碎片化、娱乐化的在线阅读成为阅读的主流,原典、经典阅读受到致命的冲击,很多大学生都不读“四书五经”等重要经典,不知道“儒家十三经”。大学生丢掉了原典、经典阅读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已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在新文科视域下,要建设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要率先回归传统,坚守原典、经典阅读,传承中华民族智慧的香火,培育学生原创思维和原创智慧,培养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富有原创能力的中文人才。姜宗强认为:“只有建立和延续被西化中断了的中华传统文明和古典学术的神圣香火,才可以谈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自信,也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立足几千年本土文明深厚古典学基础上的‘中国概念’‘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2]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把原典、经典阅读纳入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课内外一体化人才培养全领域,纳入成绩考核范围,进行整体设计、系统思维,以筑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科根基,塑造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精神禀赋,涵养学生的“文气”和“灵气”,培养学生的原创思维,创新中文学科理论体系。
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专业的灵魂,体现了专业的基本属性和专业人才能力的基本构架,每个专业都有体现其基本属性的核心主干课程模块,以保障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系统传授,保障专业的基本属性和专业人才的基本禀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为“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大学写作”[3],这8门课程是公认并得到重视的专业核心主干课,历来都保证了充足的课时开设,其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曾达到400学时,正是专业核心主干课程的足额课时开设,保证了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根基,守住了人才培养质量底线。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普及化,教学改革持续深入,课程体系不断调整,专业核心主干课程的课时也不断被挤压,很多课程已无法完成基本知识体系和重要知识理论的传授。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设视域下,在专业课时、学分总量一定的前提下,专业核心主干课程的课时还有进一步被挤压的可能。学科交叉融合是新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但要在保留专业基本属性基础上进行融合,在保障培养专业人才基本禀赋的前提下进行交叉,否则专业课程体系可能是随意组合、缺乏主次设计的大杂烩,专业发展可能会走样。因此坚守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系统传授,保证足额的专业核心主干课程的课时开设,筑牢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论根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改革应该坚守的原则和传统。
写作能力是中文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禀赋,是中文人才创新力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对中文人才能力的重点期待,重视写作能力培养是中文人才培养的传统。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专业能力的自觉修炼的内生动力有所减弱,作家梦已不是时代青年的大众梦想,同时高校也没有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受教育者的实际变化拿出更有效、更有力的举措培养学生的中文写作能力,因此近年中文专业毕业生的写作能力普遍降低,写作人才已成为社会稀缺的人力资源。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是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基本遵循[4],中文院系虽然不负责培养作家,但是有责任培养社会需要的“写手”,为社会输送“笔杆子”,为满足社会对中文写作人才的期待,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率先回归写作人才培养传统,强化写作能力培养。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深入推进,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在学科知识理论的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理念、课堂教学、协同育人、专业建设评价等方面积极开拓创新,推动专业创新发展。
学科专业从分化走向融合,是专业建设发展的一般规律。早期人类认识能力有限,人们按照传统知识分类的方法组织学科研究和分科教育,但是客观世界本身是整体,分割的学科专业并不符合客观世界的内在整体性本质和对客观世界规律性认识的要求。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客观世界的联系性、整体性、复杂性进一步增强,按照传统知识分类方法组织学科研究和分科教育无法真正解决客观现实问题、促进学科知识生产和文化繁荣。实施新文科建设就在于还原客观世界的本真联系,从整体性、联系性的角度组织学科研究和学科教育,因此新文科专业建设必须进行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以学科融合、跨学科、超学科的发展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对客观世界的全面认识。马骁等先生认为:新文科是大文科概念,要突破文科之间的界限;新文科也是跨学科概念,要突破文科与理工农医等学科之间界限;新文科还是超学科概念,旨在为人类提供解释问题的思想源头、分析框架和逻辑路径[5]。那么如何交叉融合,就是新文科建设者当前应该解决的问题。学科专业建设总是要分部类组织实施,不可能是无设计、无方向、无层次、全包容的全学科知识任意“大杂烩”式的融合。学科专业知识是无限的,交叉融合是有限的,新文科建设要根据学科专业特色、建设传统、发展服务定位等因素进行科学设计、科学融合,以促进学科专业的提升发展。例如对具体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也要针对不同的服务定位和培养目标分类实施:对师范性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要在传统汉语言文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融合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语文学科、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现代科技以及传播学等学科知识理论,要从现代基础教育人才的能力需求角度融合相关学科知识理论;对综合应用性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要在传统汉语言文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融入传播学、艺术学、接受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影视戏剧学、社会学、现代科技等学科知识理论,要从剧本、脚本、新媒体文案、策划方案、设计文案、社会调查文案、高层次讲话等创意文本写作人才培养的角度融合相关学科知识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是符合教育基本属性的教学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是已倡导多年的教育理念。但是高校教师群体一般是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精英群体,在学科领域往往具有广博的学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自我中心、自己说了算”的“教师中心”的潜意识,加之中国尊师重教的悠久历史传统中,教师权威、教师中心的思想深入师生骨髓。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面向学生、发展学生的教育成为时代要求,亟待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心态和行动。一是在师生身份关系上,要以教师身份的主动转变带动学生身份的转变,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设计者,学生要由知识的接受者变成知识的自觉发现者和主动构建者,教师要成为由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由教学中心向学习中心转变的自觉推动者和主动设计者,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也应该是学习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要积极构建教学相长、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二是在教学内容上,要由“教师想教什么”向“学生要学什么”转变,教师不能简单地按照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学术特长组织教学内容,要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组织教学,构建多样化、个性化、前沿性、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学习需要。三是在教学动能上,要由“教师要教”向“学生想学”转变,教学活动的真正发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发生,起点在教,落点在学,要通过科学的教学组织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激发学生的内生学习动能。四是在教学评价上,要由“评教”向“评学”转变,教师教得好是手段,学生学得好才是目标,只有学生学得好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因此教学评价的核心指标应该是学生学习效果指标,推动由教师教得好向学生学得好的教学评价导向转变。
为了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创新能力,教学改革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近年项目式、问题式、讨论式、对话式等课堂教学方法广泛应用,在人才培养中起到了积极效果,不失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创新和尝试。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是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和教学内容,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方式应该是有差异的,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多样性,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能够完全适应所有的学生和所有的教学内容。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相对于985、211等高水平大学的学生而言,在基础知识、自学能力、自控能力、接受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相对较弱,项目式、问题式、讨论式、对话式等课堂教学方法不能在地方本科院校的课题上无限放大,只能适当适时应用,不能把大部分课堂教学时间完全交给学生,传统教师讲授法还是地方本科院校最重要的课堂教学方式。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多样化公共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的建设,打破了学生单一通过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教师的传统权威被动摇。虽然地方本科院校还是要牢牢守住传统课堂教学讲授法,但是“照本宣科”式的“满堂灌”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期待,教师需要优化课堂讲授内容,提升教学水平,使传统教师讲授法在地方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首先,讲授内容要有学科前沿性,教师要紧跟学科发展步伐,把学科领域的最新前沿知识理论及发展趋势带进课堂,弥补教材知识理论的“滞后性”,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好奇心。其次,讲授内容要有高阶性和挑战度,能突破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模式,激发学生分析、质疑、创新的精神和动力,同时讲授内容还要有一定的研究性和综合性,让学生体验到“跳一跳才能够得到”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动能。再次,要注重讲授学科知识理论的产生过程,教师在课堂讲授中要减少“答案式”的学科知识理论讲授,重视学科知识理论的研究、发现、生产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讲授,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科能力。最后,教师对讲授内容要有自己比较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传授自身的认识、研究,形成教师个人的课堂教学特色,把教师的科研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发挥科研育人效果,激发学生听课学习的兴趣。
协同行业、企业教学育人理念是高校分类办学、推行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来始终大力倡导的应用性人才培养基本理念,但是由于高校和协同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责、权、利上的不一致和隶属关系上的不统一,高校很难调动协同行业、企业的育人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感,协同育人效果普遍还不理想。实施新文科建设,培养综合创新应用型人才,需要构建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制定协同育人考核激励制度,有效保障协同单位全过程、全领域参与育人等,形成创新有效的协同育人路径。一是要构建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调动协同单位参与育人的积极性。构建有地方政府或上级政府主导或参与的协同育人实施措施,以解决协同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及双方隶属关系不统一带来的协同育人实施困境,使协同育人成为协同双方单位的主责主业。二是要形成全过程、全领域的协同育人理念。要坚持协同单位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教学、见习实习实践全过程参与,课内教学、课外指导全领域投入的“双全”协同育人理念,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保障协同育人落实落细。三是要建好校外协同育人基地。增加校外协同育人基地的建设投入,保障协同育人基地符合专业育人要求,同时制定校外协同育人基地的运行管理制度,形成沟通交流机制,确保协同育人基地有效运行。四是要构建校内外协同育人师资共同体。利用高校教师的学科优势、行业从业人员的实践技能优势,形成分工明确、运行有效的协同育人统一体,协同双方人员灵活交流、互派,使“走出去、请进来”成为常态,以提升协同师资的人才培养能力,使协同育人成为协同双方人员的主责主业。五是要建立协同育人成效考核激励制度。把参与协同人才培养双方的人员统一纳入考核,根据参与的实际工作和人才培养成效统一给予考核绩效激励,总结查找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协同双方的育人积极性。
新文科专业改造提升必然伴随着专业建设评价导向的改革,科学的专业建设评价导向是有效助推专业改革提升的基本保障。要切实改变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数量评价导向,构建能够鼓励文科基础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注重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实际成效的评价导向,营造良好的文科专业建设发展环境,让文科专业建设者能长期致力于基础理论创新和文科人才培养。在教学评价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兼顾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体,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精力投入程度、学习行为发生过程、学习结束后的成长和发展,诊断问题、提供反馈,营造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文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