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朱 云
(安康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自2018年国家正式提出新文科概念以来,关于新文科“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建设新文科,怎样建设新文科成了学界热门话题。认真审视当前讨论,在新文科的内涵上,一个具有普遍共识的看法是:新文科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与传统文科注重专业的分化不同。有学者这样论述道:“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是对传统文科的提升,其目的在于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以广博的学术视角、开阔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学术积累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训练,是对快速变革的社会生活的主动回应。”[1]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多数学者认为,新文科作为一个概念来自美国希拉姆学院。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认为:“2017年美国西拉姆学院率先提出‘新文科’概念,他们所阐释的新文科主要是专业重组,不同专业的学生打破专业课程界限进行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2]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学科交叉融合不是新文科建设的主要诉求,回应时代社会需求、解决时代社会问题才是其真正目标。赵奎英认为:“‘新文科’不仅意味着文科与新科学技术的融合,或者说文科与新技术的融合不是最终目的,学科交叉融合是为了‘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为了更好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3]131樊丽明还强调:“‘新文科’建设的要义在于引领学科方向,回应社会关切,坚持问题导向,打破学科壁垒,以解决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为指归。”[4]7换言之,学科的交叉融合只是新文科建设的一个手段,其最终目标是解决时代和社会的问题。基于此,有学者认为探讨中国的新文科建设,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到中国的现实语境[5]75-83。本文正是沿着这样的思路,在总结中国新文科建设时代需要的基础上,探讨其基本内涵和主要路径。
据相关学者梳理,“新文科”一词在我国“文革”时期曾经出现过,不过和我们现在所提的新文科内涵不一样。当时的“新文科”指“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密切联系工农群众,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它与所谓“脱离无产阶级政治,脱离工农群众,脱离生产劳动”的“旧文科”相对立[5]76。
我们现在所谈的新文科,普遍认为由中共中央在2018年8月全国教育大会之前半个月发的文件里正式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6]。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在天津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标志着“四新”建设由概念提出进入正式实施阶级。2019年6月29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四新”建设是中国“主动求变”进行的高等教育“质量革命”,并且认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都是自然科学,我们一定要让新文科这个翅膀硬起来,中国高等教育飞得才能平衡、飞得高”[6]。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会议研究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举措,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至此,中国新文科建设开始在中国高等学校全面铺开。审视“新文科”在中国由概念提出到全面铺开过程中教育部主管官员和众多专家学者的相关阐述,不难看出中国提出新文科建设主要来自三大时代需要:
一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中国文科建设的新需要。它包括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新需要:内容方面的新需要指由于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单一的知识结构越来越难解决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由于科学发展,人类创造了大量新知识,由此实现了许多技术突破,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基因工程、虚拟技术、SG技术等。这些新科技催生了以跨界融合为特征的新产业新业态,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营销、互联网教育、互联网诊疗风起云涌,‘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技术+’‘基因技术+’奔腾而至”[4]5;形式方面的新需要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慕课、微课、虚拟仿真课程等迅速发展,线上线下课程交融的教育形态极大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文科建设必须相应做出调整。
二是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中国文科教育的新需要。一方面文科数量巨大,没有文科的高质量发展,就不可能有中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文科建设关涉价值观建构,需要通过新文科建设为其他学科建设提供价值支撑,“文科教育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审美情操、社会责任感等,关系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对于理工农医类教育而言,文科教育也是观照其发展的一盏灯塔,为其提供坚实的价值观支撑和伦理道德保证”[7]6。
三是国家话语建构对中国新文科建设的新需要。它指的是随着国家的伟大复兴,一方面要结合中国的伟大实践“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8];另一方面要通过新文科建设提升国际话语权,“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大国,还要努力成为科技大国、文化强国,在硬实力日益增长的同时,还要提升软实力、巧实力。而文科教育在国家的软实力、巧实力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国际环境中,它关系到国家利益、国家形象和国家战略”[7]7。
自从新文科作为一个概念在中国提出以来,关于中国新文科建设基本内涵的讨论就成了学界热门话题。有的根据美国希拉姆学院的实践,提出新文科建设主要指学科融合和专业重组;有的根据文科在技术时代的边缘化趋势,强调新文科建设的基本内涵在于社会应用;还有的结合中国的时代需要,从价值重构、话语主导、学科融合和研究范式等角度,综合阐述中国新文科建设的“新”之所在[9]。本文更认同第三种阐述模式,认为中国新文科建设的基本内涵来自时代对中国文科教育的新需要,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首先,中国的新文科建设需强调学科交叉融合,以有效应对时代问题。中国新文科建设需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已经是学界共识:一方面,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变革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新文科的最大特点是文理交叉。在方法论上,传统的人文社科方法,应转向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特别是要运用算法,将文科的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统一,彰显新文科的科学性……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信息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愈发鲜明,将井喷式地出现计算传播学、计算新闻学、计算社会学、计算经济学、计算金融学、计算管理学、计算政治学、计算行为学、计算心理学、计算语言学、数字情报学、数字人类学、人工智能法学等新兴学科”[9];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对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了新需求,社会问题的解决越来越需要多种学科的交叉合作,“在一个以快速变化、不确定性和日益增强的互联性为特征的世界里,越来越需要科学来帮助解决持续的、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包括一些目前众所周知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而且还包括贫困、安全和治理等相关问题”[3]132。
其次,中国的新文科建设在追求社会应用的同时,需强调价值引领作用。在西方,新文科理论的兴起,一个重要的动力是扭转传统文科在20世纪技术时代地位的边缘化趋势。在中国,之所以要求新文科进行学科的交叉融合,主要目标是为了达成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文科的社会应用问题。可见,强调社会应用是中外新文科建设的基本要求。但文科毕竟不同于理工科、医科和农科,它具有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双重属性。从科学性的角度,它虽然也追求事实真理和理性法则,但从价值性的角度,它会着力于维护一定的价值观念,从而承担着社会意识形态的维护功能。换言之,“文科的双重属性,使其与自然科学的专业、课程、内容相比,具有典型的人文特质和社会品性。因而,它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涵养人文精神”[4]5。因此,中国新文科建设绝不能仅仅追求社会应用,它还需要强调文科的价值引领作用,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说:“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为新文科提供新的命题、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新的手段等,新文科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供方向、标准、价值判断以及未来所需要的职业综合素质。‘四新’建设中,新文科很重要,推进新文科建设要注重工文结合、医文结合、农文结合,新文科建设势在必行。”[10]6
最后,中国新文科建设必须注重建设内容的中国化和国际化。从建设内容中国化的角度看,一方面指新文科建设要立足中国问题,在专业建设上与行业对接,在学科建设上立足中国实际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则指在理论话语和学科体系的建设上,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文科中国化需要正视教育教学内容中国化问题。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文科中不少学科的基本概念都来自西方,中国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传播学的研究对西方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依赖性很强。这既体现了文科在开放活跃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快速发展,也暴露了自主研究不足的软肋”[4]6。从建设内容国际化的角度看,中国新文科建设不仅要研究中国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还要发出中国的声音,着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中国方案:其一,在当今世界,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和地区的协作,这为我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提供了潜在需求;其二,中国五千余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我们有足够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中国方案;其三,作为一个大国,无论为维护国家利益,还是为营造更加公正、公平的国际环境,中国都有义务和责任通过新文科建设,为世界的更好发展提供中国思想和中国方案。
中国新文科建设的主要路径是什么,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有人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外加管理机制四个方面进行论述[5]75-83,本文认为比较全面。只不过,在高校的三大职能中,社会服务一般融入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之中,似乎没有必要单独列出来。基于此,本文将简化这一分析思路,并结合中国新文科建设的时代需要和基本内涵,从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学术研究新范式建立和文科管理新机制设立三个方面论述中国新文科建设的主要路径。
一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打造。从人才培养理念的角度看,中国的新文科建设既要强化价值引领,又要注意切于实用。一方面,新时代的文科人才需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浓厚的家国情怀,这要求中国新文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守持人文社科专业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中国新文科的人才培养又不能像传统文科那样仅局限于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的守护,它还必须直面社会行业需求,着力培养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从前一方面看,中国新文科的人才培养必须守正,重在对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守护和传承;从后一方面看,中国新文科的人才培养必须创新,重在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的社会行业需要。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指出:“守正和创新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由之路。要遵循传承传统,要遵循文科教育和人才培养基本规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文科建设同时要在传承中创新。要推进融合创新,要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要以相近的专业集群融合,通过这样的融合守正和创新,把新文科建设推向新的高度。”[10]7从实践路径的角度看,为实现中国新文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理念,一方面要突破传统文科着力于文化传承、不重视知识应用的局限,在课程设置上加强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和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培养方式上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又绝对不能为了切于实用而放弃价值引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夯实既有课程基础,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底蕴是中国新文科建设的永恒任务。
二是学术研究新范式的建立。中国的新文科建设不仅承担着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的重任,而且承担着“培育优秀的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的伟大任务[10]6。为此,必须建立学术研究的新范式。首先要强调学术研究的应用性,新时代的社会科学家必须走出校园,“密切联系社会,深入了解社会,结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功能,服务于社会”[5]80,扭转传统文科学者书斋式的自我知识沉湎,或者大学象牙塔内的自说自话。其次要强调学术研究的技术性,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代,知识的获取、储存和研究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新时代的社会科学家必须学会运用互联网技术获取知识、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知识、善于将文科的价值判断和理工科的量化分析结合起来。再次要强调学术研究的中国性,新时代的社会科学家一方面要立足中国问题,着力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挖掘和现代转化,将学术研究写在中国大地上;另一方面又要体现原创性,着力构造体现中国特色、中国智慧和中国道路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8]。最后要强调学术研究的世界性,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既要立足中国问题做研究,又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加强与世界的对话和交流,吸纳一切优秀的外国文化为我所用;同时,在与世界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中,新时代的社会科学家还要学会运用世界听得懂的话语方式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力,“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8]。这样,中国的新文科建设才能有效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三是文科管理新机制的设立。从管理理念的角度看,在人才培养上应牢固树立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学术研究中则必须坚定质量优先的原则。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学生中心是世界高校发展的趋势,中国的新文科建设也必须如此。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一方面知识发展迅速,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完所有知识;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变革带来微课、慕课的推广,使教育的形态发生了极大变化,只要一部手机在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知识学习。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辨别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成了中国新文科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在学术研究中坚定质量优先原则指看重论文的内在质量和社会服务效果,坚决摈弃学术GDP,放弃以核心论文发表数量的多寡作为学术研究考评的唯一标准,在学术评价中看重研究内容对真问题的发现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从配套措施的角度看,为维护人才培养的学生中心理念和学术研究的质量优先原则,需要在评价理念和激励措施上进行探索,做出变革。就教学评价而言,就是由评教师教得怎么样转到评学生学得怎么样,而评学生学得怎么样需探索制定以学生学习成果为依据的衡量标准;就教学激励措施而言,就是要以金课建设为抓手,通过一流课程评选突破过去无法衡量教学效果、无法奖励教师教学热情的局面。就学术评价而言,就是要在考评中引入专家评价体系,不再只是看论文发表刊物的级别;就学术激励措施而言,就是要鼓励社会服务和理论原创,探索构建学术成果奖励之外的多元奖励体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