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杨姬雪,邓 宇
(1.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重庆 400031;2.四川外国语大学 语言与脑科学中心,重庆 400031)
通感隐喻研究在国内外语言学界都是热门话题。Ullmann将人类感知觉分成六类,即触觉、热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视觉,并将它们层级排序为:触觉<热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1]811-827。此后Williams将热觉与触觉合成触觉,将视觉分为维度(dimension) 和颜色(color),并根据英语通感隐喻的规律绘制出通感隐喻映射模型(见图1),并认为其模型具有跨语言通用性[2]463。该模型整体呈环形结构,箭头代表通感映射的方向,其中嗅觉呈现“僵局”状态,即不做源域且仅充当味觉的目标域。
图1 英语感知形容词通感隐喻映射模型[2]463
近年来,该假设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如Strik Lievers基于英语和意大利语语料库探究两种语言通感隐喻映射的方向性,发现英语与意大利语通感隐喻映射的规律均不完全符合Williams基于英语提出的通感隐喻单向性映射模型,英语与意大利语的通感隐喻映射存在双向性,但这种双向性并不具有对等性[2]463[3]69-95。赵青青、黄居仁根据汉语语料库绘制出符合现代汉语通感隐喻映射规律的模型,结果与Williams的模型亦不同[2]463[4]45。主要体现在:汉语通感隐喻映射具有双向性,并存在触觉通感至嗅觉的情况。Zhao,Huang&Ahrens发现汉语通感隐喻映射具有单向性、双向性和偏向性的特点[5]。Jo使用语料对韩语通感隐喻映射进行研究,发现韩语通感隐喻的分布基本符合Ullmann提出的感知层级模型,但味觉与触觉在韩语通感隐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811-827[6]。
国内外对通感隐喻制约因素的研究主要分为生理机制与认知规律两派[4]51-53。持认知规律观点的学者认为,通感映射的方向遵循从低等级感知模态(如触觉、味觉)映射至高等级感知模态(如视觉、听觉) 的规律,即从可及性(accessibility) 高的感知模态映射至可及性低的感知模态[4]51-53[7]85-104。该规律也是Williams通感隐喻映射模型的核心[2]463。然而,近年来,实证研究显示,包括英语在内的许多语言都存在不符合该规律的通感隐喻用法。Strik Lievers基于语料库数据考察通感隐喻的跨模态映射方向性发现,存在从高等级感知模态映射至低等级感知模态的情况,如“bitter cold”[3]69。此时,人类生理机制就适用于解释该类不符合认知规律的现象。持生理机制观点的学者认为,语言通感隐喻的产生与人类生理机制有关。同样以“bitter cold”为例,该通感隐喻映射的方向是由更高级的味觉通感映射至更低级的触觉,不符合前面提及的认知规律。但是实验证明,口腔不仅有味蕾,还有其余可感知“冷”“热”等感觉的触觉受体,因此味觉与触觉容易发生联合现象,且该知觉联合现象是双向的,可影响触觉与味觉语言的编码[8]。Ronga,Bazzanella,Rossi&Iannetti的研究也发现,触觉刺激显著改变了听觉刺激的处理过程,但听觉刺激对触觉刺激的调节作用最小[9]。这就解释了为何触觉形容词多通感至听觉,反之则不然。
统观相关文献,通感隐喻的跨语言研究以共时视角为主。历时研究方面,Williams通过考察英语历时语义变迁,认为如果一个词隐喻性地从它最早的感知意义转移到另一个感知模态,它将按照如图1所示模型的方向进行[2]463。Strik Lievers&de Felice考察了公元前100年至公元100年的古拉丁语(Classical Latin)、13到19世纪的近当代意大利语(pre-Contemporary Italian) 以及20世纪至21世纪的当代意大利语(Contemporary Italian) 的知觉及隐喻词汇的演进规律,发现语义的历时变迁遵循从“低”感知模态到“高”感知模态发展的规律[7]85,88。国内对于通感隐喻的研究虽已分别涉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如唐诗三百首和现代汉语味觉形容词,但大多聚焦于共时维度,缺乏历时研究[10]13-18[11]1167-1194。历时研究不仅能证明通感隐喻词汇语义的发展轨迹,而且能够推断人类思维与认知方式的演变规律,验证社会变迁对语言变化的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以CCL语料库的历时数据,探究汉语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用法的历时演变规律。
一般而言,通感指任何感知模态的结合,在心理学文献中,通感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心理学现象,即一种感知模态自动地刺激另一种感知模态的现象[12]67。从神经科学来看,通感是一种神经障碍,如Ramachandran&Hubbard认为这种神经障碍是由于大脑区域之间连接的修剪缺陷引起的;而Grossenbacher&Lovelace则认为是某种形式的抑制解除导致了这种神经障碍[13-14]。语言的通感也称通感隐喻(Synaesthetic metaphor),是两个不同感知模态之间的映射,即使用某种感知模态的词汇来描述另一种感知模态[11]2。通感隐喻实际上也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但隐喻中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方向不能改变,而通感隐喻的目标域与源域是可以互换的[12]67-76。汉语通感隐喻的使用历史源远流长,现代汉语通感隐喻的日常使用颇为常见,如“甜美的笑容”就是用味觉形容词来描述一个让人愉悦的笑容,其源域为味觉,目标域为视觉;古代汉语通感隐喻的使用也不少,如唐诗“月冷莎鸡悲”就是使用触觉“冷”来描述诗人所见的“月亮”,真实地表达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其源域与目标域分别为触觉与视觉。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认知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语言也一直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因此,本文的假设是:汉语触觉形容词的通感隐喻用法也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以及新兴感官刺激的出现而更加普遍,其映射范围呈现多样化趋势。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问题如下:
(1)汉语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的目标域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广泛,各个时期主要目标域有何特点?
(2)影响汉语触觉词通感隐喻映射历时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本文的关键词和语料分别选自赵青青、熊佳娟、黄居仁提出的涉及通感使用的触觉形容词[15]244以及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
首先,赵青青、熊佳娟、黄居仁曾对现代汉语形容词的通感标准进行界定,选取出199个具有通感用法的形容词,其中触觉形容词73个[15]244。我们从73个触觉形容词中随机选取了29个触觉形容词,分别为:冷、热、寒、暖、凉、干、湿、黏、滑、酥、脆、涩、麻、软、强、弱、硬、重、轻、冰冷、炽热、温暖、温润、湿润、温柔、柔软、尖锐、强烈、冷冰冰。
随后将29个关键词分别在CCL语料库中的唐朝、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和现代汉语进行搜索与下载,下载的语料使用concordance sampler进行随机抽样,每个词每个朝代均抽取200条(不足200条的词则全部使用),共获取原始语料19690条。按照赵青青、黄居仁对现代汉语通感隐喻的分析以及罗一丽、张辉、覃修桂对古代汉语通感隐喻的分析,我们对原始语料进行标注[4]44-55[10]13-18。若触觉形容词具有通感隐喻用法,则按其通感的目标域进行标注,如“月露宵光冷”标注为视觉;若触觉形容词不具有通感隐喻的用法,则标0,如“心轻万事皆鸿毛”,标0。经过抽取和标注,最后得到801条具有通感隐喻表达的语料,如表1所示。
表1 索引行示例
最后,本文分析了各时期通感隐喻映射的通用性(transferability) 和实例比例。通用性是指29个选取的触觉形容词分别通感至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的数量比例,计算通用性时,分子为通感映射至目标感知模态的触觉形容词数量,分母为29。实例比例是指各感觉的实例总数与该阶段所有有效通感隐喻语料的比例。
经过对语料的标注与分析,我们发现29个触觉形容词在不同时期的通感隐喻分布规律并不相同,具体分布规律如图2至图7。“炽热”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均无语料,而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不但有语料,且有通感至视觉、听觉和嗅觉的用法。“温暖”“硬”“弱”“尖锐”“强”在古代汉语中均无通感情况,但这些词在现代汉语中均有通感用法。“冷”“寒”“温柔”“凉”“轻”“暖”“软”“涩”在六个阶段中均有通感隐喻语料。“热”“温润”“滑”在五个阶段均发现通感隐喻映射语料,其中“热”在北宋南宋,“温润”在元朝以及“滑”在唐朝未发现通感使用。“酥”“脆”“干”“湿”和“柔软”在三个阶段发现通感使用,其中“酥”和“干”在明朝、清朝和现代汉语中有通感语料,“柔软”在唐朝、清朝和现代汉语中有通感语料,“湿”在唐朝、明朝和现代汉语中有通感语料,而“脆”在宋朝、清朝和现代汉语中有通感语料。“湿润”和“重”仅在北宋南宋以及现代汉语中发现通感使用。“冰冷”“冷冰冰”“麻”和“强烈”仅在清朝和现代汉语中有通感的使用。而“黏”是唯一一个在现代汉语中未发现通感隐喻语料的关键词,但在清朝中发现一例通感至听觉的语料,具体为“成人道:‘说也好笑,北方无入声,做诗最难,只要不失黏韵,就算是诗人了!’”。韵律为听觉感知,使用触觉形容词“黏”修饰听觉感知“韵律”,指这首诗的韵律给人的听觉感受与“黏”给人带来的触觉感知如出一辙。
1.唐朝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映射情况
唐朝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的分布规律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寒”与“冷”较其他关键词具有更多通感隐喻用法,其最主要的目标域均为视觉,分别有33和27条通感语料。“凉”通感至视觉的语料数量排名第三,有4条通感语料。
图2 唐朝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目标域分布
综合来看,唐朝在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使用中,通用性最高的目标域以及实例总数最多的目标域均为视觉,其次为听觉,味觉与嗅觉。29个本义为触觉的形容词中仅有“涩”通感至四种感觉;“冷”“寒”“轻”“软”“湿”通感至视觉与听觉;“热”“温润”“凉”“温柔”仅通感至视觉;“柔软”仅通感至听觉;“暖”通感至味觉与视觉。其具体实例如下:
(1) 视觉:
呜呼鸣雁,行断有时,寒烟尽惨,霜风夜悲。(《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二册)
(2) 听觉:
容多慈悲之口,发言含柔软之音(《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北京大学卷第二册)
(3) 味觉:
衰年关鬲冷,味暖并无忧 (杜甫《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
(4) 嗅觉
松柏愁香涩,南原几夜风(李贺《王浚墓下作》)
例(1) 出自唐朝诗人寒山子,“鸣雁”“寒烟”和“霜风”三个意象突显诗人悲伤之意,将触觉感知“寒”与视觉感知“烟”融为一体,结合前面大雁的呜呼声,既显身体上的寒冷,又显眼前情景的苍凉,更显诗人之孤寂。唐朝通感隐喻语料最多的分别为通感至视觉的“寒”“冷”和“凉”,如“云根台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和“走到也是园滨文述农门首,抬头一看,只见断壁颓垣,荒凉满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以上例子均表示身体的寒凉,由此看出,唐朝通感隐喻语料中,多用表示寒冷的触觉形容词与视觉刺激事物相结合,以表作者悲伤寂寥之情。例(2)出自《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描述的是一位归佛的禅师。以触觉形容词“柔软”来描述其说话的声音,贴切地表达出禅师仁慈心善、高雅谦逊,温柔善良的品质。例(3)出自杜甫诗歌《秋日阮隐居至薤三十束》,年迈气衰,胸腹易感寒,而薤味温暖,有了它就不需再担忧了。事实上,该句中“暖”是指薤菜的温补功效,但用以修饰味觉,与前句的“冷”相对照,更能表达该菜的作用。例(4) 出自李贺诗歌《王浚墓下作》,松柏散发出苦涩的香气,王浚葬于南原,再无风光。触觉形容词“涩”与“滑”相反,给人以不舒服之感,以此来修饰松柏的香气,借物抒情,抒发作者因王浚之死而产生的忧愁之情。
2.北宋南宋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映射情况
北宋南宋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规律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北宋南宋通感隐喻使用中,视觉仍为最常见的目标域,出现8个峰值,分别为冷(17条语料)、寒(13条语料)、轻(9条语料)、温润(5条语料)、凉(3条语料)、暖(3条语料)、涩(3条语料) 以及温柔(2条语料)。值得一提的是,形容词“脆”通感至味觉感知模态的用法出现了明显峰值,有6条语料。
图3 北宋南宋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目标域分布
整体而言,北宋南宋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通用性及实例总数最多的仍是视觉,其次也是听觉;但嗅觉通用性比味觉高,味觉实例总数比嗅觉多。在29个本义为触觉的形容词中,“涩”“软”均通感四种感觉,“冷”“暖”通感嗅觉、视觉和听觉,“寒”“轻”“重”均通感视觉和听觉,“脆”通感味觉和听觉,“湿润”“温润”“温柔”“滑”“凉”仅通感至视觉。实例如下:
(5) 视觉:
前临剪径道,背靠杀人冈;远看黑气冷森森,近视令人心胆丧。(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七卷)
(6) 听觉:
寒声带雨山难白,冷气侵人火失红(杨万里《霰》)
(7) 味觉:
其味脆美,不可名状(《卢氏杂说》)
(8) 嗅觉
传吸之,名为“碧筒”。历下效之,言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冰。(段成式《酉阳杂俎》)
例(5)取自冯梦龙的《警世通言》,该句描述了一座临近剪径道和杀人岗的地庄,触觉形容词“冷森森”修饰视觉名词“黑气”,不仅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漆黑之意,也让读者感受到肌肤之寒,视觉与触觉的通感使读者对地庄产生害怕之情。例(6)出自杨万里的《霰》,该诗主要是描写景色,触觉形容词“寒”与“声音”结合描述下雨的声音,配合下一句的“冷气”,更显天气之寒冷,环境之艰难。例(7) 使用触觉形容词“脆”来描写油煮包子的味道,实为传神。相传魏晋时期郑悫以荷叶盛酒,谓之“碧筒”,例(8)联合嗅觉的“香”和触觉的“冷”来描述荷叶乘的酒,酒之香甜冷爽跃然纸上,十分适合在夏天用以消暑止渴。
3.元朝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映射情况
元朝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分布规律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元朝通感隐喻使用的数据峰值较少,仅形容词“寒”映射至视觉的语料数量较大,共15条。其次是“冷”“凉”“暖”,分别有5条、3条、3条语料通感至视觉。触觉形容词通感至听觉的用法也较通感至味觉、嗅觉的用法更多,最明显的触觉形容词是“冷”,共有5条语料。
图4 元朝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目标域分布
元朝视觉与听觉的通用性相同,但视觉实例数量比听觉多,仅发现一例通感至味觉的用法,未发现通感至嗅觉的用法。29个关键词不存在通感至四种或三种感觉的情况,其中,“冷”“寒”“轻”“涩”通感至视觉和听觉;“滑”通感至味觉和听觉;“热”“软”仅通感至听觉;“温柔”“凉”“暖”仅通感至视觉。具体实例如下:
(9) 视觉:
不多时,交天子开眼,时过一大门楼,但冷光万顷,清寒袭人(《大宋宣和遗事》)
(10) 听觉:
今日薛婆本是个不善之人,一般甜言软语,三巧儿逐与他成了至交。(《元代话本选集》)
(11) 味觉:
我酒味清香滑辣,最能解暑荐凉。(《大宋宣和遗事》)
(12) 嗅觉:
无
例(9)为触觉“冷”通感至视觉“光”,“冷光”指这“光”给人以触觉上的寒冷之感。例(10) “薛婆”本是不善之人,但“三巧儿”却与之成为至交,究其原因,正是因为“薛婆”的“甜言软语”。味觉形容词“甜”与触觉形容词“软”均含让人愉悦之意,以两者来描述听觉感知,足以让人感受其言语之的温柔,与前面的“不善之人”形成了鲜明对比,“三巧儿”与之成为至交的事实也不再让人难以理解了。例(11)为舌面触觉与味觉之间的通感,“滑”字给人以柔顺舒服之意,与“清”“香”“辣”一同表达出酒味之好。
4.明朝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映射情况
明朝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映射规律如图5所示。峰值最高的为形容词“冷”通感至听觉,共有27条语料。此外,形容词“滑”和“涩”通感至听觉的数量也较多,均有7条语料。通感至视觉的用法也明显较通感至味觉和嗅觉的多,如形容词“冷”“寒”“凉”,分别有19、17和6条语料。值得注意的是,形容词“涩”有7条通感至嗅觉的语料。
图5 明朝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目标域分布
明朝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的通用性、语料实例目标域视觉与听觉较多,视觉比听觉略多,味觉与嗅觉较少,但嗅觉比味觉多。29个关键词中,未发现通感至四个感觉的词语,“冷”“温柔”“滑”通感至视觉和听觉;“热”“轻”仅通感至听觉;“寒”通感至嗅觉和视觉;“温润”“干”“湿”“凉”“暖”仅通感至视觉;“酥”仅通感至味觉;“软”“涩”通感至嗅觉和听觉。具体实例如下:
(13) 视觉:
是一块羊脂白玉雕成个马儿,唤做“玉马坠”,色泽温润,镂刻精工。(冯梦龙《醒世恒言(下)》
(14) 听觉:
赛儿红着脸,气塞上来,舌滞声涩(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下)》)
(15) 味觉:
遮莫酸咸苦涩,是酒还须饮三碗 (施耐庵《水浒全传(上)》)
(16) 嗅觉
衫裆携得寒香在,飘瞥从君嗅一回。(柳如是《柳如是集》)
例(13)用触觉形容词“温润”来修饰玉坠的色泽,给人以视觉上的舒服柔滑之感,突显“玉马坠”之精美。例(14)取自明朝小说《初刻拍案惊奇》,钱氏撞破赛儿与何道人在房内说话,赛儿心急脸红地跟钱氏解释何道人乃其堂兄,一个“涩”字表达出赛儿由于着急以及害怕钱氏,因此发出的声音显得生涩,传神地表现出赛儿小心翼翼、担惊受怕的心理状况。例(15) 出自《水浒传》,讲的是武松进快活林醉打蒋门神的故事,在进入快活林之前,武松就在此喝酒,作者除了使用味觉形容词“酸”“咸”“苦”来描写酒的味道之外,还使用了触觉形容词“涩”,表现出该酒味道多样,也折射出该故事的精彩多样。例(16)取自钱谦益的《除夕山庄探梅口占报河东君》,衣衫携带着寒香,该香为梅花的香气,与触觉形容词寒组合,不但表现出梅花的清香又表现出当时天气之寒,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5.清朝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映射情况
清朝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映射规律如图6所示。清朝目标域峰值最为明显的是听觉与视觉,其中听觉峰值较视觉大,如形容词“冷”“脆”和“软”通感至听觉的数量分别为41、25和9。而视觉出现峰值的数量较听觉多,共有6次,分别是形容词“冷”(12条语料)、“冰冷”(6条语料)、“寒”(11条语料)、“温柔”(19条语料)、“凉”(7条语料)和“涩”(10条语料)。
图6 清朝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目标域分布
清朝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的用法明显增多,通感至视觉和听觉的通用性均为44.83%,听觉实例数量较视觉稍多,嗅觉、味觉通用性也分别达13.79%和10.34%,但味觉语料数量比嗅觉稍多。“冷”“滑”“凉”通感至嗅觉、视觉和听觉;“涩”通感至味觉、视觉和听觉;“热”“冰冷”“温柔”“软”通感至视觉和听觉;“脆”通感至味觉和听觉;“冷冰冰”“寒”“温润”“麻”“强烈”仅通感“视觉”;“酥”仅通感味觉;“柔软”“轻”“干”“黏”仅通感听觉;“暖”仅通感嗅觉。
(17) 视觉:
只见姑娘把眼皮儿往上一闪,冰冷的一副面孔(文康《仙女奇缘》 (上))
(18) 听觉:
说也好笑,北方无入声,做诗最难,只要不失黏韵,就算是诗人了(夏敬渠《野叟曝言》)
(19) 味觉:
盖橄榄初食味颇苦涩(李汝珍《镜花缘》 (下))
(20) 嗅觉
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曹雪芹《红楼梦》 (上))
例(17)以触觉形容词“冰冷”描写姑娘的面孔,“冰冷”的触觉通感至“视觉”,传神地表达出姑娘的冷漠之意。例(18)以触觉形容词“黏”修饰听觉韵律,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该诗的韵律如黏的触感。例(19) 源域为触觉形容词“涩”,通感至目标域“盖橄榄的味道”,以触觉形容词“涩”以及味觉形容词“苦”来描述其味道,使读者能够从两种不同的感官来体会初食“盖橄榄”时的不悦;例(20)取自《红楼梦》,“暖香”与“冷香”相对,林黛玉道,“暖香”与“冷香”相配就类似于“玉”与“金”相配。使用一对相反的触觉形容词“冷”与“暖”贴切地表达出两种香给予人相反的感觉。
6.现代汉语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映射情况
现代汉语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分布规律如图7。对比图2至图7,可明显看出图7峰值较多、线条较复杂。与前6个阶段相似,现代汉语通感隐喻中视觉与听觉为目标域的语料数据最为明显,视觉比听觉略多。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图7,嗅觉数据分布也较前6个阶段明显,其中形容词“酥”有9条通感至嗅觉的语料分布。
图7 现代汉语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目标域分布
现代汉语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的用法非常丰富,视觉与听觉的通用性达到79.31%和82.76%,但视觉语料数量比听觉稍多;嗅觉和味觉通用性分别达到27.59%和13.76%,嗅觉语料实例比味觉多。“强烈”“涩”均有通感至四种感觉的用法;“冰冷”“炽热”“温暖”“湿润”“软”通感嗅觉、视觉和听觉;“冷”“热”“冷冰冰”“温润”“温柔”“柔软”“弱”“尖锐”“强”“轻”“干”“滑”“凉”通感视觉和听觉;“酥”通感至味觉和嗅觉;“脆”通感至味觉和听觉;“寒”“暖”“湿”仅通感至视觉;“麻”“硬”“重”仅通感至听觉。具体语料如下:
(21) 视觉:
他湿乎乎的眼神似乎有所乞盼(1994年报刊精选)
(22) 听觉:
吟唱起激越苍凉的古调(新华社2002年7月份新闻报道)
(23) 味觉:
果味涩苦而甘(《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4) 嗅觉
细细朦朦的雨丝冲淡了些许大都市强烈的商业气息(1994年报刊精选)
例(21)以触觉形容词“湿乎乎”描述眼见的“眼神”为触觉通感至视觉。例(22)取自2002年7月新华社的一篇新闻,讲述的是泰雅族人民的祖灵祭,吟唱苍凉的古调,用触觉形容词苍凉来修饰听觉古调,使人仿佛置身于该祭祀仪式,形象地表达出该古调的悲凉意境。例(23)以触觉形容词“涩”和味觉形容词“苦”来描写“果味”是触觉与味觉的联结。例(24)展示的是现代汉语所特有的一种触觉形容词通感至嗅觉的使用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外部感觉刺激增加,促使诸如“商业气息”“青春气息”“现代气息”等新组合的出现,从而扩展了通感隐喻的映射范围。
本文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的统计数据分别为通用性和实例比例。通感隐喻实例比例历时分布见图8,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通用性历时分布见图9。
图8 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实例比例历时分布
图9 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通用性历时分布
由图8可得,视觉与听觉整体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嗅觉和味觉目标域。视觉目标域自唐朝到清朝整体呈下降趋势,而清代以后到现代又缓步上升。听觉目标域自唐朝到清朝则整体呈上升趋势,到了现代开始缓步下降。视觉与听觉在明朝交叉,除明清时期听觉比视觉略多以外,其余阶段视觉均为最突显的感觉目标域。嗅觉与味觉有交叉之处,除唐朝、元朝味觉比嗅觉略多以外,其余阶段嗅觉实例比例均较味觉多。唐朝触觉形容词通感至四种感觉的实例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视觉(82.1%)>听觉(14.74%) >味觉(2.11%) >嗅觉(1.05%);北宋南宋实例比例从高到低为视觉(69.66%)>听觉(15.73%) >味觉(8.99%) >嗅觉(5.62%);元朝实例比例从高到低为视觉(69.05%) >听觉(28.57%) >味觉(2.38%) >嗅觉(0);明朝实例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视觉(45.87%) >听觉(44.04%) >嗅觉(9.17%) >味觉(0.92%);清朝实例比例从高到低为听觉(50.56%) >视觉(42.13%) >味觉(5.06%) >嗅觉(2.25%);现代汉语实例比例从高到低为视觉(51.39%)>听觉(35.07%) >嗅觉(7.99%) >味觉(13.79%)。
图9显示,六个阶段通感隐喻的通用性呈整体上升趋势。此外,六个阶段中视觉与听觉的通用性均比味觉与嗅觉的通用性高,唐朝、北宋南宋听觉通用性比视觉高,元朝、清朝两者通用性相同,直至现代视觉通用性首次超越听觉。唐朝触觉形容词通感至味觉、嗅觉、视觉和听觉的通用性分别为6.9%、3.45%、37.93%和24.14%,平均通用性为18.11%;宋朝触觉形容词通感至四种感觉的通用性分别为10.34%、13.73%、41.38%、27.59%,平均通用性为23.26%;元朝触觉形容词的通用性分别为3.45%、0、24.14%、24.14%,平均通用性为12.93%;明朝触觉形容词的通用性分别为3.45%、10.34%、31.03%、24.14%,平均通用性为17.24%;清朝触觉形容词的通用性分别为10.34%、13.79%、44.83%、44.83%,平均通用性为28.45%;现代汉语触觉形容词的通用性分别为13.79%、27.59%、79.31%、82.76%,平均通用性为50.86%。
综合上述通感隐喻通用性和实例历时分布数据可以看出,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映射的历时规律演化方面具有如下四个特征:
第一,在古代汉语中触觉形容词已存在一定的语义扩展,即已存在通感隐喻的用法,尤其是视觉、听觉类通感隐喻用法。第二,视觉与听觉一直均为主要目标域,随着新刺激的出现,通感隐喻用法不断扩展,视觉与听觉也最先成为映射的目标域,这与视觉与听觉在人类感知中起重要作用的原因有关。第三,随着时间的推移,味觉与嗅觉作为目标域的情况有所增加。第四,存在随着朝代的更替,映射目标域减少的词汇,如“寒”在唐朝、北宋南宋、元朝均存在通感视觉与听觉的用法,在明朝存在通感嗅觉与视觉的用法,但在清朝和现代汉语语料中仅发现通感视觉的用法。此类触觉形容词的通感隐喻用法呈现收缩模式。
通感隐喻实际上是不同感知模态之间的映射,从亚里士多德提出“五种感觉模型”以来,许多学者对人类知觉的分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Ullmann将人类感知分为触觉、热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视觉;Williams将人类感知分为触觉、味觉、嗅觉、颜色、维度、声音六类;Winter更是通过分析发现,不同的分类方式会导致人类的感知多于或少于五种[1]814[2]463[12]11-14。但不管如何分类,从人类生理机制来看,人类感知模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并不会有巨大的改变。但是,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产出是“认知—现实—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新事物的出现,人类认知能力以及现实世界的事物均发生变化,导致语言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当人类感知刺激目标域与源域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有了新的更新变化,其通感映射也会扩展。尽管通感隐喻映射所涉及的五种感知模态在人类生理机制来看是不变的,但感知模态接受的外部感觉刺激发生了改变,导致语言通感隐喻的使用也发生了变化。如“强烈”一词的语料在古代汉语中十分少见,且未发现通感用法,但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有具体语料如“强烈的个人色彩”“强烈的商业气息”,这是由于个人主观能动性与经济得到了发展和重视而造成的语言变化。
无论是通感隐喻用法的通用性还是实例数量,汉语通感隐喻映射中视觉与听觉在六个阶段中均为最主要的目标域。Winter也曾利用统计学的方法统计英语词汇发现在英语通感隐喻中视觉也占有主导地位[12]153-162。究其原因,从人类生理机制的共性来看,Strik Lievers认为视觉和听觉在人类感知中的主导作用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许多语言中,这两种模态是通感隐喻映射最常见的目标域[16]。从认知规律来看,人类隐喻映射的规律是从更为具体的概念映射至更抽象的概念[17]。也有学者将该规律解释为从可及性(accessibility)较高的模态映射至可及性较低的模态。触觉、味觉与嗅觉均只能感知与感受器较近距离的刺激,特别是触觉感知仅能感受到与触觉感受器直接接触的感知刺激。然而视觉、听觉能感受距离较远的刺激,因此视觉与听觉能更多地充当目标域,这符合人类自身认知规律。
本文采用CCL语料库分别提取唐朝、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和现代六个阶段的汉语语料,考察了29个汉语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映射的历时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汉语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映射在不同的时期的情况不尽相同,主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映射范围整体呈扩大趋势,这不但体现在目标域感知模态的增多,如与古代汉语相比,嗅觉在现代汉语中作为目标域的情况增加,也体现在目标域内容的更丰富,如“冷”“寒”“炽热”等温度觉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于修饰自然界的光,而在现代汉语中可用于描述“灯光”等。同时,视觉与听觉在六个阶段中均是最主要的目标域。除了人类生理机制以及认知规律外,新兴感官刺激事物的出现以及认知的多样性的发展促使语言的改变,进而使通感隐喻映射模式呈现历时多样化和此消彼长的趋势,因而影响汉语通感隐喻映射的历时演变规律。本文不足之处在于选取的语料并不充分,结果需要更大样本验证。未来研究方向主要从社会认知角度或变异视角分析触觉形容词跨感知模态历时语义迁移的规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