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09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研究热点——基于CNKI核心期刊论文和博硕论文的知识图谱分析

时间:2024-06-19

李丹萍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文化产业重视度的大幅度提高,文化产业这一词汇也逐渐成为了学术界的热词。2009年,国家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成为国家层面上的“战略性产业”[1]76。随后,关于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研究呈现出井喷式增长,但从研究整体上看,并未形成一个体系。因此,本文拟采用知识图谱实证分析方法,对2009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研究热点进行科学可视化分析,并探讨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一、研究方法

知识图谱又称科学知识图谱,是一种科学化的数据统计研究方法。它采用可量化的方式,通过信息可视化对文献内容进行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2],可更直观地分析某一学科知识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本研究运用BICOMB2.0软件和SPSS17.0软件,以知识图谱图像化分析方法分析文化产业研究热点。

(一) 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文献为数据来源。第一步,分别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和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文化产业”为关键词检索文献,设置检索时间为“2009年1月—2017年8月”,共检索出博硕论文1255篇,核心期刊论文234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中含有会议通知等3篇文献需剔除,最终有效核心期刊论文为2340篇(见图1)。第二步,导出有效论文的基本信息,包括题名、作者、单位、关键词和发表时间等。第三步,对关键词做一定的规范化处理,使之符合BICOMB2.0软件分析处理要求。

图1 2009年以来文化产业核心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数量

(二) 研究过程

首先,在规范化处理后的关键词中提取高频关键词。其次,由系统生成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生成并导出高频关键词聚类树状图。再次,结合聚类结果,运用SPSS17.0软件对相似矩阵进行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导出Euclidean距离模型散点图。最后,绘制出“文化产业”研究热点的分领域知识图谱。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频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

表1 “文化产业”知识图谱高频关键词排序

对2340篇核心期刊论文和1255篇博硕论文中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关键词总频次为14440次,其中最高频次关键词为“文化产业”,为3590次。为更好地分析2009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研究热点,对获得的各个关键词进行部分调整,合并其中的同义关键词,如将“创新”“文化创新”统一调整为“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发展模式”“可持续文化发展”调整为“文化发展”,调整后高频关键词的排序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知道,46个高频关键词总频次为5924次,占关键词总频次的41.02%,占比较高,具有研究代表性。前十位高频关键词频次都在80次以上,其中,文化产业(3590次) 居第一位,文化发展(219次)居第二位,对策(129次)、产业融合(108次)居第三、第四位。经过初步分析发现,“文化产业”领域的研究多集中于文化、产业、创新、产业集群、对策、发展模式等方面。这是国家大力提倡振兴“文化产业”后学者研究的热点。

(二)高频关键词相似矩阵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文化产业”与其他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系,运用BICOMB2.0软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Ochiai系数相似矩阵分析,得到前十位高频关键词的系数情况如下页表2所示。表2相似矩阵中的数值与1越接近,表明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越紧密,相似度越大;反之,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越疏远,相似度越小。

表2 高频关键词Ochiai系数相似矩阵(前十位)

由表2可知,与“文化产业”联系紧密程度由近及远的关键词依次为“文化发展”(0.246)、“对策”(0.190)、“产业融合”(0.173)、“文化资源”(0.173)、“文化创意产业” (0.165)、“文化软实力”(0.157)、“文化创新”(0.154)、“文化”(0.154)、“竞争力”(0.149)。这些高频关键词的系数与“文化产业”的系数相差较大,但彼此之间的数值差别不大。说明“文化产业”领域的研究与这些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紧密度并不高,文化产业缺乏与它相关的核心层次的学术研究。文化产业作为当下的新兴事物和热门话题,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与应用较少。未来应加强文化产业关联领域的研究,探究文化产业与其他关联事物的相互带动作用。表2数据还表明,其他各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说明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之间的关联度较高。

(三)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根据聚类树状图(见下页图2) 分析发现,2009年以来,“文化产业”研究中的高频关键词大体可分为四个种类(见下页表3)。种类一是关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主要有产业融合、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价值链、大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软实力、文化贸易、现状等14个关键词。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3],它是一个涵盖多个学科内容的概念。文化产业本质上可定义为提供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以版权产业为核心的产业[4]。目前我国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和创意集聚上,学者通过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模式、经济增长模式以及集群机制、发展路径的探讨,阐释产业集群的内部机理及其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联。产业集群充分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竞争力,科研院校则是文化创新的关键“智核”,通过文化内涵实现要素重整[5]。创意人才和产业集群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尤为重要,进行产业融合、挖掘产业价值链、推行文化旅游与消费是当前探索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种类二是关于文化产业相关要素的研究,主要有文化资本、文化政策、文化消费、经济增长、文化生产力、传统文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创新等19个关键词。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要素多而复杂,其中的文化政策更具有跨越多种学科的新领域的复杂性[6]。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文化产业政策时,学者横向比较了其他国家的有益探索。从文化产业到文化事业,文化体制的改革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种类三是研究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采取的对策,主要有税收政策、竞争力、问题、对策等7个关键词,重点研究政策层面上的问题,比如税收政策、金融等。揭示了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7],创新性和原创性不足,需要加强文化产业法制建设,完善上层建筑,增强政府职能,提升创意人才培养意识,完善培养机制,促进文化产业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种类四研究的是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全球化、文化安全、动漫产业、新媒体、文化创意产业、产业结构6个关键词。揭示了在当今新媒体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粉丝经济、注意力经济、体验经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崭新而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新媒体的新环境给文化产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求文化产业自身有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转型,比如传统出版产业升级为大文化传媒产业[8]。

图2 “文化产业”高频关键词聚类树状图

表3 “文化产业”高频关键词聚类结果

(四)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

为了深入分析各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联,将高频关键词的40×40词篇矩阵导入SPSS17.0软件,做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采用多维尺度分析方法,创建多维空间感知图,用以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似度和差异度情况。

(五)知识图谱分析

根据关键词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的结果,绘制出当前“文化产业”研究热点知识图谱(见图3)。

图3 “文化产业”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根据上述层层数据导入和分析,以及“文化产业”高频关键词聚类树状图(图2)、“文化产业”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图3)的聚类分布情况,可对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研究热点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现将2009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研究热点、研究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概括如下:

1.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模式探究。该领域关键词主要分布在第二象限,它是文化产业研究的集中点,分布密集程度不高,说明对该领域的研究有进一步发展空间。产业集群、价值链和产业融合是文化产业在探究发展模式时最为集中的实践研究层面,在其发展历程中,困境诸多。文化产业在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挑战大、发展潜力大的境况,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的事物,其发展与多个不同领域相关联,形成了融合多事物的产业链。产业集群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特征,在其发展初期,虽然很多地方建立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但大部分缺乏自己的特色,创新元素偏少,同构化问题严重,未形成真正良性的“集聚效应”[1]77。缺少强大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在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时,融入旅游元素和传统文化元素(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通过不同产业的相互融合,促进文化元素的重组和整合[9],可谓是一种有益尝试。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探索的层面谱众多,不同地域的发展程度差异大,因此必须结合国情,采取适合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仍未形成一个良好的体系,未来,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模式的探究仍将是研究的集中方向,也是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2.文化产业发展相关要素探析。这是文化产业的研究热点和重点,在文化产业研究中处于中心地位,同时也是研究的难点。这一领域包含的高频关键词数量最多,且基本上分布在第一象限,分布较为集中和紧密,表明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要素多,学者倾向于研究这一领域。其中,“文化产业”“文化资源”和“文化发展”靠近坐标轴中心位置,说明该领域的研究是围绕“文化产业”“文化发展”展开的。“文化消费”处于领域二区域较中心的位置,显示出“文化消费”在文化产业研究中的热度,与“文化体制改革”“文化政策”“文化事业”“文化创新”等同属文化产业研究的热点。文化产业是庞杂了多个学科要素的新兴事物,涉及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文化产业相关要素的探析,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文化体制机制、文化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文化体制不健全、文化产业方面的政策环境不理想都是制约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瓶颈。第二,在文化品牌、文化创新与民族、地域特色方面的探索。创意型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源动力。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缺乏有规模的特色文化产业群[10],导致文化产业在具体实践中呈现千篇一律的不良态势。有学者提出,应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充分利用不同形式的文化资源,打造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整合各个要素,为文化产业发展服务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3.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这一研究并不是热点和集中点,涉及的高频关键词较少,不是学者研究的重心,但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对于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意义仍是巨大的。关键词“税收政策”“金融支持”等位于第四象限,“政府职能”方位靠近第四象限,说明这三个要素在未来文化产业研究中的地位不容小觑。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政府政策及投融资紧密相关,它们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存在同质化和粗放化的问题[11]150,文化产业创新和管理体制亟待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程度低,创意人才培养体制不健全,诸如此类都是影响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因子。在进行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过程中,学者多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因子列出,剖析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可采取的对策。文化产业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文化产业园区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正较好阐释了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形式单一、房地产化[12]、规模效应不明显等都是不良的现存态势。针对存在的问题,学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比如加强文化创意与科技的开发利用,走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道路等[11]152。

4.新时期文化产业的新发展。该领域分布的关键词少而分散,处于当下研究的边缘区域,但它是未来文化产业研究的重点方向。其中的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位于第三象限,说明该方面的研究并不少。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虽然紧密,但尤其在中国,对于两者的界定不太明确。在全球化背景和数字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文化产业与新媒体的融合式发展,将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作为时代产物之一的“互联网+文化”的发展模式正被愈来愈多的人熟知。通过文化产业与新媒体的融合,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动漫产业可采取打造长效发展链条的方式,形成传统文化、现代产业、文化附加品交互融合的形式,以聚合方式寻求溢出效果。媒体融合视域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粉丝创造力”[13]、“体验经济”是新媒体时期的新生事物,其中的“粉丝创造力”可以转化为“粉丝经济”,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也将在完善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浪潮,未来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将更多着眼于新媒体技术、动漫产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大文化传媒产业的特征将日益明显,新媒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后更注重品牌产业链的衍生与开发[14],形成链条式的产业开发模式。

三、结论与展望

自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以来,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呈爆发式增长。笔者通过对我国“文化产业”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分析发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我国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模式探究;二是文化产业发展相关要素探析;三是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四是新时期文化产业的新发展。文化产业研究热点主要有文化政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消费、文化事业、金融支持、文化创新问题等。产业集群、产业融合、产业链、价值链等为研究前沿,是未来可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当前文化产业存在发展形式单一,特色不明显,价值链不足,高层次文化产业较少、内容创新不足等问题。创新作为文化产业研究热点之一,既是学者研究的关注点,也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难点问题。文化产业的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创新要素,尤其是内容上的创新问题。因此,未来文化产业发展应着眼于解决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第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重点发展优势产业,挖掘特色传统文化资源,形成我国文化产业的民族特色。可根据各地实际,结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多方资源,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和文化化。

第二,加强文化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打造力度,充分利用大数据和新媒体技术,融合多种文化资源,进行链条式的融合发展,比如动漫产业的衍生品开发、线上平台宣传等。借助新媒体平台,以长效的产业链促进文化价值的提升增值。

第三,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力和发展活力,重视创意型人才的培养。文化产业最根本和基础的问题是创新和人才问题。未来文化产业研究离不开对创新和创意人才的探讨。创新不应只停留于形式上的创新,更多应重视内容创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