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现代视角关照下的《论语》音乐状况多维探释

时间:2024-06-19

唐 星,高人雄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现代视角关照下的《论语》音乐状况多维探释

唐 星,高人雄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甘肃 兰州730030)

摘要:《论语》的音乐状况较为复杂,以传统眼光往往不足以作出客观的评价,故而应选取现代性的视眼,站在一定距离而又内在的对《论语》音乐进行综合考察,对其呈现出的去独立性、遮蔽性、等级性和影响的多元泛化诸特点进行还原性审视,以期在继承传统观点正面评价的基础上客观地作出具有现代认识特点的评价。

关键词:现代视眼;《论语》;音乐状况;问题

《论语》极其重视音乐的使用,并且涉及较为复杂的音乐状况,呈现出比较多样的特点。《论语》不但考察到音乐类型的划分、伴奏乐器的配用、乐曲使用的场合和适用的对象等多个方面,也对音乐做了一定理论层面的积极探讨和实践层面的具体考量,甚至构建起了一套批评话语体系。

1 音乐认识的去独立性

《论语》对音乐的认识是不纯粹的,其过于注重音乐政治功能和社会作用的发挥,使得音乐抛却了自身的诸多特性,背负了太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几乎丧失了独立性。

最为明显的,便是将礼仪名法强势植入音乐肌体。据《子路》章载:“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苛而已矣。’”把礼与乐紧紧绑到一起,并以二者为中心向前向后延伸,把正名、顺言、成事与刑罚、民生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整体,使得音乐的内容变得异常庞杂。当然,有利的一面是凸显出了音乐的重要性,拓展了音乐的功能,但这种人为的有意抬高有时候却显得并不切合实际。《泰伯》章言:“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则又将诗、礼、乐贯通,这种有意识的行为,在造成前面所言及的结果之外,也使《论语》中的音乐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礼仪规范性,乐辞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诗歌性。到了《阳货》章的“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建言于上位者,对乐不应只停留于音声表面,更要重其内涵品味和移风易俗的作用,形成《孝经·广要道章》所说的“礼以安上,乐以移风”的特点。这样,乐的内涵便再也不只停留在其本身,反而呈现出规范教化功能强化、愉情乐性特征淡出的趋势。

道统邦政的硬性糅合也是不能忽视的。《季氏》章有:“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认为乐的内容的不同不但显示出创作者的差异,还显现出权力的授用与分工,而乐与道的结合实则是为了反映甚至是监督权力管理状态,维护道统。《卫灵公》章的“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武》,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则将乐的建设明确提到建政为邦的高度,通过各种细节的注意和等级的规范化,以此来维持邦国的秩序和威严。这便是《乐记》中所言的:“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的前提。

稍需一提的是舞蹈与音乐的交融共存。乐与舞的结合是相较前面的情况来说最为自然与合理的,因为二者的内在精神本来就是一致的。但在《论语》中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据《八佾》章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左传》隐公五年曰:“考仲子之宫将万焉。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可见在乐、舞的并用中,舞实则是为了增强乐的感染力而加以有选择的配用,可以说这里的舞是先天丧失了独立性的。不过,这种独立性的丧失反倒使得其与乐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使得《论语》将对乐的那种极度重视迁移到了舞上,以至对不合舞之规定的行为达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

2 音乐选取的遮蔽性

《论语》在选择音乐上设立了严格甚至近乎苛刻的标准。由于这些标准的主观性、目的性过强,致使其从建立之初便带上了明显的遮蔽性。

就乐曲的选择而言,《论语》标举《韶》乐。《述而》章有:“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韶》乐一元地位的确立经历了仔细的比较和严格的挑选。本来《韶》乐与《武》乐是并举的,均为“六代乐”,入《周礼》“六乐”,又名《大韶》、《大武》,《卫灵公》章载:“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武》,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然而,在仔细的比较时发现,《韶》为舜乐,“其声及舞极尽其美,揖让受禅,其圣德又尽善也”,《武》乐为周武王乐,其“音曲及舞容则尽极美矣,然以征伐取天下,不若揖让而得,故其德未尽善也”,因此,有了《八佾》章中的“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种严格近似苛刻的挑选使得原本不错的《武》乐因其所谓的“毛病”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遮蔽。

就乐歌的选择而言,《论语》推崇《关雎》。《八佾》章有“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泰伯》章有:“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关雎》为《诗经·国风·周南》的首篇。郑玄认为:“周道衰微,郑、卫之音作,正乐废而失节。鲁大师挚识《关雎》之声,而首理其乱,有洋洋盈耳,听而美之。”同样,《关雎》地位的确立也具有一元的特点并使得《诗经》中其他的乐歌受到了遮蔽。

进一步而言,无论乐曲还是乐歌,《论语》都过分注重其雅正的特点,这样带来的结果便是音乐种类的单一化;再者,这些雅正的音乐所面向的主要对象是上层贵族,这便使得音乐的受众群体趋于狭小化。那么,符合上述《论语》音乐标准的音乐便几乎只能是宫廷雅乐,诸如郊庙、祭祀、宴飨之乐,这样在音乐的选择上便形成了明显的遮蔽性,使得其他音乐,尤其是俗乐受到了人为的漠视,甚至还招致强烈的批评,使音乐过多的带上了主观评判的色彩,这对于音乐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而且,体现人为强制和完美追求特点的雅乐又是存在问题的,即虽然其本身符合各种规范但因其规格太高反而难以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难以推行下去,再加上其所受约束的标准因为过于一刀切又难以看到其他音乐的优长,最终就实际情况而言反而并不利于自身的流传、发展。

3 音乐施用的等级性

《论语》划分音乐是存在等级性的,所谓的雅正之乐正是其等级性的体现,它被大力推崇不排除要与下层俗乐硬性区别开来以维持和加强上、下层等级秩序的企图。因为《论语》认为音乐本身存在等级,故而在施用的过程中也就体现出等级性。具体而言,《论语》音乐施用的等级差别主要表现在施用者、施用曲目、施用乐器等方面。

在施用者层面,大致可划分为天子、诸侯、大夫、士和百姓几个阶层的施用群体,群体之间具有鲜明的等级,不能轻易僭越。如《八佾》章:“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雍》是《周颂·臣工之什》第七篇名。《论语》正义曰:“天子祭于宗庙,歌之以彻祭”,《周礼·乐师》有“及彻,帅学士而歌彻”,郑玄又云:“彻者,歌《雍》。”从《雍》的施用者级别来看当属于天子一级。三家,则指鲁国仲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家,属大夫一级,故而是没有资格施用《雍》乐的。《阳货》章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当时子游为武城宰,那么这里“弦歌”的施用阶层明显是士一阶级,百姓不但没有权力施用更没资格受用,故孔子一开始莞尔而笑,只不过是作为施用阶层的子游想要以乐化下,这才出现了在施用权力没有下放的前提下受用壁垒被打破的情况,但施用阶层之间严格区分的现状还是没有被改变。

因为施用者等级性的存在,施用曲目便也出现了等级性。如前文所言的《雍》乐,其属于天子之乐,因而具有最高的等级。《子罕》章有:“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见《雅》、《颂》至少是属于诸侯一级的,因《雅》、《颂》在《诗经》中有见,多载周天子宗庙祭祀及宴飨之事,《礼记·祭统》又有:“昔者,周公且有勋劳于天下,成王、康王赐之以重祭,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八佾以舞《大夏》。此天子之乐也,重周公,故以赐鲁。”这样,其甚至又是天子一级。《论语》正义曰:“鲁哀公十一年,自卫反鲁,是时道衰乐废,孔子来还,乃正之,故《雅》、《颂》各得其所也。”这说明卫乐与鲁乐是存在差别的,可从实际等级上来说,二者似不应有所差别,因为卫是康叔的封地,鲁是周公的封地,而周公与康叔既为兄弟,“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那么二国的音乐便不应该存在等级差别,然而现实情况却偏偏存在差别,郑玄云:“周道衰微,郑、卫之音作,正乐废而失节”可见这种差别很可能是来卫、鲁两国内部音乐曲目施用等级的失衡,而孔子正鲁乐就是在卫乐或正或反的启示下重新构建鲁乐的等级,使得其能够处于合适的位置,充分发挥自身的效能。《泰伯》章又有:“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郑、卫之音盛行一方面显示出音乐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俗乐化即去贵族化、趋下层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使得郑卫音乐的等级不断下降,而《关雎》作为首度理乱之音,随着其地位的攀升,《论语》中音乐的等级也在不断拉大。到了《微子》章的“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二日不朝,孔子行。”甚至出现了地位十分低下的齐国《康乐》,这样便形成了以各诸侯国音乐曲目为区分的横向音乐等级和以本国施用对象与施用环境为区分的纵向音乐等级。

在施用乐器层面也是存在等级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至少有琴、瑟、钟、鼓、铙、箫、笙、竽、柷、敔、籥、罄、鼍、管、埙、箎等,鼓又可以分大鼓、鼗鼓、贲鼓等。其中钟、鼓乐器主要属于天子、诸侯一级,《论语》中以钟、鼓为代表的打击乐器多用于郊庙、宴飨,是对《诗经·小雅》施用乐器等级秩序的沿袭,如《小雅·彤弓》有“钟鼓既设,一朝飨之”,《小雅·楚茨》有“礼仪既备,钟鼓既戒”“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皆将钟、鼓用于祭祀宴飨。琴、瑟等拨弦乐器主要属于大夫、士一级。如《先进》章载:“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通过瑟音来辨性格、修为、学养,并通过乐器的选择与使用来进行教育,以琴、瑟等为代表的拨弦乐器来培育人格、塑造君子。另外,以乐化民,也多选择拨弦类乐器,如《阳货》章的“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而这时期不但百姓选用乐器的机会极少,而且就是其有幸能够进行选择,所能施用的乐器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施用不同的乐器甚至能不能施用乐器都成为身份的象征,百姓不但很少弹琴鼓瑟,就是能够有所闻听也算万幸了。

所以,音乐施用过程中等级性的存在,实则人为的制造了差别明显、等级森严的受众群体,这样,为《论语》后续探讨自上而下的音乐教化打下了基础。

4 余论:音乐影响的泛性建构

在《论语》维度内建构起来的音乐,其所发挥的影响已经超越了音乐本身变得多元而泛化。如《宪问》章载“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已将人之为人进行了限定,这是对人的积极认识和主动改造,人之能否成人,乐成为一个重要的评判因素,这种强制性的标准划定如果抛却其本身的弊端不言,它所带来的通识性人才培养的结果,还是值得肯定的。然而这种乐化作用的体现实际需要一套通行且行之有效的常规机制的建立和充分运用。在这方面的努力和尝试便造成音乐影响的多元泛化。据《季氏》章载:“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以乐施礼,以乐昭道,说明乐作为一种工具只要对其进行挖掘其似乎便可以与一切都挂上关系,变得无所不能,不只可以维护国家秩序和王权统治,甚至可以以自身为标准,来指导人们的生活和日常行为。《八佾》章言:“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将乐的影响与修身联系了起来,人之仁而与否决定了其能否守礼,人之能否守礼又影响到一个国家对礼仪的奉守程度。《先进》章又言:“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正义曰:“先进,谓先辈仕进之人,准于礼乐,不能因世损益,而有古风,故曰朴野之人也。后进,谓后辈仕进之人,准于礼乐,能因时损益,与礼乐俱得时之中,故曰君子之人也。”可以说到这里实际是在将礼乐结合的前提下由礼乐建设向人性回归,涉及人性淳朴的探求,及人性与礼乐的深层互动。

通过选用现代视眼来对《论语》的音乐状况进行考察,我们发现《论语》将等级制强行拉进了音乐中,打乱了原本自然的音乐表演和欣赏,而加入过多非音乐性的东西,使得音乐的独立性受到了损害,而其通过主观强制方式树立起的音乐一元标准又造成了人为的遮蔽,严重不利于音乐的正常表达和接受。可以说在现代视眼的关照下《论语》的音乐状况是存在不少问题的。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清]孙希旦.礼记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3]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所音乐舞蹈研究室.中国乐器介绍[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

[4]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5]丘琼荪.历代乐志律志校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6]乔建中,陈永华,主编.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周哲良

中图分类号:G 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94(2015)02-0063-03

收稿日期:2015-02-03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号:YCX1409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唐星(1990-),男,河北张家口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古文学及古代西北地域文学。高人雄(1957-),女,浙江杭州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研究方向:中古文学及古代西北地域文学。

Music Multi-dimensional Study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from Modern Perspective

TANG Xing,GAO Renxiong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Lanzhou Gansu730030)

Abstract:The music condition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s relatively complex, the tradi -tional view is not enough to make an objective evaluation,so modern perspective is used in this paper.This paper analyzes its influence and so on, in order to make objective evaluation.

Keywords:Modern Perspective;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Music Condition; Problems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