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王舒驰,蔡瑞龙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
大学校长不仅肩负着重要的管理职责,还因其身份的独特象征意义,而被赋予了重要的育人功能。校长在公开场合的演讲,作为表达观点、阐述思想的载体,是学生了解、认知校长的重要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作用。当前,各高校正在积极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改革,校长讲话成为“三全育人”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一环”,它的育人功能也随着新时代新要求而有了更深的思想理论意涵与更大的实践探索空间。
校长通过对学生的公开演讲,特别是开学或毕业典礼上的演讲,阐明自己的思想、观点、本不是新鲜事。回溯高等教育史,哈金斯在接任芝加哥大学校长之后,在第一年就作了64 次公开演讲,阐述其通识教育的理念,使通识教育成为美国精英高校的标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极为重要的名言,正出自梅贻琦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时的演说。1921 年,北洋政府交通部下辖四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时任交通部长兼交通大学校长的叶恭绰,在北京总校开学典礼上向师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学术独立,不受外力支配;二是学以致用,贵在贡献;三是学术愈精,应用愈广,这也成为了北京交通大学“知行”校训的起源[1]。放眼当下,2010 年,时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发表毕业典礼讲话,短短16 分钟赢得30 多次掌声,引发大量关注。此后,媒体与大众对大学校长讲话的关注度持续走高,特别是在每年开学、毕业两季,都能出现诸多相关舆论热点。而时任北大校长林建华在120 周年校庆致辞时出现念错字音的口误,引发热议的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校长讲话的关注度与影响力。根据笔者对在校大学生所做的抽样调查,超过80% 的受访者认为校长讲话对社会意义重大,超过75% 的受访者认为校长讲话对自己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与研究者开始关注校长讲话的育人意义,将其视作大学育人工作中的“特殊一课”,并从授课形式、内容、话语风格等方面,探讨校长讲话的育人效果[2-6]。有学者认为,2010 年前后大学校长典礼讲话风格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开始有意识抛弃官话、套话,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逐渐得到学生的热烈追捧[6]。也有学者认为,大学校长讲话在迎合了学生的同时,也要保持思想性,把握好表达的尺度,对学生有正确的引导,大学校长需要站在教育家的立场,从立德、立言的思想高度发言,其言论要经得起大众的审视和历史的推敲[2]。
站在传统的“特殊一课”的研究视角,对校长讲话的语言风格、内容观点、思想意义等进行分析均有重要的学理意义。但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转变的背景下,对大学校长讲话的分析研究应更加注重育人效果的全面性、延续性。在笔者看来,从“三全育人”理念出发,校长讲话已经从“特殊一课”转变为“重要一环”,其育人功能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正在向更深更广的层次拓展。
广义的全员育人多指学校、社会、家庭等群体共同构建育人机制,在此维度上,校长是学校的代表与象征,是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承载者。狭义的全员育人多指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工作中,在此维度上,校长则既是学校行政负责人,又是学生心目中理想教师、理想学者的具象。无论从哪个维度看,校长对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使其在参与到全员育人的诸多育人主体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校长参与到全员育人的过程中,既作为个体,向学生展现学者、领导者的个人魅力,以自身的经历和理念,传授学生宝贵的人生成长经验,又代表学校整体,向学生阐释大学的思想理念、精神底蕴和文化内涵,把学校对学生的精神期望和理想传承给学生,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全方位育人指通过充分地利用、系统地设计多种载体开展育人工作,有针对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实践各个环节。从行政工作的维度看,校长讲话既是发表个人见解,也是传递其育人和施政的理念,鉴于其身份,校长的理念往往会转化为学校各部门的具体举措,落实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对外交流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中。也就是说,校长讲话会借助行政手段成为全方位育人的指导思想。从讲话场合的特殊性维度看,校长对学生的讲话往往出现在典礼、集会等重要仪式场合,仪式全方位营造隆重、正式、热烈的氛围,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感染效应,以仪式为载体,通过演讲将思想观点传递给学生,是全方位育人十分重要的形式和载体。有研究者引入“场域”的概念,指出校长发表讲话的典礼一般通过特定的会场布置、象征符号的不断复现以及视听元素的综合运用,激发参与者的敬畏感、崇高感、归属感,特别是在入校和毕业的特定时间节点,学生的情绪处在一个比较兴奋的状态,典礼特殊口号、标识的视听刺激会使学生产生特别的情感体验[7]。在这样的场域中,校长讲话的育人效果都会得到放大。
全过程育人是指贯穿学生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根据时间和空间的改变、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步骤地开展育人工作。前文已经述及,校长讲话会转化为施政理念,而当政策能够长期有效落实时,校长讲话的育人作用就具有长效性,例如大学校长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就往往涉及该届学生的培养方式,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涯。此外,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来看,校长的多次讲话分布在学生成长的不同节点,且一般都是在令学生记忆深刻的重要场合,如果校长这些讲话具有一致性,则其育人效果也能够一以贯之并形成一个闭环的过程。
为了更好说明校长讲话的育人效果,笔者尝试勾勒上述过程:入学阶段是观念植入期,开学典礼往往是大学生首次参加学校大型活动,校长讲话往往是学生大学生涯里首次接受来自大学学者、老师的教诲,加之面临未知大学生的期盼和困惑,学生对校长讲话所包含的观念自然产生深刻印象。此后进入观念固化期,在学生参加的各种校园活动,校长在活动中再次强调某个观念,形成唤醒记忆,并借助活动的隆重形式,不断加深学生印象。身处全媒体时代,学生即便没有亲身参加,也能通过各类媒体获得校长讲话信息①,当发现校长借助媒体反复强调某个观念,该理念就会与校长身份符号结合,印象更加深刻。毕业阶段是观念延伸期,校长通过毕业典礼将多年来的观念再一次强调,并延伸投射到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该观念即成为学生对母校文化传统、精神底蕴的认知,成为陪伴其一生的精神元素。至此,校长讲话的育人效果达到最佳。
既然校长讲话的育人功能如此重要,那如何更好发挥这一功能,则值得做更进一步的探讨。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其吸引力的首要基础在于文字本身。对于校长讲话来讲,好的文本必不可少。在笔者看来,形成满足育人要求的好文本,主要需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主题立意要兼顾思想性与时代性。文本通常应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通过集中阐释、深入展开,彰显鲜明态度。主题应是一个偏宏观概念的话题,便于开展多层次的阐发,既包含厚重的思想文化底蕴,又能借助新颖的观点理念形成冲击。从实际情况看,与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等相关的内容应当被优先考虑,根据笔者对在校大学生所做的抽样调查,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校长讲话在理想信念和“三观”方面对自己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
二是语言使用要考虑听众也就是青年学生的接受度。过于行政化、学究化的语言显然不合时宜,对华丽词藻的过度追求也缺乏实际意义,因为公开演讲的听众很难在第一时间理解那些晦涩艰深的辞藻。还应当注意的是,当下一些过多运用网络用语、新兴词汇或者频繁“抖包袱”“讲段子”的做法,也有矫枉过正之嫌,毕竟严肃性、教育性仍是校长讲话更应当注重的特质。
三是行文过程中要努力追求情感共鸣。情感共鸣主要源自内容选取,应当着力从时事热门话题、校园身边轶事等学生新鲜、熟悉而喜闻乐见的素材中汲取营养,使听众在聆听过程中产生代入感,拉近情感上的距离。特别是要关注不同学生群体的诉求,通过恰到好处的回应,使听众产生认同。同时,要注意结合不同场合的情感色彩,如开学的憧憬、毕业的不舍、校庆的兴奋、学代会的庄重等,通过恰当的方式渲染现场气氛,增加文本的感染力。
总之,好的校长讲话文本,一定不会呈现居高临下的教诲,却又时时处处蕴含点拨与启发,既能调动学生情感,又能使学生在激动过后有所得、有所思,把深刻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往心里去、往深里走。
根据前文论述,校长是具有特殊地位的育人主体,身份属性对讲话的育人效果能够带来显著提升。当我们讨论校长的公开讲话时,“校长”已经从一个具体的教师、学者或者学校管理者,上升为一种具有符号意义的公共身份。这就使得校长的公共形象构建,成为与育人高度相关的工作。当然,这里的公共形象构建不是当前存在于娱乐行业或网络媒体的所谓虚构“人设”,而是以校长个人为基础,将其个人特质中最为学生所认可的部分加以放大,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公共形象。从这个角度讲,校长的公共形象并没有固定标准,温文尔雅、激情澎湃、思想深邃、亲切亲和都可以成为其最重要的标签,但校长本身一定要形成一个较为固定的、能够被概念化并且被多数学生所认可的公共形象,而不是每一次公开讲话时都截然不同的、断续存在的个体形象。有研究者指出,某些校长的讲演虽然遭遇热捧,但并没有太多自我人格的迹象,而是流行语的杂糅[8],这实际上从相反的方面提及了校长形成自己独特形象的重要性。
基于前述,如果把校长公开讲话作为构建校长公共形象的重要途径,核心是关注两个“一致性”:一是文本风格的一致性;二是思想观念的一致性。文本风格的一致性,即在不同讲话中(完全行政化的工作报告除外)尽量使用相似的语言风格、相似的情感表达方式、相似的主题选取与内容串联方式等,使受众能够较容易地将听到的讲话或看到的文本与校长本人相联系。思想观念的一致性,即不同讲话的主要观点应当具有关联性,在体现价值取向的内容上应当具有一致性,一些重要观点可以不同场合反复阐述,使学生耳熟能详、形成深刻记忆。通过上面这两个“一致性”,学生脑中的校长讲话就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场景或文本,而是“校长”这个形象所带来的连续不断成体系的育人内容——这也正是“三全育人”所希望呈现的效果。
如前述,从“三全育人”的角度来审视,校长讲话已不再是独立个体。它与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相联系,通过相互影响、融合,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育人工作。在此前提下,通过丰富工作手段,着力突出校长每次讲话之间、讲话内容与讲话情景之间、讲话与其他育人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能够进一步提升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效果。
突出讲话与讲话之间的联系。一方面是前文已经述及的保持“一致性”的问题,使不同讲话统合于一个育人主体之下,形成整体效应。另一方面,不同讲话间还应有内容上的呼应,特别是面对相同学生群体时,应当结合时间线安排内容,使历次讲话间有呼应、有联系,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例如校长在毕业典礼讲话时,可以适当回忆自己在当届学生开学典礼上提出的希望与要求,引导学生更好审视自己的大学生涯。
突出讲话与情境之间的联系。在传统上被视为“现场氛围的营造”,包括现场环境布置、活动流程与环节设置、台上台下的互动等等,其核心是充分调动听众情感,使之更深入地沉浸于活动氛围中,这些工作在过去的研究和实践中得到了重视[9]。这里需强调的是,传统上的氛围营造,更多强调的是情感基调的一致,例如在毕业典礼上,突出完成学业的成就和离开母校的不舍,又如在重大纪念仪式上,突出仪式的庄重感等。但考虑到育人工作要求的提高,以及无处不在的自媒体传播特性,小细节的呼应也应越来越多地被予以重视,例如讲话中提到的人物、事物,能够恰巧“出现”在现场,就容易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此外,还应把媒体工作也纳入到情境营造中,在自媒体时代,学生偏好实时分享与延伸阅读,在校长讲话发布后较短时间内,通过媒体发布讲话全文,并拓展讲话中无法深入的知识点,往往能够形成更好的情感共鸣。
突出讲话与其他育人工作的联系。也就是将讲话提及的具体内容体现到其他工作中,形成呼应,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来自方方面面工作的育人合力。这既包含行政意义上,要求各项工作的负责同志密切配合、共同落实讲话要求;又包含育人意义上,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项工作实现协同育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需要打破学校各项工作之间的固有藩篱,形成育人整体,这也是“三全育人”改革的主题中应有之意。例如清华大学近年来多次向录取新生赠书,同时,校长在开学典礼讲话上都会提及赠书蕴含的意义,加深学生印象。又如在西南交通大学2017 年开学典礼上,校方为每位新生发放了印有电筒、尺子和闹钟图案的新生T 恤,同时,时任校长徐飞发表了题为《自时代的“三自”》的讲话,向新生说明T 恤的含义——“自觉的电筒、自强的尺子、自律的闹钟”。这些案例都是此类工作的体现。
总之,在当前各高校普遍大力推进“三全育人”改革的背景下,校长讲话的育人功能不断突显。要想充分发挥校长讲话的育人功能,最大化其育人效果,则需要进一步思考“三全育人”深刻意涵,落实相关工作要求,通过理念与实践的创新,使校长讲话成为“三全育人”改革的关键抓手,以讲话为纲,纲举目张,带动学校整体育人水平的全面提升。
注释:
①根据笔者对在校大学生所做的抽样调查,近80% 的受访者会通过微博、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了解校长讲话。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