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困境与路径选择

时间:2024-06-19

王宁宁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处,河南 洛阳 471000)

教育部自2014年颁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以来,已公布了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共涉及全国562个试点单位[1]。各省份也积极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工作。伴随着日益增多的对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成功建设了许多有特色的职业院校试点单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企协作、工学结合、产教一体”的双元主体育人模式。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要求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2]。“双高计划”建设理念的提出为我国高职院校中国特色学徒制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培养目标,也迫使我们以理性的态度审视目前中国特色学徒制发展现状,并针对建设困境从本质上找出原因,进而提出相对应的策略建议,以满足“双高计划校”建设的规划目标。

1 我国高职院校中国特色学徒制发展脉络

中国特色学徒制是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的最新理论产物。现代学徒制是学校教育与传统学徒制完美结合的产物。很多西方发达国家比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均通过实施本国特色学徒制来解决学生教育和学生就业的矛盾,不仅大力促进了本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助力了本国经济的腾飞。企业新型学徒制在2019年全面推开,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模式,即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3]。进入新世纪,我国也积极学习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以文件形式正式提出了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1.1 我国高职院校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取得的成就

自2012年始,中国特色学徒制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在试点地区中间不乏一批取得良好建设效果的试点院校,比如滨州职业技术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等[4]。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随之,各省份也积极开展并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工作。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定期开展试点单位经验交流会议,积极分享已取得成效的成功经验给兄弟院校予以借鉴,同时也为我国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提供了成功的案例,为今后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另外,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学界对中国特色学徒制的理论研究也日益增多,相关的研究文献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这样真正做到了理论更新与实际发展相得益彰,使用成功的理论经验去指导其他高职院校的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

但也应该注意到在试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发展遇到的困境,更应该引起我们特别关注。通过查阅文献及实际调查发现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特色学徒制的继续发展。

1.2 我国高职院校在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过程中,各主体的利益诉求由于种种原因未完全得到满足,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聚集在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的进程和质量效率,也使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遭遇了瓶颈,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改革步伐。

1.2.1 人才培养模式不科学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部分高职院校未完全理解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内涵,在建设过程中仍按照原有高职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并结合目前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试点单位,不难发现“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核心内容。但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而来的,并且这样的学校升级而上的时间还不长,这就导致部分高职院校所开展的职业教育是“大学的帽子,中学的身体,幼儿园式的管理”[5]。在面对国家大力发展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政策号召下,受固有思想观念的束缚,部分高职院校在未能完全理解中国特色学徒制内涵的基础上,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改革时仍按原有的高职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无法实现创新突破以取得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成效。这样不仅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依然重视理论知识传递、轻技能习得,还不利于学生(学徒)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提升,最终影响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的进程。

(2)企业参与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动机不足。首先,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学徒制是有别于传统学徒制,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特色学徒制是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高职院校、企业和学生(学徒)三方以合同形式、以注重契约精神为基本准则建立的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制度,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学徒)既能完成学校理论知识的习得又能解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问题,同时更能帮助高职院校学生解决就业的问题,可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赢”,这也是我国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的理想目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企业与学校、企业与学生签有合作育人合同以及学徒劳务合同,同时合同也明确规定了学生在培训期间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工资作为劳动报酬,企业需要履行帮助学校按时、保质地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和培训的义务,但实际上在这一点上企业存在明显的“缺位”现象,多数企业在培育学生过程中动机不足,认为教书育人只是学校的工作,再加上就业市场供过于求,企业的“搭便车”行为明显,直接影响了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对人才质量的追求[6]。

(3)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高职院校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原本应该由企业、学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标准等,由于缺少企业的有效和主动参与,部分学校对课程安排只是做了简单的删减和调整,这样导致学生不能将在校所学和实习工作后的企业所需很好地结合,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率不高。并且在后期的企业顶岗实习中,由于企业担心生产利益受损,通常不会让学生在生产一线或者关键岗位工作和学习,只是让学生从事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技术含量低的工作。有时企业配备的师傅怕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也不能与学生(学徒)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学徒)在企业顶岗实训时学生(学徒)的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这样一来没有按照预期目标培养出拥有熟练操作技能的技术型人才,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发展也受到影响。

1.2.2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两个方面

(1)“双师型”教师缺乏导致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良性运行和最终建设目标的实现是需要以良好的教学实训环境和优秀的师资作为基础条件,并且作为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教师在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也遇到了困境。首先,按照有关规定,高职院校吸收教师资源是以公开公正的招聘来进行的,但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高职院校招聘教师关于教师学历的要求基本上都在硕士研究生及以上,这样就把一批拥有先进操作技术的现代“师傅”拒之门外,最终招聘进来的教师基本上就是从高校刚刚毕业的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实操经验不足,为此,多数高职院校就聘请企业高技能型师傅来校任教,但是这些企业导师虽然实践经验强、技能水平高,却并不意味着会“教”,再加上目前这批企业导师的身份定位、薪酬福利及绩效工资等没有具体的规定予以保障,因此,多数高职院校缺乏“双师型”教师。学校的师资队伍基础理论教师比重高,担任实训课程教师占比低,教师结构不合理。

(2)师资队伍人才流失严重。在大力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试点单位、试点专业的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频繁的流入流出现象。首先,对参与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的高职院校在职教师而言,他们跟随学生下企业的工作量如何换算成课时量、如何在职称晋升时体现都是很多高职院校缺少明文规定的,因此,很多教师会选择退出参与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回到原来的岗位上。其次,对于参与高职院校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的兼职教师、外聘教师、企业骨干、能工巧匠、行业专家等,他们当中部分人员与学校只是签订了短期合同,而根据劳动力市场自由的原则,他们随时可以终止合同,尤其当他们的合法权益、职业尊严、社会成就感未得到满足时,他们会立即选择终止协议,因此,在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中,出现的人才流失问题,会影响正常、有序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由于中国特色学徒制改革仍处于建设初期,可供借鉴的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本校实际的经验不多,各试点单位在建设初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中国特色学徒制改革的各个主体出发,找出本质原因,分享经验,最终取得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的胜利,培养出适合新时期社会经济建设的高技能型人才。

2 高职院校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困境探析

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思路基本上是按照政府积极引导、企业为主体、院校大力参与的原则进行的,但除此之外也不能忽视参与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的学生(学徒)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因此,为了解决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分别从中国特色学徒制各参与主体出发,即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企业层面、学生(学徒)层面等分析原因所在。

2.1 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时间较短

教育部自2014年颁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以来,陆陆续续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实施政策,但贯彻执行的实施力度较轻。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以及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明确提出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用法律巩固职业教育的地位,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但由于颁布实施的时间较短,政策引导的作用还未完全体现出来。

2.2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

学校是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的最主要主体之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效率也影响着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发展。第一,受企业、学校参与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冷热不均”的影响,课程标准大多由学校制定。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学校在制定课程建设时容易忽视学生自身成长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片面认为企业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完全按照现有市场需求来培养学生,难以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7]。第二,“双师型”导师的缺乏也使得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受影响。受招聘制度的制约,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低,并且,部分院校也没有过多精力在学校师资培训和提升上,引入的兼职教师和专家行家等也往往由于缺乏保障而存在频繁的流出现象,导致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保障。第三,教学评价体系单一,参与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的教师没有得到额外的奖励,也没有在职称晋升中得到体现[8]。对教师的评价仍是按照原来的的学校、同行、学生的三方评价模式,没有对参与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的教师予以职业精神的肯定,特别没有在直接关系教师权益的职称晋升中予以体现,这些因素导致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阻碍了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的步伐。

2.3 受利润动机影响,企业缺乏参与动机

根据统计发现,我国参与中国特色学徒制的企业大概有四千家,只占企业总数的1%而已[9]。在国外发展良好的现代学徒制在国内却出现了“学校热而企业冷”的怪相,合作的形式大于实质,企业成为制约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开发的瓶颈。虽然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现代组织,但从它建立初起就已被赋予了相应的社会责任,比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等。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导致在中国特色学徒制过程中企业考虑更多的是自身的发展和经济利益的追求 (不让学徒接触核心产业链,害怕影响企业产出),而且部分参与的企业也仅仅只是看重这个平台可以带来的优惠政策而不是为了帮助解决社会人力资源开发与择业就业的社会性问题。总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使得在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过程中企业参与动机不足,易产生“搭便车”的败德行为。

2.4 学生(学徒)价值取向存在偏差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学徒)难以摒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偏见。他们认为学徒群体的社会身份相对较低,部分学生甚至家长都一致认为学生进入大学是为了学习知识,而不是去当学徒,更不是贡献低水平的劳力[10]。此外,学生对中国特色学徒制的了解一般仅限于学校的招生宣传,并没有通过其他途径真正接触过中国特色学徒制教育模式和切身体验其优越性,因此,当遇到一些消极因素影响时,他们对中国特色学徒制的价值判断难免存在片面理解。另外,学生在参与生产实习期间,学生的准员工身份很难得到确认,学生的劳动权益和薪酬待遇也难以最终得以兑现。有些企业虽然支付实习学生的津贴,但仅仅相当于部分生活费,远远低于正常员工的工资,且企业为学徒提供的岗位也不一定契合学生的心理预期和择业需求。因此,原本学生(学徒)对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存在偏见,参与动机不足,再加上后来企业对学生(学徒)的不公平待遇,不愿意接受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而放弃择业权。企业诚信价值观的缺失使得利益诉求未得到满足而选择退出,最终带来学徒制改革的又一困境。

3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困境的破局之举

随着高等本科院校“双高校”建设逐步走上正轨,高职院校的“双高计划”建设也拉开了帷幕。2019年,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随后,各省也陆续出台了本省高职院校推动“双高校”建设的通知以及实施建设的学校名单。高职院校“双高校”建设的目标是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引领职业教育,服务于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而我国高职院校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企校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因此,高职院校“双高校”建设是从更高层面上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目标和要求。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应从各个参与主体出发探究其原因所在,并在“双高校”建设背景下提出解决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困境的有效建议策略。

3.1 贯彻落实中国特色学徒制相关的法律法规

法律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长效性。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法律地位,国家必须规定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才能够激发各个主体的内在动力。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十条明确指出:国家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引导企业按照岗位总量的一定比例设立学徒岗位,对新招用职工、在岗职工和转岗职工进行学徒培训,或者与职业学校联合招收学生,以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学徒培养。有关企业可以按照规定享受补贴。国外的现代学徒制也是在健全的法律框架下开展的,比如英国、德国等。因此,我国在修订和完善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同时,还需注意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中国特色学徒制法律地位的提高及巩固,加上有效的优惠政策以及市场经济中契约的权威性,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参与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后顾之忧。

3.2 满足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各主体的合理利益诉求,激发各方的内生动力

涉及高职院校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目标,企业和学校这两大最主要的主体诉求是不一样的。对高职院校而言,他们希望通过校企共建,企业能够为师生提供深入生产运营一线的实训机会,并借助企业的优秀人才、先进的设备及技术等资源,服务于中国特色学徒制过程中的人才培养环节和师资队伍建设环节。但与之对应的企业则希望从学校获得课题项目研究、人力资源储备和培训以及公关宣传等方面的支持,以此来降低成本并同时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诉求都是合理的,我们应当从政策层面满足学校追求“共同培养人”的诉求以达到培养出适合社会生产高技能要求的毕业生,也满足企业追求人力资本效益和提升企业形象的诉求,不应厚此薄彼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发挥参与主体最大潜能必然能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学徒制发展道路。

3.3 整合教师资源,保证教学高效、高质完成

3.3.1 维护兼职教师的合法权益

目前外聘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尤其对于那些高技能的外聘教师而言,自身价值很难通过学校给予的工资报酬得到体现。按照人力资本相关理论,提高目前职业院校外聘教师的劳动报酬是提高其积极性的关键举措。同时还应该注意劳动报酬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工资待遇并根据工作年限逐年增长的规定来有效缓解外聘兼职教师频繁流入流出的问题。另外,高职院校也可简单参照校内在岗教师的标准,适当给予外聘教师相应的福利,比如适当给予外聘教师午餐、交通等补贴、符合规定的传统节假日慰问金等,努力实现外聘教师劳动报酬的规范化管理。

对外聘兼职教师而言,他们除了希望提高物质水平待遇以外,更看中精神层面的肯定及激励,因此,可以从他们最看重的人格尊重、自我价值感体现上来拉近外聘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距离。还可以从工作环境上比如为外聘教师配备舒适、整洁的休息室,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怀和一视同仁的态度。最后,为了实现进一步的提高,学校每学期在快要结束的时候尽量召开1次外聘兼职教师座谈会,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倾听他们对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的建议以及对学校的期待,让他们感受到足够的尊重。倾听心声、维护合法权益,让外聘兼职教师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稳定中国特色学徒制发展必需的师资队伍。

3.3.2 师生同岗同训,提高在职教师的实训能力

目前,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学徒制,高职院校每学期都会派遣专任教师脱产到企业生产一线去,真正顶岗实践,掌握专业实践的第一手资料,而不只是走走过程而已。教师轮流与学生一起到企业一线顶岗意义重大,可以有效地实现以“点”促“面”,建立与企业良好的合作机制。此外,教师、师傅互教互学,教师从师傅手里学习先进的现代化操作技术,师傅从教师身上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两者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对接,积极地参与到企业新产品、新项目的研发上,这样对于专任教师而言,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实践技能水平,了解企业、学生之所需,为后续的教学总结经验。另外,教师和师傅的同时在线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对先进理论的学习和先进技能的习得,有助于我国实现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拥有先进操作技术的技能型毕业生。

4 结语

目前,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仍处于建设初期,在取得成就的同时遇到一些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不断学习,汲取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借鉴试点单位的成功经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发展路径与发展特色。尤其是“双高计划”建设,对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质量和水平要求。各参与主体应明确职责、积极主动地投入建设中来。“校企结合,工学一体”,坚持“双主体”育人机制,在进行试点建设的同时,理论创新也紧跟而上,从实践中出真知,再用理论指导实践,必能打通和扩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新通道,建设出一批能够引领改革、支撑社会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和专业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