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的内涵与路径研究

时间:2024-06-19

朱志永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工匠精神随之成为年度流行语。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2020年11月,***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大力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3]。随着适用范围的扩大,工匠精神超出了制造业范畴。任何行业、任何人追求“精益求精、力求完美”,都是践行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2019年3月18日,***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4]。随后,各高校按照师生比1:350的要求,想方设法配齐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2022年3月17日,据教育部新闻发布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人,较2012年增加7.4万人,比2018年增加5万多人,队伍配备总体达到师生比1∶350的要求”[5],下一阶段要抓综合素质提升,建强教师队伍。可见,在数量达标之后,如何促进教师队伍内涵式发展、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成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承担着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6]的功能使命。工匠精神适用范围的扩大和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的功能使命为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提供了天然合理性和内在契合性。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师应该将工匠精神有机融入教书育人工作全过程,为学生践行工匠精神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讲,高职院校在配备思政课教师时由于在教育背景、学历层次、学术能力等任职资格方面条件相对宽松,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能适应和满足思政课教学、科研、育人需求的情况,这严重限制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育人作用的发挥,影响了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凸显了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可见,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的时代价值

1.1 实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

随着全社会对高校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各高校在思政课教师编制核定、师资引进、培养培训、薪资待遇等方面纷纷出台保障措施,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但就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来看,受教师自身能力、政治经济地位、思政课课程属性、学校教学评价体系、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身特点等一系列复杂因素影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仍受到岗位幸福感不足、事业成就感不强、社会荣誉感不高、教学科研主动性不够、育人意愿有待提升等一系列问题困扰,这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限制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中,打造一支具备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思政课教师在高校教师群体中的政治经济地位和社会认可度,有利于增强思政课教师职业认同和价值认同,充分调动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科研和育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思政课教师的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其内在驱动力,更好实现自身价值。

1.2 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必然要求

当前,由于全社会对思政课教学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不断推进以及课堂管理手段的不断丰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总体来看,随着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的扩充,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学科背景、知识储备、理论积淀、教学经验、课堂管理、教学艺术等方面参差不齐,这严重制约了思政课教师作用的发挥,与高职院校思政课所承载的育人功能、与全社会对思政课教师作用的期待以及与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需要最大程度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育人水平。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能够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信仰、道德修养和业务素养,能够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课堂管理艺术,从而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和育人水平。

1.3 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现实要求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的迸发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一方面,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育人过程中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自觉践行本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培育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品格。另一方面,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工作体系,包括思政课教师、政治辅导员、党务工作者和专业课教师在内的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作为学校教学任务直接承担者的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要加强协调配合,在教学实践中承担好各自的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作为思政课教师应该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行业特色,充分挖掘各专业课程和相关行业产业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育人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组成部分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生动体现的工匠精神是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的理想结合点,也是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绝佳切入点。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规范,有利于学校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格局,发挥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综合效应。

2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的具体内涵

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是指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师教学全过程,使思政课教师能够沉下心来,精心打磨课堂教学、潜心教学研究、专注教书育人,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育人实效,从而建设一支具备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思政课教师队伍。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内涵体现为思政课教师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坚定政治信仰、提升师德修养、提高业务素养,并通过教学对学生起到带动作用。

2.1 坚定的政治信仰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7],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领域,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只有让政治信仰坚定的人讲思政课,才能讲得有底气、透彻,才能通过系统性的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承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8],思政课教师政治信仰的坚定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思政课讲授内容的接受度、认可度和满意度,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直接决定着能否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职院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思政课教师要解决好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引导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必须在政治信仰方面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做好表率。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就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坚定政治信仰,在课堂教学中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成为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阐释者、党的教育方针的坚决执行者,为传递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奠定政治前提。

2.2 崇高的师德修养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过程是育才与育人相统一的过程,思政课教师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职责,更承担着塑造价值、塑造灵魂的光荣使命。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政课教师就必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成为良好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坚定弘扬者和模范践行者。从根本上讲,思政课教师承担的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职业特性,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本根任务关键课程的课程属性决定着思政课教师必须是自觉遵守和模范践行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和锤炼个人品德的典范。思政课教师只有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社会公德,模范践行职业道德,弘扬践行家庭美德,不断提升个人品德,通过榜样示范作用,才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认可,才能带动学生积极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模范践行者、示范者和引领者。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就是要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以高尚纯洁的道德风范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为涵养学生道德品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道德基础。

2.3 精湛的业务素养

思政课教学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领域,涉及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涉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各版块。思政课教师除了要不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学术造诣之外,还需广泛涉猎和精准捕捉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和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资源,并将其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科研过程中,才能更好满足思政课教学科研需要。思政课教学科研工作涉及内容的广泛覆盖性、现实针对性、政治敏感性、术语专业性等特点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必须注重细节描述和概念阐释的精准性,注重讲授内容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注重教学话语和科研术语表达的规范性。

与本科院校大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大学生在人文素养、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纪律观念、接受特点等方面存在独特性。这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高职院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探索符合高职院校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提高育人实效。因此,思政课教师在不断打牢理论知识功底的基础上,还需结合高职院校大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高授课水平和艺术,通过将抽象的理论话语转变为形象的授课话语,采用高职院校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符合高职院校大学生学情特点的图像化、具象化、互动化教学方式和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思政课育人实效。

总之,无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广泛覆盖性、涉及问题的敏感性,还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思维方式、学习兴趣等方面的独特性,都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只有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提升理论知识储备、提高授课艺术和课堂管理水平和掌握高职院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才能适应思政课教学、科研、育人需要。

3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的具体路径

3.1 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增强学生政治认同

办好思政课,就是要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要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前提是讲授思政课的教师自身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思政课教师政治信仰的坚定程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接受度、认可度和满意度,直接关系到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才能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政治水平、站稳政治立场,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9]。

思政课教师应该本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持续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对党的初心使命、指导思想、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等知识的认识,在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基础上,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要在学懂、弄通、悟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础上,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勇于直面和深刻批判包括历史虚无主义在内的各种错误观点和政治思潮,敢于回答学生提出的尖锐敏感问题,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正确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和解决问题,做学生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典范,让学生在思政课教师坚定的政治信仰中、在思政课教师对所讲内容的高度认同中、在思政课教师对错误政治思潮的彻底批判中不断增强政治认同、坚定理想信念。

3.2 以崇高的道德修养引导学生立德成人

“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10]要通过思政课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思政课教师就必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锤炼个人品德,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成为学生涵养道德品质的榜样。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涵养高尚的道德品格。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为学生讲清讲透道德规范方面的概念知识,更应通过在教学各个环节、生活工作各个方面体现出的良好道德修养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道德的模范践行者。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在授课中应本着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真正学懂、弄通、讲透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作用和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等道德相关基本知识,让学生对道德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践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政策文件中对公民道德建设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激发涵养师德的内生动力,持续涵养道德品格,提升师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师生交流、学术研究、工作作风等途径,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直接感受到育人情怀和道德力量,引导学生涵养道德品格,立德成人,立志成长为德才兼备、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3 以精湛的业务素养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思政课教师要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实践中,就需要以匠心不断提升理论功底、教学素养和育人水平,从而以精湛的业务素养引导学生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提升技能水平。

思政课教师要以匠心夯实理论功底。“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具有内容覆盖面广、政治敏感性高、理论性和时效性强等特点。思政课教师要本着学无止境、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认真、深入、反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广泛涉猎吸收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和自然科学领域相关基础知识,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夯实理论功底。同时,要持续收集并不断更新教学案例,开阔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将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和最新教学案例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以精益求精的精神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激励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思政课教师要以匠心提升教学素养。思政课教师要通过参加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劳动和技能竞赛,参加集体备课和教育教学培训等方式,吸收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熟练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不断磨练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水平。思政课教师还要不断提升信息化素养,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熟练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善于借助幻灯片、图片、视频、在线教学平台等高职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政课教学,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将党和国家最新方针政策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精心打磨每一页教学课件,精心设计课前、课中、课后各教学环节,精心优化每一个知识细节,将每一堂思政课都打造成能够体现教师工匠精神的高精尖水平金课堂。通过提升教学素养,让学生从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教学细节、每一个教学案例背后都能体会到思政课教师备课授课过程中注重细节、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匠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决心。

思政课教师要以匠心提高育人水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育人水平也是一个不断学习提升的过程。要发挥思政课育人作用,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坚持不懈掌握育人技巧、提升育人能力。思政课教师的政治信仰、师德修养和业务素养,都会在育人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法治素养的培育。因此,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深化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认识,坚守初心、匠心育人,与学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