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李宁萍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宁夏 吴忠 751100)
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与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
李宁萍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宁夏 吴忠 751100)
高职教育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和高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也要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促进高职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目前,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和职业心理素质还存在不足,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就业,高职院校应转变素质教育的观念;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识,引导学生制订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学习;拓宽教育渠道,开展灵活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提高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职业价值观;就业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高职教育的职业化教育特性,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需具备某一行业的专业技能及良好的职业素质。据高职学生就业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具备专业技能只能解决他们能否成功求职的问题,而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劳动岗位的需要,才能具有就业竞争力、发展潜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本文主要探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问题。
1.1 职业的内涵
职业是人们社会分工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类别越来越多,职业结构及其与外部的关系越来越复杂,职业内涵越来越丰富[1]。美国社会学家舒尔兹认为,职业是一个人为了不断取得个人收入而连续从事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特殊活动,个体的职业决定了从业者的社会地位。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职业是人们从事相对稳定的专门类别工作,并从中获得收益。可以说,职业是一个人重要的社会角色,一个人从事的职业不仅影响他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收入,也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一般性表征[2]。
1.2 职业素质
素质是指人的基本特质,可以理解为个体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所具有的基本生理条件、心理条件和社会条件。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认识和适应社会职业的能力的综合体现[3]。可以把一个人从事某项职业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视为职业素质。一般来说,职业素质包括从业者的生理性素质、心理性素质、社会性素质等,也可以扩展为五种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生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包括人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科学文化素质包括从业者掌握数、理、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和专业性学科等知识的水平。生理素质包括从业者的身体力量素质、柔韧性素质、灵敏性素质和速度素质等。心理素质包括从业者的智商、情商、团队合作、能力、气质、性格等。社会生活素质是指从业者适应社会环境和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1.3 职业心理素质
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从业者的认知、感知、记忆、想象、情感、意志、态度、个性特征(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习惯)等方面的素质。一般来说,从业者应该具备七个方面的职业心理素质。一是良好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适应是指从业者与特定的职业环境进行互动、调整,以实现两者和谐的过程[4]。有良好的职业适应能力的从业者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掌握新的工作要求,熟悉新的工作程序,胜任新的岗位职责。二是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指从业者对其从事的职业的认识[5]。一个从业者要正确认识专业和工作的关系、工作的性质、工作的职责、工作的价值和社会作用。三是稳定的职业情感。从业者要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对组织热情忠诚,对同事诚实守信,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四是坚定的职业意志。从业者善于确立工作目标,制订工作计划,主动克服困难,快速灵活地处理突发事件。五是良好的团队精神。从业者要学会与人合作共事[6],要有团队合作意识,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积极参加团队活动。六是抗压和耐挫折能力。从业者能承受繁重的工作任务,能够长期坚持工作,能忍受不良的工作环境。七是积极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业者不仅能积极主动学习,善于接受新生事物,而且要不断地接受新的理念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
职业是人的一种社会角色,职业决定人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方式和思想修养。不同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必然影响人的职业选择行为,这种影响是由人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价值观决定的。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倾向和态度,是个人评价职业的内心标尺[7]。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看,传统上很多不被看好的职业,如各类服务性职业,目前由于就业市场需求旺盛却受到当代大学毕业生的青睐;从个人价值的角度看,传统职业价值观强调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而且当代大学毕业生更注重劳动报酬,以及个人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职业发展潜力,能否实现自我价值。现代劳动分工越来越细,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劳动协作的特点越来越突出,这对劳动者的职业素质的要求更高,尤其要求从业者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职业价值观体现在求职者对职业的评价和选择上,职业心理素质体现在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要求方面。职业价值引导求职者选择价值最大的职业,而价值最大的职业对求职者的心理素质要求最高。
职业价值观教育对于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养成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要根据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特点和职业心理素质的不足,选择适当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策略。
3.1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不足
当代高职毕业生的价值观还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职业定位高。虽然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但高职教育完全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是培养技能型、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直接面向生产劳动一线的劳动者。而一些高职学生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高职教育的本质,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二是追逐热门职业。一些热门职业与高收入、高社会认可度、较好的发展潜力联系在一起,使不少的高职毕业生盲目地寻找这些职业,而不正确地评价自己是否适合这些职业,这导致他们求职失败的概率很高,从而产生失败感。三是过于注重劳动报酬。虽然高职毕业生追求薪酬高的职业无可厚非,但是只重视劳动报酬的高低,而不与自己的职业规划、职业经验积累、职业能力的特点和职业兴趣结合起来,必然影响自己的职业成长,甚至增加自己的职业的压力感。四是放弃自己的专业。不少高职毕业生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去从事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这既降低了自己就业竞争能力,也不利于自己的职业成长。
3.2 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不足
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也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职业意识欠缺。一些高职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与对应的职业认识不足,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以及将来从事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都缺乏正确的认识,这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二是职业情感淡漠。一些高职学生既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也不喜欢专业对应的职业,对专业和职业都没有感情,这不利于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定位。四是职业意志薄弱。高职毕业生求职时,只关注职业的薪酬水平,不去认真了解职位的工作环境和对自己的能力素质要求,一旦遇到工作困难,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逃避和退缩,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五是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一些高职学生的集体意识差,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不善于与他人合作。
3.3 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价值观教育策略
虽然专业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它能够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强化高职的专业技能,但是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价值观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择业和就业,而且也将影响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高职院校应从三个方面来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价值观教育。一是转变教育理念,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择业和就业竞争力、职业迁移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8]。如果对高职学生只重视专业技术能力教育,忽视职业素质教育,将会导致高职学生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团队合作精神缺失。高职院校应转变教育观念,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二是加强实践教学活动,增强高职学生职业体验。虽然课堂教育本来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方式,但是实践教学更容易使高职学生开展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心理。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高职学生获得对职业工作的直观体验,才能对职业岗位职责、岗位任务、能力要求形成正确的评价,从而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心理素质。三是拓展教育渠道。课堂教学不仅是培养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心理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式。但是仅有课堂教学还不够,还应该拓展教育渠道,加强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第二课堂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提高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价值观是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价值观影响他们的择业和就业,高职院校应用适当的方式,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价值观教育。
[1]俞文钊,吕建国﹒职业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孟慧.职业心理学[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9:6﹒
[3]蔡国英﹒大学生职业发展实用教程[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86﹒
[4]郑日昌,邓丽芳.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61.
[5]陈艳丽,盛秋芳.浅议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J]﹒职业教育,2013﹙6﹚.
[6]黄占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教程[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4.
[7]张宏.大学生职业素质提升与合格职业人的培养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8]杨淑珍.职业素养是学生成才的根本[J]﹒职业教育研究,2013:﹙8﹚.
责任编辑 李燕
G711
A
1674-5787(2016)05-0004-03
2016-07-27
李宁萍(1966—),女,山西离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