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黄小华,吴青云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160)
高职院校党政干部素质建设对策研究
黄小华,吴青云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160)
提升党政干部素质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党政干部素质教育培训体系和考核体系,促进党政干部加强自我修养,完善党政干部素质建设的法治文化环境,是高职院校提升党政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培训;考核;自我教育;文化
党政干部素质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至关重要,提高党政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高职院校党政干部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
只有制定和完善党政干部培训体系,才能促使干部培训制度化,高职院校才能持续稳定地开展党政干部教育活动。
1.1制定和完善教育培训体系的必要性
随着高职教育深入发展,高职教育发展与高职院校党政干部素质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提高党政干部的素质对高职院校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不少高职院校开展了党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但是多数院校教育培训工作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教育培训效果较差,党政干部素质提升效果不明显。高职院校党政干部素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党政干部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能显著地提升自己的素质。人需要动力驱动,才能持续地学习,而这个驱动力就是高职院校的制度和文化。党政干部培训制度体系包括奖惩制度、经费保障制度、绩效制度、职务升迁制度等。高职院校制定党政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学习型组织,提高党政干部素质,这既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时代发展要求。2001年10月21日江泽民在上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人力资源会议上指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2016年5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指出:全体党员干部在“两学一做”活动中要全面学习、系统学习、深入学习,学深悟透[1]。
1.2构建高职院校党政干部素质教育培训体系
前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虞云耀指出:要围绕解决什么是新世纪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和怎样做一个高素质的领导干部的问题进行教学布局,这为干部培训指明了方向。他还指出:量化评价干部个体素质和量化干部素质培训考核问题是有关党的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2]。高职院校党政干部素质教育培训体系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职院校党政干部应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培训内容,如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职业教育理论等。许多高职院校党政干部没有学习过这些理论知识,让党政干部掌握这些基本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管理高职教育。二是高职院校党政干部的基础能力教育培训内容。高职院校有校级、中层、基层三个层级的党政管理干部,不同层级的党政干部应具有不同的能力标准。校级领导应具有统筹兼顾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3];中层干部应具有业务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基层管理干部应具有写作能力、会议组织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无论是哪一个层级的党政干部都应该具有良好的品德、敬业奉献、清廉等素质。三是教育培训活动体系。高职院校应组织形式多样的党政干部教育培训活动,如集中学习、讨论学习、讲座、参观学习、业务培训等,形成完整的教育培训活动体系。
构建和完善党政干部考核体系,有利于开展党政干部素质教育培训活动。
2.1构建党政干部素质考核体系的原则
构建党政干部素质考核体系,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第一,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强调考核内容科学和方法规范,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考核党政干部。一般来说党政干部要具有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领导素质、身心素质等。实用性是指应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制定党政干部素质的考核内容,高职教育既不同于中小学基础教育,也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有自身的教育规律,应要求党政干部熟悉高职教育管理方法以及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第二,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此,应把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考核党政干部的素质,全面地评价党政干部。定性考核在于揭示党政干部素质的基本特征,定量考核在于用数量来判断党政干部素质的高低。第三,模糊与精确相结合的原则。党政干部素质考核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品德、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有些指标测量困难,有些指标测量方便,对于前者可用模糊考核方式考核,而后者可用精确计量的方式考核,把两种考核方式结合起来,能够更深入地反映党政干部的素质。第四,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任何事物都要发生变化,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党政干部的素质,这才符合客观规律。
2.2明确党政干部素质考核的内容
按照国家对高等教育党政干部的有关要求,明确党政干部考核内容。考核指标分为三个层级。一级指标即党政干部的素质指标。二级指标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领导素质、身心素质四个方面的指标。三级指标包括政治立场、理论素养、人生观、世界观、思想道德、社会公德、法律素养、遵纪守法、科学素养、知识结构、文学素养、艺术修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行政知识、领导风格、组织能力、指挥能力、体质、健康、心理、性格等。
2.3确定党政干部素质考核方法
党政干部素质考核包括笔试、心理测试、公文筐测试等方法。笔试法是一种传统的考核和测试方法,它可以考核党政干部的基本知识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知识水平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能力。一般根据党政干部从事工作的性质、条件和要求设计笔试内容。心理测验法通过观察对象的行为,分析考核对象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特性。心理测验主要包括智力测试、能力倾向测试、价值观念测试、动态测试、人格测试和其他素质测试等。公文筐测试是一种情景模拟测试方法,能够考核党政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修养之于身心,犹如食物之于身体。党政干部要提高自身的修养,不仅要接受组织教育,而且还要加强自我修养,这是党政干部提高修养最重要的途径。
3.1不断地学习
优秀品德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表明要提高修养必须经历“苦寒”和“磨砺”过程。优秀品质是个人不断修炼的结果,而且个人的品质要靠知识滋润。古往今来,凡是有修养的人,必定是一个重视学习的人。恩格斯人到中年还学习微积分,毛泽东在暮年还学习学英语。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见,学习使人更加睿智。因此,党政干部应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修养。
3.2加强实践锻炼
马克思在考察人类进化时发现,从猿手变成人手须经历劳动过程。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一致。”[4]这表明环境、活动与人的变化之间关系密切,实践是提高人的修养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党政干部应在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实践中,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3.3总结经验教训
总结是指把阶段内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各种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指导性的结论的过程[5]。换言之,就是把实践中存在的、零散的经验和教训系统化,把感性知识理性化,寻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大凡有成就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战略家,都善于总结。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总结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指出直接选举的意义。毛泽东通过总结反围剿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 “游击战”战术。邓小平通过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有效途径。总结经验,既是工作的终点,也是工作的开端。高职院校党政干部应不断总结高职教育发展经验和教训,既能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4加强自律
自律的原意是指遵循法度和自我约束。《左传·哀公十六年》中写道:“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唐代张九龄在《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中有云:“不能自律,何以正人?”宋代苏辙在《西掖告词之十五》中曰:“朕方以恭俭自居,以法度自律,宜得慎静之吏,以督缮治之功。”因此,高职院校党政干部自律也是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途径,主要有两方式。一是高职院校党政干部应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法律、纪律、规章、制度、规则、准则和道德规范等。二是高职院校党政干部应无情地解剖自己。解剖就是反省,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高职院校党政干部是学校的管理者和谋事者,必须“羽扇纶巾、深谋远虑,运筹帷幄”。鲁迅曾经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高职院校应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高职院校党政干部的法治思想,提高干部的法律水平。
4.1建设法治文化硬环境
法治文化硬环境包括人工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又称社会环境或物质环境,它主要指校容校貌和校园设施等,具体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食堂和学生寝室和校园的花草树木,这都是法治文化的载体。法治自然环境也称法治天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指未经过人们改造的天然环境。法治自然环境有其特殊的含义,这里主要指自然规律。高职院校党政干部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高职院校建设法治硬环境的实质就是要建设法治文体载体和尊重客观规律。
4.2建设法治文化软环境
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主要指物质和自然条件以外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环境的总和。高职院校建设法治文化软环境的核心是营造制度环境、精神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媒介环境等。第一,营造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是指在经济社会上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所形成的法治氛围,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高职院校应完善制度体系,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孟德斯鸠说:“为某一国制定的法律,应该非常适合于该国人民。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也能适合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话,那只是非常凑巧的事。”第二,营造精神环境。精神环境是法治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和灵魂。营造精神环境的实质就是要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坚持法治精神。第三,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良好的政治环境能够为法治文化环境建设保驾护航。高职院校应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第四,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序化、制度化的经济环境是法治文化环境建设的基础,健康的经济环境促进人们对于法治精神的重新认知和渴望,有利于法治文化建设。高职院校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党政干部应该严格管理,节约资金,防止资金浪费,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第五,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媒介环境也叫舆论环境。高职院校应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借助各种媒介传播先进文化,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防止传播消极的负面信息。
[1]人民日报评论员.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二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N].人民日报,2016-05-09.
[2]祝志伟.建立高素质干部培训考核指标体系的探索[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2(2).
[3]***.领导干部要提高综合素质 努力提高六个方面的能力[N].人民日报,2009-03-0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814.
责任编辑仇大勇
Cadre Quality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UANG Xiaohua,WU Qingyun
(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College,Chongqing 402160,China)
Enhancing the cadre quality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important way is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educational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s,promote the self-cultivation,and perfect the leg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quality;educational training;assessment;self-education;culture
G718
A
1674-5787(2016)03-0005-04
10.13887/j.cnki.jccee.2016(3).2
2016-04-25
本文系2015年度市级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专题研究立项课题“骨干院校建设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研究”(项目编号:2015—704)的研究成果之一。
黄小华(1976—),男,江西九江人,法学博士,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学等;吴青云(1977—),女,江西九江人,硕士,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党政管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