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马小又
(重庆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重庆 40133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范畴,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对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进行梳理很有必要。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的划分有多个视角。从横向视角看,可以划分为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从纵向视角看,则可以划分为个体价值、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集体价值理论便属于纵向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相较于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处于中介地位。若干个体构成思想政治教育集体,若干个集体构成了一个社会群体,因而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由若干个体价值组成,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又来自于多个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的交叉集合。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理论的研究,是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必然要求,只有把握好集体价值的功能作用,才能更好地深化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总是在一个群体当中进行,例如机关、学校、企业等组织。思想政治集体教育既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间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又不同于宏观层面的一般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而是基于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状况,根据受教育者群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价值目标、集体利益、教育者能力等情况,按照社会层面的一般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同时又高于个体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此,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体价值,贯彻社会教育方针,兼顾集体内部各个个体的特殊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集体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满足集体的发展需要,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在集体当中继续发挥作用。任何一个个体都不能够脱离集体而存在,但目前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忽视、侵吞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的案例层出不穷,宏观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概括性较高,个体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体细致但内容量巨大。这就要求在新形势下继续发挥集体价值的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第一阶段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存在价值及双价值理论(社会价值、个体价值)的提出。郭富于1985年首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潜在价值和社会价值”[1],指明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价值,更有潜在和社会之分。随后,魏则胜于1997年从功能上指出社会价值具有“建构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基础;满足阶级社会政治生活;解放思想、提高群众觉悟;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的独特作用”[2]。在个体价值方面,王薇、徐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是“政治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满足”[3]。
第二阶段是集体价值的提出对思想政治教育三价值理论的发展。罗洪铁在2002年2月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最早提出集体价值理论。作者从纵向角度首次将集体价值与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并列,认为“由于集体处于个人与社会的中介位置,因此集体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活动,不仅直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体价值,还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4]至此,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的纵向维度就丰富为社会价值、集体价值和个体价值。
但在后续的价值理论研究过程中,集体价值理论并未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例如,孙其昂、黄世虎2004年编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结构时,仅从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进行了考量[5]。张耀灿、周琪等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在谈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形态问题时,也认为“从价值构成来看,可分为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6]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育廷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结构可以划分为“理想价值和现实价值、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7]同样没有提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体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集体价值与社会价值虽然在内容上有同构性,但仍然存在差别,主要表现在内涵指向、所处环节和功能作用上。在内涵指向和所处环节上,社会是“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人们长久形成的彼此相依的一种存在状态”,而集体是指“许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8]。这就在内涵上界定出集体是社会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具有的积极意义”[5]。而罗洪铁教授认为,集体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集体发展的需要”,由许多人组合起来构成的集体当中,已然存在规章制度、集体作风、共同价值观念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个体总是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而后才属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因此,集体价值是构成社会价值的基础,在个体价值向社会价值的过渡中,如果没有集体价值进行衔接和串联,社会价值就会显得空洞空泛。在功能作用上,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体价值方面主要体现为“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方面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促进人的社会化方面的价值”[5]。思想政治教育要对个体的不同追求进行合理的调控,如果离开集体这一调控环节,而直接由社会进行调控,很难达到调控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就在于能够约束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为社会价值的实现奠定基础。因此,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时,应当将集体价值理论放到与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同等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集体价值理论的构成内容进行梳理,可以将其划分为基础内容、延伸内容和最高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首先着眼于人们的思想”[5]。只有在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前提下,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即思想支配行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体价值,首先就是要协调并将集体成员的心理活动统一到集体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当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调控成员心理,纠正心理偏差,规范心理动机,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构筑健康的集体心理,从而将集体中的个体统一到集体价值目标当中。
相较于个体而言,集体能够产生与社会相适应的集体目标、集体舆论、集体纪律,促进个体形成平等的关系和与集体相适应的集体意识。而集体教育的根本要求是“使集体成员维持一种积极的心理动势”[9]。这种心理动势就是催人向上的心理压力。从制造心理压力到形成正确的集体心理大体经历三个环节:第一,集体就社会某一热点问题(例如中国特色依法治国与西方三权分立下的依宪治国)要求个体成员进行讨论和阐述,形成个体对热点问题的评价;第二,集体对个体所阐述的消极不当观点进行个别谈话并纠正;第三,集体纠正个别成员的错误思想后将整个集体的思想观念进行统一,并进行相应宣传,从而形成正确的集体心理。
在集体当中,个体之间的思想和行为、个体与集体的价值追求总有差异和不同,在这当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和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施加集体心理压力,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心理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将集体成员的个人目标与实践行为统一到集体行为当中,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主要表现为化解集体成员矛盾、优化集体成员目标和规范集体成员行为。在化解集体成员矛盾方面,就是通过建立公开信箱、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让不同个体表达利益诉求,使每一个体既能明确自身的利益所在,又能了解其他个体的利益要求,从而使个体间的利益矛盾得到缓解和最终解决。在优化集体成员目标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集体目标的讲解和阐释,使成员从内心对集体目标进行认同和内化,从而在围绕集体这个大目标的前提下,让每一个体制定自己的小目标。在规范集体成员行为方面,不仅要使个体的行为不影响和侵害其他个体的发展,而且要把集体成员的行为引导到符合集体发展要求上来。这一方面体现为对个体行为的控制,对正确的行为予以奖励,对错误的行为予以惩处;另一方面体现为对个体行为的引导,即个体行为要符合集体发展的正确方向。
作为思想观念的最高形态,文化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潜移默化地灌输到被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当中,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在集体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对健康向上集体文化的构建就表现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两个方面。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构筑健康向上的显性文化。显性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集体的规章制度、集体引进或创造的文化产品。在集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每一个体总是积极能动地参与集体的教育过程,作为被教育者的同时也能通过反馈扮演教育者的角色,即客体主体化。人与人之间约定俗成所形成的价值规范经过科学合理的论证上升至制度层面,就构成了集体的规章制度。由于这类制度是集体成员在实践中总结概括而成的,因此能够约束和保障集体成员价值目标的实现。作为集体引进或创造的文化产品,是集体成员共同智慧的结晶,是集体成员努力向上阶段性成果的反映,是对集体成员勤劳付出的肯定,对集体成员朝着符合集体价值的奋斗目标迈进有着重要激励作用。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构建健康向上的隐性文化。隐性文化是指客观存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个体产生实际影响的各种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隐性文化主要表现为集体作风和集体价值观念。集体作风是集体成员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或行为风格,集体作风直接影响到集体成员在工作当中的精神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对优良集体作风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告诉人们提倡干什么,不提倡干什么,强化集体成员的积极态度和行为,从而使集体成员形成良好的态度和行为。在集体价值观念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们精神世界的价值导向系统,不仅给人们的行为方式提供了价值信念上的共识,而且通过集体价值信念的教育,提高人们对集体共同价值观的认知与觉悟水平。”[10]党的十八大从“三个倡导”提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实现每一个成员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从而做到个人、社会、国家层面的有机统一。
[1]郭富.如何评价政工干部的劳动及其价值[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5(3):10-13.
[2]魏则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3):6-10.
[3]王薇,徐刚.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9):124-126.
[4]罗洪铁,王丽.三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5]孙其昂,黄世虎.思想政治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34,33-38,70.
[6]张耀灿,周琪.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4.
[7]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育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9-173.
[8]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08.
[9]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3
[10]罗洪铁,韦冬雪,等.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13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