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科技与手工艺

时间:2024-06-19

文 董斗斗

人类从诞生开始,手工活动和大脑思考就一直彼此相伴,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就是在这二者的不断交替中进行的,科技的发展得益于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互动,手工艺的探索也是实践与理论的彼此互利,科技改善人们的生活,手工艺装饰人们的生活,正像木心先生所说的那样:“科学和艺术各为一翅,不可分割。”

没有科技的支持,手工艺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但是当今很多人认为科技的发展制约了艺术的发展:计算机、电脑代替了人脑的创造;机械工具、3D 打印机、雕刻机取代了雕塑家;照相机让绘画变得不再神秘。还有人说科技是逻辑的、理智的,艺术是盲目的、情感的,因此它们不是彼此融合、互相成就,而是水火不容、彼此制约,科学、逻辑创造出来的“严谨”会使艺术效果变得呆板机械、没有生气,会使艺术的表达逐渐萎缩。

然而纵观人类历史,手工艺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有过多次激情而绚烂的碰撞,由于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的“数”的逻辑,才产生了“黄金分割”,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和艺术装饰上。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真实、系统地记述农业和手工业领域经验的书籍,分《乃粒》《乃服》《彰施》《作咸》等18 章,插图123 幅,描绘了古人结合自然的力量、用自己的智慧,通过观察和探索掌握自然规律的神巧和创造万物的能力,堪称中国古代科技与手工艺的百科全书。

科技与手工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想象,想象把科技带入更广阔的视野,也把手工艺引入超越自然的美好境地。没有轩辕黄帝的元妃嫘祖养蚕织丝,就没有曲裾深衣、曹衣出水,也没有今天的华夏服装艺术;没有崧泽文化玉器的技术突破,就没有良渚文化中祭祀天地的精美玉琮;没有商周青铜冶炼技术,就没有辉煌的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没有蔡伦造纸,就没有天下第一书王羲之的《兰亭序》;没有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就没有杨柳青、桃花坞木版年画。照相机的出现成就了摄影艺术,而绘画依旧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3D 打印技术拓展了雕塑形式语言,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科技下散发出来的时代魅力。

今天,让我们吹响时代的号角,乘着想象的东风,舒展科技与手工艺的两翼,翱翔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广阔天地间,创作出更璀璨辉煌的科技与手工艺的华美篇章。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