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刘 思
(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当今世界各国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与外文相关的材料,因此带来了大量翻译需求。为了快速、准确地翻译这些材料,计算机翻译技术应运而生,使传统的人工翻译转为计算机辅助翻译。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是在翻译中运用计算机软件、硬件等设备辅助翻译。其核心技术是翻译记忆,即计算机会自动储存已经翻译过的原文和译文。当再次碰到重复或者相类似的句子时,计算机会自动匹配,从而减少重复翻译,提高翻译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翻译需求。由于语言的复杂性,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也存在自身的不足。因此,只有全面分析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才能更好地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
计算机辅助翻译是从机器翻译逐步转变而来的,是机器翻译的替代品。20 世纪3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G.B. 阿尔楚尼最早提出机器翻译的设想。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之后不久,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自然科学处处长沃沦·韦弗(Warren Weaver)和英国工程师A.D.布斯(Booth)首次提出利用计算机进行翻译。1954年,美国Georgenton 大学研制出了第一套真正机器翻译系统。但是,由于一开始人们错误地估计了机器翻译的复杂性,导致机器翻译进入低谷,人们意识到完全自动的机器翻译是行不通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与研究,逐渐形成了以人为主、以机器为辅助的翻译模式,即现在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因其较高的实用价值,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靳光洒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析》一文中分析了现代翻译呈现的四大新特点:翻译内容多媒体化、项目时间紧、多人合作与翻译行业分工明确化[1]。崔艺楠从将译者个人的封闭式作业变为有组织可控的集体劳动、降低了翻译的入门门槛两方面分析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带来的变革[2]。同时,他认为在接受和应用CAT 翻译时,也应警惕其缺陷可能带来的威胁。张倩在《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应用》一文中介绍了目前常见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工具,分析其优势为:能够提供广博的词汇翻译;比较先进的计算机可以提供整句翻译;能提供所有内容所需的尽可能多的资料。但自身还是有些缺点和不足:第一,因为英语句法结构十分复杂,机器很难将复杂的句子翻译正确,只能翻译些句型简单的句子;第二,由于英语语义有时有点模糊,因此很难让机器进行自动释义与组织句子结构; 第三,目前翻译软件的开发依然不够完善[3]。徐彬、郭红梅研究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环境下的质量控制。“计算机辅助翻译为翻译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便捷的方法,能改善术语一致性、自动质检、质检的便捷性等,提供多形态、多层次的质检措施,能够极大地降低翻译中的出错率,为校阅流程提供自动化质检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翻译的质量。”[4]陈思莉探究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优势和局限性。其优势表现为:具有扶持译员把译出语文本的项目和句型结构与译入语文本中的项目和句型结构相匹配的等同的能力;具有扶持译员把专业知识应用到超越语法结构和词汇项目层面,组成语篇的能力;具有教学辅导的能力。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局限性,即其最大的缺点是译文有时经不起推敲[5]。
以上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同时也可以看出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翻译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人工翻译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而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人工翻译则具有自身的优势。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核心是翻译记忆技术。当译员在不停的翻译时,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会将原文和译文存储在语言数据库,也就是翻译记忆库。翻译过程中,再次出现相同或是类似的句子时,系统会自动把原文和译文提供给译员,译员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取舍。或是在下次翻译同类型文件时,将原有的翻译记忆库加到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中,系统会自动进行预翻译,而译员要做的事就是把剩下的部分译出即可。因此,运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译员只需翻译新的内容,这就大大提高了翻译的效率。
与此同时,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可以让译文保持与原文相同的格式。按照传统模式,当原文中有图表或是标记时,都需译员在Word 或其他软件中把图表或标记再处理一遍。一旦碰到很复杂的图表,译员将会在制图上耗费大量的时间,而这些时间都属于非生产时间。但是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译员不需要关注文本的格式,因为该技术能让译文格式与原文格式保持一致,从而减少了大量的非生产时间,提高了翻译效率。
为了保持译文风格、用词的一致,传统的人工翻译都是由一名译员完成。现今由于翻译量大,翻译时间紧,一名译员单独完成一个翻译项目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但是不同的译员使用的语言风格不同,用词也不同,想让译文保持一致是很难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就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法。在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中,各译员可以进行相互沟通,且能看到其他译员的术语库与翻译,从而保证译员们的翻译在风格与用词上一致。因此,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实现了将传统的单人翻译转为多人合作翻译。
对于一个文件的翻译,除了译员之外,还有审校。当多人合作翻译时,由于译员不同,风格各异,选词也不同,想要保持翻译统一是很难的,而且也会给审校带来庞大的工作量。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中,除了翻译记忆之外,还有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术语管理。翻译中出现的词汇如需重复使用,则可以将该词汇作为术语进行保存。对于同一个项目,可提前将所需术语进行统一,然后发给多名译员,以便在选词与术语上都能保持一致,也就消除了用词不一致的顾虑。而通过翻译记忆库,各译员也能看到已译的相同或类似的语篇,可保持译文风格一致。所以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能保证翻译的一致,同时也为审校减轻了不少工作量。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这些优势对于翻译行业来说是相当有用的。因此,恰当地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能使翻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然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有如此多的优势,但是由于语言的复杂性,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仍存在着不足。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中的相关软件都是按句子将原文分割开。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只能按照分割开的句子进行一对一的翻译。因为只能直接根据原文顺序进行翻译,无法对原文做较大的调整,所以限制了译员的主体创造性。而且,这种翻译方法译出的译文,使文章缺少了完整性,译文显得僵硬化。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一大优势是利用翻译记忆库与术语库提高翻译的效率,但这种技术更适用句型变化少,且内容重复率高的文件,如非文学文本翻译中的法律、技术、说明书等。而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不适用于文学文本的翻译,因为文学文本句型变换多,修辞丰富,上下文联系紧密,很难做到预翻译,或是频繁使用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
翻译时需要检索记忆库,寻找合适的译文。翻译机器检索的结果有2 种,即完全匹配与模糊匹配。完全匹配返回新文本与记忆库中100%相同的片段;模糊匹配返回相似的片段[1]。
真正的翻译项目中,重复率高的大都是一些技术性文本,如说明书,但是多数项目是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内容。而且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中现在使用的软件,其模糊匹配召回率低,如Trados模糊匹配召回率是70%,相似度低于70%的句子是不能自动返回的。但是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其句型变化复杂,低的模糊匹配召回率使可自动返回的句子是有限的,所以对于重复率不高的文本,还是需要人工翻译大量的内容。
虽然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已取得不少的成就,但是计算机辅助技术要向更智能的层次发展,还需较长一段时间去解决自身的不足。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将成为翻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了解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指导人们更好地利用计算机来辅助人工进行翻译活动。但是我们在接受和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同时,也应努力对其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与提高。
[1] 靳光洒.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析[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264,266.
[2] 崔艺楠. 论计算机辅助翻译带来的变革和威胁[J].语言研究,2011(12):91.
[3] 张倩.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应用[J].鸡西大学学报,2012(12):74-75.
[4] 徐彬,郭红梅. 计算机辅助翻译环境下的质量控制[J]. 山东外语教学,2012(5):103-108.
[5] 陈思莉. 当今互联网科技时代下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优势和局限性探究[J]. 电子测试,2013(7):243-24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