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侯桂华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更应发挥其宣传教育作用。如何推动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而在大学生中广泛形成“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良好风气,切实做到推动大学生对十八大精神从认知到认同与践行的转化,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思考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其中都会蕴含一些新精神。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为主题,蕴含着许多新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既是对其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同时有利于增强全党和全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意义重大而深远。
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发展目标,并且在20世纪末已经实现。然而,我们的小康社会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因此,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表明的是过程,“建成”预示着结果。一字之差,既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又意味着未来任务的艰巨,丝毫不容忽视。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分别用“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三个词对三者予以定位,指出“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又为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在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样确立为国家的总体布局之一,国家的总体布局因此由“四位一体”上升为“五位一体”,并且在十八大报告中用一章进行具体阐述。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实现永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城乡居民收入10年翻番的目标,而且提出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强调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突出了“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精神实质。
十八大报告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作为主线,并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执政党,能对自身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与反思,这既坚定了全国人民继续跟党走的信心,又让人民坚信中国的美好未来。
对于十八大的这些新精神,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和对待?这就需要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行深入的研究。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社会日益开放的时代,影响他们思想的因素很多,既有国内的、又有国际的;既有正面的宣传教育、又有负面的思想入侵。在错综复杂的价值取向面前,大学生难免会出现困惑与迷茫,甚至做出错误的抉择。对于推动大学生对十八大精神从认知到认同与践行的转化,首先应解决大学生思想认识中的三个层次:“知不知”?“信不信”?“践行与否”?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践行三个层次逐层递进,构成了大学生思想认识的一个从低到高的框架。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和范围越来越广。但课堂调查的结果表明:很少有学生去听新闻;很多学生经常上网,但很少有人去关注新闻;当被问及十八大的相关内容时,个别学生能做浅显的回答,多数学生不知道新精神新在哪里。这些调查结果令人堪忧,它表明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淡薄,政治参与度不高,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度减弱。人们在某一方面思想意识的麻木,必然会导致其在行为上的懒惰甚至倒退。所以,十八大的新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有待去认识和接受的新领域。
由于国际上一些组织对中国的负面宣传,加之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社会各种矛盾凸显,于是,社会上的一些负面现象的影响就会被放大,使得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容易对现有方针、政策产生疑虑。如对“小康社会的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结果的期待、“城乡居民收入10年翻番目标”的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力度等方面产生怀疑。可以说,大学生的内心既有对美好目标的期待,同时又对其实现存在疑虑。
十八大召开后,所有学校都以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其新精神进行了宣传教育。然而,怎样去衡量学生学习后的作用与效果呢?有的学生认为:十八大的内容背熟了,就应该是学好了;有的学生认为,有关十八大的学习笔记做好了,就应该是学好了;还有的学生认为,十八大的报告已经听了无数次了,怎么能说没学好?可以说,这是在学习十八大精神过程中存在的认知与践行的误区。众所周知,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并为指导实践发挥更好的作用,理论的实践性才能够被认可。所以,对于大学生学习十八大精神,不仅仅是认知与认同,更应让十八大精神在指导大学生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都会经历一个思想上的深刻转化,既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践行。推动大学生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也要经历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思想蜕变。
推动大学生对十八大精神从认知到认同与践行的转化,首先要求教师对十八大精神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即教师对其应该有内化、吸收的过程。然后将内化的成果上升为理论,写进自己的教案之中,由此完成转化过程的第一步——进教材。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审视自己的价值取向,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既要做新精神的传播者、研究者和引领者,更要以身作则,做新精神的践行者。
推动十八大新精神进课堂是实现转化的关键步骤和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教师要在理论准备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完成对新精神的宣讲与传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采取何种方式、以何种教学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非常关键。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就不能接受十八大新精神,那么,接下来的“进头脑”便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教师要在传播的方式、方法上认真做好准备。
思想决定行动,推动十八大新精神进头脑,是大学生对十八大精神从认知到认同的转化。只要新精神能入耳、入脑、入心,就表明大学生已经接受并认同新精神。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在行动上就会有所体现,如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去做,做忠实的追随者;能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做优秀的践行者,等等。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理论或精神能够被广泛认同和传播需要几种关键的要素:要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能够解决人们的各种问题,易于理解和接受(即要生动活泼)。因此,推动大学生对十八大精神从认知到认同与践行的转化,也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
理论是抽象的知识,十八大新精神也很抽象。如果不能将其与大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各种问题,不能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进入课堂,将很难被接受,更不会被认同和践行。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科学地引导学生如何去解决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进而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这样既掌握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解决了学生面临的问题,提高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引用案例教学,恰当开展情景教学、时政教学,用生动的事实,科学地处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最后,在相关的考核评定方面,也要突出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标准,可以开展演讲、宣讲、竞赛、讲座、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的考核,在多样中实现认同与践行。
推动大学生对十八大精神从认知到认同与践行的转化是教育的一个总体要求,转化应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所谓真学,指认真的而不是搪塞的、马虎的,深入的而不是表面的、肤浅的,全面的而不是点滴的、零碎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要做到真学,一要知道学什么,二要明白为什么学,三要明确怎么学。十八大的新精神是系统的理论,它既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又是指导个人修养、实践的标尺。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讲,学习十八大精神,要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思想实际、生活实际来学;把学习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学。只有学进去,才能学得好,进而学得深。
所谓真懂,指掌握主要内容、领会精神实质、获得真知灼见。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十八大精神,既要弄清新精神产生的理论依据,又要了解其产生的实践基础及社会、时代背景,从中悟出有价值的哲理。要做到真懂,必须具备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肯于钻研的精神,因为思考的深度将决定学习的深度。只要用心去学,便能真正懂得十八大精神的内涵及实质。
所谓真信,指对所学的内容不仅入脑、入心,而且在其思想深处对其坚信不疑,并能够上升为自己的政治信仰。对十八大新精神是真信还是假信,是坚定不移还是半信半疑,其实质是在考验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只有立场坚定,才能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人们自觉地学习。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政治理论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对一些现实问题认识不深,更应该在“真信”上下功夫。
所谓真用,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而达到学以致用、学用一致。真用既是前三者的根本着眼点,也是检验其效果的根本标志。对于大学生来说,真用体现在思想上是政治信仰坚定,理想远大;体现在学习上是认真、自觉地学习十八大精神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在实践上是能够身体力行地按照十八大精神的要求去指导实践。
四者中,真学是基础,真懂是前提,真信是关键,真用是目标。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大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全过程。在推动大学生对十八大精神从认知到认同与践行的转化过程中,缺一不可。
总之,推动大学生对十八大精神从认知到认同与践行的转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主阵地、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使命。通过科学地宣传与教育,认真地贯彻与执行,大学生对十八大精神一定能够真正实现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践行的转化。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新华网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 2546.htm,2012-11-19.
[2]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1-19.
[3]田建国.大学生理论学习的主体、重点和方法[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1):21-25.
[4]张安强.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77-79.
[5]刘君杰.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问题研究[J].理论界,2012(11):193-19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