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赵英键
广西艺术学院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发展历史中,由于受到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发展体制的影响,俑造像艺术的发展也遭遇过一些阻碍,不过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繁盛期,俑造像艺术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也为其艺术特色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先进开放的艺术思想融入俑造像艺术创作中,使其体现出了十足的艺术张力和表现力。从宏观角度看,雄浑的气势、简洁且极具魄力的形象;从微观角度看,细致入微的动作、表情与神态,无不体现出强烈的艺术特征,与时代文化的结合彰显出俑造像独有的艺术风格与气息。不同时代的不同艺术表现手法所反映出的时代背景与人民夙愿都是不同的,他们用俑造像这种艺术形式去表达时代与自身的文化信念与信仰。时至今日,被挖掘出的俑造像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在艺术发展史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俑造像的概念,其次是俑造像的历史发展历程,最后是典型俑造像的艺术特色。
俑是指我国古代陪葬用的偶人,是殉葬奴隶的模仿品。俑在东周墓葬中发现较多,于秦汉以及隋唐时期兴起,宋之后则渐趋式微,但仍沿袭至元明。俑的质料以木材、陶质最为普遍,也有用陶瓷、石头及各种金属材料制作的。宋代后期纸明器开始逐渐普及,瓷、木、石俑开始逐步减少。俑的形态大多有女奴、舞乐、士卒、仪仗等,并常带有鞍马、车辆、庖厨用具和牲畜等模型,以及镇墓兽等。俑大多逼真地模仿了当时的各种人物形象,深刻地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舆服制度的主要参考资料。俑的诞生,充分反映出中国各个时期雕刻艺术的水准。俑代替活人随葬,也就是说俑的前身便是活人,人殉随着奴隶制的瓦解而消失,俑因封建制度的兴起而出现并不断发展。后来这种以类人型模拟物随葬的方式逐渐流行起来,人们开始大量使用泥、瓷、木等来制造或模拟类人型,这便是俑。俑的产生是社会文化进步的体现。因为俑是代替活人随葬的,最终目的就是侍奉墓主,所以俑的身份涵盖了墓主生前的侍卫、仆从、厨夫、歌女、舞伎等各种角色,而且有服饰华贵又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属吏、宠姬、近侍等。由于俑的外貌并不要求体现人的个性特征,而是比较侧重于体现代表着各类人不同身份的服饰特点。俑模仿的人应该是擅长察言观色、伶俐能干的,所以五官都端正,四肢也完善,常常穿衣戴帽,衣冠楚楚。俑的四肢加榫卯,能够拆卸,也能上下左右活动。而出于方便辨认,有的人还用毛笔在人体上写明其身份。而这一点基本上都是出于“有似于生人”,而并非追求艺术本身。
造像指的是刻画物体形状。造像主要是指用泥塑制成或用石块、木材、金属等雕成的人物形象。
俑造像就是指用泥或石块、木材、金属等雕成的类人型,用来作为古代坟墓中的陪葬“人”。
在我国封建社会,人们觉得人死去是肉身的灭亡,可是灵魂仍然还在,还会在另一个世界上继续生存。于是,人们将死者生前使用的东西当作陪葬,送往另一个世界继续使用,以便于死者在另外一个世界也能像现在这样生活得安逸、富足。这种魂魄不灭的思想早在旧石器中期就已产生,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发展成对神明的祭祀。人们认为已经逝去的先人还能够给子孙后代福泽,所以便逐步发展成对领袖人物或德高望重的人的崇拜。在这种状况下,随葬品也越来越丰富、精致和珍贵。
我国自商代起就流行人殉,即将墓主身边最亲密的亲属、奴婢等随着已死去的主人一起入葬。至周代时,仍然沿用这种陋习,秦国时期秦穆公也曾用大量的人为他殉葬。至东周后期,殉人的风俗才逐渐消失。公元前384年,秦献公下令取消人殉制,以俑当作随葬品,用瓷、木、青铜等材料制作人的形象来代替人殉,这也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从汉代到唐代,是俑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在东汉时期,造像随着佛教的传入传播开来。这一段时间,各种面貌、身份的人和器物都被制成了俑,用以随葬。到了宋、辽、金、元、明时代,用俑随葬日趋衰落,到清朝初期开始基本绝迹。因此可以说,俑造像从形成到灭亡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如今就我们所发掘出来的俑造像来说,其数量很多而且类型繁杂,但伴随时间的演化,俑的品种和形状逐渐多样。从材质上来看,主要有陶、泥、瓷、木、银、石、铁等几种;从身份上来看,主要有将官俑、武家俑、文吏俑、贵妇俑、农人俑、商贾俑、圉人俑、女奴俑、扈从俑、天王俑、四神俑、仪仗俑、乐舞伎俑等。而这些神俑造像的大量出土,直接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生产状况与生活面貌,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人文等信息,同时,俑造像的发展也是艺术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不同时期呈现出的艺术特色也各有层次与深意。下面我们对不同时期的俑造像的艺术特色做出具体分析。
秦俑造像的艺术特色继承了原始陶塑的艺术风格,即雕刻与彩绘相结合的创作理念,同时对后期俑造像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对艺术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秦俑造像通过雕刻与彩绘的结合,更加体现出真实性。目前发掘的大量秦俑造像中部分陶俑的彩绘效果艳丽,色彩丰满,对比度鲜明,质地突出,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色彩的运用分析出秦人的服饰特点与喜好,即没有强烈的艺术感,更加接近秦朝当时真实的社会环境。秦俑造像趋向于传统和规整,棱角分明,更加严谨,但是色彩的搭配与运用使人物的肤质和肤色更加柔和、细腻、写实,也使一些造型生硬的棱角变得更加顺畅和圆润,更加增添了写实性,形象地展现出了人物的特征与气质,呈现出时代的风采与气息。
秦俑造像的总体数量较多,其气魄雄伟,并与局部的严谨细致和高度写实的技艺性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最具有代表性的即兵马俑(如图1)。秦兵马俑非常写实,并且比例精确,从形象到服装、部队阵形到车马装饰,都是对时代环境的真切记录,同时对人物发型的刻画也是对秦军形象的真实写照,从而显示出了高超的现实主义创作规律。造像形象形态各异,无一雷同,从形体到容貌神态,都塑造出了各种各样角色的典型形象,也是对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与精神风范的生动描摹和反映。在美术表现手法上强调了表现真实性,而又不乏“虚实”的融入,使兵马俑造像有实有虚,展现了军队宏伟壮观的气魄。在人物造型艺术上,也比较讲究将精雕细刻和概括简练的艺术手法相结合,以表现秦兵马俑的“形神兼备”。秦兵马俑中的人俑与人同高,很显然是以真人为原型,其形体雕刻也比较细致,艺术写实手法表现程度更加成熟。在雕塑上,采用静中寓动的艺术手法,夸张却真实,形象清晰,艺术形象鲜明,是写实手法的切实运用。
图1
汉俑的造型风格受多元化文化的影响,从中依旧能够看到秦俑造型的特质,人物形态端庄,表情严谨平静,动作更加规矩化,相对来讲更加传统和统一,没有更多的表现方式。从体形上来看,汉俑的体形更加小巧,造型也比较生动,整体造型更加简洁,外部线条比秦俑更加柔和、顺畅,渐渐表现出了理想主义的气息。汉俑雕塑艺术仍然保留了其实用的功能与朴素的审美传统,在写实风格的基础上加入了理想化的审美观念。当对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事物加以仔细观察之后,就可以把握住塑造物的典型特点,从而加以提取与升华,这充分体现出了汉代浪漫主义的乐观精神和信念。
汉俑造像善于把一个事物的全部优质特征聚集到一起,比如汉代木马俑,其造型主要取决于日常生活中的马匹,而在形体刻画上又集中了优良马匹的特点于一身,用夸张而具体的艺术造型去表现人类内心所希望获得的骏马的外貌,用艺术语言提炼出理想化的良马形态,体现出了汉代的理想化审美和浪漫主义思想。汉代政治思想的开放,对汉代艺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汉代在艺术主题和个性方面都展现出了人征服客观世界的态度,大胆运用雕刻与彩绘结合的方法,明快色彩与简洁造型浑然一体,使其更加富有艺术魅力。简洁是汉代俑造像艺术的特征,也表现出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体现出了他们对细节的把握与归纳,在色彩的运用上明确且丰富,通过色彩搭配展现出人与物应有的气质,使其更加生动形象。汉俑造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以敦厚、朴实、饱满、强劲的气势与清新、浪漫、灵动、柔和的特征呈现出巨大的艺术魅力,是汉代文化的体现,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积极向往和期待。
隋唐时期出现了统一的局面,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稳定促进了俑造像艺术的发展,其艺术风格是对南北朝时期不同雕塑的融合与发展,成为俑造像的又一巅峰时期。隋唐时期的俑造像的艺术特色是写实手法的精致传承,俑造像神态体现得更加丰富、饱满、富有生命力。由于唐代开放的文化环境,在塑造人物表情时写实和写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自信自足、自由自在的社会文化形态。唐代俑造像艺术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唐代国势强盛、经济繁荣,由于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强大,对殉葬陶俑的配备限制了规格和数量,所表现的内容几乎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女佣是唐代俑造像最精彩的部分,主要采用写实手法,对女佣的容貌、服饰、形态都做出了细致的雕刻,艳丽的色彩、典雅华贵的风格使人感受到了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造型艺术和色彩艺术达到了高度写实,包容且创新,通过刹那间的定格成就永恒的艺术作品。隋唐俑造像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展现出来的状态更加趋向于对人性的解放。
俑造像的美学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日益提高和完整,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艺术,有着相当高的美学价值。我们从对俑造像的认识和分析中学习到了古代高超的技艺水平和审美特征,在艺术手法上突出展现了写实和夸张手法的应用。我们应该对俑造像的艺术特色有一个完整且深刻的认识,将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