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乔燕 何方 穆可丰 穆可 穆可勋 袁瑞华
(1.杨陵仁和中医医院,陕西 杨凌,712100;2.宝鸡市中医医院,陕西 宝鸡 721300;3.杨陵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陕西 杨陵 712100;4.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地跨陕西省周至、眉县、太白三县,有着丰富的草药资源[1]。太白山自然地理位置特殊,居暖温带之南缘,亚热带之北界,冬夏两季受蒙古冷气团和太平洋副高压带的影响[2],而且海拔落差大,气候界限分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使太白山生物分布多样,植物种类繁多[3],据《太白山本草志》一书记载,太白山共有中草药1400余种。太白山太白草医是应用太白山草药治疗疾病的医生,他们上山采药,下山行医,几千年来他们多身怀绝技,为民治病,赖以生存。虽地位低下但却保持了中国医药的原始状态,是中医药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理论与祖国传统医学同宗同源。太白草医在长期的实践中,吸收了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阴阳五行”“升降浮沉”“归经补泻”等思想,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草医药理论体系[4]。但由于种种因素,有的人密而不传,仅家族或师徒传承,以致药物得不到广泛流传和应用,更谈不上书籍记载。
穆毅先生2013年承担的陕西省“太白草医流派传承与基础理论研究”项目,逐步理清了太白草医的用药规律。太白草医由道家传承,其治疗用药,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用药规律,在临床用药时常常用“和冠八法”“巧用佐药”“早用涩药”“药随引转”“顺时顺脏”“应季”“穆毅药队”用药,现将其理论介绍于后,望同道斧正。
“和冠八法”顾名思义“和法”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之首,贯穿于治疗疾病的“八法”之中。太白草医是由道家传承而来,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所著经典为《道德经》《南华真经》(即《庄子》)《周易》,均体现了“和”的思想。道家把“和”视为一种大“德”,认为“知和曰常”[5],知“和”就等同于得“道”。老子最早提出了阴阳合和的思想。
“和”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太白草医药理论源于道家,道家哲学中自然和谐的思想是太白草医药“和冠八法”的理论渊源。
太白草医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把“和”法贯穿于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道德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5]。也就是说宇宙(一)间一切事物(二),在一定的条件(三)下,正常的运行(冲气以为和)才能生存。人体及一切生命(一)在天地间及内在的小天地(二),有了一定的条件(三),阴阳平衡,气机通畅(冲气以为和),才能生存、发展,否则在宇宙天灾横生,天摇地动,甚至毁灭。阴阳合和是阴阳一二气运动发展的最佳目标,是阴阳内部矛盾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根源[6]。因此千百年来太白草医对疾病的治疗,始终体现着这一思想,依据“以和为安”“必先岁气,毋伐天和”“和冠八法”的原则,组方遣药。重点突出一个“和”的理念。
1.1在治疗方法上“和冠八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狭义的“和法” 是中医常用治法“八法”中的一种。名思义,就是通过和解、调和的手段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7]。它既不像汗、吐、下三法这样以祛邪为特性,又不像温、补一样以扶正为特征,而是通过改变人体正气与外界邪气的对比关系,或是调整人体各脏腑之间功能强弱的对比关系,从而来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8]。“和法”临床多应用于大家熟识的和解少阳、开达膜原、调和营卫、调和肝脾、调和肝胃、调和脾胃、交通心肾、调和气血、平调寒热、清热温中等几个方面,在此不再赘述。
1.1.2广义的“和” 包括“和贯八法”及“和存诸方”。不和是疾病的总病机,“和”是治病的最终目的。“法随证立”“方从法生”“和冠八法”应为总纲。如在应用汗法时要注意或调和营卫、或和解少阳;应用吐法时注意保护胃气;使用下法时应注意保护正气;使用温法时常常和补法相配;使用清法时,常与滋阴之法相合;使用消法治疗饮食积滞、气滞血瘀、症瘕积聚时多与补益之品相用,以扶持正气,消除顽疾;使用补法时,和驱邪外出的药物相合,以免“闭门留寇”之弊等等,以“和”法贯穿于“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之中[9]。此乃草医治病的一个重要特点。
1.2在遣方用药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平和人体之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10]。因此在治疗方面一是针对邪的属性而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以祛寒或泄热为主治疗时,要防止寒热运用太过;以邪实为主,要佐以补虚之品,使驱邪而不伤正;以正虚为主,要佐以祛邪之品,使扶正而不留邪;或既有邪实,又有正虚,确立治则,当补虚泻实并用,以扶正驱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1]。因此太白草医遣方用药善用阴阳配,以平衡人体阴阳。即用两类性味功能相反的药物配成一组药物,即是“阴阳配”。如大家熟识的麻黄配桂枝,黄连配吴萸等等。又如太白草医常用的顺心汤中有红毛七、红景天两味草药,红毛七味辛性温,活血化瘀;红景天味甘涩性平,补血止血,两药相配,活血不伤正,化瘀不妄行。顺命汤中用金丝带、太白洋参,金丝带味甘性热,大补肾阳;太白洋参味甘性凉,滋阴降火,两药相配一防补阳太过,引动相火。
还有常常使用平调脏腑内部阴阳之生理功能的药物。如肾三味,用隔山撬补肾化阳,平补精血,配金丝带补肾益精,温补肾阳,二药虽不温燥,唯恐阳亢失秘,故加少量黄柏坚阴制阳,共求阴平秘阳之功。
太白草医用药常常把寒热药物、散收药物、升降药物等并用于一方之中,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1.2.2顺和脏腑生理功能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太白草医用药,重视脏腑功能的调整,喜用“顺脏药”,顺其脏腑特性,增强或调整脏腑功能。常用的顺脏药队如心三味、脾三味等将在“穆毅药对”中介绍,此类药物为太白草医用药之精华,常常配伍在处方中运用。
1.2.3顺和人体五行生克制化之规律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顺应正常的五行生克制化功能,以增强脏腑与自然环境及药物的对应关系,达到体内正常生理活动与外界自然环境相适应[12]。常常用于养生、食疗及药物治疗。在不同季节加重应脏药和应季药的剂量;二是逆制乘侮,即是在病理状态下,根据五行的正常功能,以制约乘侮过盛的状态,恢复正常的生克制化功能,顺和五行五脏的正常关系。如小柴胡汤虽为邪入少阳所立,然亦为抑木扶土之方,调和肝脾之剂[13]。
1.2.4顺应季节变化规律 太白草医遵循道家“天人相应”之道,根据《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和“必先岁气,毋伐天和”理论,顺应自然界五季五化(生、长、化、收、藏)的生化规律;应对五季五气(风、暑、湿、燥、寒)的太过或不及对人体产生的影响而用药。在用药过程中常常使用“应季药”。
应季药包括应季药和应季方。应季药分为两类:
一是顺应自然界生、长、化、收、藏规律的药物。《神农本草经》云:“四时用药要先顺应时令,不能杀伐天地间的祥和之气。”
如春季气用药时宜加辛味之风药,以顺应春季上升之气,如荆芥、长春七、薄荷、太白羌活。如春季运用六味地黄汤时,加少量长春七或葛根以顺应春季上升之气。
夏季用药时,应选用滋阴清心之品以防火热灼伤阴津,常用太白茶、麦冬、竹叶等。如夏季运用六味地黄汤时,加少量太白茶或麦冬或竹叶以顺应夏季火热之气。
长夏用药之时选用甘辛化阴、补气升阳、养阴生津之品,如红景天、隔山撬、人参、麦冬之品。如长夏运用六味地黄汤时,当加用砂仁、金丝带少许以助阳化生。
秋季用药时宜加酸敛之品,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气,如五味子、乌梅、朱砂七等;如秋季运用六味地黄汤时,加少量乌梅或五味子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气。
冬季用药时应顺应冬季气机向内向下闭藏收敛的特点,多选用山萸肉、五味子、金刷巴、凤尾七等。如冬季运用六味地黄汤时,可重用山茱萸,加用五味子,以顺应冬季蛰藏之气。
二是应对五气太过与不及的药物。《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四时气候的不同,所致疾病也不相同。
春季:当五气太过时,多见风温,应选用疏散风热之辛凉风药,以顺应春季之气,如女儿茶、防风、六月寒、连翘、二花;当五气不及时,冬气不去,反为寒凉,即所谓之“春寒”,当用辛温之风药。如长春七、太羌、桂枝等。
夏季:当进入夏季,为防暑气太过、耗气伤津时,多选用养阴生津、清暑益气之品如麦冬、五味子、太白茶、太白花等;当暑气不及时,阳气不振,生化无权,气血不足,当选用辛温、补气化阳之品,如肉桂、附子、金丝带、红景天等。
长夏:五气太过,湿热蕴结,或为暑湿,当选用辛开苦降之品以清热利湿,常选用偏头草、地胡椒、藿香、佩兰等;当五气不及时,脾失运化,清气不升,当选用芳香化湿之品,以健脾化湿如白术、苍术、秤杆七、地椒等。
秋季:五气太过,反生燥热,当选加甘酸之品,化阴润燥,如乌梅、五味子、天蓬草、朱砂七等;如五气不及,暑热不去,则为秋温,俗称“秋老虎”,当选加辛酸之品,辛以散之、酸以敛之,如桑叶、蝉蜕、挂金灯、长胜七等。
冬季:若五气太过,寒气太盛,阳气不足,虚寒之疾多发,故当选加温热之品,以温补阳气,如附子、干姜、金丝带、尸儿七等;如五气不及,秋季燥热之气迟迟不去,易生冬温,当选加咸浮之品,以助冬藏收敛,如牡蛎、龙骨、无娘藤、凤尾七等。
此外太白草医常常使用应季方,所谓应季方就是顺应四季气候变化而使用的方剂。如春季多用防风通圣散,有“有病无病,防风通圣”之说。夏季多用王氏清暑益气汤;长夏多用三仁汤;秋季多用清燥救肺汤;冬季多用六味地黄丸以滋阴补肾、八味丸以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以上方剂根据季节的不同,每多辨证使用。
1.2.5调和药性 可起到矫味、调性、增效、解毒等作用。
佐,古字写作“左”,有“帮助”的意思。《说文解字》段注云:“左者,今之佐字……左手也。谓左助之手也。以手助手,是曰左。”[14]但同时,它又有“不帮助”的意思。《左传·襄公十年》曰:“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所左,亦佐之。”疏曰:“人有左右,右便而左不便,所以所助者为右,所不助者为左”[15]。佐药有佐助、佐制、反佐的作用,佐药在处方中所起的作用为大家所熟识,太白草医“巧用佐药”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2.1巧用“阴阳配” 在处方中佐以治疗作用相反的药物,通过阴药阳药巧妙的配伍,往往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疾病在其过程中,以邪实为主,要佐以补虚之品,使驱邪而不伤正;以正虚为主,要佐以祛邪之品,使扶正而不留邪;或既有邪实,又有正虚,确立治则,当补虚泻实并用,以扶正驱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2“巧”用药量 药物的剂量,随疾病的不同而用量不同,相同的药物随着使用剂量的不同而作用各异。如柴胡量大解热(20 g以上),量中解郁(10 g),量少升阳(3~6 g)。白术大剂量(30~60 g)益气通便,小剂量(6~10 g)健脾止泻。同样使用佐药应注意其用量,要“巧”用药量。如在使用“淋三味”(透骨消、八月瓜、桂枝)治疗肾系病证时,无论何种肾系病证均可佐以“淋三味”,当患者出现“五淋”“尿浊”之证时,少量使用桂枝以助气化;当治疗癃闭时,桂枝用量要大,以温阳助膀胱气化;当患者出现水肿时,重用八月瓜,以利水消肿。用阴阳配时,佐药用量宜小,补益之剂中佐以风药有“风动生机”之妙,但用量也要少,如用六味地黄丸中少佐以长春七3~5 g,归脾汤中加太白羌活3 g或川芎3 g等等,都起到以助生机,助其补益的作用,关键在于“巧用药量”,临床需仔细体会。使用佐药应注意:
佐用应季药时,药量要少;协助君药、臣药发挥治疗作用时,药量要较大;消除君药臣药毒性药和烈性时,药量要适中;用阴阳配时,药量宜小;服药格拒时,药量宜少。
2.3“巧”用药味 佐药的运用,还要注意药味的多少,临床使用时,在主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随其兼夹症的不同而进行药味的加减,加减后方剂功效和适用范围都会相应发生变化[16]。因此临床使用佐药时,要“巧”用药味。
用应季药做佐药时,药味要少(1~2味);助君药、臣药药力时,药味不宜过多(1~3味),以免影响君臣药物的作用;监制君药、臣药副作用时,药味要少(1~2味);治疗兼证时,药味不限,随兼证不同而随证用之;反佐时,药味要少(最好1味)。
用药不难,难在用佐药;组方不难,难在平衡。佐药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容忽视。恰当配伍,灵活变化方中佐药,是运用方剂,提高疗效的关键。但并不是每首方剂都需配伍佐药,在什么情况下配伍佐药,是须医者,细心观察病情,专心领悟,不断体验,方能掌握运用。
早用涩药有两层含义。一为“啬”,实为早用“啬”药。即《道德经》所说的“治人事天莫若啬”。啬者,固摄、制约之意也,此论亦为道家养生、摄神、葆精、受气、养形之意。然亦是医家顺天应人之理。二为“涩”,即涩药。凡以收敛固涩,用以治疗各种滑脱病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涩药[17]。本类药物味多涩或酸,性平或温,归肺、脾、肾、大肠诸经。能敛耗散,固滑脱,具有敛汗,止泻,固精,缩小便,止带,止血,止嗽等作用,用于治疗久病体虚、元气不固等证候。《本草纲目》记载:“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之药以敛其耗散”[18]。收敛固涩属于治标应急的方法,临床常与补益药同用,治标固本兼顾,根据具体的证候,配伍他药。
太白草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认为凡久病之人,其病程在半年以上者,无论其有无元气不固或滑脱不禁之证,在治疗时,均宜“早用涩药”,以固摄元气、精气,以达到摄神、葆精、受气、养形以及预防滑脱病证的目的。
盖天有五气,风、火、湿、燥、寒,以生、长、化、收、藏。人有五脏,心、肝、脾、肺、肾,以藏精而不泻,肺主气,主治节,心主血脉以藏神,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故天之五气,约之则和,淫之成灾,人之五脏,藏之则安,脱之成疾。早用涩药,顺其自然,应天应人,实为养生与疗疾之道理,古今不变之真谛。此为“早用涩药”之意也。
如治疗肝血不足,视力昏暗,身乏无力,用朱砂七与天蓬草、鹿寿茶合用,取其朱砂七收涩之性以增强养血生血之效;湿热下注所致白带,用秤杆七合透骨草、瞿麦,早用秤杆七以收涩止代;肠炎病人以收涩止泻的荞麦七为主,配以红三七、朱砂七、地榆、蒲公英、马鞭草等都是早用涩药的体现。
“早用涩药”是太白草医在治疗疾病时的一个重要特点,凡病久之人有阴阳气血亏损之象;或脏器正常排泄功能紊乱,出现过度排泄的现象,都宜早用涩药以治疗。临床使用时,凡属外感实邪未解或泻痢、咳嗽初起时不宜早用,以免留邪。
“药随引转”是历代草医口传心授的一个治疗方法,是太白草医处方用药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其核心在“引”,而“引”有两层含义:一是方引。在方中君药臣药不变的情况下,加用不同的佐药或使药以改变该方治疗病或证的作用,是太白草医独有的用药方法;二是药引,也称药引子,是指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或使其治疗作用改变的药物,在诸药中起向导的作用,为众多中医所应用。
4.1方引 方引是草医最常用的用药方法,早前草医没有固定的行医之所,以游走行医为主,由于受条件限制,其随身携带的药物数量有限,只带常用几十种药物,在治疗各种疾病过程中,其主要药物不变,随应用不同的引药而治疗多种疾病。太白七药是指太白草药中以“七”命名的草药,其可谓太白山药物资源的一大特色,也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19]。如常用朱砂七与秤杆七合用治疗疾病,朱砂七苦、涩、甘、平。归脾、胃、心、肝经。有收敛制酸、活血化瘀、止血生肌、顺气止痛、清热解毒之功;秤杆七涩、苦、微甘、微温。归脾、胃、肾经。有健脾燥湿、收敛固涩、止血止带之效。两药为常用的涩药。当遇到脘腹疼痛,吞酸嘈杂病人时,用碱朱砂七和秤杆七各10 g,加用木香3 g为引水煎服;当遇见泄泻、痢疾病人时,用朱砂七和秤杆七各10 g,加焦山楂15 g,红白糖10 g为引,水煎服;当遇见淋证病人时,用朱砂七和秤杆七各10 g,嘱病家自采铁扫帚、车前草(平原或山区,此两种药极为常见)少许为引,水煎服;当遇见带下病人时,用朱砂七和秤杆七各10 g,嘱病家用透骨消、鱼腥草为引,水煎服。
4.2药引 清代张睿在《医学阶梯》药引论中云:“古人用汤,必须置引。”[6]这里所说的药引亦称引经药、或引经报使,主要是指处方中引导诸药直达病所,使之更好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20]。它是大多数中医常用、草医们也临床应用的用药方法。其是在在君、臣、佐、使配伍原则和中药药物归经理论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医学读书记》云:“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21],《医学阶梯》药引论则明确指出:“古今汤方莫尽,药引无穷,临机取用,各有所宜。”[22]均说明了应用药引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4.2.1引药归经 药引的主要作用是把其他药力引领到患处,以增强疗效。失笑散中用醋调服为引,引药入肝以解肝经瘀血疼痛等。临床还常用桔梗载药上行;牛膝引药下行等等。
4.2.2调和诸药 主要是调和主药的药性。如麻黄汤、桂枝汤中用炙甘草为引,以缓和麻、桂峻烈之性;龙胆泻肝汤中用甘草为引,以调和诸药苦寒之性;还有常用生姜、大枣等为引,即为此意。
4.2.3药引子的特殊作用 药引子也用于心理疗法,其不是需要用到真正的某味中药,只不过是医生用来激发患者的情志治病。
总之,“药引子”与现代医药理论中的“靶向作用”非常相似。选用药引要根据疾病症状、病变部位、体质强弱、发病季节以及治疗目的、立方原则、药性特点等因素而运用。正确地应用药引,对引诸药入经,直达病所,提高疗效,矫正药味,便于服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太白草药用药规律是一项需要不断整理的系统工程,期待更多的中草医药同仁能够参与其中,补充完善资料,为传承发展太白草医药添砖加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